08-2犹大福音与新约旁经
诺斯底主义与基督教的关系
一个更基本的问题,是诺斯底主义究竟在本质上跟基督教有没有关系?
它真的如早期教父所言,它是由基督教内部而来的,是一种基督教异端,一种曲解了的基督教?(时至今日仍有人称之为“严重世俗化或希罗化了的基督教”)。
抑或根本是跟耶和华信仰或基督教全然无关的信仰,只不过在某些概念上(如创世、耶稣钉十架等等)披上了基督教思想?其作品是“有基督教色彩的诺斯底主义作品”?也就是说,他们不信耶稣,他们对耶稣事迹有兴趣,仅是因为耶稣有“从死亡中复活、从坟墓中出来”的经历,跟他们信念中信徒要脱离邪恶肉体得着释放的情况有点相近(其实如上文所述,二者根本并不相同),于是就借题发挥,来宣扬他们的教义。
又抑或是某些诺斯底教派内的“基督徒”把其二元论教义套在基督教信仰中?其作品是属乎“在诺斯底主义影响下写成的基督教作品”?也就是说,他们信耶稣,但同时也深受诺斯底主义影响。这些有基督教背景的教派成员且把诺斯派教义或套在基督教信仰中,并一样借题发挥,藉一些胡乱编作的耶稣福音故事去宣扬这种混合后的思想。笔者个人较为倾向这个解释。不过,很可能两种情况都有(二者亦不易划分),而《犹大福音》则应属于后者。
在纳哥哈玛他之古抄本发现中,众诺斯底文稿中有些跟基督教有关,有些则跟基督教全然无关,就是其中一个证据,证明二者可以全无关系。例如其中的“亚当启示录”(ApocalypseofAdam)及《闪的意译》(ParaphraseofShem),就似乎代表着一种跟基督教无关的诺斯底主义作品。无论如何,笔者不会像早期教父般视诺斯底主义为基督教所孕生的一种异端,这观念在今天亦已普遍被否决。
上文说过,诺斯底主义真正来源难以寻觅,一大原因,可能是这主义根本有很强融合性,随时可引用不同来源的宗教思想,再融会贯通,自成一派,去达成他们本身之至终信念(宣扬物质为恶、灵界为善)。
新约与诺斯底主义
这充满神秘色彩及二元论思想的诺斯底教派在基督教发展初期就已存在,被初期教会领袖及早期教父指斥为异端邪说。但很明显,这种信念并不存在于耶稣或犹大的年代,四福音中并未提及类似观念。有人认为使徒行传第八章提及撒玛利亚的西门是一个行邪术的人,这里虽明说是“行邪术”,但仍有教父们认为他就是第一位诺斯底派信徒,甚至有人称他“异端之父”。然而这说法没有什么实质根据。
较客观说法,是这教派孕育于一世纪末,而成熟于二世纪。当时有一些诺斯底派信徒信了基督教(或是一些基督徒受了诺斯底思想影响,两种情况大概都存在),接受了耶稣为救主,当然他们的“救主”意思是以耶稣为一位启蒙老师,一位从灵智上帝差来将奥秘点化世人的使者。
《犹大福音》由此而生,这书可能是一位“诺斯底派基督徒”写的,也可能是纯一位非基督徒的“诺斯底主义者”借题发挥之作。笔者倾向前者解释,但至终二者很难划分。
也就是说,《犹大福音》说耶稣时代人们已有诺斯底主义思想,跟事实不符。亚伯丁大学(UniversityofAberdeen)的新约学者西门.加泰高(Dr.SimonGathercol)说得好,“它(犹大福音)有很多观念都不存于第一世纪耶稣及犹大的世界里,而是在第二世纪时才变得流行;若要说第一世纪的人已写有此福音书,就彷以有人说找到一篇由维多利亚女王写成的讲词,她在其中讲及《魔戒》小说及他的CD收藏”。
这主义在二世纪才逐渐流传,最著名的诺斯底派教师则是瓦伦提努,他把人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陷于自然与肉体中的不信者(hylics);第二类是靠信心生活的一般基督徒(psychics);第三类则是属灵的诺斯底派人士(pneumatics,即拥有神圣火花的人)。事实上,有些诺斯底基督徒甚至成了教会领袖,有人甚至推断瓦伦提努曾被人考虑提名为罗马主教的候选人(此事没有历史依据)。另外,另一信徒领袖马吉安也是诺斯底主义者,他把保罗书信曲解,又把旧约的上帝曲解为邪恶上帝,而基督则成为善良之神的使者。他甚至建立了自己一套的新约正典,最后他被判为异端,被教会除籍。
后来的诺斯底派人士却因为耶稣有没有灵体的问题,而分为意大利与亚洲两派。许多著名的瓦伦提努派的教师包括:Ptolemaeus,Heracleon,Theodotus与Marcus等人。而最早为人所知的新约注释,则是希拉罗(Heracleon)的约翰福音注释。
这主义在二世纪才逐渐流传,不过,很多圣经学者都认为很多新约作品都显示当时初期教会已受类似诺斯底主义思想的冲击。诺斯底主义的雏型思想可能在当时代已形成,有人认为保罗就曾大力指责这种严重抵触正统信仰的教义及思想:“也不可听从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这等事只生辩论,并不发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提前一4)。“提摩太啊,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已经有人自称有这学问,就偏离了真道”(提后六20,另参西二8)。留意,这里的“学问”强调的正是智慧知识。似乎当时有人自称拥有特殊之“知识”,他们因而从社会日常生活中脱离了出来。
另外,保罗也提到“似是而非的学问”(提前六20),“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西二8-9)。其中指神本性全然“有形有体居住基督里面”,可能就喻及“形体与心灵不可分割、皆可属美善”的道理,不同于诺斯底主义中所谓形体邪恶、灵识全善的观念。
也有人认为保罗提到哥林多教会既有人主张禁欲(参林前七25-40),另一方面又有人主张纵欲(参林前五至六章),这种情况可能反映教会受到类似诺斯底主义的入侵(其实这是由于哥林多这地方本来就是个繁华世俗、情欲泛滥的城市,跟任何宗教背景没有什么关系)。也有人认为启示录一至三章写给小亚细亚七教会的书信中,似乎显示该些教会有被诺斯底主义侵入的问题,而约翰一书也似乎针对着一些有该主义背景的信徒。然而,以上解释都仅属臆测,没有实质证据证明这些经文确指向诺斯底派主义。
笔者个人不认为新约中有任何诺斯底派思想(有学者竟认为连约翰福音也是诺斯底派最初文稿的修订本),或有针对该主义思想的内容。这主义应仅在一世纪之后才开始影响基督教。保罗或约翰所言的可能仅是指当时源于希腊的伊壁鸠鲁派、斯多亚派或犬儒派。由于他们没有详细论到该些异端,使徒行传或书信所述的教会亦似未受诺斯底思想严重影响,所以其中有否诺斯底派思想,都影响不大。坊间多有论到新约与诺斯底主义之关系的书籍,读者可参考之。
后期诺斯底教派的发展
诺斯底派人数不多,但其中很多领袖都很懂得以文载理,故此遗留下颇多著作。诺斯底主义虽不受早期教会接纳,被判为异端邪说,但毫无疑问,其思想仍在首四世纪内在罗马帝国内不同地方小数教会中继续存在着,影响着部份信徒。
十九世纪时,出版了两份科普特诺斯底派的圣经抄本,即包含《智慧信仰》(PistisSophia)的Askewianus抄本,与包含《耶厄书》(BooksofJeu)的Brucianus抄本,两者都是诺斯底派晚期的作品,属第一手资料。第三份Berolinensis抄本,虽然于十九世纪时就已获得,但却于一九五五年时才出版。其中包括《马利亚福音》(即《抹大拉马利亚福音》)、《耶稣的智慧》、《彼得行传》与《约翰旁经书》(爱任纽也曾提过这本书)等等,都属于有诺斯底派思想的新约旁经。当然,另外还有著名纳哥哈玛地(NagHammadi)古抄本,这些都留待本书第十五章再讨论。
无疑,在圣经正典化后,很多属于新约旁经的诺斯底派著作都被销毁或遗失了,少有流留到今天,《犹大福音》的出土,算是颇为罕有的事,但也算是考古学上的惊人发现。至于上文提过,位于伊拉克南部与伊朗西南部的曼底安派(Mandaean),虽是今日唯一残存的诺斯底派思想团体,但他们的教义稿件都不属早期著作,其起源也不能推早至主后三世纪之前,学者不容易拿他们来重建所谓的前期诺斯底主义。
诺斯底主义在今日的复兴
很奇怪,不少基督徒学者反对《犹大福音》扭曲圣经历史,但也有很多学者喜欢它,并喜欢研究诺斯底主义(无论有没有《犹大福音》,诺斯底主义都已是愈来愈多人喜欢研究的课题)。诺斯底主义的“复兴”大概有几个因素。一方面,因为诺斯底主义是一个教义极复杂,也极广泛和极隐晦的宗教,似宗教又似哲学,到了一个地步,已可说是无所不包容的主义(虽然其核心始终是重视灵性而轻物质,轻视旧约中那创造物质世界的上帝)。于是更容易“投人所好”,让不同的人在其中“各取所需”。
今日是个自我澎湃的世代,所以强调个人醒悟,又容让人自我发挥、自我诠释的诺斯底主义,就较为受某些人接受或甚至推崇了。这些接受诺斯底派思想或受其影响的人,亦不会说自己属于诺斯底派,也不会真的相信上帝曾派一位非人类的基督来向世人启示奥秘。他们只是受其“教义精神”(而非教义本身)影响而已。可以说,这是一种“可以由自己去创造一种合乎自己心意之宗教或哲学”的后现代式宗教,一种新的诺斯底派思想。真理,依靠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再靠什么启示。也可以说,这种新思想新主义跟原有的诺斯底主义可以没有什么相近之处,但基本精神却在。
这种经过后现代学术界“洗礼”的新诺斯底主义(NewGnosticism),可以支持很多所谓“自由派基督徒学者”的价值观:如女性主义(Feminism),多元宗教主义(ReligiousPluralism),知识至上(SupremacyofKnowledge)
第二方面,也因为这容让某些不喜欢十字架及复活真理的人去“形而上”地、“哲理化”地、“抽象化”地去接受基督降生、死亡以至复活的道理。如上所述,这较合乎现代某些人的口味,把基督非神性化(Non-divinityofChrist),把复活事迹非实质化或非字面解释化(TheNon-literalresurrection)。简言之,现代人喜欢以后现代方式去重新诠释十字架与复活真理,这跟诺斯底派思想不谋而合,所以他们也喜欢该种古代主义。
正如传道书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诺斯底主义在学术界中再得复兴,犹大这叛徒再获垂青,并不是偶然之事。“因为时候要到,人必厌烦纯正的道理,耳朵发痒,就随从自己的情欲,增添好些师傅;并且掩耳不听真道,偏向荒渺的言语”(提后四3-4)。
诺斯底主义与近代新纪元运动
从某角度而言,诺斯底主义崇尚精神悟性,排斥物质物欲,脱离肉身牢困,释放人心底中的灵性与真我,又向往一种跟宇宙某种灵体的沟通与感悟,这些都是近代新纪元运动(NewAgeMovement)的重要元素。当然,不过,很多诺斯底派信徒也是信上帝、信耶稣、信圣经的,纵使已全被其主义严重扭曲变质,是他们观念中的上帝、耶稣、圣经,因此被列为异端邪说,但始终仍属基督教信仰范畴,他们的灵智上帝仍是有位格的,想跟人作某种沟通,甚至差派耶稣来令世人“醒悟”。新纪元运动却没有上帝观念,他们信奉非位格的宇宙力量,没有道德性,没有“爱与被爱”,没有感情可言(所以也跟佛道思想不同)。所以,二者虽有相近之处,却无疑不能全然等同的。
不过,纵不等同,但确有相似,说《犹大福音》被吹嘘,是诺斯底主义在这“新纪元运动”时代的一种复辟,一种东山再起,也不为过。事实上,对笔者而言,有人刻意宣传“物质为恶、灵智为上”的《犹大福音》,有人宣传那强调“性欲是基督徒达至天人合一属灵至高境界”的《达文西密码》,背后都有着新纪元运动的影子。关乎新纪元运动及这运动跟二者的关连,本书在第九章会继续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