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犹大福音与新约旁经

第八章何谓诺斯底主义?

如上章所言,《犹大福音》记载的并不是历史真相,它仅是昔日那些诺斯底主义信徒宣扬其教义的作品,而方法是把历史真相略作篡改,把犹大写成英雄。当然,把犹大写为英雄,不是这福音书的真正目的。《犹大福音》及很多新约旁经之写作目的,是宣扬诺斯底主义,要真正明白《犹大福音》或新约旁经,就要明白诺斯底主义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当然,像古埃及之复杂信仰般(笔者也曾读过有关埃及信仰的书,且敢断言当今世上没有人可以说他明白埃及信仰,我相信古代埃及人自己也不会明白如此杂乱无章、千变万化、随时代而不断改变的信仰体系),诺斯底主义系统极其复杂,毫无组织架构,又常自相矛盾,更常故作高深神秘,以拥有宇宙奥秘自居,不会向外人透露,因此令人莫明其妙。任何人要解释此教派信仰,都只能是简述其精粹于一二,不能真个解释明白透彻(昔日这教派信众自己也不会明白通透)。

诺斯底主义的起源与教义

“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这词源自希腊字gnosis,即知识之意,故又称“知识主义”或“智慧主义”。这是一种源自主后一至四世纪左右的宗教思想及教派,属于众多希罗哲学教派的一派系,曾对基督教信仰造成颇大冲击,有不少信徒受其影响,成为“诺斯底基督徒”。在二世纪时,教父爱任纽首先用到gnostikoi这个希腊名字,但现存的诺斯底主义文献中却没有用“诺斯底”来作自称。其他教父提到这教派者,多采用这教派之领袖名字,如巴西利得(Basilides)、挪新(Naasse)及华伦提努(Valentinus)等。

对于此教派或主义之起源,学者们没有一致意见。根据早期教父的意见,这教派从曲解基督教教义而来,可是这说法现在差不多已普遍被否决。由于其教义跟波斯的祆教或两约之间旁经及伪经书卷都有若干相似,有学者认为它们可能是此教派的渊源,但仍是证据不足。事实上,我们很容易认出此教派某些思想跟其它宗教或一些观念之相似,但要确定其真正来源却很困难。很有可能,他们的信念根本就是借自很多别的宗教传统概念,然后把他们转化而成他们别树一帜的奇怪而复杂莫测教义。

诺斯底主义教义的资料来源

这主义起源难定,甚至对其教义,由于史家缺少关于这教派的第一手资料,有的多是驳斥其异端教义的正统基督教著作,所以知之不详。二十世纪之前,学者对诺斯底主义的资料都来自那些斥责这主义为异端的初期教会作家。关乎此主义之最重要“二手资料”当然是早期教父爱任纽的《驳异端》(AgainstHeresies),由于当时有些诺斯底派基督徒对圣经作曲解(特别是曲解了圣经中的创世事迹及约翰福音),引起爱任纽的气愤,在书中责备他们,并把他们比喻为把皇帝美丽的画像撕碎,然后再任意拼成一幅像狐狸般丑恶的图画。创世记记载上帝创造物质世界,故常被该教派人士扭曲评注,而约翰福音很强调善与恶、光与明之对比(参约一4,约壹二7-10),稍带二元论色彩,亦常被该教派人士胡乱拿来解释。

除爱任纽之外,特土良,亚历山大的革行免,罗马的希坡律陀,他们都有不少关乎该主义的著作,但都属于抨击性质的论证文章,不是客观的分析式文献。何况他们本身也可能根据第二手资料写的。纵使如此,当史家将这些二、三手资料跟那些为数不多的诺斯底教派作品比较,都发觉这些资料大体上仍是十分公正和可靠。

较重要的一手资料包括有《智慧信仰》(PistisSophia)、《耶厄书》(BooksofJeu)及《约翰旁经书》(ApocryphonofJohn)等等。而1945年左右,在上埃及靠近纳哥哈玛地(NagHammadi)发现之十三份用古埃及科普特语(Coptic)写成的古抄本中,有很多都是有鲜明诺斯底思想的新约旁经,例如《腓利福音》(GospelofPhilip)、《真理福音》(GospelofTruth)、《埃及人福音》(GospelofEgyptians)《马利亚福音》(GospelofMary)等,令史家多了一些第一手资料。

我们缺少诺斯底主义的一手资料,而且其教义缺乏一致性,其教义体系极多且复杂,所以也属资料不详尽,早期教父在尝试举出诺斯底主义的共通点时也常有意见分歧。早期教父爱任纽甚至曾说,“他们的救赎体系之多不下于传授这些神秘教义者的数目”。

诺斯底主义的教义

尽管教义繁多复杂,令人难以观其全貌,但诺斯底主义最基本的信念无疑有两点:一是很强调隐晦及神秘知识,相信宇宙间藏有莫大奥秘,人生一大目的就是明白该奥秘,并达致天人合一境界。所以,其教义重视知识过于基督教所强调的信心。二是他们有非常彻底的二元论(Dualism),相信被造之世界是邪恶的,跟善良的灵界完全分割而且对立。世界是次等上帝(Demiurge)创造的,真正至高的灵智上帝则住在世人无法接近的荣耀里,与这个物质全然没有关系。

这种二元论观念在古代近东颇为普遍,包括希腊、波斯的祆教(又称拜火教,Zoroastrianism)等,连死海古卷内也包涵有很多二元论作品,例如昆兰团体的“纪律守则”(TheManualofDiscipline)及“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的战争”便是其中的表表者。不过其中仍以祆教的二元论最为影响深远,两约之间很多旁经及伪经著作如以诺一、二书(IandIIEnoch)及禧年书(TheBookofJubilees),以至部份圣经正典书卷如但以理书、约翰一二三书及启示录等,都受到影响(参本书第十三至十五章)。祆教相信世上有明与暗、善与恶的两种势力在相争,善良之灵为亚户拉麻士达(Mazda),邪恶之灵神为安格明尔(Angra-Mainyu),而人类的历史就被卷入这种善恶永恒斗争中。有学者认为当希罗文化统治初世纪的世界时,他们被当时三个宗教传统深深影响着,一是犹太的一神观(Monotheism),二是巴比伦的占星术对命运的影响,第三就是波斯二元论对邪恶的理解,这种理解跟希罗文化结合之后的一个重要“产品”,就是诺斯底主义。不过,如上文所述,他们的信念应借自很多别的宗教传统概念,而不是单受祆教影响。诺斯底主义的二元论有类似祆教的善恶相争观念,但却是灵界与物质界的相争与抗衡,物质世界尽是邪恶,灵界尽是美善。按此推论,人所置身的这个世界,包括人的身体在内,都仅是邪恶不洁的实体及躯壳,仅是个把人内里之美善灵性禁锢起来的牢狱,毫无价值可言。其教义又或称该种美善灵性为某种光明粒子,深藏于人的体内。人要跟唯善的灵界结合,就必须得着从美善之灵智上帝那里得着智慧,并要努力藉这智慧把体内光明力量集中起来,就能从这肉体牢狱中释放出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二元论受祆教影响而产生,而今日唯一残存的诺斯底派思想团体亦位于伊拉克南部与伊朗(昔日的波斯所在)西南部的曼底安派(Mandaean),不过诺斯底派自创的教义与思想却无疑跟波斯祆教有所不同。虽然如此,因着二者有相似处,所以在二十世纪的学术界,“诺斯底主义”这词常被用来指向祆教,或泛指任何强调二元论或强调拥有神秘知识的宗教信仰,例如曼底安教、希耳米文学作品(HermeticLiterature)或死海古卷里昆兰团体的作品。

创造世界之上帝及灵智上帝

诺斯底主义的信徒,相信物质是邪恶的,创造世界那位上帝既创造物质界,当然也是邪恶的。他不单造出世界与人类,也跟他的众助手(archons)把人类禁锢在人类肉身中,且封锁了个别灵魂要跟灵界沟通的途径。

严格来说,诺斯底主义虽然也信“上帝”,却不属旧约耶和华信仰的体系,但他们也会将他们的信念套在旧约以至新约之上。他们认为旧约所述的创世上帝就是那位把人类禁锢在肉体中的上帝。伊甸园只不过是这上帝对人性加诸的捆绑。至于那棵分别善恶树则是知识的化身(当然是善的),不单有邪恶肉体的人不可亲近,连创造世界的那位“低等上帝”也不能接近。

在诺斯底主义信徒心中,这位低等上帝在旧约圣经中的很多行为(例如藉十灾来迫使埃及人容许以色列人离开为奴之地埃及,或叫那些进迦南应许之地的以色列人把迦南人杀尽),都显明这位上帝很有暴力倾向,又记恨于心,很易嫉妒。当然,这些对上帝的理解全不正确,非常片面与偏激,例如神要百姓杀尽迦南人,因为迦南人的确非常败坏,已是无可救药之辈,不杀他们,后果只有令以色列人日后也陷身种种罪恶网罗(这亦确是后来历史发展的确实情况,留下来的迦南人带领以色列人去拜偶像,行各种邪淫)。

诺斯底派相信另有一位至高至善的神,是一位跟物质宇宙“楚河汉界”、全然无关的智慧上帝。或说,上帝就是智慧本身。这位代表着智慧本身的至高神就是新约的上帝,他派耶稣来拯救所有被邪恶肉体监禁的人体灵魂。

由诺斯底派思想引申出来的日常生活可以是很极端的,肉体既是邪恶,信众就必须以禁食刻苦生活来对付邪恶欲化及物质世界,免得陷于罪恶中。当然,如上文所述,这诺斯派主义并不统一,有些信众就另走极端,例如其中该隐群体(Cainites,从爱任纽之记载看来,这群体可能是写下《犹大福音》的人),就属于“凡旧约上帝喜欢的人,我们就不喜欢;祂不喜欢的人,我们就喜欢;祂要人作的事,我们不作;祂不要人作的(如暴力、淫乱、纵欲),我们就尽情去作”的人。所以,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违背上帝旨意、得罪上帝的该隐,就成为他们至为推崇的人。这派系人士当然不会理会什么禁食刻苦生活(当然也有些教派成员持其他理由去放纵情欲)。救赎就是悟智传统基督教(当然包括四福音书的作者)认为耶稣钉身十架,以他舍命牺牲来救赎世人罪孽,然而,诺斯底主义对救赎却另有一套观点。他们相信宇宙间蕴藏神秘奥秘,特别是宇宙与人类之起源的奥秘,而他们理解中的“救赎”,就是人能渗透该种奥秘或知识。也就是说,救赎是一种神秘的个人启蒙,一种通达明白,而这种替世人启蒙的是一位神圣救赎主的工作,他通常被认为基督教的耶稣。

他们接受耶稣救赎的方式,不是接受耶稣的代赎恩典,而是透过耶稣的说话及他的钉身十架作为(十架钉身死亡,令耶稣得脱肉体之禁锢,得以释放内在之灵)去“明白”一个隐藏的智慧。这是一种启蒙或通窍的过程,而启蒙就是耶稣这些神圣救赎主来世上要成就的工作。

所以,诺斯底主义虽也视耶稣为“救主”,却其实只是一位负责来启蒙奥秘事情的老师。事实上,大多数诺斯底人士都主张耶稣并没有道成肉身,也并未真正在十字架上受苦。总之,耶稣这种只负责启蒙的角色,并整个诺斯底主义的神话化救赎观,都大大贬低了耶稣之牺牲十架成就救恩及三天后复活再生的伟大作为。

“智慧”,是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的精神所在,Gnosis的希腊语意就是智慧或知识。人的无知愚昧令人无法追求至高至善的灵智上帝,因此就须要神派遣耶稣这位救赎者来拯救世人,令世人彻悟智慧,他又将某些甚为奥秘的知识传给某些追求他的人。这种奥秘知识不是人人都可明白的,只有被至高灵智上帝所拣选的人可以参透,即他们所称拥有神圣火花(pneuma)的人。《犹大福音》中的犹大就属这类人,不过,纵使是这些蒙拣选者,也需要启蒙才可明白至高知识。

因此,对于诺斯底主义者来说,所谓救赎,就是蒙灵智上帝拣选者先能察明到神圣火花的存在,而自己又有幸拥有它,再得着上帝的启蒙,就可以藉着这启蒙而来的知识,在死后脱离物质身体及物质世界,进到那荣耀美善的灵界世界。救赎,不是从原罪或罪行中得赦免与释放,而是一种得启蒙后所作的自我实现,是一种意识的体现,是“光明粒子集结力量后从躯壳突围而出”,而不是生命本质的彻底改变与更新。

总之,诺斯底主义的一切,都来得神秘莫测,很有神话气息,亦很赋宿命思想(有些人天生下来就已经独具“灵智”潜质,是已蒙上帝拣选的)。《犹大福音》论到耶稣要死亡脱去肉体之枷镇,释放里头的灵与神性;而他所传授的奥秘亦只有门徒犹大可以参透明白,这些都正是典型的诺斯底派思想。

如上文所述,诺斯底主义并不全然一致,甚至有时南辕北辙,例如有人主张禁食刻苦以对付肉身,有人认为放纵生活也可以同样可以把肉体治死。特别是那些得到“救赎”而有灵智的人,智慧知识既已令他们看破物质与俗尘,他们就再不受困于肉体禁戒和限制,可以任意纵情生活了。事实上,由于救恩不靠赖对“上帝”的信心或善行,而在乎人真性的知识,所以有些诺斯底教派人士就故意沉迷放荡生活,例如加坡基堤(Carpocrates)就曾怂恿他的门徒去犯罪,他儿子依比腓尼(Epiphane)亦曾教导门徒说,杂婚才是灵智上帝对人的心意。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