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论保守内心
在属灵怀疑与黑暗的时刻
怀疑和属灵黑暗的时刻——构成了另一个非常难以保守内心的时期。当神圣同在的光亮和安慰被撤回时;当信徒因内在某种形式的罪占了上风,而准备放弃盼望,对自己做出绝望的结论,将过去的安慰视为虚妄的幻觉,将他的宣告视为虚伪时;在这样的时刻,需要极大的努力来防止内心陷入绝望。
基督徒的痛苦源于他对自身属灵状况的担忧,通常他会根据以下理由来否定自己拥有真正的信仰:要么是因为他重新犯了那些他曾经带着羞愧和忧伤悔改过的罪;要么是因为他对神的情感明显冷淡了;要么是因为他对世俗享乐的情感过于强烈;要么是因为他在公开场合表现活跃,但在个人私下操练时却常常感到枯竭贫乏;要么是因为撒旦一些可怕的暗示,使他的灵魂深感困扰;或者最后,是因为神对他长久持续的祷告保持沉默、似乎拒绝回应。
为了在这样的境况中使心灵得着坚固和支持,你需要熟悉一些有助于安抚战兢怀疑之人的普遍真理;并且你需要对上述导致不安的原因有正确的认识。请让我引导你注意以下普遍真理:
1.并非所有虚伪的表现都证明表现出它的人是伪善者。你应当仔细区分虚伪的表现和虚伪的主导地位。最好的心里也残留着诡诈;这在大卫和彼得身上都有例证——但他们内心主导的框架是正直的,因此他们的行为并未使他们被称为伪善者。
2.我们应当考虑那些支持我们的证据,如同考虑那些反对我们的证据一样。正直的人有时会犯一个错误,就是对自己施加不合情理的严厉。他们没有公正地思考自己灵魂的状态。将自己的状况表现得比实际更好,这确实是那些自我陶醉的伪善者自取灭亡的罪;而将自己的状况表现得比实际更糟,则是一些好人的罪和愚昧。但你为何要如此与自己的平安为敌呢?为何要像一个人阅读他打算反驳的书那样,去阅读神对你灵魂爱的证据呢?为何你要研究逃避的方式,推开那些你应得的安慰呢?
3.任何可能让神的子民忧伤的事情,都不足以成为他们质疑自己信仰真实性的充分理由。许多事情可能困扰你——但不应使你跌倒。如果每遇一事,你都要质疑曾经在你身上发生的一切,那么你的生命将充满怀疑和恐惧,你将永远无法获得那种稳固的内在平安,也无法活出福音所要求的充满赞美和感恩的生命。
4.灵魂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处于能对自己做出正确判断的合适状态。在经历被神离弃(灵性枯竭)或试探的痛苦煎熬时,灵魂尤其不适合进行这种判断。这样的时刻更应被用来警醒和抵挡,而非用来判断和下结论。
5.无论一个人的痛苦根源是什么,这痛苦都应驱使他走向神,而非远离神。假设你犯了这样那样的罪,或者你被神离弃、长期处于悲伤之中——但你无权因此就推断自己应该灰心丧志,仿佛神那里没有给你的帮助。
当你好好消化了这些真理之后,如果你的怀疑和痛苦仍然存在,请思考接下来要提出的内容:
1.你是否因为遭受了某种异常的苦难,就匆忙得出结论,认为自己不在神的恩宠之中?如果是这样,那么你是否正确地推断出巨大的试炼是神憎恨的记号呢?圣经教导这个吗?你敢对所有那些遭受与你一样甚至更多苦难的人,做出同样的推断吗?如果这个论证在你身上成立,那么在应用到他们身上时也成立,并且相对于你,他们的试炼越大,这个论证在他们身上就越有说服力。那么,大卫、约伯、保罗以及所有像他们一样遭受苦难的人就有祸了!但如果你一路走来都平静顺利、繁荣兴旺;如果神扣留了那些他通常用来管教他子民的责罚,难道你那时不是比现在更有理由感到怀疑和痛苦吗?
2.你是否因为神收回了祂面容的光亮(即属灵上的安慰和同在感),就草率地推断主对你毫无爱意?你是否因为自己的处境黑暗、令人不适,就想象自己的状况毫无希望?不要仓促下这个结论。如果神对待祂子民的任何安排,既可以做有利的解释,也可以做严厉的解释,为何不往最好的方面去理解呢?神在你所哀叹的处境中,难道不是出于爱的设计,而非恨意的设计吗?祂会不会只是暂时离开,而非永远离去?你不是第一个误解神收回同在之用意的人。“锡安说:耶和华离弃了我;主忘记了我。”但事实真是如此吗?神的回答是什么?“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等等(以赛亚书49:14-15)。
3.你是否因察觉到自己的经历中有彻底、最终被神离弃的证据而消沉下去?那么,你是否失去了对罪的良心敏感度?你是否倾向于离弃神?如果是这样,你确实有理由惊慌!但如果你良心依然敏锐;如果你决心紧紧依靠主;如果你心中的语言是:“我不能离弃神,没有祂的同在我无法活!祂虽杀我,我仍要信靠祂!”(约伯记13:15)那么你就有理由盼望祂会再次眷顾你。正是通过这些操练,祂仍在维持祂在你身上的旨意(或译:祂仍维系着与你的关系)。
4.再说一次。感官和感觉是判断神安排的可靠依据吗?它们的证词能安全地被信赖吗?这样推论安全吗:‘如果神对我的灵魂还有任何爱意,我现在应该能像从前一样感受到它;但我现在感受不到,所以它消失了?’当你看不见太阳时,你岂不也可以同样断定太阳已经不存在了吗?请阅读以赛亚书50章10节:你们中间谁是敬畏耶和华、听从他仆人之话的,这人行在暗中,没有亮光,当倚靠耶和华的名,仗赖自己的神。
现在,如果神对待你的方式中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让你感到沮丧和痛苦,那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你自己的行为中有什么让你如此消沉的原因:
1.你是否犯了那些你曾带着羞愧和忧伤悔改过的罪?你是否因此就断定自己是故意犯罪、习惯性犯罪,并且你过去对罪的抵抗是虚伪的?但不要仓促地认为一切都完了。难道你不是每次犯罪后,悔改和警醒的心都会更新吗?难道困扰你的不正是犯罪本身吗?而且,难道不是真的你犯罪越频繁,你就越痛苦吗?习惯性犯罪的情况并非如此;对此,伯纳德(Bernard)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当一个习惯于约束自己的人犯下重罪时,这对他似乎不堪忍受,是的,他仿佛活着下了地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似乎变得不再不堪忍受——而是沉重,从不忍受到沉重,这中间并非微小的下降。接着,这样的犯罪变得轻松了,他的良心只是微弱地刺痛,他不再理会良心的责备。然后,他不仅对自己的罪孽麻木不仁——而且原本苦涩、令人不快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变得甘甜愉快了。现在,它成了一种习惯,不仅使他愉悦——而且是习惯性地使他愉悦。最终,习惯变成习以为常、自然而然;他无法被劝阻——反而会辩护并为之辩解。”这才是故意的、习惯性的犯罪,这才是恶人的道路。但你的道路难道不是与此相反的吗?
2.你是否察觉到你对神和对属灵事物的情感在衰退?这可能就是你的情况,但仍有希望。但也许你在这方面弄错了。基督徒的经历中有许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它涉及各种各样的主题。你现在可能正在学习作为一名基督徒非常有必要知道的东西。那么,如果你现在没有像起初那样感受到那么活泼的情感,没有那种令人陶醉的属灵景象,那又如何?难道你的敬虔不是在变得更加稳固、更加一致,并且更适应实际目的吗?难道因为你并非总是处于相同的心境,或者因为相同的事物并非总能激起相同的感觉——就能断定你没有真正的信仰吗?也许你欺骗了自己,因为你只展望你“应该”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去思考你现在“实际”的样子,并对比你曾经的样子。
3.如果你对世俗享乐的强烈喜爱是你对自己做出绝望结论的理由,也许你会这样论证:“我担心我爱受造物胜过爱神;如果是这样,我就没有对神真正的爱。有时我对世俗安慰的感受比对属天事物的感受更强烈;因此,我的灵魂在我里面不正直。”确实,如果你纯粹为了受造物本身而爱它,把它当作你的终极目标,而把信仰仅仅当作手段,那么你的结论是正确的;因为这与对神至高的爱是相悖的。但是,一个人可能对神的爱比对任何事情或事物都要热烈且持久不变,然而其生命也会出现神不是他思想直接对象的时刻,难道不会对突然出现的思想直接对象“受造物”产生强烈的情感呢?正如根深蒂固的恶意表明比突然爆发(尽管可能更猛烈)的愤怒更强烈的仇恨;同样,我们必须判断我们的爱,不是依据偶尔爆发的猛烈情感——而是依据其根基的深度和操练的恒常性。或许,你的困惑源于使用了一种不适合的尺度来衡量你的爱。许多人曾担心,当面临重大考验时,他们会放弃基督而依附受造物;但当考验来临时,基督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切,世界则一文不值。一些最终取得完全胜利的殉道者也曾有过这样的恐惧。但你应该期待,神的帮助只会在你需要的时刻、按你需要的程度临到。如果你想检验你的爱,看看你现在是否愿意离弃基督。
4.在私下操练(个人灵修)中缺乏像在公开操练(公共敬拜)中那样的“扩展”(指属灵感受强烈、口才流畅等),这是你怀疑和恐惧的原因吗?那么请思考一下,是否在公开职责(如集体敬拜)中伴随的一些环境因素,特别能够激发你的情感、提升你的思想,而这些因素在私下是无法影响你的?如果是这样,你在隐秘处的操练,如果以信实和合宜的方式进行,即使没有公开操练的所有特征,也可能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你以为自己在公开操练中有属灵的扩展和享受,却忽略了私下职责(个人灵修),无疑你是在欺骗自己。确实,如果你生活中忽略或敷衍私下职责,你有充分的理由担忧。但如果你规律、忠心地履行这些职责,不能仅仅因为它们没有像你在公开场合有时感受到的那样“扩展”,就断定它们是徒劳无益的,或者没有很大价值的。而且,如果圣灵乐意在一个地方、一个时间比另一个地方、另一个时间更高度地赐予你祂恩典的影响,这应该是抱怨和不信的理由,还是感恩的理由呢?
5.撒旦那些污秽或亵渎神明的暗示(指强行闯入脑海的恶念),有时会引起极大的困扰和痛苦。它们似乎暴露出心中罪恶的深渊,并声称这里不可能有恩典。但是,即使有此类念头被强行注入,只要心中没有赞同和滋养这些念头,那里仍然可能有恩典存在。那么,你是否憎恶并抵挡这些念头?你是否完全拒绝向它们的影响屈服,并努力保持对神、对一切虔诚对象圣洁而敬畏的思念?如果是这样,这些暗示就是非自愿的,不能作为否定你敬虔的证据。
6.神似乎拒绝你的祷告,这是你沮丧的原因吗?你是否倾向于说:“如果神对我的灵魂有任何顾念,祂早就应允我的恳求了;但我没有得到祂的回应,因此我在祂那里没有得救的份?”且慢!虽然神憎恶并最终拒绝祷告,是祂拒绝那祷告之人的证据——但是,你敢仅仅因为你的祷告应允被延迟,或者因为即使应允了你也没有发现,就断定祂已经拒绝你了吗?“神岂不终久为祂的选民伸冤吗?他们昼夜呼吁他。”(路加福音18:7)
其他人也曾在你跌倒的地方跌倒过:“我曾急促地说:‘我从你眼前被隔绝。’然而,你听见了我恳求的声音。”(诗篇31:22)那么,在你的经历中,是否有一些迹象表明,虽然你的祷告应允被延迟,但它们并未被拒绝?尽管你没有看到回应,你是否仍倾向于继续祷告?当你思考神沉默的原因在于你自己时,你是否仍然愿意将公义归于神?大卫就是这样做的:“我的神啊,我白日呼求,你不应允;夜间呼求,并不住声。但你是圣洁的,”等等(诗篇22:1-3)。祷告应允的延迟是否激励你省察自己的心、查验自己的道路,好找出并移除障碍?如果是这样,你可能有理由感到羞愧——但没有理由绝望。
这样,我已经向你展示了如何在黑暗和怀疑的季节里保守你的心。愿神禁止任何虚妄的心借此自我安慰。可悲的是,当我们给圣徒和罪人分配他们各自应有的份时——双方都如此容易去拿取对方的那一份!
问题思考
1. 误判纠正
哪五种普遍真理能破除怀疑者的错误推论?(如痛苦≠神离弃、感觉不可靠等)
2. 自省指南
针对六类常见怀疑原因(如重犯罪、情感冷淡等),如何给出符合圣经的诊断?
3. 盼望焦点
为何在黑暗中“转向神而非远离神”是唯一出路?大卫如何示范此原则(诗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