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停止爱世界
第六章:让心脱离世界的指导
是的,我们不应该爱世界。然而,我们发现遵循这一点是如此困难,以至于我们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情感倾向(affections)从世界及其所有魅力中撬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做什么呢?请思考以下七条指导原则,以帮助我们将心从世界中挪开。
认清世界的邪恶本质
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情感倾向和心能脱离世界,就当好好审视你的理性判断力,不要过高珍视世界。我这样说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情感倾向跟随我们心中形成的认知和判断。如果人们对某事物有强烈的看法,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倾向。当人们高度珍视某些事物时,他们的心就会强烈地被那些事物吸引,并热切地为之努力。
那么现在,就当对世界持低看之念。要按圣经对世界的判断来评判它。圣经是如何评判世界的呢?加拉太书1章4节将其描述为“现今邪恶的世代”。它是一个邪恶的世界,充满罪恶,充满恶事,充满欺压,充满败坏,受制于捆绑,注定灭亡。它是一个充满诡计、图谋和魔鬼的邪恶世界。圣经就是这样评判它的。你是否也如此评判它呢?
在约翰一书5章19节中,我们读到:“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the whole world lieth in wickedness,注:直译为“全世界都卧在邪恶里”,和合本译为“卧在那恶者手下”,点明“邪恶”即魔鬼)。你也应当如此评判它:“看哪,这是一个卧在邪恶(或:那恶者)手下的世界。”更直白地说,它卧在魔鬼手下。魔鬼利用世界来欺骗你、毁掉你,并引诱你走向永恒的灭亡。一个人岂能爱索多玛——那个卧在邪恶中的地方吗?世界就是一个卧在邪恶中的索多玛。
所罗门告诉你,世界是“虚空,都是捕风”(传道书1:14)。你岂能爱慕虚空和捕风呢?约翰一书2章16节也说:“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所有这些都助长我们的私欲,而我们的私欲越被助长,恩典就越受阻碍,我们就变得越坏。
但不要让世界粉饰的华美欺骗和愚弄你。产业或权力中究竟有什么呢?人们对这些东西有奇怪的看法,但请看约翰怎么说:“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过去”(约翰一书2:17)。这一切都不过是一场戏和一场空;其中毫无实质。人们低看的东西,他们绝不会痴迷。如果一个女人低看一个男人,她绝不会爱他。你对世界的看法越低微,你的心就越快被抽离它。
再想想: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将过去。它必将消逝,终将化为灰烬。你岂能爱灰烬呢?以色列人以灰为食(fed on ashes,以赛亚书44:20),以法莲以风为食(fed on the wind,何西阿书12:1);他们追逐虚空的事物——虚假的敬拜、人的传统、人的发明,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男男女女们以贫乏低贱之物为食。
那么,就当低看世界,不要对其中任何事物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个卧在邪恶(或:那恶者)手下的世界,一个邪恶的世界。你对这些事思想得越深入,你的心就越能从世界中被抽离。
治死你们的私欲
如果你不想爱世界,就当竭力对付自己的心,并治死你们的私欲。正是我们的私欲使我们爱世界。人们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东西,乃是出于肉体智慧。思想箴言23章4节:“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这里所说的“自己的聪明”,指的是你肉体的智慧;你败坏的性情使你渴望致富。要记住,“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神为仇。”(罗马书8:7)。
现在思想罗马书8章13节:“你们若顺从肉体活着,必要死;若靠着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着。”要将这些私欲置于死地!我们的私欲是诡诈难驯的东西;它们是贪得无厌的,并且提出无理的要求。请在这件事上听我说,如果你现在肯听我的话,我就不再烦扰你。但如果你不听,它们会一再来纠缠,永无休止。因此,我们前进的最佳之道就是治死我们的私欲。如果我们把私欲治死了,我们就不该爱世界了。
雅各书4章1–3节说:
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
你们贪恋,还是得不着;你们杀害嫉妒,又斗殴争战,也不能得。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
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私欲中。(注:和合本末句作“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此处“宴乐”原文指私欲的满足,故按上下文译为“私欲”)
你们的私欲会乞求得到世界——得到尊荣、权力和财富——然而你们的灵魂仍不得满足。但如果我们的私欲被治死了,这一切当下就会终止。可悲的是,我们寻求满足我们的私欲,结果它们反害了我们自己。
注目永恒之事
如果我们想要停止爱世界,就让我们多多注目另一个世界。存在着另一个世界。“原来神并没有应许天使,叫他们管辖将来的世界(所将来的世界)。”。有一个将来的世界,并且那个世界比这个世界更美好。我们在希伯来书11章16节读到:“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亚伯拉罕、以撒和众先知都注目着那个更美的家乡。在上方有一个更美的世界,其中包含着比这世上所有事物更美好的东西。
如果我们能注目那个世界——它的荣耀、它的财富、它的喜乐、它的同伴、它的广阔——我们很快就会向这个世界告别。那个世界使这个世界看起来如同一场梦、一个影儿、一幅图画,虚无缥缈。我们在哥林多后书4章18节受到鼓励:“原来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注:和合本作“顾念”,此处按原文“look at”应译为“注目”)存在着这世界看不见的事物。这些事物是永恒的事物。它们是永恒的财富、永恒的神、主耶稣、荣耀的天使、众圣徒,以及在神右手边的永远的福乐(诗篇16:11)。注目这些事物,你们的心就会从这个世界中被抽离。
殷勤守护己心
如果我们要将心从世界中挪开(这是一件极其必要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必须以全备的谨慎守护我们的心。要像看守你的眼睛、你所吃的食物、你的生命那样,看守你的心。要以全备的谨慎守护它。要看守你的情感倾向,不要让它们在世界中漫无目的地游荡徘徊,东奔西跑。要看守你的恐惧,因为许多人都害怕贫穷——害怕自己不得不生活下去并偿还每个人的债,同时又无力养活自己。但基督在马太福音6章25–26节这样说:
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也就是说:“你们这些可怜的人哪,不要害怕贫穷,不要担心你们会没有吃的、喝的、穿的。飞鸟从不害怕,而且它们没有人照料。你们确实喂养家养的鸟,但谁为野鸟预备食物呢?是神为它们预备。”要好好看守你们的恐惧,因为它们常常驱使人去爱世界。
要好好看守你们的爱,好叫你们不以任何受造之物为满足。反而要爱主,在神和基督里得享满足。你们知道基督说过:“你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你的神。”(路加福音10:27)那么,如果神拥有了我们的全部(all),受造之物还能拥有什么呢?然而,受造之物占有了我们的爱,而神却得到很少,甚至一无所得。这就是我们的大失败,而经上却用了四次“尽”。神应当拥有我们全部的心、全部的魂、全部的力、全部的意,让受造之物得着很少,甚至一无所得。
要好好看守你们的欲望。人是充满欲望的受造物,呼喊着:“哦,但愿我有这个或那个。”但神说:“不可贪恋。”(出埃及记20:17)意思是:“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希伯来书13:5)我们不该贪恋世界上的任何东西。相反,我们应当持守自己的本分(follow our callings,指神所托付的职责/岗位),将结果交托给神。如果神将某样东西放在我们面前,就当心存感恩地领受,并为着祂的荣耀善加使用。
降服于神的旨意
如果你渴望停止爱世界,就当将你的意志降服于神的旨意。神是无限智慧且无限良善的。祂是伟大的主宰,祂的旨意不容争辩。神的旨意必定成就。那么,神的旨意是什么呢?这就是祂的旨意:“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箴言23:4)现在,如果我们的意志臣服于祂的旨意,就不会有爱世界的事了。无论我拥有世界的多或少,对我来说都一样,因为我寻求的是神的旨意。无论神赐给我一些东西还是一无所有,我都必会满足。
仰望基督
如果你希望你的心从世界的事物中被挪开,就当定睛瞻仰那位被钉十字架又得荣耀的主耶稣基督。要常常将钉十字架的基督摆在你眼前,并用信心的眼睛瞻仰祂。“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14)意思是:“我瞻仰那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藉着信心的眼睛,我能看见祂悬挂在那里,而世界所有的荣耀都在那里显得暗淡且一文不值了。整个世界岂能与基督相比?那里悬挂着的是君王、大祭司、中保、伟大的先知。那里被钉的是世界的承受者。祂的血正流淌而下。祂为罪人舍命,为要将我的心从世界中挪开。”
如果你注视一个死人,它会使你精神消沉。那么,瞻仰基督会如何呢?如果你瞻仰那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它会使你的心向世界而死。保罗说:“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
然后,定睛瞻仰那得荣耀的基督,你的心就会被提升超越世界。“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歌罗西书3:1–2,注:和合本作“求在上面的事…思念上面的事”,此处“Set your affection”原文指“倾心于/专注于”)。基督已经死了,复活了,并进入了荣耀。如果你如今已从罪恶的状态中复活,从黑暗的权势被迁入神爱子的国度里,你的心就当在基督所在之处。要这样思想基督:“那里有我的元首、我的君王、我的丈夫。那里有我的救赎主,祂比世界美好千倍万倍。因此,我不将心放在地上的事,而要放在天上的事上。瞻仰君王在祂荣耀中,这是何等荣耀啊!要多多瞻仰,多多思想那被钉十字架又得荣耀的基督。
更多爱神
如果我们想要保守自己的心不去爱世界,我们就必须更多地爱神自己。我们对神的爱增长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与世界疏离。在更多地爱神时,我们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受造之物,并视神为比世界和其中所有事物无限宝贵的那位。
世界是邪恶之物,充满败坏。圣经提到“脱离了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彼得后书1:4)。私欲(Lusts)败坏了世界,使其充满可憎之事。
然而,要瞻仰神的荣美,因为神的卓越足以夺人心魄,吸引人归向祂。
结论
因此,在结束本书之际,请再次思想我们的主题经文:“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东西。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约翰一书2:15)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的心系恋于世界,那么父神就不爱你。或者,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的情感被锁链捆绑在世界之上,那么你就不爱父神。
因此,如果你想要证据证明父神爱你,并且证明你爱父神,就当停止爱世界。反之,要让你的爱为父神越发加增。
这样,你就会拥有越来越多父神爱你的证据,以及证明你不爱世界的证据。
至此,你已看到许多论据、解决之道和帮助,旨在使我们的心脱离世界。愿主使它们产生功效。
问题思考
1.认知更新:“视世界为卧在恶者手下的索多玛”这一比喻,如何扭转我们对世俗价值的默认评价?
2.攻克己心:“治死私欲”与“注目永恒”为何是脱离世界的双轨?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3.基督中心:定睛“被钉与荣耀的基督”为何能释放对世界的执念?请结合加6:14说明。
4.爱的检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约壹2:15)——这一宣告是“神不爱他”还是“他不爱神”?两种解释如何影响悔改动机?
5.终极动力:全书结尾强调“更多爱神”是脱离世界的关键,这与“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有何关联?
6.持续争战:作者承认“脱离世界极其困难”,信徒当如何避免在此争战中陷入律法主义或消极绝望?
1.认知更新:“视世界为卧在恶者手下的索多玛”这一比喻,如何扭转我们对世俗价值的默认评价?
答:世界是邪恶的充斥着罪恶和魔鬼的图谋,其对于人的诱惑极大,是魔鬼掠夺人心的工具,因此我们在这个世界当中要谨慎,要时刻注意,不仅能对这个世界掉以轻心,时刻防范魔鬼的袭扰,对于世俗保持低评价,才能保证不爱这个世界,保持爱神的心。
2.攻克己心:“治死私欲”与“注目永恒”为何是脱离世界的双轨?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答:因为唯有注目永恒才有治死私欲的动力和能力,只有治死私欲才能保持注目永恒的心,二者必须齐头并进。
3.基督中心:定睛“被钉与荣耀的基督”为何能释放对世界的执念?请结合加6:14说明。
答:“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14)意思是:“我瞻仰那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藉着信心的眼睛,我能看见祂悬挂在那里,而世界所有的荣耀都在那里显得暗淡且一文不值了。整个世界岂能与基督相比?那里悬挂着的是君王、大祭司、中保、伟大的先知。那里被钉的是世界的承受者。祂的血正流淌而下。祂为罪人舍命,为要将我的心从世界中挪开。”当我的心被十字架上那位荣耀的基督充满时,世界对于我来说便不再算什么了。
4.爱的检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约壹2:15)——这一宣告是“神不爱他”还是“他不爱神”?两种解释如何影响悔改动机?
答:是“他不爱神”,因为他爱世界,他的心被世界掳掠,属神的份额就会减少直至失去,这并非是神不爱他,神始终是爱人的,如果因为人若爱世界,神便不爱他了,那神的爱是靠爱神来换取的,便失去了荣耀和伟大,不再是白白的恩典,人仿佛是为了神的爱而爱神。而如果是“他不爱神”,就是他爱世界带来的严重后果,神依然爱他,而他却不再爱神,那么他就需要悔改,重新回到神的怀抱之中。
5.终极动力:全书结尾强调“更多爱神”是脱离世界的关键,这与“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有何关联?
答:因信称义,是因着信神而得着义人的名分,必须紧紧抓住神,才能够得着称义与世界分别为圣,而更多爱神也是如此,只有更多的将神接入自己的心中,才能够与世界分割,看清世界,看轻世界,最终脱离世界,与神同行。并且神也值得我们去爱,他是伟大的神,他只要我们相信便赐下义人的名分,给予我们莫大的恩典,那么我们更多爱神,便能够更多得着恩典与福分。
6.持续争战:作者承认“脱离世界极其困难”,信徒当如何避免在此争战中陷入律法主义或消极绝望?
答:始终仰望那一位父神,在征战当中依靠他,在软弱当中寻找他,在绝望当中求告他,且要真正的从心出发,不是为了换取恩典,而是单单爱神,厘清自己的心,在父神里面靠着他的恩典与力量活出爱。
1.认知更新:“视世界为卧在恶者手下的索多玛”这一比喻,如何扭转我们对世俗价值的默认评价?
世界并不是全然美好的,他本身虽是神所创造,本身是美好的。但是在罪中被玷污。所以并不是全让美好,我们不应该全让向他。
2.攻克己心:“治死私欲”与“注目永恒”为何是脱离世界的双轨?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因为我们会爱世界,正是因为我们的私欲。只有数目永恒才能让我们脱离爱世界。至此我们的私欲使我们可以看清世界,注目永恒帮助我们不会再去爱世界。
3.基督中心:定睛“被钉与荣耀的基督”为何能释放对世界的执念?请结合加6:14说明。
因为荣耀的基督是永恒的,是全然美好的。只有在其中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平安。也是他让我们知道了世界的不美好,说我们不要爱世界。
4.爱的检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约壹2:15)——这一宣告是“神不爱他”还是“他不爱神”?两种解释如何影响悔改动机?
是他不爱神。神不爱他的悔改动机是想要获取神的爱,但神对我们的爱从来不是因为我们的行为。而是神的怜悯。而他不爱神的悔改动机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去努力改变成神喜爱的样子。
5.终极动力:全书结尾强调“更多爱神”是脱离世界的关键,这与“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有何关联?
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是我们因着对神的相信,在神眼中我们便是义人。是依靠神称义。而更多爱神也是依靠神去不要爱世界。二者都是通过依靠神,因为人自己是做不到的。
6.持续争战:作者承认“脱离世界极其困难”,信徒当如何避免在此争战中陷入律法主义或消极绝望?
要要依靠神,时常想到神。在人不行,在神凡事都行。
1. 认知更新:“视世界为卧在恶者手下的索多玛”这一比喻,如何扭转我们对世俗价值的默认评价?
所有这些都助长我们的私欲,而我们的私欲越被助长,恩典就越受阻碍,我们就变得越坏。不要让世界粉饰的华美欺骗和愚弄你。你对世界的看法越低微,你的心就越快被抽离它。就会扭转过去。
2. 攻克己心:“治死私欲”与“注目永恒”为何是脱离世界的双轨?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治死私欲就是对付自己的心,正是我们的私欲我们才爱世界,世界上就是你们的私欲会乞求得到世界——得到尊荣、权力和财富——然而你们的灵魂仍不得满足。但如果我们的私欲被治死了,这一切当下就会终止。
如果我们停止爱世界,多多注目另一个永恒的世界,注目永恒,自然就会治死私欲。
3. 基督中心:定睛“被钉与荣耀的基督”为何能释放对世界的执念?请结合加6:14说明。
我瞻仰那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藉着信心的眼睛,我能看见祂悬挂在那里,而世界所有的荣耀都在那里显得暗淡且一文不值了。整个世界岂能与基督相比?那里悬挂着的是君王、大祭司、中保、伟大的先知。那里被钉的是世界的承受者。祂的血正流淌而下。祂为罪人舍命,为要将我的心从世界中挪开。”
4. 爱的检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约壹2:15)——这一宣告是“神不爱他”还是“他不爱神”?两种解释如何影响悔改动机?
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的心系恋于世界,那么父神就不爱你。或者,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的情感被锁链捆绑在世界之上,那么你就不爱父神。
因此,如果你想要证据证明父神爱你,并且证明你爱父神,就当停止爱世界。反之,要让你的爱为父神越发加增。
5. 终极动力:全书结尾强调“更多爱神”是脱离世界的关键,这与“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有何关联?
如果我们想要保守自己的心不去爱世界,我们就必须更多地爱神自己。我们对神的爱增长越多,我们的心就越与世界疏离。在更多地爱神时,我们会以正确的眼光看待受造之物,并视神为比世界和其中所有事物无限宝贵的那位。我们就更相信他的救赎,让我们得见那永恒的世界。
6.持续争战:作者承认“脱离世界极其困难”,信徒当如何避免在此争战中陷入律法主义或消极绝望?
如果你希望你的心从世界的事物中被挪开,就当定睛瞻仰那位被钉十字架又得荣耀的主耶稣基督。要常常将钉十字架的基督摆在你眼前,并用信心的眼睛瞻仰祂。常常与神亲近,靠着恩典与信心获得喜乐与盼望。
1.认知更新:“视世界为卧在恶者手下的索多玛”这一比喻,如何扭转我们对世俗价值的默认评价?
答:认知世界的本质是邪恶的,掌握在恶者(撒旦)的手下。
2.攻克己心:“治死私欲”与“注目永恒”为何是脱离世界的双轨?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答:私欲使我们的灵魂不得满足。但如果我们的私欲被治死了,这一切当下就会终止。在上方有一个更美的世界,其中包含着比这世上所有事物更美好的东西。对永恒的渴望可以使我们的心从这个世界中被抽离。
“注目永恒”是“治死私欲”的动力和盼望。
3.基督中心:定睛“被钉与荣耀的基督”为何能释放对世界的执念?请结合加6:14说明。
答:祂为我舍命,为要将我的心从这个罪恶的世界中挪开。祂将我从世界的罪恶和我自己的罪恶中拯救出来。我也要为主舍弃世界。
4.爱的检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约壹2:15)——这一宣告是“神不爱他”还是“他不爱神”?两种解释如何影响悔改动机?
答:“神不爱他”是因为“他不爱神”。如果你的心系恋于世界,那么父神就不爱你。或者,如果你的情感被锁链捆绑在世界之上,那么你就不爱父神。所以我们要悔改,停止爱世界,证明对父神的爱。当我们越从世界中脱离,神也会更爱我们。
5.终极动力:全书结尾强调“更多爱神”是脱离世界的关键,这与“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有何关联?
答:神是在基督的十字架代赎里看我们为义。爱世界就不能更多爱神,十字架是我们治死自己的私欲,专一爱神的动力和方向。
6.持续争战:作者承认“脱离世界极其困难”,信徒当如何避免在此争战中陷入律法主义或消极绝望?
答:我们本来就是黑暗、败坏的罪人,要仰望主的宝血、依靠圣灵的大能来脱离世界,与主同行。
1.认知更新:“视世界为卧在恶者手下的索多玛”这一比喻,如何扭转我们对世俗价值的默认评价?
答:我们要认清世界的邪恶本质,这是一个邪恶的世界,充满罪恶,充满恶事,充满欺压,充满败坏,受制于捆绑,注定灭亡。它是一个充满诡计、图谋和魔鬼的邪恶世界。我们必要时刻的警醒,否则私欲越被助长,恩典就越受阻碍,我们就变得越坏。
2.攻克己心:“治死私欲”与“注目永恒”为何是脱离世界的双轨?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答:圣经清楚的告诉我们,要将这些私欲置于死地!我们的私欲是诡诈难驯的东西;它们是贪得无厌的,并且提出无理的要求。要将眼目注目在神身上,我们所需的神必看顾。
3.基督中心:定睛“被钉与荣耀的基督”为何能释放对世界的执念?请结合加6:14说明。
答:神是永不改变的,他的应许是永恒的,基督已经复活,我们也要复活,是荣耀的不朽的。
4.爱的检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约壹2:15)——这一宣告是“神不爱他”还是“他不爱神”?两种解释如何影响悔改动机?
答:是“他不爱神”,因为人关注世界越多,在神身上就越少。贪爱世界会使我们失去那更丰盛的生命。神是永不改变的,他依然爱人,只是神会用他的杆和杖来带领他所拣选的,引导人走永生之路。
5.终极动力:全书结尾强调“更多爱神”是脱离世界的关键,这与“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有何关联?
答:世界是邪恶之物,充满败坏,只有更加爱神才能去抵挡对世界的贪爱。因信称义是神的应许,不是因为不是我们做工得的,我们在世做的再怎么好也无法赚的称义。
6.持续争战:作者承认“脱离世界极其困难”,信徒当如何避免在此争战中陷入律法主义或消极绝望?
答:人是有罪性的,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世界的欲望,我们需要靠着神去得胜和多结属灵的“果子”。
1.认知更新:“视世界为卧在恶者手下的索多玛”这一比喻,如何扭转我们对世俗价值的默认评价?
答:世界是充满诡计、图谋和魔鬼的邪恶世界。虽是由神创造的但却充满邪恶,所以并不美好
2.攻克己心:“治死私欲”与“注目永恒”为何是脱离世界的双轨?二者如何相辅相成?
答:只有注目永恒才能治死私欲,只有治死私欲才能有注目永恒的心,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3.基督中心:定睛“被钉与荣耀的基督”为何能释放对世界的执念?请结合加6:14说明。
答:“但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因这十字架,就我而论,世界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论,我已经钉在十字架上。”(加拉太书6:14)意思是:“我瞻仰那被钉十字架的基督,藉着信心的眼睛,我能看见祂悬挂在那里,而世界所有的荣耀都在那里显得暗淡且一文不值了。当我们的心被十字架基督充满时,便不会被世界产生执念了
4.爱的检验:“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约壹2:15)——这一宣告是“神不爱他”还是“他不爱神”?两种解释如何影响悔改动机?
答:是“他不爱神”。因为他爱世界胜过爱神。神始终爱世人,这种爱不会因为他不爱神就消失不见。
5.终极动力:全书结尾强调“更多爱神”是脱离世界的关键,这与“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有何关联?
答:因信称义的福音核心是我们因着对神的相信而获得义人的名分,因信称义是依靠神称义。而更多爱神也是如此,也是依靠神去脱离世界。
6.持续争战:作者承认“脱离世界极其困难”,信徒当如何避免在此争战中陷入律法主义或消极绝望?
答:要时刻依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