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论保守内心
为何我们要保守内心?
从以下几点考虑,将保守内心作为我们重大要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显而易见:
1.这关乎神的荣耀。内心的罪恶是大大激怒主神的恶行。外在的罪是“声名狼藉的罪”,但内心的罪则是“更深罪孽的罪”。伟大的神从天上宣告他对人心中邪恶的愤怒是何等严厉!
那使上古世界被控告的罪行,就是心中的邪恶!“神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6:5);为此,他降下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审判。我们并未发现他们的谋杀、奸淫、亵渎(尽管他们被这些玷污了)被特别提出来控告他们——唯独是他们心中的恶!
使神极其愤怒,以致将他的特殊产业交在仇敌手中的,正是他们心中的恶。“耶路撒冷啊,你当洗去心中的恶,使你可以得救。恶念存在你心里要到几时呢?”(耶4:14)。神特别留意了他们思想的邪恶与虚妄;因此,迦勒底人“必如狮子从密林中上来,将他们撕裂”(耶4:7)。
正是因着思想的罪,神将堕落的天使从天上摔下,并至今仍将他们拘禁在“永远的锁链”中,等候大日的审判(犹1:6);这个表述并非含糊地暗示他们被保留要受某种特别的审判;正如戴最多镣铐的囚犯可能是罪大恶极者。他们的罪是什么?是灵里的邪恶!仅仅是内心的罪恶就如此激怒神,以至于他愤然拒绝某些人所履行的一切本分。“他们所献的祭物,神必不悦纳。当这样的人献牛为祭,就像献人一样不被接纳;当他们献羊羔或谷物为供物,就像献狗或猪血在坛上一样可憎!当他们烧香,就像拜偶像一样”(参见赛1:11-15)。圣洁的神还能用什么话语更充分地表达祂对一个受造物行为的憎恶呢?在祂看来,谋杀和拜偶像并不比他们的献祭更可憎,尽管他们的祭物在形式上是神自己指定的。是什么使他们的祭物如此可憎呢?接下来的话告诉我们:“他们喜爱可憎之事”(参见赛66:3)。
内心之罪的卑劣性如此之大,以至于圣经有时暗示赦免它们的困难。行邪术的西门的心不正(徒8:21),他对神和神的事有卑鄙的想法:使徒吩咐他“当懊悔你这罪恶,祈求主,或者你心里的意念可得赦免”(徒8:22)。哦,那么,永远不要轻视内心的罪恶!因为通过这些罪,神被大大地冒犯和激怒。因此,让每一位基督徒都尽心竭力地保守自己的心。
2.我们信仰宣告的真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保守内心上所付出的努力。毫无疑问,那不在意自己内心状态的人,无论他在宗教外表上多么出色,都只是一个伪善的信徒。我们在耶户的历史中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只是耶户不尽心遵守耶和华以色列神的律法,不离开耶罗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王下10:31)。上下文记载了耶户为对抗亚哈家和巴力所行的大事,以及神为那事工赐给他的巨大今世奖赏,甚至他的子孙四代都将坐在以色列的宝座上(王下10:30)。然而,在这句话中,耶户被指责为伪善者。虽然神认可并奖赏了那工作,但他憎恶并弃绝了行这事的人,因为他是虚伪的。耶户的虚伪在哪里?在于此:他不尽心遵行耶和华的道;也就是说,他所做的一切都不真诚,都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尽管他所做的工作在形式上是好的,但他没有在行事时清除内心那些卑劣的自私图谋,所以他是个伪善者。
尽管行邪术的西门表面上看起来像是使徒不能轻易拒绝的那种人,但他的虚伪很快就被发现了。虽然他宣称敬虔并与圣徒交往,但他对治死内心的罪却是陌生的。“你的心在神面前不正”(徒8:21)。
诚然,基督徒自身在关乎内心工作的勤勉和技巧上差异很大;有些人比其他人更熟悉于此,也更成功于此。但那不在意自己内心的人,那不在神面前努力将其规整妥当的人,不过是个伪善者。“他们必来到你这里如同民来聚会,坐在你面前仿佛是我的民。他们听你的话却不去行;因为他们的口多显爱情,心却追随财利。他们看你如善于奏乐、声音幽雅之人所唱的雅歌,他们听你的话却不去行”(结33:31-32)。这里有一群形式主义的伪善者,从“我的民”这个表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像神的子民,却并非其中一员。是什么使他们如此?他们的外表是好的:这里有恭敬的姿态,高谈阔论的宣告,在宗教礼仪中似乎非常喜乐。是的,尽管如此,他们在履行这些本分时,并未将心保守在与神同在的状态;他们的心被私欲控制,他们追随金钱。如果他们保守自己的心与神同在,一切都会好;但不在意履行本分时内心走向何方,这就是他们伪善的本质。
如果有任何正直的灵魂由此推断说:‘我也是个伪善者,因为很多时候在履行本分时,我的心偏离了神;我尽力了,却仍无法使它紧靠神!’我的回答是:这个反对意见本身就包含了答案。你说:‘我尽力了,却仍无法保守我的心与神同在。’灵魂啊,如果你确实尽力了,那么你就有正直之人的福分,尽管神认为合宜,让你在内心混乱的痛苦中接受操练。
即使是最好的基督徒,他们的思想和幻想中仍然残留着一些狂野不羁的成分,为要使他们谦卑;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事前有担忧去预防它们,在它们出现时加以抵抗,并在事后有悲伤和懊悔,那么你就找到了足够的证据,洗脱你“被虚伪掌控”的指控。这种防范体现在几个方面:部分在于将神的话语藏在心里以预防它们。“我将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119:11)。部分在于努力使你的心归向神;部分在于开始履行本分时祈求神赐下预防性的恩典。有这种防范之心是一个好迹象。在罪恶初起时就加以抵挡,也证明了你内心的正直。“我恨恶虚妄的意念”(诗119:113)。“圣灵和情欲相争”(加5:17)。你的忧伤也显明了你内心的正直。如果你像希西家一样,为你内心的罪恶而谦卑(代下32:26),你就没有理由因这些混乱而质疑你内心的正直;但是,如果让罪安然寄居在心中,让你的心习惯性地、不受约束地远离神——这确实是一个可悲且危险的征兆!
3.我们生命的美丽源于我们灵里属天的状态。圣徒的生命中有一种属灵的荣光与美丽。“义人比他的邻舍更有智慧”(箴12:26);圣徒如同世上的光闪耀(腓2:15);但无论他们生命中有何等的荣光与美丽,都源于他们灵里的卓越;就像里面的蜡烛照亮了它所处的灯笼。一个混乱且被忽视的心,绝不可能产生井然有序的生活;既然(正如经文所观察到的)生命之果或生命之流是从心这个泉源涌出的,那么心是怎样的——生活就必是怎样的。因此,彼得前书2章11-12节说:“要禁戒肉体的私欲——使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希腊原文含有‘美好、体面’之意)。”同样,以赛亚书55章7节说:“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道路”指的是他一生的道路;“意念”指的是他内心的状态。既然他一生的道路源于他的意念或内心的状态——那么两者必须一同被离弃。
心是一切行动的源头;这些行动在本质上和根源上都包含在我们的思想中;这些思想一旦形成情感,很快就会外显为相应的行动。如果心是邪恶的,那么正如基督所说:“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太15:19)。注意这个顺序:先是淫荡或报复的念头;然后是不洁或杀人的行为。而如果心是圣洁的,那么就像大卫一样:“我心里涌出美辞…我的舌头是快手笔”(诗45:1)。这里展现的是一个被善行丰富妆饰的生命。让心处于合宜的状态,生活很快就会显明这一点。通过基督徒的生活和交谈,辨别他们内心的状态通常并不困难。当一个基督徒内心处于良好状态时,他的生活和敬虔操练会是多么严肃、属天且有益处啊!在这样的状态下持续时,他是多么可爱的同伴啊!在这样的时刻与他相处,对任何人的心都是有益的。
“义人的口谈论智慧,他的舌头讲说公平。神的律法在他心里”(诗37:30-31)。当心向着神、充满神时,他是多么巧妙地将属灵话题融入谈话,利用每一个机会和优势去达成某些属天的目的啊!那时很少有无用的话语。许多基督徒的交谈和本分变得如此肤浅无用,他们与神及彼此的交通变得如同干枯的秸秆,原因何在?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心被忽视了吗?这肯定是原因所在,这是一个需要深切哀叹的罪恶。
如此,那种曾常常从圣徒生命中闪耀出来,照耀世人面孔和良心的吸引力之美(这美即使未能吸引他们爱上神的道路,至少也在他们良心中为那些人和他们的道路作了美好的见证),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丧失了,这对信仰造成了无法言喻的损害。曾几何时,基督徒以如此圣洁的方式行事为人,以至于世人都注目观看他们。他们的生活和言语与他人截然不同,无论走到哪里,他们的舌头都显明他们是“属加利利的人”(指基督的门徒)。但如今,由于空洞的思辨和无果的争论大行其道,而在信仰告白者中,关乎内心的工作、实践的敬虔又被如此忽视,情况已发生了可悲的改变!他们的谈话变得和别人一样了;如果他们现在来到你们中间,你们可能会“听见各人说自己的方言”(徒2:6注:此处借用场景形容混乱)。我对于看到这罪恶得到纠正、敬虔的声誉得以恢复,并不抱太大希望,除非基督徒重拾起初的作为,除非他们再次致力于内心的工作!当属天心志的盐被投入泉源——溪流才会流淌得更加清澈、更加甘甜。
4.我们灵魂的安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保守我们的心。那疏忽照看自己心的人,通常对确据(assurance)及其随之而来的安慰非常陌生。的确,如果反律法主义(Antinomian)的教导是正确的——它教导你为试验自己属灵状况而拒绝一切标记和证据,告诉你圣灵会直接见证你的被收养,无需借助这些标记来直接安慰你——那么你或许可以不在意你的心,甚至对它陌生,却仍能享受安慰。但既然圣经和经验都驳斥了这种观点,我希望你永远不会以这种不合圣经的方式寻求安慰。我并非否认圣灵的工作和职分是给你确据;但我确信地断言,如果你想要在神通常赐下确据的普通方式中获得它,你就必须下功夫在你的心上。你或许期待以更轻松的条件获得你的安慰,但如果你不按这些条件(“要分外殷勤”彼得后书1章10节;“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哥林多后书13章5节),这就是圣经的方法),就享受不到安慰,那就是我的错了。
有一个人,他甜蜜地安定了下来,得到了确据,另一个人问他如何达到的,他回答说:“不是靠什么特别的启示,而是藉着使我的理解降服于圣经,并将我的心与圣经对照。”
圣灵确实通过见证我们的被收养(成为神的儿女)来赐下确据;他以两种方式见证。
一种是客观地,即通过在我们灵魂中产生那些作为应许条件的恩典(graces);因此,圣灵和他在我们里面的恩典本质是一体的。神的灵住在我们里面,就是我们被收养的一个标记。圣灵的本体虽无法测透,但他的工作是可以辨别的;辨别这些工作,就是辨别圣灵;而若不认真省察、勤勉看守内心,我无法想象如何能辨别这些工作。
另一种方式是有效地,即通过用一种能显明恩典的光照耀灵魂,照亮他自己的工作;这第二种方式,在自然的次序上,跟随前一种工作。他先注入恩典,然后开启灵魂的眼睛去看见它。既然心是那被注入恩典的主体(subject),那么即使是圣灵的这种见证方式,也包含了我们必须谨慎保守自己内心的必要性。因为,
1.一个被疏忽的心是如此的混乱和黑暗,以至于其中微小的恩典通常无法被察觉。即使是最严谨、最努力的基督徒,有时也发现难以辨识圣灵在他们心中纯净真实的运行。那么,相对疏忽内心工作的基督徒,又怎能指望发现恩典呢?真诚(Sincerity)——这正是所要寻求的——就像一小块金子躺在河底;想要找到它的人,必须等到水变清澈,然后才能看到它在河底闪烁。为了让心变得清澈安定,需要付出多少的辛苦、警醒、关怀和勤勉啊!
2.神通常不会纵容疏忽的灵魂享受确据带来的安慰。他甚至连表面上的支持懒散和粗心都不愿意。他会赐下确据,但必须按他自己的方式;他的命令已将我们的操劳和安慰联系在一起。那些认为无需劳苦就能获得确据的人是错误的。唉!神的子民在省察内心上花费了多少独处的时光啊!有多少次他们先查考神的话语——然后再审视自己的心!有时他们以为自己发现了真诚,甚至准备得出得胜的确据结论;这时却出现一个无法解决的疑虑,将一切摧毁:在达到舒适的安定之前,他们内心经历了多少盼望、恐惧、怀疑和推理啊!但即使假设一个粗心的基督徒有可能获得确据,他也无法长久地保有它;因为,除非格外小心,否则那些内心充满确据喜乐的人,十有八九无法长久保留这些喜乐。一点点骄傲、虚荣或疏忽,就会把他们辛辛苦苦在众多疲惫的本分中长久劳碌所得来的成果摔得粉碎。既然我们生命的喜乐、灵魂的安慰——随着我们在这项工作上(保守内心)的勤勉程度而起伏——那么,“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
5.我们恩典的长进取决于保守我们的心。我从未见过恩典在一个粗心的灵魂里茁壮成长。恩典的习性和根是种植在心里的;它们在那里扎根越深,恩典就越发兴旺。在以弗所书3章17节,我们读到要在恩典中“生根”;心里的恩典是口中每一句恩言、手中每一件圣工的根源。诚然,基督是基督徒的根源,但基督是那创始的根源,而恩典则是由基督栽种并滋养的根。相应地,这恩典的根在神的影响下越兴旺,恩典的运行就越发多结果子、越发有活力。然而,在一个没有被谨慎和勤勉保守的心里,这些结果子的影响会被阻隔切断——大量的虚空涌入其中,吞噬它的力量;心就像一个围场,每天喂养着无数的思想;一个蒙恩的心,若被勤勉保守,一天会喂养许多关于神的宝贵思想。“神啊,你的意念向我何等宝贵!其数何等众多!我若数点,比海沙更多;我睡醒的时候,仍和你同在”(诗139:17-18)。蒙恩的心滋养这些思想,而这些思想也反过来更新并饱足心灵。“因你以丰盛的慈爱待我,我的心就像饱足了骨髓肥油”(诗63:5注:此处意译强调思想神带来的满足)。
但在一个被忽视的心里,无数虚妄愚昧的思想持续运作,驱逐了那些本应更新灵魂的、关于神的属灵思想。此外,粗心的心无论履行或参加任何本分或礼仪,都毫无益处,而这些正是天上的管道,恩典藉此被浇灌并得以结果子。一个人可以带着漫不经心的态度参加一个又一个礼仪,在有生之年都处于最精妙的教导之下,却从未因此得益;因为内心的疏忽如同底部的漏洞——无论天上的影响多么丰富,都无法在那灵魂中存留。当种子落在像大路一样敞开、任人通行的心田上时,飞鸟就来把它吃尽了(太13:4,19)。唉!听道是不够的,除非我们留意怎样听;一个人可能祷告,却毫无益处,除非他警醒祷告(彼前4:7)。总而言之,一切蒙恩的途径能否祝福恩典的长进,取决于我们在其中保守内心时所付出的关怀和严谨程度。
6.我们在试探时刻灵魂的稳定,取决于我们在保守内心上所付出的努力。在试探的时刻,粗心大意的心很容易成为撒但的猎物。撒但主要的攻击点是针对心的;如果他赢得了心——他就赢得了一切,因为心掌管着整个人。唉!一个被疏忽的心是多么容易被攻陷啊!要出其不意地袭击这样的心,并不比敌人进入一座城门大开、无人守卫的城市更困难。正是那警醒的心,才能在试探还未壮大之前就发现并压制它。
神学家观察到试探成熟并达到其全部力量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试探的力量在于它能激发我们败坏的本性;这或者通过试探对象的真实临在,或者通过想象(即使对象不在场,也由想象力将其呈现在灵魂面前)。
第二步:欲望的萌动,这是由想象力将试探对象描绘成一种感官享受所引发的。
第三步:心思的谋划,即头脑中商议达成目标的最佳手段。
第四步:意志的选择。
最后:意志的投入,或完全委身于试探。
这一切可能在几分钟内完成,因为灵魂内部的辩论既快又容易结束:当发展到这一步时,心就被攻陷了,撒但已经得胜进入,并在这座王室堡垒(指人心)的城墙上插旗宣示胜利了。但是,如果心一开始就被好好守护,就绝不会走到这一步——试探在第一或第二阶段就会被制止。而且确实,在那里它很容易被制止;因为一个被试探去犯罪之灵魂的运行,就像一块石头从山坡上滚落——起初很容易阻止,但一旦开始滚动,“它就因下坠而获得力量”。因此,最大的智慧在于察觉内心的最初萌动——在那里就制止并阻挡罪。罪的萌动起初最微弱;此时一点点的谨慎和警醒就能防止许多祸害。但粗心的心不注意这一点,就被带入试探的势力范围,就像叙利亚人被蒙着眼带到撒玛利亚城中,还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王下6:18-20)。
我希望这些思考能使我的读者确信,“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是何等重要。接下来——我将指出基督徒生命中那些需要我们付出最大努力保守内心的特别时节(seasons)。
问题思考
1. 神圣动机
保守内心如何关乎神的荣耀?内心之罪为何比外在罪行更激怒神?
2. 真诚检验
作者指出“信仰宣告的真诚性取决于保守内心的努力”,伪善者与真信徒在此有何区别?
3. 生命关联
“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如何解释内心状态与外在言行、恩典长进、灵魂安慰的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