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默念基督的一生

主的晚餐

十月二十一日

“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路22:19

在想到主的晚餐是一种纪念时,有些事是值得注意的。我们都知道纪念品的价值,藉着它我们可以将不能看见之人的面孔记在心上。一天清早一个青年人坐在他牧师的书房里,从他衣袋里掏出一封信来说,他刚刚听说他的姐姐在英国家里去世了。他打开那封信拿出一小片压扁了的花朵和几片干草叶子。青年人因感情冲动,声音已经哽咽了。他说“这些花和草是从英国我母亲的坟上摘下来的。”这些小小的纪念品使他回想起他母亲的整个人生。她的儿子坐在那里,述说他母亲的爱心、忠诚、美好的灵性,和她的牺牲,最后说到她的死。照样最后的晚餐这种纪念,使我们这些健忘的心回忆起我们的主受难的情景和事迹,是因为他的爱才有这样的牺牲。

仅仅来纪念一下是不够的,这种纪念要点燃起我们的爱心和忠心。一个青年人要到国外去作长途旅行。在他动身之前,他的父亲从衣袋里掏出他的表来,在那表上有他双亲的肖像。“拿着这只表,”他父亲说,“在你的旅程中一直带着它,每次你看时间时,你父亲的眼睛和你母亲的眼睛在望着你;当你看到这一副家人的脸面时,记得我们正在想念你,为你祷告。不要去我们不愿你去的地方,不要做我们不愿为你作证的事情。”在最后的晚餐,耶稣把他的相片留给我们,他那相片就是他那破碎的身体,他所流出的血;他要我们纪念他,并向他有忠心。记得耶稣总是保守我们脱离怀疑和犯罪,感动我们做光明正大和美好的事。

一个满有安慰的保证

十月二十二日

“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太26:29

主的晚餐既指着将来,也指着过去。对过去要纪念令我们想到在近二千年以前发生过的事件。晚餐是一个纪念,但它也是一个预言。基督在这忧伤的纪念中,画了一条满有希望的白线。他揭开了幔子,使我们越过地上的阴影;一旦见那预言极其光荣地应验,圣餐只是更美之事的一种模糊的图像而已。

门徒从此不再有耶稣和他们同在一张桌子上了。这是他们在一起的“最后的晚餐”,从此之后他在地上的席位是空着的。在告诉他们这件事的同时,他给他们以愉快的安慰,保证将来要再和他们同坐,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另一个国度里。这些话充满了希望,这些话告诉我们在荣耀中有一晚餐。地上的晚餐只是将来晚餐的影儿,在启示录叫作“羔羊婚娶的筵席。”因此,那也是一个纪念,纪念基督的死和爱。

那天晚上当耶稣和门徒在楼上坐在一起时,在他和门徒的心中都悬着一种极大的忧伤。对他来说这忧伤就是十字架的阴影,以及所包含的所有的隐秘的灾祸;对他们来说这是这重大的损失和离别的阴影;但是阴云那边是非常光明的,从基督的死产生了有福的光荣的救恩。现在在天上耶稣看见他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耶稣离开他们是暂时的,使他可以永远和他们同在,因此从这些悲伤的纪念中产生出极大的喜乐来。

耶稣是安慰者

十月二十三日

“你们心里不要忧愁。”约14:1

耶稣最会安慰人。他喜欢将点着的小小蜡烛放到忧伤的暗室里。他喜欢擦干人的眼泪,将忧愁变为喜乐。他能给人以安慰,因为他的本身就是安慰。我们不能把自身没有的给人。我们对受试炼的人常说“不要挂虑,不要忧愁。”他们并未受安慰,不能医治挂虑,不能使黑暗变成光明。站在狂风大浪中剧烈摇摆的船上,耶稣说“静了吧”,风和浪即刻平静下来,有平安在他里面,他能使海平静。他的安慰也是这样。他那安慰的话不像我们多而无用;他的话有权柄,能使不安的心得到平静。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正是门徒最伤心的时候。不光是失去了他们最好的朋友,而且是在极其悲惨的情形下失去他的——是死在可耻的十字架上。他们不仅是忧伤,而且是希望破灭——他们曾盼望他是弥赛亚。他们处在极端的凄凉中——犹如在无星的午夜,像他们这样的忧愁确实不可能得到安慰,想到他们那天晚上坐在黑暗中,真是心都碎了!

但是正在这失望的忧愁之中,主的话来了,“你们心里不要忧愁。”多么及时的安慰!多么惊人的洞察力!黑夜无论多么黑,基督能把光明的星星安在我们的天上,而且在黑暗之后就带来光明的早晨。基督的门徒在最无希望的忧愁中有了安慰。要向前看,不过几天就看见这些忧伤的人变成喜乐的人了。事情总是这样,我们无论多么忧愁,总没有什么理由失去我们的平安。

安慰在于信靠

十月二十四日

“你们信神,也当信我。”约14:1

我们所有的人都当学会怎样去安慰人。没有什么要求比对基督徒爱心义务的要求更费力的了。我们可以研究我们主安慰人的方法,去学着把我们自己的安慰给那些受苦的人。我们未弄清对方的心灵状况之前,就试着用惯用的话安慰我们在悲痛中的朋友。

基督并不是用这种空洞的方法来安慰他的子民。这里他没有解释,也没有回答什么问题,也没有提出什么理由。他只告诉他们要信。他们不明白这种可怕的悲痛,他们看不见天空有什么星星。但是他们不需要明白,不需要看见什么亮光。他们不必作什么,只是相信,只要在黑暗中紧紧抓住基督,相信他。

在一切深重的悲痛中,这是找到安慰最真实的道路。提出问题没有用,因为没有人能答复。我们的眼睛用力去试着寻找亮光也没用,因为尚没有亮光可见。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把自己投到我们救主的怀里,躺在那里,直到亮光出现。我们总要确实相信基督的爱心和信实,我们要安下心来,好像约翰那天晚上一样靠在救主的怀里。在我们极端困难的时候,存着信靠的心而安静。“在世上你们有苦难”,“在我里面有平安。”

基督是道路

十月二十五日

“我就是道路—–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一条路总要引到某个地方。耶稣是从地到天的路,也是从天到地的路。藉着他我们可以到神那里去,藉着他神可以临到我们。他是真实的唯一的天梯,他的两脚立在地上,他的顶端达到神的荣耀。在他成为人的时候,耶稣降到人类最低层的深处,解决人的需要,医治人的伤痛。他就是神,原本不必这样做。道成肉身就是这梯子降下立在最深的幽谷中。世界上没有毫无缺点、毫无过错的东西,更没有一架光明、通天的梯子可以领我们上到神那里去,除了耶稣。

基督的人性将梯子带到地上,解决了人类的迫切需要。他的神性将梯子立起,通过闪耀的星辰,直到神的荣耀中去。在新约某页上我们可以找到耶稣在十字架上,在罪犯中间,死在黑暗与耻辱中。打开另一页,我们看见的却是这位耶稣,在天上的光辉中,仍然带着伤痕,载着荣耀与冠冕。看哪,这梯子从地通到天!

梯子是用两脚来攀登的。基督是道路,因此,藉着他,罪人可以脱离罪恶向上走,进入天上的纯洁和福祉中。要特别注意,只有这一条路。基督是唯一的中保。我们进入父的家,只有藉着他,恩惠也只有藉着他临到我们。如果我们不藉着这唯一的道路我们就不能到天家去。我们也不要忘记,一条路是要走上去的。我们必须把我们的脚放到梯子上,一级一级地向上走,直到我们达到最上一层,那就是天堂。

不认识基督

十月二十六日

“我与你们同在这样长久,你还不认识我吗?”约14:9

主说这句话是非常痛心的。这个门徒同主在一起已经有三年了。曾见到他那美丽而又高尚的生活,见证过他大能的工作。当然在这个时候,在这么长久、这么亲密的生活之后,这个门徒应当认识耶稣了。但是耶稣在这里告诉他,他并未真的认识他。

我们得到这样的教训——同基督长时间在一起,知道很多关于他的事,但实际上有可能不认识他。腓力认识耶稣是一个人,是一个行神迹的人,有美好的品行。但是他从来没有透过表面来真正认识他。他不认识他是神的启示者。他从未看见在他那神圣的生活中流露出神荣耀的光辉来。只认识他是一个人,就等于对他毫不认识。在我们思想方面离开了基督的神性,就等于没有基督。

我们可能对我们主的事迹非常熟悉,从伯利恒降生到橄榄山升天,但对于他是我们个人的救主,救我们脱离我们的罪,或者他在我们患难时的帮助者,却毫无所知。这样的知识对我们没有什么益处,除非这知识引导我们真的认识基督是救主,是主人,是朋友。

这些事是使主非常伤心的。神的儿子那么长久行走在门徒中间,所有神的荣耀居住在他里面,但是他们却不认识他。我们能比他们好些吗?神的爱一直贴近我们,跟随我们,对我们有无限的温柔慈爱,但我们对他却毫无所知!让我们祷告说:“主啊,求你指教我们认识你!”

神——儿子

十月二十七日

“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

对一般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奇怪的事。我们能否理解门徒约翰在这里的见证——看见基督就是看见父。他知道他就是神。他真的承认他就是神的儿子。我们翻开约翰福音任何部分,都可以找到显示基督是神的章节。登上九天,抛摘星宿,较之从神默示的章节中撕去基督是神的真理还容易呢!它到处照耀着——它的亮光在所有发光的光辉中最明亮的。

当基督说到这件事时,他是什么意思呢?很清楚,虽然他是人,但他也是道成肉身的神,是在人的生命中把神活出来,使人能以看见他父那不能看见的生命。人在地上是从来看不见神的,于是神差遣他的儿子,将他神性的光辉隐藏在肉身里面,并指示人们那不能见的神是怎样感觉、怎样行事的。

这样当我们看见他把小孩子抱在腿上,按手他们头上为他们祝福时,我们看见神对孩子是怎样感受的。当我们看见耶稣因人们的苦难而动了慈心时,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天父对地上的灾难是何等同情。当我们看见耶稣接待罪人和他们一同吃饭,对那悔改伏在他脚下的人给以赦免,使玷污了的生命变成洁白时,我们就知道神的怜悯。当我们跟随基督到他的十字架下,看见他甘愿将自己的生命献上作为祭物,为失丧的人成功救赎时,我们就看见神怎样的爱世人。因此,基督的温柔、忍耐、沉静是他父特性的反照。如果我们想看见神的形像,我们可以翻阅福音书中的故事,认识基督就是认识神。

属天的葡萄树

十月二十八日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约15:1

这真是一棵奇妙的葡萄树。起初它长起来,如根出于干地,无佳形美容使人羡慕。它所生长的土地,看来是非常贫瘠,不能结出好的果子。但是它的根是出于天,长得美丽非凡。不久人们在忿怒中,一齐走来,毁灭这棵葡萄树,因为它大大地赐福给这个世界。但至终,它未被毁灭,只是从地上移植到了天上。它在神的园中,深深扎根,葡萄枝垂到地上,并开始向各方伸延。每一个可怜的生命一接触到这棵葡萄树,就被接上,成为葡萄树上的枝子,从葡萄树的丰满里,吸取生命,并且多结果子。

这些枝子不是任凭它们野长,无人管理,乃是受到智慧和精心的照管。这对我们应当是一种极大的安慰,使我们知道这些枝子是在天父的栽培之下。“我父是栽培的人。”我们确实知道他的照管既智慧又温柔。如果一个毫无经验、没有技术的人进到一个美丽的葡萄园里,动手乱剪葡萄树,他定要很快毁灭它们。他不知道什么枝子当剪去,什么枝子当留在葡萄树上。如果一个人了解葡萄树,有长久的经验和技术,在他修剪时没有伤害的危险。有的时候,看来他的修剪确实是致葡萄树的死命;但是我们知道他懂得他所作的,他的修剪是为枝子的好处。不久我们就要看见枝子多结果子,这就是他定意所作的。

洁净的必要

十月二十九日

“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结果子的,他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约15:2

基督对犯罪或因无用而定罪,讲了许多教训。他有一个比喻就是讲到一棵不结果子的树。土地是好的,树是细心栽培的,也是精心管理的,到了结果子的时候,主人来到树前,却找不着果子。不结果子是受咒诅的。树上没有果子,只有叶子,树就枯干了。在主的园里,不结果子是没有地位的。

我们在这里要注意,多结果子的枝子是要修理的。栽培的人不修理不结果子的枝子,因为无价值。真实的基督徒神才管教,有时使他受苦,经过严格的训练。那作恶的让他去,在他们的繁茂昌盛中,却没有属灵的果子。

另一件在这里也应当注意。天父修剪的目的是叫那枝子结果子更多。有时看来修理好像是带有毁灭性的;但是那位拿刀的知道他在做什么——为要使葡萄树最后更加繁茂昌盛,果子更甜更香。神修理的目的是它结更多更大的果子。

我们要记得这一点,当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是因神的管教而受苦时,这要帮助我们存忍耐的心,担当我们的苦痛。在他计划赐福给我们时,要与他合作。对基督徒来说,神对付我们属地的兴盛正如修理葡萄树的人,对繁茂的枝叶,必须剪去,好保全葡萄树的生命。

常在基督里

十月三十日

“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约15:4

按自然界的真理讲,这里的意思是很清楚的。从葡萄树上或别的树上砍下一根树枝来,把它丢在地上,它是不会结果子的;当然也活不成,不久就枯萎了。依此类推,属灵的生命也是这样。要那些自称是基督徒而没有祷告、读经,不爱主也不倚靠主的人,成为多结果子的基督徒是不合乎自然规律的。技术本身没有生命,流入它里面的生命是来自葡萄树本身,基督徒的属灵生命也同样,只有藉着信心祷告和读经而得流入。我们若要活得像一个基督徒,只是当基督活在我们里面的时候。保罗说,“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我们身上属灵的美丽,必须是基督的生命在我们里面产生的,正如树上的叶子和果子是藉着树的生命流入到枝子里面而产生的那样。

仅仅是名义上的基督徒,不会结出一个真基督徒生命的果子来。一个人可以拾起一根被砍下来的枝子,用绳子把它捆在一棵青枝绿叶的树上,这也不能叫它成为结果子的枝子。它不能吸取树的生命,不久就枯干了,完全死去。一个人可以在名义上用绳子系在基督身上,但若不是用信心和爱心在生命上与基督有真的联合,基督的生命是不会流给他的。它只是一根死的枯干的枝子。我们必须真正在基督里面,否则就不可能有生命,也不可能结果子。我们必须常在基督里面,年复一年保持我们与神的交通和友谊,否则我们不能成为结果子的基督徒。

结果子的基督徒

十月三十一日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15:8

一个基督徒的果子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在自然界,果子是什么,也知道它的用处。在属灵的世界果子是什么呢?这不仅是基督徒应有的内在的美好品性,更是一种能对周遭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在自然界果子是枝子自身的一部分,不是与它分离出来的东西。属灵的果子是生命的一部分,生长出圣洁像基督的样式来。保罗这样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很明显这些果子是彰显在品行上的。基督教的目的不是仅仅把我们变成工人,差我们出去在世人中做些好事,反对罪恶,扶助软弱的,安慰伤心和受苦的人。它首要的目的是把我们变成义人,改变我们的品行,使我们有基督的样式,然后我们才能服务别人。因此,当我们在结果子时,我们也要追求在像基督品行的质量上结果子。

在自然界,树的果子是供饥饿的人吃的。没有什么树是自食其果的。果子是给那些收果子之人的。这提示我们在结果子上,不要自私。我们不要仅仅为我们自己的缘故来培育我们的品行。我们的目的是要在我们的生命上准备好东西使别人得以饱足,使世人蒙福。我们周围满了饥饿的心灵,那些希望得救的人渴慕同情和爱心,极愿得到安慰。我们就当这样活着——我们的生命就是为这些人提供食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