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默念基督的一生
乐意的奉献
十月十一日
“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可12:43
我们的主在这里对于地上奉献的估价是与众不同的。我们知道当他看见那天的奉献时,讲到它们的价值,他也照样看到我们今天是怎样奉献的,也是用他同样的天秤来称我们的奉献。最使我们高兴的就是,不是我们奉献的东西多少在天上神的眼光中被看作伟大,或被悦纳。寡妇的两个小钱比财主许多沉重的金元更有价值。
毫无疑问,这个穷寡妇感觉她的奉献太少。她奉献时是认为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主那神圣的眼中看来,它的价值是很高的。有两杆秤来称人们的行动和所有的礼物及奉献。属地的一杆秤是按两按斤来衡量;还有圣所的一杆秤是按属灵的价值来衡量。按后一杆秤来说,这个寡妇的两个小钱比有钱的人为炫耀自己所献的、耀眼夺目的大金元重得多。
这也不是按比例来说她的礼物是大些,认为财主奉献之后还剩下很多,而她却没有剩下什么——乃是因为她奉献的动机和精神。她奉献是因为爱神的殿,她要尽她一份力量,来维持圣殿的礼仪。她很谦卑地奉献,不要叫人看见,乃是为荣耀神,得他的喜悦。她也是按照她的能力尽力地奉献,使那些财主感觉羞愧。他们奉献了很多,但尚剩下很多。当我们奉献时,基督看到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是正确的,我们的奉献是尽我们所能的,是为爱神而奉献,是为使他得荣耀,我们奉献的虽然很少,在神的眼中也被悦纳,也能得到天上的称赞。礼物在天上不是按元按分来估价的。许多价值百万的礼物,当天使来称它的时候,却是极其轻微的。
要求见耶稣
十月十二日
“我们愿意见耶稣”约12:21
这些人听闻过耶稣,但更愿亲眼见到他。我们对耶稣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别人的口中为我们描述的耶稣。别人无论怎样在我们面前生动地描绘他的美好,总不能将他的形像印入在我们的心灵里,也不能使我们得到祝福。我们必须亲自看见他。在那些可怕的日子里,在那古老的帐棚里,人们被蛇咬伤,一条铜蛇的像竖立起来了。想得到医治,母亲不能替她的孩子们去望一下,朋友也不能替朋友去望一下,在看见基督这件事情上,也是这样,没有一个人能代替别人去见他。
藉着看见基督,那些属灵的福气才能临到我们。当我们背负罪担时,我们仰望神的羔羊。他担当了我们的罪。当我们追求生命长进时,我们就要仰望荣耀的主,如同从镜子里返照,这样使我们变成他的形像。若我们需要一位生活的模范,我们当来仰望耶稣。许多逃跑的奴隶,在他们逃跑时,他们的眼睛只盯住一颗星,就可以引导他们脱离捆绑而得到自由。我们的眼睛也要一直地仰望基督,就可以引导我们脱离锁链,进入荣耀。
这些希利尼人来到一个门徒跟前,要他介绍他们去见耶稣。在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工作比介绍人去见耶稣更尊贵的呢?所以我们必须先很好地认识他。但是直接去找耶稣这比被别人带去见耶稣更好。一个小孩子快要死了;她说她不怕死,但是她希望妈妈把她介绍给耶稣。小孩子说,“妈妈你知道我一直是怕见生人的。”但是不应有人觉得耶稣是一个生人,他热爱人寻求他,希望人见到他,他总是乐意把自己启示给每一个寻求他的人。他不难找到,他就在我们身边。
自我牺牲
十月十三日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约12:25
我们有我们的选择——不把自己暴露在危险之中,不作任何牺牲,关注自己的利益,以致兴旺发达,人们要称赞我们是深谋远虑的,并祝福我们的成功。我们可以活到高龄而身强体健,保养得很好,可以美美地享受我们积累的财富和尊荣。这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样的生活看来是愉快,但这只是一粒保存在仓里未落到地里的麦子。这生命是保存住了,或者保存得很好,但是没有增产,对世人没有祝福,也不荣耀神,没有使饥饿的人得饱,也得不到什么奖赏,那就是自私的整个结果。“爱惜自己生命的就要失丧生命。”
另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忘记自己;不想也不关心自己的生命,只为顺服神而将它抛到一边,去做那些无私的工作。人们要说你是愚蠢的,为着别人的缘故浪费掉你那黄金般的生命,或为着基督的事业而牺牲自己。但是基督走上十字架时,他是愚蠢的吗?让那被赎的教会作出回答。为着基督的缘故而将他的生命置之度外的殉道者是愚蠢的吗?当尹格那丢(Ignatius)站在斗兽场,面对着凶恶的狮子时,他说“我是神的一粒麦子,让我在狮子牙齿中间磨碎,这样我可以成为面包来喂养神的子民。”这样殉道者的生命是浪费掉了吗?有什么生命为着世界成为种子,成为粮食,成为面包是浪费的呢?使我们的生命毫无成就的道路,就是小心谨慎保护它们;使我们的生命永远成功的道路,就是我们要像基督对待他的生命那样来对待我们的生命。
基督的吸引力
十月十四日
“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12:32
当我们读到福音书上的故事时,我们看到很少人当基督在世时真的被吸引归向了他。群众跟随他——多半是出于好奇心,很少有人是从心里、在生命中被吸引归向了他。最后我们看见那么少的几个人依恋不舍地围绕在十字架旁。
直到他作出最大的牺牲,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时,才开始吸引万人来归他。为什么一个被钉死的耶稣比一个活着能行神迹的耶稣的影响大得多呢?一个原因基督的死显示出神奇妙的爱。他那美好、温柔、乐意帮助人的生活说出了他的爱;当他走上十字架时,他那完全丰富神圣的爱彰显出来了。爱总是会吸引人的,人们需要爱。无论在哪里找到了爱,他们都愿意来,并安息在它那温暖柔情之中。
另一个,为什么耶稣在他被举起之后最有能力吸引人来归向他呢?因为那时有圣灵的同在,在人的心中和生命中工作。没有圣灵的吸引就没有人能到基督这里来。有一个古代的传说,当耶稣临死时,有一只鸽子落在他的十字架上。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个传说,道出了这条真理,就是甚至宝血流出之后,若没有被圣灵吸引,也就没有人能归向基督。
夜间儆醒
十月十五日
“你们要谨慎,做醒祈祷,因为你们不晓得那日期几时来到。”可13:33
这几句话是指着我们的主再来的日子说的。他要来,但什么时候来,没有人能够知道,他将毫无预警地忽然来到。因此,我们不能知道他什么时候显现。我们要谨慎、儆醒、祈祷,否则他来到时要奇怪我们没有准备好。这不是说我们要常常谈论,想着这件事,迷迷糊糊、懒懒散散、呆望着他来。基督所要我们做的是要我们整个时间儆醒地生活着,白日黑夜无论何时他来到而不会责备我们是没有准备好的。
有一件事我们应当确实地知道,就是我们个人必须是得救的。如果我们现在还未得救,我们就要赶紧重视这件事,或许他下一个钟头就来,那就没有时间去寻求救恩了。我们必须忠心做好我们的工作。日复一日,任何晚上都不要留下来未做完的工作,或许在早晨以前他就来到。我们要与众人和睦相处,不要含怒到日落,或有其他的仇恨和恶念;恐怕在天未亮之前,他可能要来。我们不希望他来时见到我们在争吵。我们要当心我们平时所做的,恐怕他忽然来到看见我们正在犯罪。我们要注意我们所去的地方,否则他来到时要惊奇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他不希望的所在。常守住这条真理,作为我们自觉生活的动力,是使我们忠于每一件义务,儆醒抵抗每一件罪恶最有力的动机。他的来临很突然,没有料到,那将没有时间改正错误,没有时间完成未做完的工作,没有时间洗除罪迹,取消罪行。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做好每一件工作——使整个人生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没有问题的信心
十月十六日
“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约13:7
基督在这里的话像许多其他的讲话一样,是有一种更广泛的应用,不是叫彼得迷惑不解。这句话也为我们整个人生中的许多遭遇提供了解答。当时我们不明白,我们也看不出这些遭遇对我们有什么祝福,看来好像是全然黑暗。我们没有权利来判断我们的主对我们所作的工作,或藉我们所作的工作。“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我们怎能希望明白主所有的伟大思想呢?
但这并没有完,“后来必明白。”这个奥秘将来要讲清楚,这个疑难将来要解决,要明如正午。你现在不明白,因为你不能看到结局,不能领会其祝福和美丽。主自己知道他每一项奇妙的工作导致的结果,因此他毫不感到困惑不解。他说我们后来也要明白。我们要看见密云消散,彩虹出现,环拱在黑圈之上。我们要看见那些纠缠不清的问题得到解决,成为可爱的恩典和美丽。
当整个生命的功课学完之时
太阳和星星永远沉落
我们对事情微弱的判断
已被摈弃
那些事情使我们伤心
眼泪盈睫
在我们生命的黑夜星光闪烁
在蔚蓝的天空
我们将要看见
神的计划何等正确
原来那些可谴责的
却成了最真实的爱果
这里的教训是什么呢?当我们不明白神对待我们的方式时,我们应当相信神。毫无疑问,神对我们一切的计划都是出于爱。毫无疑问,在神的思想中其结果对我们都是祝福。毫无疑问,今后我们必要看见神的祝福。
基督成了仆人
十月十七日
“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13:14
我们是按字面接受这里的教训吗?有些人是这样领会的。他教导我们要彼此做些卑微的服事,是的,要做什么样的服事呢?基督洗门徒的脚是什么意思呢?这不仅仅是一件小小的卑微的服务行动。他教导他们他要洁净他们心灵中遗留下来的过错和行为上的缺点,以及经过这个世界时所沾染的污秽。
我们彼此之间的服务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来到一起,带着盆和手巾,一同追求成圣、清洁,建立德行。当然我们不能洗除罪恶——只有基督自己能洗除罪恶。但是我们可以试着引导那些尚未得救的人到基督跟前得到救恩。我们可以用爱心劝告他们,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勉励他们改正错误和缺点。
这样做需要更多的恩典和智慧。我们需要有谦卑和温柔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想洁净别人,我们自己必须先得洁净。如果我们用自己的手去洗别人的脚,而自己却不干净,沾满了罪恶,那将会怎样呢?我们所接触的人不但没有得到洁净,反倒将我们的污秽留在他们身上。因此,我们必须看见我们的手先被基督的血洗净,我们才能洗别人的脚。那么,我们也必须愿意把我们的脚放在水里。洗脚是必须的。我们要彼此洗脚,秘诀就是在于我们对别人出于真正的爱心。
一个蒙福的安息之所
十月十八日
“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约13:23
这里没有讲到这个门徒的名字,但藉着他的位置和姿态,就可以知道他是谁。约翰的品行有什么特点使他成为一个可爱的门徒呢?一是他的谦卑,另一是他的爱心。美术家总是把他的脸画成温柔和感人的样子。再一种特点是他的信靠之心,他好像是从来没有怀疑过什么。
什么时候他靠在耶稣怀里的呢?是在一个最黑暗的时期。他们的主快要离开他们,门徒们所有的希望要遭到破灭的时候,在那黑暗的时刻,约翰在哪里呢?忧伤不是驱使我们进入失望,更是驱使我们靠近基督——靠近他的胸怀。
约翰靠在哪里?在耶稣的怀里。不是在他的膀臂上,有能力的地方;也不是在他肩上,是高举的地方;而是在他怀里,是爱的地方。我们应当知道,在我们一切的软弱上,神的权能托在我们以下。全能而有爱心地伴随着,那将是多么好呢?
约翰作了什么呢?他倚靠他,将他的身体倚靠在他主全能的爱中。基督愿意他的朋友都倚靠他。他愿替我们担当一切重担——将我们的罪恶和挂虑交托给他,但不止此——而是将我们自己交托给他,他愿意担负我们,如同担负我们的重担一样。
耶稣拿起饼来
十月十九日
“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擘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太26:26
每一个动作都有其意义。饼的本身是象征基督的身体。饼是食物,基督是我们灵性的粮食。有些事是可以从仪式上学到。饼是由麦子磨碎、火烤所得。因此基督要经过死,他的身体要压伤、破碎,他遭受极大的、火炼的痛苦,然后成为我们灵魂的粮食和生命。
饼被擘开,也是有意义的,表明基督的身体在十字架上被破开。我们总不要忘记,我们享受恩惠的祝福是我们的主为我们付出了重大代价而成的。每次我们坐在主的桌前,看见那被擘开的饼,我们应当记得我们的救赎主为救我们所忍受的痛苦和苦难。
将饼分给门徒也有一种深远的意义。这说明基督将他自己白白地供给人。他始终站在那里,伸着他的手将生命的饼赐给人,并要求人白白地来得救恩的福祉。
领受圣餐者拿起饼来,是一种信心的动作,表明基督被接受。他奉献上,我们来接受。基督为罪人将自己钉在十字架上是不够的,现在用他那被钉的双手将救赎的福祉端出来。这些奇妙的大爱和恩惠的行动不能拯救我们,尚有一个必须的环节,是我们必须提供的,就是我们必须伸出我们的双手来接受并取用基督那亲切、出于爱心的贡献。那么,若要让饼来滋养我们,就必须吃下去,我们必须接受基督进入我们的生命中来,作为我们灵魂的食物,从他得到滋养。
洗罪的宝血
十月二十日
“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太26:28
主的晚餐在我们心中提醒我们两件事——为我们救赎所付的代价,以及这个救赎所带给我们的拯救。所付的代价就是基督的宝血;拯救的方式就是使罪得赦。在东方有一种简单的风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白基督为我们赎罪所采取的方法。戈登(Dr.A.J.Gordon)博士说,“当一种债务清算之后,或是全部付清,或是全部豁免,债主就把作废的债券钉在债户的门上,使一切过路的人都可看见他的债已经还清了。我们罪得赦免,真是一个有福的故事。那里是十字架——恩典之门,在它的背后,有一个破了产的世界躺在那里,向律法欠了一笔绝望的债。耶稣,他是我们的见证人和弟兄,手里拿着我们长长的帐单前来。他把这帐单高高地举起给神和天使并世人看见。当铁钉穿过他的手时,也就是穿过了我们罪恶的债券,使它永远作废,涂抹了那些要控告我们的字据。他把它废掉,钉在十字架上。”
这就是赦罪的奇妙行动,它向我们生动地描绘出主的晚餐中的杯子。铁钉穿过那债券并把它们钉在那里的十字架上,同时这钉子也穿过了主耶稣的身体。血,神儿子的血,为赎我们的罪流出来。对我们来说那杯是那么甘美,是因主自己喝尽了的苦杯,又将天上最美的祝福充满了那杯子带给了我们。当我们欢呼我们的被赎时,让我们不要忘记我们的救赎主付出了多少代价,也不要忘记这奇妙的恩典,使罪离开我们,如同东离西那样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