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清教徒神学59-2
以基督徒的方式来应对试炼
清教徒告诉我们如何来对待试炼。诸位应当思想苏格兰的埃比尼泽·厄斯金(Ebenezer Erskine,1680-1754)和拉尔夫·厄斯金(Ralph Erskine,1685-1752)兄弟二人。除了宗教争议抑制了他们的喜悦25年之久,他们也经历了家庭中很多的悲伤。埃比尼泽·厄斯金的第一任妻子在39岁时去世了,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在他去世的三年前离他而去。他失去了十五个孩子中的六个。拉尔夫·厄斯金的第一任妻子32岁时去世,他也失去了十三个孩子中的九个,三个长大成人的儿子都进入了侍奉,却有一位孩子帮助他人驱逐了自己的父亲。
厄斯金兄弟深知,正像某位清教徒所说的那样,上帝“只有一位独生子没有犯罪,却没有哪个儿子不经历苦难”。他们的日记具有典型的清教徒精神,虽然身处苦难却充满了以基督为中心的顺服。在第一任妻子临终时,埃比尼泽·厄斯金已经埋葬了几个孩子,他写道:
因爱妻的巨大痛苦,我经受了上帝对我一家管教的杖;主曾把祂的手加在她身上,就是到现在,祂的手仍然沉重。但是,我仍要宣称称赞祂白白的恩典,今天仍赐给我新的和不配得的眷顾。不管在私下,还是在众人面前,祂一直与我同在。我发现了沙伦玫瑰甜美的馨香,我的灵魂因看见祂以马内利位格的卓越和祂永恒公义的充分而重新得力。我因看见祂,那衰微的盼望重新挑旺。当祂显现时,我的捆绑得以脱去,我苦难的重担得以轻省—–“看哪,我在这里,愿祂凭自己的意旨待我。”祂若叫我下到那涨满的约旦河中,为什么不呢,若这是祂圣洁的旨意的话?只要你与我同在,主啊,愿你的杖和你的杆都安慰我;这样,我必不怕行过那患难的幽谷,就是那死荫的幽谷。
我们可以从清教徒身上领悟到,我们需要患难来使自己谦卑下来(申8:2);教导我们何为罪(番1:12),并把我们带到上帝的面前(何5:15)。罗伯特·莱顿曾经写道:“逆境是天堂打磨自己珠宝的钻石粉末”。应当将上帝苦难的杖看成是祂的工具,好将基督的形象更完全地写在你们的生命中,叫你们能在祂的公义和圣洁上有份(来12:10-11)。唯愿我们经历的艰难让我们能因信而活,让我们与世界分别开来。托马斯·华森曾写道:“上帝会让这个世界像一颗松动了牙齿一样存留,尽管祂可以轻松地把它拔掉,却不致搅扰我们。”应当竭力祈求上帝的恩典,好让苦难使你的灵魂被高举到天上,为你铺平那得荣耀的道路(林后4:7)。
若我们正在经历深重的试炼,就应当学习清教徒,不要高估了这些试炼。诸位可以阅读威廉·布里奇《沮丧的人被提升》(A Lifting Up for the Downcast),托马斯·布鲁克斯《在杖下沉默的基督徒》(A Mute Christian under the Rod),以及理查德·薛伯斯的《压伤的芦苇》。永远记住,人生短暂,永恒久长。应当看重即将得着的冠冕,还有与三一上帝、众圣徒和众天使永恒的相交,而不是眼下的磨难。正如约翰·特拉普所写的:“那纵马崎岖向前要得冠冕的人,无需太多地考虑绵绵的雨天。”
在这里,我们不过是寄居者;你若相信上帝,在荣耀中就必有一座住处等着你。切不可绝望。牧人的杖是拿在圣父上帝慈爱的手中,而不是拿在审判官惩罚的手中。你在诸般的患难中应当思想基督,祂所受的患难岂不比你更多吗?祂岂不是完全无辜的吗?你应当思想祂为了你的缘故,如何恒忍不懈,如何为你祷告,如何帮助你达到祂为你所定的目标。最后,你的痛苦会使你得着荣耀。正如乔治·斯文诺克饶有趣味地所说的:“圣徒就像一枚银铃,其受打击的力量越大,其发出的声音就越响亮。”
你若是传道人,上帝会用你所受的诸般试炼,让你成为一名更优秀的传道人,正如他对待清教徒那样。乔治·怀特菲尔德曾经写道:
传道人的写作和讲道,唯有在他伏在十字架下时才会是好的,也就是当基督的灵(荣耀的圣灵)降在他身上的时候。毫无疑问,正是这一点使清教徒们—–成为如此燃烧和闪亮的人物。当他们被黑暗的圣巴多罗买法案(1662年的“统一法案”)逐出,受到各样指控,不得不在谷仓、田野、道路上和篱笆院内讲道时,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写作和宣讲,正像那有权柄的人一样。他们虽然死了,但依然借着自己的作品说话;有一种特殊的恩膏,使他们一直存到今日。
怀特菲尔德所谓的“特殊恩膏”,指的是一种经验性、以基督为中心的恩膏,它是在苦难学校中获得的知足的艺术。因为置身于苦难之下,清教徒在基督里经验到了丰富的灵性满足和安慰。我们也必须如此。诸位应当读一读耶利米·巴罗夫《稀世珍宝——基督徒知足的秘诀》(The RareJewel ofChristianContentment)。他会教导你,如何把试炼变成满足。这样,诸位在撒但、其他人或良心在你们的侍奉中再次打击你们时,就不会抱怨了,而是带着那些打击来到基督面前,祈求祂借着祂的圣灵将这些打击分别为圣,好叫你能为自己的羊群树立属灵满足的榜样。
斥责骄傲
清教徒告诉我们,应当如何处理骄傲的问题。上帝恨恶骄傲(箴6:16-17)。祂心中恨恶骄傲,嘴里咒诅骄傲,手下惩罚骄傲(诗119:21;赛2:12;23:9)。骄傲是上帝的第一个敌人。它是乐园中的第一宗罪,也是我们借着死亡摆脱的最后一宗罪。乔治·斯文诺克写道:“骄傲是人灵魂的贴身衣衫,最早穿上,却最后脱下。”
作为一宗罪,骄傲是独特的。大多数罪使我们远离上帝,但骄傲却是对上帝进行直接攻击。亨利·史密斯说,骄傲让我们的心高过上帝,又抵挡上帝。骄傲试图赶逐上帝,而让自己登上宝座。清教徒牧师并不认为自己能免受这罪的影响。爱德华滋在自己归信二十年后还曾叹息说,自己的心中仍有“无底、无限的骄傲”。
骄傲会摧毁我们的工作。正如理查德·巴克斯特所看到的那样:“当骄傲写成讲章,就会与我们一同登坛。它会影响我们的声调,溢于我们的言表,让我们被那些可能招致会众不快的东西触发。它使我们追求获得听众虚浮的掌声。它使人追求自己和自己的荣耀。”
骄傲是复杂的。爱德华滋说,它会以多种形式将人的心灵包起来,就像洋葱皮一样,剥完了一层,还有一层。
我们传道人总是处于公众的视野中,尤其容易犯骄傲的罪。正如格林汉姆所告诫的:“人越敬虔,就会有更多的恩惠和上帝的祝福临到他身上,就越需要祷告,因为撒但正繁忙地预备着攻击他,他极容易被一种虚假的自负所欺骗。”
骄傲几乎会被任何东西触发:一定的才干和智慧,一句赞美的话,一段时间的兴盛,一项在显著位置服侍上帝的呼召,甚至是为真理受苦的荣誉。理查德·梅奥(Richard Mayo,约1631-1695)写道:“当它几乎可以从任何东西汲取营养时,很难治死这种罪”。
清教徒说,我们若认为自己不受骄傲的罪影响,那我们就应当这样问自己: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他人的赞美?我们是否更关心敬虔的声誉,而不是敬虔本身?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礼物和回报,对我们的侍奉作出何种评价呢?我们如何应对别人的批评?
虔诚的人以骄傲为敌,世俗的人则以骄傲为粮。科顿·马瑟承认,当他在耶和华面前因为骄傲而充满了苦毒和困惑时,“我就竭力把自己的骄傲看成魔鬼的形象,它背离了基督的形象和恩惠,惹动上帝的愤怒,又使祂的圣灵担忧;对于一个没有任何出类拔萃的优秀品质,反倒有着如此败坏本质的人来说,骄傲是极无道理的愚蠢和疯狂”。托马斯·谢泼德也曾与骄傲作战。在1642年11月10日所写的日记中,谢泼德写道:“我一直在私下禁食祷告,求上帝赐下光照,好使我看到福音完整的荣耀—–也征服我心中残余的骄傲。”
诸位在抵挡骄傲的过程中,能与这些清教徒牧师认同吗?诸位是否足够关心其他基督徒,充满爱心地告诫他们要抵挡这罪呢?约翰·艾略特是一位清教徒传教士,当他注意到有一位同事把自己看得太高,就对他说:“要研究一下治死罪的功课,弟兄啊,要研究一下治死罪的功课。”
我们应当如何来抵挡骄傲呢?我们有没有认识到它在我们内心是多么根深蒂固,又是多么危险呢?我们有没有像清教徒理查德·梅奥那样告诫自己说:“一个人犯了像你这样的罪,过着像你这样的生活,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又滥用了这么多的恩慈,疏忽了这么多的责任,又忽略了这么大的蒙恩之道,还能骄傲吗?就是那个曾如此让圣灵担忧,又违背上帝的律法,羞辱上帝圣名的人,还要骄傲吗?那人竟然要骄傲,谁又像你有这样的居心呢?”“
诸位若想治死那世俗的骄傲,并以一颗敬虔的谦卑之心来生活的话,就应当仰望你的救主。加尔文说,这位救主一生经历了一连串的苦难。再没有任何地方能像加略山上和客西马尼园中更能陶造出谦卑了。诸位每当受到骄傲威胁,就应当思想一个骄傲的人和我们谦卑的救主之间的对比。就应当与以撒·华滋一同高唱:
每逢思想奇妙十架,
荣耀之王在上悬挂;
名利荣华看为有损,
从前所夸尽都撇下。
这里是从清教徒及其后继者那里学到的征服骄傲的另一些方法:
*将每天都看成是忘记自己,服务他人的契机。亚伯拉罕·布斯(AbrahamBooth,1734-1806)写道,传道人“不可忘记,你的全部工作都是服侍,不是立法,你不是教会之主,而是仆人”。“服侍从本质上讲,就是使人谦卑的。
*追求更深地认识上帝、祂的属性和祂的荣耀。《约伯记》和《以赛亚书》都教导我们说,没有任何事情能像认识上帝那样让人谦卑下来(伯42章;赛6章)。
*阅读伟大圣徒的传记,如怀特菲尔德的《日记》(Journals),《毕大卫传》(The Life of David Brainerd)和司布真的《早岁生涯》(Early Years)。钟马田对传道人说:“若这不能使你俯伏在地的话,那我就可以说,你不过是一个雇工而已,毫无希望。”“
*每天应当牢记:“骄傲在败坏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
*为有一颗谦卑的心祷告。记住奥古斯丁是如何回答“传道人最需要的三大美德是什么?”这个问题的,他说:“谦卑、谦卑、再谦卑。”
*默想死亡的严肃,审判大日的确定,永恒的浩瀚无涯。
倚靠圣灵
在他们所说所行的一切事上,清教徒都告诉我们需要深切倚靠圣灵。他们敏锐地感到,使人归正工作的艰巨和自己无法带领任何人归向基督。威廉·古纳尔曾对传道人说:“上帝绝没有把你差遣到一群人中,使你让那群人归信。不是的,传讲福音才是你应当尽的责任。”“理查德·巴克斯特也写道:“使人归信是另一种工作,这是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以下这些绝不是小事:把一颗尘世中的心灵带到天上,并向人说明上帝可喜悦的卓越;若非他被这种大爱带到了上帝面前,他的心灵就绝不会得到满足,即破碎人的向恶之心,让他逃往基督的避难所,并充满感恩地接受基督作他灵魂的生命;让他的生命有所转向或改变,好叫这人弃绝过去自以为有的幸福,又将他的幸福放在此前从未拥有的事物上。”
清教徒深信,传道人和听道的人都要完全依赖圣灵,圣灵会照着祂自己的旨意,决定在何时、在何人身上、以何种方法来实施重生和更新的工作。””圣灵让上帝临在于人的心灵中。祂说服罪人来寻求救恩,更新人败坏的意志,又使圣经真理在人石头地一般的心灵土壤中扎下根来。正如华森所写的:“传道人只是在人的心门外叩门,而圣灵却会带着钥匙来开启人的心扉。”约瑟·艾里恩说:“绝不要自以为你凭着一己之力就可以悔改归信。诸位若要蒙拯救得以归信,就必须对倚靠自己的力量绝望。因为这是从死里复活(弗2:1),成为一个新造的人(加6:15;弗2:10),它是一项出于绝对全能的工作(弗1:19)。
正如欧文所言,诸位必须相信,圣灵的重生行动是“可靠的、得胜有余的、不可抗拒的、一贯有效的”,它会“扫除一切的拦阻、克服一切的敌挡,绝对无误地达到预期的目的”。暗示另一种教义的任何行为,都不是合乎圣经的。巴刻指出:“任何通过施加心理压力以便让人‘决志’的作法,都必须回避,因为这事实上是企图干预圣灵主权的专横举动。”这种压力甚至可能是有害的,他继续指出,因为尽管它们“可能产生外在的、形式上的决志,却不能带来人的重生和心灵的更新;当‘决志’被耗尽之后,那些登记的人就会发现‘福音使人刚硬’并使人产生敌对情绪”。巴刻以清教徒精神总结说:“必须把传福音看成长期的事业,需要耐心的教导和指导;在这项工作中,上帝仆人追求的乃是忠心传讲福音信息,并将它应用到人的生活中,让上帝的圣灵通过这信息,以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速度来吸引人相信。”
应当牢记,圣灵一定会祝福忠心的讲道,不仅会使不信的人归信,也会让信徒在恩典中长进。上帝的圣言一定会借着圣灵成就自己的旨意(赛55:10-11;约3:8)。《威斯敏斯特大教理问答》(问155)说,上帝的圣灵会使“—–尤其是讲道,成为有效的蒙恩之道,启迪罪人,使其知罪谦卑;驱使他们脱离自我,吸引他们归向基督;使他们合乎祂的形状,征服他们,使其顺服祂的旨意;坚固他们,抵挡各样的试探和败坏;在恩典中建造他们,使他们的心借着得救,成为圣洁,得着安慰”。
结论:效法清教徒的精神
我们还可以从清教徒学习到很多的功课,就如他们如何促进以下各项事情:圣经权柄、合乎圣经的福音、教会改革、律法的精意、与内在的罪进行属灵争战、对上帝存儿女般的敬畏,地狱的可怕和天堂的荣耀。但是,这一章已经够长了。一言以蔽之,我劝勉诸位,正如劝勉自己一样:应当效法清教徒的精神。我们应当以如下的问题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像清教徒那样渴望荣耀三一上帝呢?我们是否被圣经真理和基于圣经的火热推动呢?我们是否像清教徒那样看待人必须悔改并要披戴基督的义袍呢?仅仅阅读清教徒的著作是不够的。对清教徒有心驰神往的兴趣,与清教主义的复兴并不是同一回事。我们需要清教徒那种内在的品格,就是在我们心灵中、生命中和教会中,表现出他们那种基于圣经的、理性的虔诚。
诸位愿意像清教徒那样,在基督耶稣里敬虔度日吗?诸位愿意不仅仅学习他们的神学、讨论他们的观念、追忆他们的成就和批判他们的失败,而是更进一步吗?诸位愿意像他们为之奋斗的那样,顺服上帝的话语吗?诸位愿意像他们那样,待奉上帝吗?诸位愿意像他们那样,眼睛关注着永恒来生活吗?耶和华如此说:“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耶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