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主耶稣与他的朋友

三、因此,这喜乐是由于认识父神的爱而得到的完全的喜乐(约十六25-28)

这时,耶稣承认,祂一直在用比喻的方式说话。祂说:「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乃要将父明明地告诉你们」(约十六25)。根据路加的记载,耶稣明白地向门徒说话,是从耶稣复活显现之后开始的。耶稣开始向门徒讲解「凡经上指着自己的话」(路二十四27),并且「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路二十四45)。

耶稣似乎并不是在复活之后告诉门徒一个新的教导,或者重新定义祂的使命。祂只是更加清楚地解释祂从前所讲过的。耶稣一直在启示父(约十四9;参:一18)。但是因着祂的使命的本质,祂不能在十字架/复活/升天这个极峰的事件发生之前,就详细地解释清楚。这时,祂的门徒会更明白祂所启示的父神。

那一天一旦到来,信徒就会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奉耶稣的名向父神祈求。耶稣说:「到那日,你们要奉我的名祈求」(约十六26上)。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这种代祷的权柄,与耶稣复活之后门徒所经历的喜乐息息相关(约十六24和上文的解释)。然而,在强调奉耶稣的名向父神祈求的新关系中,也存在着一种危险:有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父神与跟随耶稣的人之间是冷淡而疏远的。因此,耶稣立刻澄清了这潜在的误解:「我并不对你们说,我要为你们求父;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约十六26下-27)。

门徒必须要了解的是,他们即将得着的这种代祷权利,并不是藉着子的代求来取得父神的答应,其基础是他们与父神自己建立了爱的关系。父神与儿子在救赎的计划中是合而为一的。儿子的受死/复活/升天确实是将神的计划付诸实行,并建立了根基——赦免罪恶,除去罪疚;与神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然而,我们已经谈到过(约十四23),基督徒享受的是与三一真神之间亲密的属灵关系,而不单是与圣灵之间,或单与圣子之间的关系。

新约圣经中有其他经文,描述升天的耶稣为祂的子民代祷(罗八34;来七25;约壹二1),而这段经文(约十六26下-27)与它们之间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因为这些经文没有涉及到信徒的祷告祈求,而是关注他们在神面前的地位。这种地位是完全根据基督十字架的工作:耶稣为祂的子民亲自作了祭司和祭物,将自己献给神。因着这个工作,我们可以毫无阻拦地来到神的面前,因此我们「奉耶稣的名」祷告。然而,这应当与「我们向耶稣祷告,之后再由耶稣在父神面前为我们代祷」的这种观念有所不同。事实上,是耶稣承担的祭司职分,使我们蒙神接纳;一旦蒙神接纳,我们就得享直接「奉耶稣的名」祷告的权柄。

父自己爱我们(约十六27):我们必须明白这个奇妙的真理。祂爱我们,甚至差遣祂的独生子;现在,神的儿子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已经是一个既成的历史事实,神的羔羊除去了我们干犯神的圣洁的罪。父神爱我们,因为我们爱耶稣。因此,经过髑髅地之后,我们在生活中所得到的喜乐,很显然是与认识父神慈爱的完全喜乐有关。

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仔细思索耶稣临别叮咛中所谈到的喜乐这个主题。在第十五章九至十一节中,耶稣将信徒的喜乐与个人对基督的顺服连在一起。若没有顺服和委身于基督,就不会经历这种喜乐。在十六章二十四节之后,我们进一步看到,信徒的喜乐有部分是取决于奉耶稣的名得蒙垂听的祷告,这祷告使人能直接来到父神的面前,而且这个特权就是回应父神的慈爱。我们还要明白一个要点,在这两个地方,喜乐都与其他的事有关。喜乐不是一个与信徒生命的其它方面无关的恩赐。

在实际生活中,这一点的意思就是,信徒如果盼望喜乐沛然降临到自己身上,却忽视与耶稣之间持久的关系,也不重视祷告,就是自欺欺人。我们相信耶稣基督,不是因为这是得到喜乐的条件,而是因为,符合圣经定义的基督教乃是真理:耶稣就是祂自己所宣称的,惟有祂使我们的罪在神的面前得到赦免。只有相信耶稣基督,才有永生,才能认识父神,并得到神所赐的圣灵。追求和相信基督教真理的主要理由只有一个:它是真理。但是,我们一旦委身于基督的真理,就必能得到丰富的意外收获,就是喜乐。如果基督徒所说的不真实,那么不真实的教导无论会产生多少喜乐,人们也不应当相信。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问一问什么事情会促进个人的喜乐。我们的答案可以衡量出我们属灵的健康情形。如果顺服基督使我们得到喜乐和温暖,如果向我们慈爱的父神祷告,而父神赐给我们满足的喜乐,那么,我们就接近了耶稣盼望祂的跟随者在经历了十字架之后所应当经历的。假如一个人厌烦于顺服主,如果不得不顺服,却是不满多过喜乐;或者说,祷告尽管困难,但如果一个常常操练祷告的人,在祷告的时候没有喜乐,那就意味着,直接关系到属灵健康的警钟已经大声地敲响了。

约翰在这个功课方面学得很好。在他人生将到终点时,他可以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见你的儿女,有照我们从父所受之命令遵行真理的,就甚欢喜」(约贰4)。在这里,这位年迈的使徒所关心的是推展神的真理,以及信徒是否全然坚持神的真理。他为这些目的作工,祷告,献身,所以,当他看到福音的真理的确改变生命时,就经历了喜乐。同样道理,他写信给他亲爱的朋友该犹:「有弟兄来证明你心里存的真理,正如你按真理而行,我就甚喜乐,我听见我的儿女们按真理而行,我的喜乐就没有比这个大的」(约叁3、4)。

基督徒在主里的喜乐是与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什么比越来越想要讨基督的喜悦,在祷告中日渐成熟的信心,和对父神那测不透的爱更深入的认识,更能加添他的喜乐。

四、耶稣的门徒很容易违反这些真理,并从而错误地评价自己(约十六29-32)

「门徒说:『如今你是明说,并不用比喻了。现在我们晓得你凡事都知道,也不用人问你,因此我们信你是从神出来的』」(约十六29-30)。

有些人喜欢虚张声势。几年前,加拿大电视台有一个记者,在温尼伯(Winnipeg)闹区街头问几个人,他们是如何看待内阁大臣麦基(D’Arcy McGee)的政治表现。这位记者忘记提到麦基在上一个世纪(一八六八年四月七日)去世的事情。因此,一些过路人很自然以为记者是在问他们现今的一个政治人物的表现。但是,只有几个人承认,他们不知道麦基是谁。大多数人都这样回答:「噢!我觉得他——作为一个自由派——还不错;」或者回答说:「很糟糕,真是很糟糕,不过他还没有某某人那么糟;」甚至还有人说:「我有一天晚上在电视里看到他,不过我对他还没有什么看法。」

在知识就是能力的时代,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连家庭查经的聚会中,人们都会分享一些虚张声势的内容。有人说,基督所成就的挽回祭,必定是取决于基督那独特的、本体论的儿子身分——是不是每个人都同意呢?人们立刻就会聪明地点头,包括那些根本不知道挽回祭和本体论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人在内。学术界也不能避免犯这个罪:当人们被问道,他们是否读过他们专业领域内的某一部新著作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承认,他们从来没有听过那著作的名字?

平心而论,耶稣的门徒还没有那么糟糕,他们当然不是十足的骗子。然而,他们声称自己所知道的,的确超过他们实际上所知道的。门徒声称自己相信、并且明白耶稣在第十六章二十七至二十八节所说的。然而,耶稣很快就指出,他们其实对耶稣所说的知之甚少;但是,我们可以先撇开祂的责备,试着思考一下,门徒认为自己所理解的是什么。

门徒相信耶稣是从神而来的,理由是祂不用别人问祂问题(约十六30)。在门徒说出他们的问题之前,耶稣已经知道了他们所要问的,这似乎令门徒非常吃惊(参:约十六30)。在这本福音书的前面,耶稣曾经显出了祂有看透人心的能力(一47、50,四19、29);许多犹太人都认为这样的能力是代表神的同在。例如,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Josephus)记载约拿单曾经说出这样的话:「这位神—–在我说出我的思想之前,就已经知道我所要说的了」(《犹太古史》VI§230)。耶稣自己不也这样教导吗:「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六8)?因此,很显然的,耶稣既然显明了这种能力,祂必定是从神而来的:这至少是门徒在十六章三十节的推理。

当然,从某一方面来看,门徒是很正确的。他们在此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信仰告白。他们所说的没有错误,不是异端,并且他们对耶稣逐渐有了更正确的认识。

然而,他们的这个信仰告白是有缺陷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耶稣所说的最不重要的方面。他们了解祂预先知道他们的问题的能力,却没有掌握耶稣所说的基本内容。另外,他们显出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错误:就是根据自己的正确认识,而过高地评价自己。「如今你是明说—–现在我们晓得—–」,他们说这话的时候,带点自满的味道。

耶稣略带讽刺地说:「现在你们信了!」(约十六31《新国际版》);或者这节经文应当是一个问句:「现在你们信吗?」(如《和合本》)。无论怎样,耶稣接着所说的话,显明了他们信仰的不完全。耶稣看到客西马尼园和十字架就在前面,祂对门徒说:「时候将到,且是已经到了,你们要分散,各归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独自一人;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约十六32)。门徒表面上确实相信。但是他们跳到一个不合理的结论,以为在耶稣受死/复活/升天之前,在圣灵降下、带来启示之前,他们就真正理解耶稣的意思。耶稣在回答的时候预言了他们可耻的分散。这证明了他们所相信的是何等少,他们所理解的是何等有限。简而言之,他们对于真理和自身的理解都是非常有限的。

当然,从某一方面来说,门徒所面对的问题是独特的。他们无法了解耶稣所说的一切,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们生活在时代的转折点,在那个奇妙的时期,摩西的旧约即将废弃,新约即将开始,十字架/复活/升天这个最重要的事件还未发生,并且人们几乎没有预料到这件事情的发生。「然而,先是十字架」:以这个角度而论,他们这时的失败是不可重复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有时候,我们现代的信徒显然习惯于重复早期门徒所犯的错误——他们在约翰福音十六章所犯的错误也不例外。例如,我们在神学方面的注意力可能专注于相对次要的内容,而忽略了圣经真理的荣耀和重要性。我们也可能会以为自己的理解很成熟、老练,但其实却不然。甚至连我们真实的信仰告白也可能不可救药地妥协于这样在属灵方面的不成熟,从而使我们的信仰不能抵抗严重的失望、敌对、丧失或者痛苦的冲击。

同时,我们很欣慰地发现到,整个使徒群就是由这样的信徒组成,然而神藉着祂的恩典和仁慈,照着祂的时间,最终改变了他们,使他们变成为耶稣基督而彻底搅动整个世界的人。这些使徒原来的光景确实可怜,这一点提醒我们,基督教的起始不是在于使徒,而是在于基督。每一个时代的人都应当反复学习这个功课。陶德见解深刻地指出:「教会的一个特征与精神是,它创始时的成员都是不光彩的人;教会的存在不是因着那些人的信心、勇气和美德,而是因着基督在他们生命中所成就的;他们永远也无法忘记这一点。」莫里斯(Leon Morris)补充说:「教会最终所倚靠的,是神在基督里所成就的,而不是初期信徒的勇气和智慧。」今天,我们最要紧的,是更多认识祂并相信祂,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拥有的些许认识和信心,就可以成为属灵伟人或超级圣徒。

十字架/复活/升天所倚靠的是神的计划,而不是基督的跟随者;正是因为这样,基督可以说:「你们要分散,—–留下我独自一人,其实我不是独自一人,因为有父与我同在」(约十六32下)。因此,耶稣预备面对十字架——尽管祂的跟随者在属灵上高估自己,继续想象自己明白这最伟大的舍己的意义。

五、信心的邀请:从耶稣得胜的角度展望世界(约十六33)

为什么耶稣将所有这些事(约翰福音十四至十六章)告诉门徒?祂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约十六33上)。

得到这平安有几种不同的方法。第一,因为耶稣在这个重要的救赎事件发生以前就描述了这些事,因此,当这些事情真的发生的时候,门徒不得不承认,耶稣的确掌控着一切。当他们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所有这些教训都向他们证实了祂的真实性,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另外,耶稣复活之后,他们将受自责与内疚之苦。在这里也同样如此,耶稣为他们终极的平安先行铺路,迫使他们认识到,祂甚至预见了他们的分散。他们将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失败,学习活在耶稣里。

耶稣再次预言他们将要忍受的逼迫,祂也再次提醒他们这些事:「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是耶稣却描述这些苦难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约十五18至十六4),藉此将平安应许给门徒。

在这里,耶稣的临别叮咛又回到开头的话题。在开始的时候,耶稣告诉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约十四1)。现在,我们又看到:「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这两节经文的焦点都在于耶稣基督,都应许将平安赐给那些真实信靠基督的人。从某一方面来说,临别叮咛全部都是关于基督的。因此,耶稣所说的一切,都是为鼓励祂的跟随者,让他们从耶稣和祂的得胜的角度来看世界。

从耶稣得胜的死亡/复活/升天的角度来看,世界是什么样子?一方面,世界似乎越来越罪恶可厌;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父神如此爱这个世界,甚至差遣祂的儿子,神的羔羊正是为了这个世界而死。一方面,这个世界拒绝了救主,宣判了祂的死亡;然而,另一方面,藉着受死,救主胜过了这个世界的王。一方面,这个世界逼迫神的子民,使他们经受小的痛苦和大的灾难;然而,另一方面,这条道路是主所经历的,祂的门徒也必须预备走在同一条道路上。一方面,世界意味着苦难;然而,另一方面,靠着对耶稣的信心,我们可以有分于将来的世代,从而在这末世的群体中服事和成长。耶稣得胜了,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我们等待祂荣耀的再来,同时我们用爱心在世上事奉和生活。

最重要的事情是,信徒要有正确的角度。从耶稣的十字架/复活/升天这个角度所看到的世界,与没有这个角度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

角度

冷酷可厌的世界的伤害,全然自私的人类的贪婪,

恶意的讥讽,恶言的谩骂,排除了异象与恩典;

儿童因无食物而饿死,或被人扯出母腹,

肤浅的文化被人护卫,它们满是污秽、瞎扯和阴暗;

武装导弹的能力使我们买的耀眼的新玩具黯然失色,

在罪咎中无望的人们,感受着莫名的恐惧;

人们虚空的偶像无穷无尽,他们崇尚转瞬即逝的夸赞,

美元、马克、日元成为智慧与法律的根基;

宗教纵容自我,丝毫不在意受谴责者,

老年人遭弃绝,真理被尘封——

噢,基督!这些是丑恶的、严重的污点,恶化着伤口。

这样的衰败

要密谋阻止得胜,助长自怜。

人的回应如此薄弱,充满相当混杂的动机。

承诺的方法很快失败,预言家的喊声

停留在记忆中;人们曾经认为她在说谎,因她激起了

恐惧与绝望;

然而毫无经验的新一代,可以重新嘲笑她的警告。

他们宣称,我们要建造一个新世界;

于是,新的暴君登上了宝座。

又是令人厌倦的循环。新的神祇是昨日的复制。

我们需要异象,来超越这错误的循环模式,

回首人类的历史,展望时代的沉落。

注目各各他,使我们的视野有着不可动摇的优势:

时间的创造者顺其天道;审判者在检查中站立;

那道成肉身、爱世界的人,独自一人;荣耀之光被笼罩在暗淡之中;

完美者愿意救赎;恩典的回报竟是拒绝。

然而,我们也注目前方。壮观的远景向前伸展;

我们曾经杀害的那位永活者,现在说话,祂的声音唤醒死去的人。

我们曾蔑视的那位,坐着接受祂所当得的敬拜;

我们曾认为祂是虚假的,现在却称祂为诚信真实的。

那个被钉十字架的人,站着审判;无人能否认祂的公义;

惟有祂的死能涂抹我们众多的罪。

地与天在祂的圣洁之光中都不能站立;

但是,祂的手重新创造了这一切,唤起了无穷的喜乐。

再没有黑暗的阴影,只有纯洁无瑕;

不断的、自由的赞美,更为这一切增辉。

仁慈的救主,我们祈求,让我们从你的宝座的角度来看:

你没有丢弃我们的世界和我们邪恶的道路:

在十字架喜乐的忧愁和无限的更新之间,

不借一切代价,重新事奉你,高唱永恒之歌。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十六33)。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