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第二夜

2-1
2-2

第二夜 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年轻人老实地遵守了约定,在一个星期过后又来到哲学家的书房。他本来想拖个两、三天,但在一番深思后,年轻人原本的疑虑转变为确信,也就是:目的论根本就是诡辩,心理创伤确实是存在的; 人不但无法忘记过去,也难以从过去解脱。今天一定要提出一些论述,把那位怪异哲学家的观点攻击到体无完肤,让所有事情有个定论。

为什么讨厌自己?

年轻人:老师,我后来冷静思考了很久,还是没办法同意您的论点。

哲学家:喔,觉得哪里有问题吗?

年轻人:例如上一次,我承认我讨厌自己。无论如何都只看得到自己的缺点,怎么也找不到喜欢的理由。不过我当然还是希望可以变得喜欢自己。

老师您什么都用“目的“来解释,那么到底我有什么目的,还是为了得到什么利益,才会这么讨厌自己?讨厌自己应该得不到任何好处吧?

哲学家:原来如此。你觉得自己没有优点,只有一堆缺点。先不管事实如何,至少你有这种感觉,也就是对自己的评价非常低。问题是,你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卑的感觉?为什么这么看不起自己?

年轻人:事实就是我没有优点呀。

哲学家:不是的。你之所以只看得到自己的缺点,是因为你下了决心”不要喜欢自己“。为了达成不喜欢自己的目的,才会不看自己的优点,只注意缺点。请你要先了解这一部分。

年轻人:下决心不要喜欢我自己?

哲学家:嗯。不要喜欢自己,对你而言就是一种”善“。

年轻人:为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哲学家:这个部分或许还是留给你自己去思考比较好。你认为自己有哪些缺点?

年轻人:相信老师您也注意到了吧。首先是我的性格。我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任何事情都感到悲观。再来就是自我意识过剩吧。我很在意别人的眼光,而且老是怀疑别人,一举一动都很不自然,总觉得好像有点做作。如果只是性格也就算了,但连长相和身材,都没有一样是让我满意的。

哲学家:像这样一一说出自己的缺点,感觉如何?

年轻人:您也太坏心了吧!当然是觉得很不愉快啊。唉,像我这种别扭难搞的人,根本没有人想理我吧。换成是我,身边有这种麻烦的人,我也会躲得远远的。

哲学家:原来如此。结论已经出现了。

年轻人:什么意思?

哲学家:如果拿自己当例子不容易理解的话,就让我说说别人的例子吧。我在这间书房,也会为别人做一些简单的谘商。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曾经有位女学生来到这里,嗯, 就刚好坐在你现在坐的那把椅子上。

当时,她的烦恼是”脸红恐惧症“。她说,她看到人就会脸红, 无论如何都想把这个毛病治好。我问她:”如果脸红恐惧症治好了, 你想做些什么?“结果她告诉我,她有一个希望可以进一步交往的对象。她一直暗恋那个男孩子,却还没有表明自己的心意。只要治好了脸红恐惧症,她就打算跟他告白,希望两人可以交往。

年轻人:哇!很好呀。果然很像女生会找人商量的话题。要对心中爱慕的人告白,当然得先把脸红恐惧症治好。

哲学家:但事实真是如此吗?我的诊断并不是这样。她为什么会得到脸红恐惧症?又为什么治不好?那是因为她自己“需要这种脸红的症状”。

年轻人:怎么会?您在说什么啊?她不是来找您帮忙治疗吗?

哲学家:你认为对她来说,最害怕、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么?当然就是被男方拒绝。因为失恋会否定所有关于“自我”的存在或可能性。青春期的失恋在这个面向具有强大的影响。

可是只要她保有脸红恐惧症一天,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认为“我没办法和他交往,因为有脸红恐惧症”。除了不必鼓起勇气告白,就算对方真的拒绝,自己也觉得比较能接受。到最后,就可以活在这种“如果我的脸红恐惧症治好的话,我其实也可以……”的可能性之中。

年轻人:您是说,她编造这个脸红恐惧症作为自己无法告白的借口,或是万一被对方拒绝时的一种保护?

哲学家:说白一点,就是这么一回事。

年轻人:有意思,的确是很有意思的说法。不过要真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什么办法都没有了?因为她一方面需要脸红恐惧症却又同时因为这个症状而苦恼,不是吗?烦恼永远没完没了。

哲学家:当时不是这么跟她说得:“像脸红恐惧症这种程度的毛病, 很容易治疗。” 真的吗?”“ 可是我不会帮你治。”“ 为什么?”“因为多亏了脸红恐惧症:才能接受对自己或社会的不满,并接纳这个不太如意的人生。”“哪有这种……”“如果我帮你治好了脸红恐惧症,可是其他情况没有好转的话,你会怎么做呢?一定是再回来要求我:“请再让我变回有脸红恐惧症的状况吧。”这种事我可就办不到了。”

年轻人:嗯。

哲学家:不是只有她会这样。比如说,有的考生会想:“我如果考上,人生就会变成彩色的。”或是上班族可能会想:“只要换个工作,一切都能顺利。”但就算他们真的办到了,状况还是极有可能依然没变。

年轻人:没错。

哲学家:所以当咨询者希望治疗脸红恐惧症时,谘商师是不能去医治那个症状的。要是那么做的话,复原恐怕就更困难了。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想法与见解。

年轻人:那实际上该怎么做?难不成听完对方的烦恼之后,就放在一边不管了吗?

哲学家:她缺乏自信,认为就这样向对方告白的话,一定会被拒绝,非常害怕这么一来,自己会更没自信而受伤,所以才诱发出脸红恐惧症的症状。

我所能做的,是先让她接受“现在的自己”,不论结果如何,都让她拥有前进的勇气。阿德勒心理学中, 称这种引导方式为“ 鼓励”。

年轻人:鼓励?

哲学家:对。关于它的涵义,等我们进一步讨论时,再做有系统的说明吧。现在还不到那个阶段。

年轻人:如果可以得到老师充分的说明,那倒无所谓。我会先把“鼓励”这个名词放在心上……结果呢?后来她怎么样了?

哲学家:她说,有一次和朋友出去玩,那个男孩子也在其中。据说最后是对方主动向她告白,提出交往的请求。当然,从那之后,她再也没来过这间书房。后来脸红恐惧症变得如何,不知道。但是我想,应该不再需要了吧。

年轻人:至少可以确定不再需要了吧?

哲学家:是啊。那么我们借着她的故事来想想你的问题吧。你说现在只看得到自己的缺点,怎么也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接着,你不是又说“像我这种别扭难搞的人,根本没人想理我吧”?

你懂了吗?为什么你会讨厌自己?为什么让自己只看得到缺点, 变得不喜欢自己?那是因为你过分害怕被别人讨厌、在人迹关系中受伤所导致的。

年轻人:怎么说?

哲学家:就像有脸红恐惧症的她害怕被男生拒绝一样,你也担心被别人否定,害怕被别人嘲弄、拒绝,怕自己的心受到重伤。所以你认为,与其要陷入那种劣势中,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和别人有瓜葛。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不要人迹关系中受伤害”。

年轻人:……

哲学家:那么,要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答案很简单。只要找出自己的缺点,讨厌自己,变成一个不跟其他人建立关系的人就行了。像这样,把自己变得性格孤僻,不和任何人有关联,即使被别人拒绝时,也可以当成很充分的借口。例如:我就是因为有这些缺点才会被拒绝;如果不是这个的话,我一定也会大受欢迎。

年轻人:……哈哈,完全被您拆穿了呢!

哲学家:不可以逃避。缺点一大堆的“这个自己”,对你来说, 是无可取代的“善”,也就是“有用处”的。

年轻人:天啊,根本是虐待狂!您简直就是恶魔!没错,就是这样!我害怕。我不想在人迹关系中受伤,被别人拒绝,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都让我害怕得的不得了!我现在不是承认了吗?就是这样啦!

哲学家:愿意承认是很了不起的。可是请不要忘了,要在人迹关系中不受伤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一旦踏出与人建立关系的那一步,就难免会受大大小小的伤,同时也会伤害某些人。阿德勒说: “要除去所有烦恼,惟有独自一人存活在宇宙中。”不过那是不可能的。

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年轻人:请等一等!这句话可不能听听就算了!“要除去所有烦恼,惟有独自一人存活宇宙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自己一个人活着的话,不是会感到非常孤独寂寞吗?

哲学家:会感到孤单寂寞,并不是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的缘故。当你自己感觉到那些原本围绕在你身边的社会、团体还有其他人,竟然将你排除在外时,那才是真正的孤独。我们就算要感受孤独,也需要其他人的存在。换句话说,人,只有置身于社会的脉络中,才能成为“个人”。

年轻人:如果真的是一个人,也就是宇宙中只有一个人的话,就不再是“个人”,也不会感觉孤独?

哲学家:恐怕连“孤独”这种概念都不会产生吧。既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什么原则,道理或常识。只是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你住在无人岛,都会想到大海那一端的“某个人”。就算是一个人度过的夜晚,也会忍不住竖起耳朵,想听听某个熟睡中的呼吸声。只要在某处有某个人,孤独就注定存在。

年轻人:可是老师,如果把您刚刚的话换一种说法,是不是就表示“如果可以自己一个生活在宇宙中,烦恼就会消失”呢?

哲学家:理论上是这样没错。总之,阿德勒断言“人类的烦恼, 全部是人际关系的烦恼”。

年轻人:您说什么?!

哲学家:要我说几次都行,“人类的烦恼,全部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果人际关系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也就是宇宙中真的只有一个人,完全没有其他人存在,所有烦恼应该也会跟着消失了吧。

年轻人:骗人!那只是你们这些学者的诡辩!

哲学家:当然,要让人际关系消失是不可能的事。人类本质上, 就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原则上是没办法跟他人切割而独活的。所以当“宇宙中如果只有一个人”这个前提无法成立时,就是像你所说的没错。

年轻人:我要说的不是这个!的确,人际关系是个大问题没错, 这点我承认。不过如果说所有烦恼都是来自于人际关系,也未免太极端了!难道您要否定那些在人际关系之外、属于个人的痛苦挣扎,还有关于自我的种种烦恼吗?

哲学家:个人就能终结的烦恼,也就是所有“内在的烦恼”并不存在。不管是哪一种烦恼,里面一定有别人的因素介入其中。

年轻人:老师,您这样也能算是哲学家吗?人类还有一些比人际关系这种问题更高尚、更重大的烦恼!幸福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还有,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些不也是从古希腊以来,许多哲学家不断提出质疑及论述的题目吗?您说什么?人际关系是一切的根源?这是多庸俗的答案,哲学家听了都要目瞪口呆啊!

哲学家:我知道了,看样我们需要一些更具体的说明。

年轻人:是的,请您说清楚!如果您要自称哲学家的话,这个部分务必请您好好说清楚!

哲学家说了。因为你过于恐惧人际关系,所以变得讨厌自己。你藉由讨厌自己来逃避人际关系。面对这样的指摘,年轻人感到极大的震撼与不安。他不得不承认,因为这些话一针见血。只是针对“人类所有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这个主张,他必须明白表示否定。阿德勒否定了人类所承担的种种问题。我可不是因为那些庸俗的烦恼而感到痛苦的!

自卑感,是一种主观的认定

哲学家:关于人际关系,我们换个角度来说吧。你知道“自卑感”这个词吗?

年轻人:这不是明知故问。从我们一开始到现在的对话中,您应该已经知道了吧,我这个人完全就是自卑感的集结与化身。

哲学家:具体来说,是什么样的自卑感?

年轻人:象是只要报上看到和我同时代的人表现得很杰出或很活跃,我就会有一种无法自拔的自卑感。虽然年纪差不多,人家的表现那么活跃,那我到底在做些什么?或是看到朋友幸福的模样,我在祝福他之前,总是会先感觉到嫉妒或焦躁。当然,除了讨厌自己这张满是痘痘的脸,对于学历、职业或收入,还有社会地位也都有强烈的自卑感。总之,全身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自卑。

哲学家: 我明白了。顺带一提,像你刚刚话里所说的“ 自卑感”,最早其实是由阿德勒开始的。

年轻人:喔,这个我倒是头一次听说。

哲学家: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文中【Minderwertigkeitsgefuhl】,自卑感这个词是由“价值”“焦躁” 和“感觉”所组成的。也就是说,自卑感这个词跟自我的价值判断有关。

年轻人:价值判断?

哲学家:好比说: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自己的价值不过如此之类的感觉。

年轻人:啊,如果是那种感觉的话,我很清楚。我自己就是这样。每天不断自责,觉得自己真是连活着的价值都没有。

哲学家:好,接下来说说关于我的自卑感吧。当你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有什么印象?我指的是身体上的特征。

年轻人:嗯,这个嘛……

哲学家:你不用顾虑,坦白说。

年轻人:嗯,怎么说呢,觉得您的个子比我想象中还矮一点。

哲学家:谢谢你的回答,我的身高是一百五十五公分,据说阿德勒也差不多这么高。过去的我,也大概是到你这个年纪为止,曾经一直为自己的身高烦恼不已。觉得自己要是能跟一般人差不多高,例如再多个二十公分、不,至少十公分也好,某些事情应该会有所改变吧?说不定可以活得更快乐?于是有一次我把这个想法提出来跟朋友讨论,结果他断然回了我一句:“无聊!”

年轻人:……太过分了!那个人怎么这样!

哲学家:接着,他说:“变那么高要做什么?你拥有的是让人放松、无拘无束的能力。的确,高大强壮的男性有时候可能会给对方一种压迫感。如果换成小个子的我,对方很自然就会卸除心防。原来是这么回事,他让我了解到,不论对我或对周围的人来说,“小个子” 这件事都是受欢迎的;也就是价值得到了转换。现在我已经不会再为自己的身高烦恼了。

年轻人:嗯,不过那是……

哲学家:请听我说完。重要的是,我这一百五十五公分的身高并没有“低人一等”。

年轻人:没有低人一等?

哲学家:就事实来看,它并没有欠缺或者不如人的地方。虽然一百五十五公分的身高的确比平均值还低,再加上这个数值还是经过客观测量的。乍看之下难免觉得差了一点。可是,问题在于:我赋予这样身高什么意义?给它什么样的价值?

年轻人:这是什么意思?

哲学家:我对自己身高所感受到的,只不过是跟他人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其他可比较的人存在,我应该连想都不会想到自己的身高问题。你现在在同样因为种种自卑感而痛苦,对吧?但是你要明白,这些都不是“客观的自卑感”,而是主观的感受。就连身高这样的问题,都还是要回到主观认知上。

年轻人:您的意思是,这些折磨我们的自卑感并不是“客观的事实”,而是“主观的解释”?

哲学家:正是如此。我因为朋友那句“你拥有的是让人放松、无拘无束的能力”而注意到这件事。原来当我用“让人放松、无拘无束”或是“不给人压迫感”这样的观点来看时,自己的身高还是有它相应的长处。当然,这是主观的解释,甚至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不过主观有个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任由自己选择。到底要把自己的身高当成优点还是缺点,全都交给主观意识来决定,也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办法自由选择。

年轻人:就是您之前提过的论点,重新选择生活形态,是吗?

哲学家:是的。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事实,却可以随意更改主观的解释。而我们,都住在主观世界里。记得一开始就跟你说明过了,对吧?

年轻人:嗯,那个十八度的井水。

哲学家:请你想一想自卑感的德文【Minderwertigkeitsgefuhl】。刚才我谈过,自卑感这个词和自我价值判断有关。那么,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例如交易价格很高的钻石或是货币。我们在其中寻找某种价值, 然后定下一克拉多少钱啦,或是物价该如何等等。可是当我们换个看法的时候,钻石这种东西,不过就是颗石头罢了。

年轻人:理论上是这样的。

哲学家:也就是说,所谓的价值,必须在社会脉络中才能成立。一美元纸钞所被赋于的价值虽然是一种常识和共同的感觉,却不是客观的价值。如果把它从印刷品的角度来考虑原本的价值,根本就不值一美元。

如果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之外,没有别人的话,我说不定会把一美元之朝丢进冬天的暖炉里烧掉,或是当成卫生纸那来擤鼻涕。同样的,应该也不会为自己的身高而烦恼。

年轻人:……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之外,再没有别人存在的话?

哲学家:嗯。说穿了,价值的问题到最后同样也还是要还原到人际关系。

年轻人:而且又会和“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句话有所联结吧?

哲学家:没错。

当成借口的自卑情结

年轻人:不过真的可以断定自卑感就是人际关系的问题吗?比如说,有些社会上看起来很成功的人,也就是在人际关系上已经没有必要卑躬屈膝的人,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自卑感吧?即使是亿万富翁, 绝世美女,或是奥运金牌得主,大家都有各自的烦恼与自卑;至少在我眼中看起来是这样。这些又该怎么说明呢?

哲学家:阿德勒也承认,人人都有自卑感。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

年轻人:人到底为什么会有自卑感?

哲学家:这里必须依序来好好了解。首先,人是在无能为力的状态下来到世上的。为了摆脱这种无力的状态,会有一些普遍的需求和欲望。阿德勒称为“追求卓越”。

年轻人:追求卓越?

哲学家:很简单,你只要把它想成“向上心的表现”或“追求理想状态”就可以。例如:蹒跚学步的孩子学会用双脚站立;学会说话、自由地和其他人沟通。大家都想摆脱无力的状态,并拥有奋发向上的普遍需求和欲望。对整个人类史来说,科学的进步也算是“追求卓越”吧。

年轻人:原来是这样,所以呢?

哲学家:和它相对应的概念,就是自卑感。任何人都是在追求卓越,也就是“想奋发向上”,预定某些理想或目标后,就向前迈进。但是当理想无法达成时,就会对自己产生一种低劣无能的感觉。以厨师为例,越是志向远大的人,越会有一种“厨艺还不够纯熟”或是“一定要做出更极致的料理才行”这样的自卑感。

年轻人:嗯,的确是。

哲学家:阿德勒认为:“无论是追求卓越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疾病,而是一种对努力与成长来说健康和正常的刺激。“只要用对了, 既使是自卑感,还是可以成为努力与成长的催化剂。

年轻人:把自卑感当成发条的意思吗?

哲学家:是的。为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更加努力向前、不满足于现状、即使只要一步也要踏出去、让自己变得更幸福等等。这样的自卑感是不会有问题的。

但有些人失去前进的勇气,也不能接受“状况会因为现实中的努力而改变”的事实。还没做之前就认为“反正我不行”或“就算努力了又怎样”,轻言放弃。

年轻人:唉,没错。自卑感重的时候,无论是谁都会变得很负面,很容易觉得“反正我不行”。自卑感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

哲学家:不,那不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complex)。

年轻人:情结?也是在说自卑感吗?

哲学家:请注意,现在一般人常把“情结”当成与自卑感同义般的词在使用。例如“我对自己的单眼皮有种(自卑)情结”或是“他对自己的学历有(自卑)情结”这样的说法,但这完全是误用。“情结”这个词是表示错综复杂,而且倒错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自卑感没有关系。情结,用法就像弗洛伊德提出的“恋母情结”,对于父母亲中与自己同性别的那一方怀有一种倒错的反抗心理那样。

年轻人:啊~这么说来,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中的“情结”,的确是倒错的意味比较浓厚没错。

哲学家:同样的,“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也必须确实区分清楚,不要混淆。

年轻人:具体来说,有甚么不一样?

哲学家:自卑感本身并不是不好,这个部分你已经明白了吧?就像阿德勒说过的,自卑感可以成为努力或成长的契机。例如学历,就算有自卑感,只要下定决心,“因为我的学历低,所以要比别人更加倍努力”,这样不是更好?

至于自卑情结,是指开始把自卑感当成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来说,认为“因为我的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是“因为我长的不好看,所以结不成婚”。像这样,在日常生活大声宣扬“因为A, 所以达不到B”这种论点的,就已经不算是自卑感,而是自卑情结了。

年轻人:不,不是这样,这些事情的确有因果关系!如果学历低的话,就业或者出人头地的机会就少,只在社会上被别人看扁,就很难成功。这些并不是借口,而是不争的事实,不是吗?

哲学家:不对。

年轻人:为什么?哪里不对?

哲学家:关于你所说的这种因果关系,阿德勒以“表面上的因果律”来说明。就是把本来完全没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对自己说的好象关系有多么重大似的,并让自己接受这种说法。例如上一次提过,有人说“ 自己一直没办法结婚, 是因为小时候经历过父母离婚的缘故”。以佛罗伊德的决定论来看,父母离婚是一个很大的创伤,所以和自己的婚姻观有确实的因果关系。但是阿德勒站在目的论的角度看,这样的说法根本就是“表面上的因果律”,不值得一提。

年轻人:可是现实生活中,拥有高学历的确比较容易在社会上获得成功!这样的社会经验,老师您应该也有吧?

哲学家:问题在于,要怎么面对这种现实生活。如果认为“因为我的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那就不得不解释为“不想成功”,而不是“无法成功”。

年轻人:不想成功?这是什么道理?

哲学家:简单说,就是害怕跨出那一步,而且不想付出实际的努力。不想为了改变而牺牲目前所拥有的享受与快乐,例如花在玩乐或个人兴趣上的时间等等;也就是缺乏改变生活形态的“勇气”。所以对目前的状态即使感到有些不满或不方便,却还是觉得维持原状比较轻松愉快。

自傲的人,同时也感到自卑

年轻人:或许是那样没错啦……

哲学家:还有,如果把对学历怀有自卑情结,认为自己“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的想法反过来说,就会变成“只要学历高,我就可以非常有成就”。

年轻人:嗯,的确是。

哲学家:这就是自卑情结的另一个面向。以言语或态度表现出自己的自卑情结,说出”因为A,所以达不到B”的人,他们所要暗示的言下之意是:如果不是因为A,我其实是有能力、有价值的。

年轻人:“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其实我也可以办得到”的意思吗?

哲学家:是的。关于自卑感,阿德勒指出“没有人能忍受长期怀有自卑感的状态”。虽然大家都有自卑感,但是那种状态的负担重到让人无法长久忍受。

年轻人:嗯?这个部分听起来有些混乱?!

哲学家:让我们一个个说清楚吧。怀有自卑感的状态,也就是现在的“我”感觉上似乎还有所欠缺的状态。这么一来,问题就是……

年轻人:如何填补欠缺的部分,对吗?

哲学家:没错。欠缺的部分要怎样补足呢?最健康的态度是,透过努力与成长来补足,例如努力求学、不断练习或认真工作等等。

然而没有这份勇气的人,往往会陷入自卑情结。以刚才的例子来说,“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就会变成用“只要学历高的话,我就可以轻易获得成功”来暗示自己是有能力的。现在的自己只不过受限于学历的框架、怀才不遇,“真正的我”其实是很优秀的。

年轻人:咦?后面所说的已经不是自卑感的问题,根本就是虚张声势了,不是吗?

哲学家:没错。自卑情结的确会发展成另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

年轻人:是什么?

哲学家:你也许对这个词不太有印象,那就是“优越情结”。

年轻人:优越情结?

哲学家:虽然深受强烈的自卑感所苦,却没有勇气以努力与成长这种健康的手段来补足,也无法忍受“因为A,所以达不到B”这种自卑情结,不能接受“无能为力的自己”。如此一来,就会享用更加简便的方式来弥补。

年轻人:怎么做?

哲学家: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沉浸在虚伪的优越感之中。

年轻人:虚伪的优越感?

哲学家:以身边常见的例子来说,“展现权威”就是其中一种。

年轻人:那是什么?

哲学家:比如刻意表示自己和一些有权势的人——从班长之类的干部到名人等等各种身份的人——关系很好,借机跟别人炫耀自己好像有多特别。另外,像谎报自己的学经历,或在装扮上极度崇拜名牌之类的,都是一种权威的展现,属于优越情结的另一个面向。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因为“我”很优秀或很特别,而是借着“我”和权威的结合,让别人觉得“我”好像很优秀的样子。也就是一种虚伪的优越感。

年轻人:所以他们在骨子里其实有一种强烈的自卑感?

哲学家:没错。我虽然对时尚不是很了解,但是像那种十根手指头全部戴上红宝石或祖母绿戒指的人,与其说美感有问题,不如当成是自卑感的问题或优越情结的表现比较恰当。

年轻人:的确是。

哲学家:不过,这种藉由权威的力量来膨胀自我的人,终究还是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过着别人的人生。所以我必须特别提出来指正。

年轻人:嗯,优越情结吗?实在是很有意思的心理。您可以举出其他不同的例子吗?

哲学家:举例来说:像炫耀自己的功劳、执着于过去的光环、老是在说当年勇……说不定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这些也都算是优越情结。

年轻人:炫耀自己的功劳吗?这种态度虽然骄傲自大,但也是因为真的很优秀,才会拿出来炫耀,不应该说成虚伪的优越感吧。

哲学家:不能这样的。刻意拿来说嘴炫耀的人,其实是因为对自己没信心。阿德勒很明确地指出:“如果有人自吹自擂,不过是因为他感到自卑罢了。”

年轻人:所以骄傲自大是自卑感的另一种表现?

哲学家:对。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会自大自夸的。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变得骄傲,可以炫耀自己是优秀的。如果不这么做, 他怕身边没有人会认同“这样的自己”。这完全就是优越情结。

年轻人:……这么说的话,自卑情结跟优越情结表面看起来完全相反,实际上却是互有关联的喽?

哲学家:他们很明显是有关系。最后再说一个关于骄傲的复杂例子,是把自卑感尖锐化后,转成一种特殊的优越感类型。具体来说, 就是炫耀不幸。

年轻人:炫耀不幸?

哲学家:就是以骄傲自夸的口气,说着自己的出身或成长阶段中所遭遇的不幸。当别人试着安慰他,或劝他寻求一些改变的时候,就会用“你根本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回绝别人的好意。

年轻人:嗯,的确是有这样的人……

哲学家:这样的人,就是想藉由自己的不幸,好变得“特别”; 凭着不幸,想要高人一等。

举例来说,我很矮。假设有某个体贴善良的人针对这一点劝我“别在意”或“人的价值不能用这些来判断”,结果我却断然拒绝: “你怎么可能知道矮个子的烦恼!”相信不管是谁,都会无言以对吧。于是,身边所有的人都会像触碰脓疮一样,非常小心,不,应该是很谨慎地对待我吧。

年轻人:嗯,的确是。

哲学家: 藉由这种方式, 我就能比别人占上风, 变得很“ 特别”。所以像生病,受伤或因为失恋而伤心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用这种态度成为“特别的存在”。

年轻人:暴露出自己的自卑感,当成武器来使用吗?

哲学家:嗯。把自己的不幸当成武器,想要支配对方。接着诉说自己有多不幸,多痛苦,让周围的人——好比说家人或朋友担心,甚至想限制或支配对方的言行。就像我们一开始提过、那种把自己闷在家里的人,老是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之中。连阿德勒都指出:“在我们的文化里,软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年轻人:软弱是强大的力量?

哲学家: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要问谁是最强的, 婴儿应该是最合理的答案吧。婴儿支配他人,却不受支配。”婴儿就是用软弱支配大人,却因为软弱而不受任何人支配。

年轻人:……我倒是没想过这种观点。

哲学家: 当然, 一个受伤的人表示“ 你根本无法了解我的心情”,这句话里的确包含了一定的事实。要完全明白和体会当事人的痛苦,是谁都做不到的事情。可是,只要把不幸当成让自己“特别” 的武器,那么就永远需要这种不幸的状态。

由自卑感开始的一连串的讨论。自卑情结再加上优越情结。这些的确都是心理学上的关健词,但事情真相却与年轻人在心中所描绘的状况完全不同,总觉得好像还有哪个部分让自己耿耿于怀的。到底是哪里无法接受?对了,是一开始的引言,在前提的部分有问题。年轻人冷静地开了口。

人生并不是与他人的竞赛

年轻人: 不过,我怎样都无法明白。

哲学家:是什么问题,都请你提出吧。

年轻人:关于“追求卓越”,也就是想要更好的部分,阿德勒的确承认那是一种普遍的欲望和需求吧?可是另一方面,他却对过多的自卑感或优越感提出了警告。如果一开始就干脆否定“追求卓越”, 我还比较容易理解和认同。这样我们到底要怎么办才好?

哲学家:请你想想。一提到“追求卓越”,我们很容易误以为它是“想比他人优秀”的欲望,或是为了飞黄腾达而不惜牺牲别人的行为,会有一种排挤他人、一步步往上爬的印象。当然,阿德勒所赞成的不是这种态度,他所说的是在同样平坦的地面上,有人在前方一步步迈进,后面也有人跨步向前。请你想象一下那样的情景。虽然大家前进的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却都走在平坦的地面上。因此,所谓“追求卓越”指的是让自己的脚向前跨一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得那种竞赛。

年轻人:您是说,人生不是竞赛吗?

哲学家:是呀。不和任何人竞赛,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更不需要拿别人和自己做比较。

年轻人:哎呀,这不可能吧。无论如何,我们都会去和别人比较,所谓的自卑感不正是这样才产生的吗?

哲学家:自卑感并不是和别人比较而产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较后的结果。

年轻人:可是……

哲学家:明白吗,我们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无论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表,可以说根本没有人是一模一样的。就勇敢承认跟其他人之间有差异吧。不过,我们大家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

年轻人: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

哲学家:对。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但是这个“不同”不能将善恶或优劣的问题牵扯进来。因为不论有甚么不同,我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年轻人:人跟人之间没有高低的区别。是啦,理想来说是这样没错啦。可是老师,我们在这里难道不应该说些更实际的状况吗?例如身为大人的我,和那种连加减乘除都还不太会的小鬼,真的是平等的吗?

哲学家:以知识或经验的分量,还有可以担负的责任来说,还是有些不同吧。他们可能连鞋带都绑不太好,也解不出复杂的方程式, 就算惹出什么麻烦,大概也没办法像大人那样负起应有的责任。可是人类的价值不应该由这些事情决定。我的答案还是一样,所有人类虽然不同,却是平等的。

年轻人:那么,老师的意思是要我把小孩当成大人看待吗?

哲学家:不,不是当成大人看待,也不是当成小孩看待,而是“当成一个人来看待”;当他是和我们一样身而为人的个体,真诚地对待。

年轻人:那我换个问题。虽然说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走在同样的地平面,可是还是有差异吧?走在前面的比较优秀,在后面追赶的就差了一点,结果还不是又回到优胜劣败的问题?

哲学家:不是的。这跟走在前面或后面没有关系。简单来说,我们正在走的是一个没有纵轴的平面空间。我们这样走,并不是为了要和谁竞争,比现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年轻人:老师您已经从所有的竞争形态中脱身了吗?

哲学家:当然。我并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只是以一名退隐哲学家的身份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罢了。

年轻人:当您从竞争中退出的时候,是否也是承认自己的失败?

哲学家:错了。我是由一个争夺胜负的地方引退。当你决定要做

自己的时候,竞争一定会给你带来阻碍。

年轻人:哎呀,您这不过是一个对人生感到筋疲力尽的老人的论点啦!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必须借着竞争的紧张感来自我提升。因为有竞争对手,才能让自己更新到最佳的状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成一种竞争,有什么不好?

哲学家:如果这个对手和你之间算是“伙伴”关系,或许还能跟自我磨炼沾上边。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竞争对手彼此是当不成伙伴的吧。

年轻人:这是什么意思?

“会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

哲学家:让我们整理一下目前讨论的内容。一开始,你对阿德勒提出的“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这个定义表示不满,对吧? 所以开始了一连串围绕着自卑感的讨论。

年轻人:是啊是啊,因为自卑感的话题不太过震撼,让我差点都忘了。说到这个,我们到底为什么会提到自卑感?

哲学家:因为它和竞争也有关联。请记住,人际的关系轴上一旦有“竞争”,就无法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脱身,无法逃离不幸。

年轻人:为什么?

哲学家:因为竞争中的最后会有赢家与输家。

年轻人:有赢家与输家,不是很好吗?

哲学家:请你以自己为例子,具体想象一下吧。假设你对身边的人怀抱着竞争意识好了。然而哪里有竞争,哪里就有优胜劣败,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得不考虑输赢的问题。就像A考上了知名大学,B进入大企业工作,C与一位美如天仙的女生交往中,和他们相比之下,自己却是这种状况等等。

年轻人:呵呵,还真的很具体呢。

哲学家:一旦意识到竞争或胜负,必定会产生自卑感。因为总是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只想着:赢了那个、输了这个之类的,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都是在这条延长线上。那么,对现在的你来说,其他人会变成什么样的角色?

年轻人:嗯,是竞争对手吗?

哲学家:不,不仅仅是竞争对手。在不知不觉中,其他所有的一切,甚至是全世界,都会被你视为“敌人”。

年轻人:敌人?

哲学家:也就是说:你会觉得人们老是瞧不起你似地嘲笑着,打算一有机会就攻击、陷害你,是不能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且全世界都是可怕的。

年轻人:和不能掉以轻心的敌人……竞争吗?

哲学家:竞争的可怕就在这里。就算你不是输家,就算你一直获得胜利,但只要你置身于竞争之中,内心就无法得到片刻安宁。因为不想成为输家,而且为了不成为输家,必须不赢下去,也没办法相信别人。社会上有许多人虽然获得成功,但同时却无法感受到是值得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对他们而言,世界是一个危机四伏、草木皆兵的地方。

年轻人:话是这么说没错啦……

哲学家:不过实际上,其他人是不是真的像你所想的那样盯着“你”呢?他们真的二十四小时一致监视着、虎视眈眈地想乘机攻击吗?恐怕不是吧。

我有一位朋友,听说他在少年时期,会花很长时间在镜子前面整理头发。结果他的祖母对他说:“会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啦。” 从那之后,他说自己活得比较轻松自在一点了。

年轻人:呵呵呵,老师您真的很讨厌耶。刚刚根本是在影射我吧?也许我真的把身边的人当成敌人没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会从哪里射来一枝冷箭,让我害怕得不得了;而且总觉得被监视,遭受严苛的批评,甚至被攻击。

还有,就像那个照镜子的少年一样,我的确也有这种自我意识过剩的反映。其实别人根本就没在看我,就算我倒立在路上走,也不会有人在意!

可是老师您觉得呢?您还是认为我的自卑感是自己“选择”的、是有什么样的“目的”吗?说真的,我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样的说法。

哲学家:为什么?

年轻人:我有一个大我三岁的哥哥。他总是很听爸妈的话,不管是读书还是运动,表现都很棒,完全就是个认真优秀的模范生。我从小就在不断被拿来和哥哥比较的环境中长大。当然,跟大我三岁的哥哥相比,无论做什么我都赢不了他。对于这一点,我的爸妈根本不在意,而且也不把我放在眼里,一直把我当成小孩子看待,不管什么事都一概否定、叫我闭嘴不要有意见。我简直就是活在自卑感的烂泥巴里,没有选择,更无法不在意和哥哥的竞争!

哲学家:原来如此。

年轻人:我曾想,自己就象是一条没办法正面晒到太阳的丝瓜, 会因为自卑感而扭曲变形一点都不奇怪。如果有人在同样的环境下还能长得正直挺拔的话,还真希望有谁可以把他带来给我瞧瞧!

哲学家:你的心情我非常明白。那么我们就把你和哥哥的关系也考虑在内,来想想“竞争”这回事吧。如果你不把和哥哥或其他人的人际关系放在的“竞争”这个轴上思考的话,你为这些人会变成什么样的角色?

年轻人:喔,哥哥是哥哥,别人是别人吧?

哲学家:不,应该会变成关系更接近的“伙伴”。

年轻人:伙伴?

哲学家:你之前说过吧?你无法发自内心祝福那些看似幸福的人。这就是因为你把人际关系当成是竞争,认定别人的幸福就象是“自己的挫败”,才无法给予祝福。

不过,一旦脱离了竞争的模式,就没有胜过别人的必要,也就可以从“可能会输”的不安中解脱,打从心底祝福他人,甚至为他人的幸福提供更积极的贡献。当对方陷入困境的时候,总是让你想伸出援手的那个人,对你而言,就是“伙伴”。

年轻人:嗯。

哲学家:只要可以感受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对世界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你不会把这个世界当成危险的地方、不会受无谓的猜疑心干扰,全世界也都会是安全又舒适的,人际关系上的烦恼应该也会减少很多吧。

年轻人:……真是幸福的人呀!不过呢,那种人是向日葵!向日葵啦!有充足的阳光喝水提供养分,这样的说法完全是属于向日葵的。在阴暗的角落里长大的丝瓜,是办不到的!

哲学家:这样的话,你就还是回到了决定论啰。年轻人:没错,我就是这样!

年轻人严厉的双亲教养下成长,从小就一直被拿来和哥哥做比较、受到欺侮。不管提出什么意见都没人理会,甚至要承受“没用的弟弟”这种言语暴力;在学校里也交不到朋友,下课时间总是多在图书馆,认为只有图书馆才是属于自己的地方。度过了那样的少年时期,如今的年轻人完全是个不折不扣的决定论者。认为如果不是因为那样的父母、不曾有那样的哥哥、不是在那个学校受教育的话,自己一定会有个更光明的人生。目前为止,在讨论中努力保持冷静的年轻人,到了这个时候,累积多年的想法终于爆发出来。

由权力斗争到复仇

年轻人:老师,您知道吗?目的论根本就是诡辩,创伤是确实存在的!而且人也没有办法摆脱过去、得到自由!您不也承认了吗?我们不可能搭时光机回到过去。

只要过去还是过去,我们就注定要活在过去的延长线上。如果让过去消失的话,就等于否定自己过去的那一段人生!老师这么说,是要我选择那种不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吗?

哲学家:没错。我们无法搭时光机回到过去,时钟的指针也不会倒转。可是要赋予过去所发生的种种什么样的意义,这是“现在的你”要面对的课题。

年轻人:那要请问关于“现在”的事。上次您说“人会捏造愤怒的情绪“是吧?还说这就是目的论的观点。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是没办法接受那样的看法。

好比说,有些针对社会或政治的愤怒该怎么解释?难道这些也都可以说为贯彻个人的主张而捏造出来的情绪吗?

哲学家:确实,我们的确会对社会问题产生一些愤怒,可是那些并不是突发的情绪,而是基于道理所产生的愤怒。私人的愤怒(私愤)和针对社会上的矛盾、不公所产生的愤怒(公愤)是不同的。私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了,但是公愤却会长久持续。发泄私愤的这种愤怒情绪,不过是为了使他人屈服的工具罢了。

年轻人:您说这两种愤怒不一样?

哲学家:完全不同。因为公愤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关系。

年轻人:那我就来问问有关私愤的问题。就算是老师这样的人, 如果无缘无故被人痛骂一顿,应该也会生气吧?

哲学家:我不会生气。

年轻人:不可以说谎!

哲学家:如果被痛骂一顿,我会仔细思考那个人心理暗藏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不只是当面谩骂而已,只要对方有任何举动会引起你的愤怒,都可以认定对方是在挑起一种“权力斗争”。

年轻人:权力斗争?

哲学家:象是小孩会藉着调皮捣蛋的行为戏弄大人。通常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所以会在大人真正发火之前就收手。不过要是对方已经发了脾气,却还不住手的话,那么真正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战斗”吧。

年轻人:为什么要战斗?

哲学家:想赢得胜利,想借着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年轻人:不太懂。可不可以举一些实际的例子?

哲学家:譬如说,你和朋友一起讨论目前的政治情势。过程中, 彼此的言论都越来越激烈,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接着对方开始进行人身攻击,说出“你真的很蠢,我们国家就是因为有你这种人, 才会没办法进步”之类的话。

年轻人:如果有人这样说我,我绝对无法忍受。

哲学家:这种状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纯粹只是为了讨论政治吗?不是的。对方只是为了刁难你、挑衅你,想藉着权力斗争让不服气的你屈服而已。你如果真的动怒了,就正如对方所愿,进入了权力斗争的关系中。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挑衅,都不可以被煽动。

年轻人:不不不,没有必要闪躲啊,他要找茬的话,我就奉陪到底,反正是他先找我麻烦的。对付那种乱来的家伙,只要狠狠地打断他的鼻梁就好了,不然臭骂他一顿也可以,给他一点颜色瞧瞧!

哲学家:那么,假设你在争论中压制了对方,对方也爽快地认输了。可是权力斗争不会再这里就结束,斗争中落败的一方会进入下一个阶段。

年轻人:下一个阶段?

哲学家:是的,也就是“复仇”的阶段。就算暂时认输,对方还是会计划其他场合、以不同方式进行报复。

年轻人:譬如说?

哲学家:象是遭受亲人虐待的孩子误入歧途逃学、逃课,甚至出现割腕之类的自残行为。如果是弗洛伊德的决定论,应该会把这种事解释为“因为父母这样教,所以孩子就这样做”,并且用单纯的因果律来思考吧。就像因为没浇水,所以植物枯死了那样,的确是很简单明了的解释。

可是阿德勒的目的论就不会放过隐藏在孩子心中,也就是“对父母报复”这个主要的目的。只要自己行为不良、逃学逃课或是割腕的话,父母就会头痛。不只是手忙脚乱,甚至会烦燥到胃都快穿孔。孩子们都是在有所认知的情形下,选择了脱序行为的。这不是受过去的原因(家庭环境)所牵动,而是为了达到目的(对父母报复)。

年轻人:为了让父母困扰,选择脱序行为?

哲学家:是的。例如看到割腕自残的孩子,有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可思议吧?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

可是请想一想,割腕这种行为会让身边的人(例如父母)有什么感觉?如此以来,就会很自然地发现隐藏在行为背后真正的“目的” 了。

年轻人:目的,是报复吧。

哲学家:嗯。而且人际关系一旦进入到复仇阶段后,当事人双方想解决这个问题,几乎已经是不可能了。为了不变成那样,当对方挑起权力斗争时,绝对不要随之起舞。

认错不等于“承认失败”

年轻人:可是万一我们直接遭受人格上的攻击,那该怎么办呢? 只能不断忍耐吗?

哲学家:不,“忍耐”这个想法证明你其实已经被卷入了权力斗争。当对方开始挑衅,而你也察觉到那是权力斗争的时候,就要尽快从中脱身,不要回应别人的行动。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样。

年轻人:您说不要理会对方的挑衅?哪有那么容易做到啊?您倒是说说看,到底该怎么控制愤怒?

哲学家:所谓的控制愤怒,指的就是“忍耐”吧?不是这样的, 可以学学不利用愤怒就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愤怒不过是一种为了达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只是个工具而已。

年轻人:嗯,很难。

哲学家:首先,你要明白,愤怒不过是一种沟通的方式,而事实上,不利用愤怒来沟通是有可能的。我们不必发泄怒气,也可以因为意见交流,甚至让对方接受我们。如果能从经验中渐渐了解这一点, 愤怒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也就不会出现。

年轻人:可是老师,如果对方很明显是因为误解而故意找茬,甚至用侮辱人的言词攻击,难道连这样也不能生气吗?

哲学家:你似乎还是不太懂。不是不能生气,而是“不必依赖愤怒这种工具”。

容易生气的人并不是因为性子急,而是他不知道除了愤怒之外, 还有其他有用的沟通工具。也因为这样,才会动不动就冒出“真让人火大”这种话,完全靠愤怒来跟别人沟通。

年轻人:愤怒之外的有用沟通……

哲学家:我们有语言,可以用语言进行沟通。相信语言的力量和有条理的语言。

年轻人:……说的也是。如果不相信的话,我们这些对话也无法成立了。

哲学家:关于权力斗争,还有一点。就算自认为站得住脚的情况下,也不要刁难对方。这是大多数人在人际关系种容易掉入的陷井。

年轻人:为什么?

哲学家:人啊,一旦人际关系中确信“我是对的”,那瞬间就已经一脚踏入了权力斗争。

年轻人:光凭认为自己是对的?天啊,这太夸张了吧!

哲学家:我是对的,就代表对方是错的。当你这样想的同时,讨论的焦点就已经从“意见的正确性”转变成“对待别人的方式”。总之,确信“自己是对的”会和“这个人错了”的想法连结起来,进而变成“所以我必须赢过他才行”这种胜负争夺战。完全就是权力斗争。

年轻人:喔……原来。

哲学家:事实上,意见的正确性和胜负完全没有关系的。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不管其他人的意见是什么,都应该在这里画下据点。但大多数的人会进入权力斗争中,想让对方屈服,才会把“承认自己的错误”当成是“承认自己的失败”。

年轻人:没错,的确有这种状况。

哲学家:因为一心只想着不要失败而无法承认错误,反而害自己选错路。事实上,承认错误、表达歉意的言词,还有脱离权力斗争, 这些都不是“挫败”。

所谓追求卓越,并不是透过跟其他人的竞争来实现的。

年轻人:您的意思是,执着于胜负的话,就没办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哲学家:嗯。就像模糊的眼镜让你只看到眼前的胜负,结果却走错路。所以我们要先摘掉这个竞争或胜负的眼镜,才能修正自己、改变自己。

如何面对“人生任务”

年轻人:嗯。可是我的疑问还是存在,就是那句“所有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关于自卑感是人际关系中的烦恼,还有自卑感对我们的影响等说法,我的确是懂了。至于人生并不是竞赛这件事,我也承认它是说得通的。但我真的没办法把别人当成“伙伴”,心里总觉得对方是“敌人”,这一点应该也没错。

我只是很难想象,为什么阿德勒那么重视人际关系,甚至断言“所有的一切”都与它相关。

哲学家: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部分,不管怎么把它扩大思考,都还不足以解释完全。你还记得吗?上次我说过:“你所欠缺的是变得幸福的勇气。”

年轻人:想忘也忘不掉。

哲学家:那么,你又为什么无法把其他人当成“伙伴”,只觉得是“敌人”呢?那是因为失去勇气的你在逃避“人生的任务”。

年轻人:人生的任务?

哲学家:是的,这非常重要。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对于人类的行动与心理层面都提出了很明确的目标。

年轻人:喔?是什么样的目标?

哲学家:首先,行动面的目标有“独立”和“能与社会和谐生活”两项。而支援这项行动的心理面目标则是“我是有能力的”,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样的认知。

年轻人:请等一等,我做个笔记。行动面的目标:

一、独立

二、能与社会和谐生活

然后,支援这项行动的心理面目标,则包括两项认知:

一、我是有能力的

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我也知道这个部分很重要啦。身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在于他人以社会的和谐相处下生活,好像也和我们目前为止讨论的话题有关。

哲学家:接着,这些目标将在面对阿德勒所说的“人生任务”时达成。

年轻人:所谓的“人生任务”是?

哲学家:所谓的“人生”这两个字,请你从小时候开始回想一下。小时候,我们有父母、亲人的保护,尤其是不用工作也能活下去。可是不久后,“独立”的阶段就来临了,不能一直依靠父母。精神上的独立就不用说了,在社会上也要独立,必须从事某些工作—— 这里所说的“工作”不是只有在公司上班那么狭隘而已。

而且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不同的交友关系。当然,也有可能和其中某个人谈恋爱,进一步走入婚姻。这样一来,就开始了婚姻关系;有了孩子之后,亲子关系也跟着出现。

阿德勒将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人际关系分为“工作的任务”“交友的任务”以及“爱的任务”三项,统称为“人生任务”。

年轻人:这种情况下的“任务”,是指身为社会一份子的义务吗?像劳动或纳税那样的?

哲学家:不,请以人际关系为主轴来思考,它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距离还有深度。为了强调这一部分,阿德勒曾经以“三种羁绊”来说明。

年轻人:人际关系中的距离和深度?

哲学家:当一个人以社会中的的一份子而活着的时候,就不得不直接面对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的任务。在“不得不直接面对”这层意义上,正是一种“任务”。

年轻人:嗯,具体来说呢?

哲学家:首先,我们从“工作的任务”来想想看。无论哪种工作,没有一种是可以独自完成的。以我来说,通常会在这间书房里写着要出书的稿子。这是没有别人可以替代、必须自己完成的工作。但就算是这样,还是要有编辑、装订、印刷,以及经销或书店的众人协助,才能圆满完成这项工作。原则上,没有一种工作是不用跟他人合作的。

年轻人:广义来说是这样吧。

哲学家:但是如果以距离和深度来考量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是难度最低的。因为工作上的人际关系有一个很明确易懂的共同目标,那就是成果。即使过程中有些合不来,还是能互相合作;应该是说非合作不可。当彼此之间的关系只限于“工作”时,只要工作时间结束或换了工作,双方就会变回不相干的陌生人。

年轻人:的确是。

哲学家:至于会在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中受挫的,是那些被称为尼特族或茧居族的人。

年轻人:咦?请等一等!照老师您的说法,这些人并不是不想工作、不愿意劳动,完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中所牵连的人际关系”, 所以才不去工作吗?

哲学家:先不说本人有没有自觉,又自觉到什么程度,问题的核心还是人际关系。譬如说:为了求职寄出履历表、接受面试,结果好多家公司都没录取。不只自尊心受损,甚至自己也不明白,为了工作遭受如此对待,到底有什么意义?又或者:在工作上出了大纰漏,让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明天开始,连公司都不想去了。前面说的这些人,都不是讨厌工作这件事。他们不想面对的,其实是因为工作遭受别人批评、谴责,说你“能力不足”或“不适合这份工作”等等,在身上烙下“无能”的烙印,让自己宝贵的尊严受伤。总而言之,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红线与顽强的锁链

年轻人:嗯, 我要提出的反驳待会再说!接下来,“交友的任务”是什么?

哲学家:这是工作之外、更广义的朋友关系。虽然不像工作那么有强制性,但无论在跨出第一步,或是关系上的加强都比较困难。

年轻人:啊~没错,真的是这样!像学校或公司这种有固定“场所”的情况,还可以建立关系;虽然这些关系通常很表面化,而且只限于那个场合。如果要从那层关系开始踏出个人交友的第一步,或是在学校和工作场合以外的地方交朋友,就非常不容易。

哲学家:你有称得上死党的好朋友吗?

年轻人:朋友是有,至于能不能算是死党嘛……

哲学家:我也曾经如此。高中时代的我是不交朋友的,每天只顾着学希腊语或德语,不然就是埋头读我的哲学书。当时我母亲觉得有点不安,还去找我的导师商量这件事。据说老师的回答是:“不必担心,他是一个不需要朋友的人。”因为这句话,母亲和我都松了一口气。

年轻人:不需要朋友的人……所以老师您在高中时代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吗?

哲学家:不,我有一个唯一的朋友。他说:“没有什么东西是必须在大学里学的。”结果他没有继续念大学,住在山里好多年后,据说目前在东南亚从事新闻工作。虽然已经好几十年不见,我却有一种即使再见面,还是可以和当年一样契合的感觉。

虽然有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真的是这样的吗?朋友人数的多寡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这一点和爱的任务也有关联,真正应该要考量的是彼此关系的距离及深度。

年轻人:即使是我,从现在开始也有可能交到真正的好朋友吗?

哲学家:那当然。只要你改变了,周围也会跟着变,而且是不得不变。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一个改变别人的学说,而是为了让自己改变的心理学。不是等待他人的改变,也不是等待状况改变,而是由你主动踏出第一步。

年轻人:嗯……

哲学家:事实上,你不是来到了我的书房?而我,也接纳了你这位年轻的朋友。

年轻人:老师您说把我当成朋友?

哲学家:是呀,我们是朋友啊。我们在这里进行的讨论,既不是心里咨商,也不是工作上的关系。对我来说,你就是无可替代的朋友。你不是这么认为吗?

年轻人:您说,无可替代的……朋友?喔,不、不,我还没想过这一点呢!我们继续吧!最后的“爱的任务”是什么?

哲学家:这部分,请你分成两个阶段来思考。一个是所谓的恋爱关系,另一个是家族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工作、交友以及延续下来的三个任务之中,爱的任务应该是最困难的吧。

例如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后,有些朋友之间所容许的言行举止,从变成恋人的那一刻起就不一样了。具体来说,象是不能和异性朋友出去玩,或是有时候光是和异性朋友讲电话,另一半就会嫉妒之类的。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关系也更深了。

年轻人:是呀,这是没办法的事啊。

哲学家:可是阿德勒并不认同束缚对方的行为。当对方看起来是幸福的,就单纯给予祝福,那就是爱。在彼此束缚之下儿结合的关系,是撑不了多久的。

年轻人:哎呀,这样的说法会变成鼓励劈腿啦!照您这样说,因为看起来很幸福,所以就连对方出轨的时候,我们也要衷心祝福他吗?

哲学家:这并不是积极鼓励出轨的行为。请你想想看,两个人在一起,却感觉好像有什么地方让你喘不过气,或是被迫绷紧神经,那样的关系顶多可以说是恋情,却不能称为爱。人只有在感觉“只要和这个人在一起,就可以自由尽情地展现自我”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爱。没有自卑感,也不必夸耀自己的优越性,可以处于平稳、极为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就是这么一回事。

所谓的束缚,就是内心想要支配对方的一种展现,也是基于不信任所产生的想法。和一个不信任你的人在一起,是无法感觉自然自在的吧?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睦生活在一起,彼此就必须处于人格对等的状态。”

年轻人:喔~

哲学家:只不过,恋爱关系或婚姻关系中有“分手”这个选项。即使是相伴多年的夫妻,当关系的延续变得困难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分手。但亲子关系在原则上是办不到的。如果说恋爱是以红线结合的关系,那么亲自之间就象是扣上了顽强的锁链。即使想切断,你手上有的也不过是一把小剪刀。亲子关系的难处就在这里。

年轻人:那应该怎么办呢?

哲学家:一目前的阶段来说,不可以逃避。无论彼此之间的关系有多么困难,都不能回避正面相对,或是拖延问题。即使最后的选择是以剪刀来切割,都还是得先面对面。最糟的是“保持现状”,停留在目前的状态下。

理论上,人是无法独立生存的,只有置身于社会的脉络中,才能称之为“个人”。也因此,阿德勒心理学将个人的“独立”及置身于社会的“协调”视为重大目标。至于如何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阿德勒说,请面对“工作”“交友”与“爱”这三项人生中不得不直接面对的人际关系任务吧。但年轻人还无法完全了解它的真意。

不要漠视“人生的谎言”

年轻人:啊,我的脑袋又开始打结了。老师您刚刚是这么说的吧?我把别人当成“敌人”看待,而无法视为“伙伴”,是因为要逃避人生的任务。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哲学家:举例来说,你很讨厌A这个人好了。为什么呢?因为A有令人难以接受的缺点。

年轻人:呵呵,要说到讨厌的人,我口袋里可是数不清的名单喔。

哲学家:可是事实上,你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而讨厌他。你是先有了“讨厌A这个人”的目的,才找出可以满足这个目的的缺点。

年轻人:太扯了!我为什么要这样?!

哲学家:为了逃避和A之间的人际关系。

年轻人:不不不,怎么说都不合理!这件事怎么想,顺序都是不对的吧。因为对方做出令人讨厌的事,我才会讨厌他,否则我没有理由讨厌他啊!

哲学家:不,不是这样的。换个方式想想,假设要和曾经是情侣的对方分手,那种情况下的心情转折,应该就比较容易理解吧?

情侣或夫妻关系之中,有某一个时期,对方所做得每一件事,都会让你一肚子火。象是吃饭的方式让你看不顺眼;在房里那种散漫、衣冠不整的模样让你觉得厌恶;甚至连睡觉的呼吸声都会让你觉得很讨厌。几个月前明明一点感觉都没有,现在竟然变成这样之类的。

年轻人:……嗯,好象有点懂了。

哲学家:这是因为当事者在某个阶段“想要终止这段关系”,为了寻找可以结束关系的理由,于是有了那样的感受。对方其实一点也没变,只是自己的“目的”改变了。

你明白吗?只要有那个心,人要找出对方的缺点或瑕疵都是轻而易举的,要多少就有多少。人可以说是非常任性自私的生物,就算对方像个正人君子,都可以轻易找出讨厌他的理由。也正因为如此,世界随时都可以变得险象环生,其他人都可能马上变成“敌人”。

年轻人:这么说的话,我是为了逃避人生的任务,更进一步来说是人际关系?单单只是为了这些去编造出他人的缺点,还借着把对方当成“敌人”来逃避责任吗?

哲学家:没错。阿德勒指出,像这样找出各种借口来逃避人生任务的情形,称为“人生的谎言”。

年轻人:……

哲学家:这个说法很犀利吧?将自己目前所置身的状况还有责任转嫁到他人身上,借着怪罪他人、埋怨环境来逃避人生的任务。之前提过的那个患了脸红恐惧症的女生也是,大家都一样。对自己说谎, 也对身边的人说谎。认真想想,算是相当不留情面的指控。

年轻人:您凭什么断定那是谎言?!我身边有些什么样的人、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经历,老师您根本就不知道吧!

哲学家:是,我对你的过去一无所知。甚至连你的的父母、家人的事都不了解,但是我只知道一件事。

年轻人:什么事?

哲学家:那就是,决定你生活形态(人生态度)的,不是别人, 而是你自己。

年轻人:……!!

哲学家:如果你的生活形态是取决于别人或环境的话,还有可能把责任转嫁给别人。可是我们的生活形态是自己选的,责任归属就很明确了。

年轻人:您这是打算责备我吗?说我是个骗子、是个懦夫!所有的责任都在我!

哲学家:不要用愤怒来转移你的目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阿德勒对于人生的任务或人生的谎言都不论及善恶。现在我们应该讨论的,不是善恶,也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勇气”的问题。

年轻人:又要提到“勇气”?

哲学家:是的。你就算逃避了人生的任务,依附着人生的谎言, 也不是因为你沾染了“恶”。这并不是非要用道德观来衡量的问题, 它只不过是勇气的问题罢了。

从拥有的心理学到使用的心理学

年轻人:……说到底还是“勇气”的问题吧?这么说起来,上次老师曾经提过,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

哲学家:说得更明白一点,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

年轻人:也就是您曾经说过的:“关键不在于你经历了什么,而你如何运用它。”

哲学家:对,你记得很清楚嘛。弗洛伊德式的因果论是“拥有的心理学”,最后注定要走入决定论。另一方面,阿德勒心理学是“使用的心理学”,决定权在于你自己。

年轻人: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同时也是“使用的心理学”……

哲学家:我们人类还不至于脆弱到任由决定论中的创伤论来操控自己。以目的论的角度来说,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形态,是我们自己选的。我们拥有那样的力量。

年轻人:……可是老实说,我并没有克服自卑情结的自信。就算那是人生的谎言好了,还是很难放下吧。

哲学家:为什么会这样想?

年轻人:或许老师您说的没错,我欠缺的一定是勇气吧。关于人生的谎言我也忍了。害怕和别人有牵连、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想拖延人生的任务,所以才会编造各种借口。没错,就是这样。

可是老师您在结论所提出的说法,简直就是精神论啊!不过就是对人喊着:“你的勇气受挫了,拿出勇气来!”这种做法和那些拍着

别人的肩膀,说“振作一点!”就以为帮对方打气似的三流指导者一样。不是吗?我就是因为无法振作,才会那么苦恼呀!

哲学家:总而言之,你希望我提出一些具体方案是吗?

年轻人:对呀,我是人,不是机器。并不是听您说我勇气不足之后,就可以像加油一样,给自己加满勇气啊!

哲学家:我明白了。不过今天已经很晚了,接下来的我们留到下次再说吧!

年轻人:您应该不是在逃避我的问题吧?

哲学家:当然不是。我们下次或许应该来谈谈有关自由的话题。

年轻人:不是勇气?

哲学家:嗯,谈论勇气之前,要先说说不可或缺的自由概念。请你也先回去想想,所谓的自由到底是什么吧。

年轻人:自由是什么……嗯,好吧。那就期待下次的会面了。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