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不知之云
不知之云(The Cloud of Unknowing)
作者:佚名(英国)/译者:郑圣冲
在十三及十四世纪之间,一位不具名的英国人,为蒙召度静观生活的人,写下这本书。其主旨不在引导陌生人入门,而是为在灵修道上已有所准备的人,铺陈前进的阶梯。全书七十五小章,循序渐进读来,即能心领神会,辨认自身心灵世界之所在。
众心所归的上帝,
一切心愿都在向祢倾诉,
在祢眼里没有丝毫隐密:
求祢倾注祢的圣灵,
洁净我心的思念,
使我能以纯洁的爱去爱祢,
相称地赞美祢。
阿门。
前言
因父及子及圣灵之名。
任何拥有这书的人,请知晓:我把一项爱所能承担的严谨职责交托给您。不管这书是您自己的,或是您替人保管的;不管是借来的或要转借给人,除非您确信自己或那人决意要在成全道上追随基督,否则不该读、写、讲论,或允许别人这样做。我心目中的读者是那已经尽力完成积极生活,决意靠上帝的恩宠,尽其所能,做一个深沉静观的人。凭您的明智,衡量他是否先有一段时间,忠信地满全了积极灵修的要求,否则他绝对无法把握本书的内容。
此外,我仍以圣爱的名义托付您:在把这书传授给人时,要嘱咐他们——如我现在嘱咐您一样,安顿地念整部书。很可能有某些章段的意义,必须念完别章上的解释才见完整。我深怕有人只读某些部分,便很快陷入错误。为避免这类错误,我请求您及任何阅读本书的人,按我的要求去做。
至于俗世的长舌人、说献媚奉承话的人、心窄的人、道听途说的人、爱管闲事的人、吹毛求疵、爱好批评的人,但愿他们的视线终不落到这本书上才好。我绝对无意写给他们读,也希望他们不要跟本书扯上任何关系。对纯然好奇的人,不问他的教育程度,就连那些在积极灵修上受人推崇的人也一样,我要说:这本书不是为他们所写。
不过,有些正从事积极灵修的人士,却因圣宠的滋润,能把握本书的要旨。我正想到那些受圣灵深沉的激荡,而宜于度静观生活的心灵。我并不说他们已像富有经验的静观者一样,不断感觉这种激荡,却时而在内心深处尝到一丝静观的爱,这样的心灵能够读这本书,相信他们必会感到很大的鼓舞和安慰。
本书分七十五章,最后一章讨论一些蒙召度静观生活者的标志。
在主内及灵修生活中的朋友,请看清上帝召唤你做什么,叫你迈向什么。要感谢祂召唤了你,也希望你仰赖祂的恩佑,在狡黠的仇敌内外夹攻你时,能够制胜牠而获致永生的荣冕。
——阿门!
一、基督徒生活的四个阶段
本书为有静观圣召的人,指出如何拓展这项召唤
主内的朋友,我希望能跟你谈谈我对基督徒生活的粗浅领悟。一般说,它的成长过程可分为普通的、特别的、独特的和成全的四个阶段。前三阶段可在今世开始与完成,第四阶段,虽在现世开始,却将无止境地、直到进入永福中仍延续不止。你看出我为何特意布设这个程序吗?因为我深信慈爱的上帝正召你顺着这些步骤迈步前进。在你内心燃着缅怀上帝的愿望,我看出你蒙受了这项召唤。
你发觉你曾跟世上朋友们一样,过一个“普通”的基督徒生活。不过,我想从永恒便爱你的上帝,既从乌有中创化了你,继而用祂流血的牺牲从亚当遗害中救赎了你,不忍见你继续离祂远远的,过着普通的生活。因此,格外待你慈悲,激发你对祂的愿望,加紧爱的联系,吸引你跟祂更亲密,而进入我所说的“特殊”的生活方式。祂召唤你做祂的朋友,在祂的朋友行列中,学着去过那较普通生活更成全的内心生活。
上帝难道不再多作一些吗?是的,上帝一开始就对你怀有如此深情大爱,祂无法满足于此。祂做了什么呢?难道你没有理会祂已无声无息地把你引进第三种“独特的”的生活方式?是的,你正活在生命核心深处,学着把心愿指向我所说的“成全的”、最高的、最后的生活方式。
二、叮嘱静观的人要谦逊
软弱的人呀,鼓起勇气认清你自己吧!你自以为是个特殊人物,配得接受上帝的恩赐吗?你的心怎能如此顽梗不灵,而不被祂的爱和呼声继续唤醒呢?仇敌授意叫你栖息在成功中。小心,务必提防这项阴谋。不要中牠的计:因为你听到伟大的召唤、或迈入独特的生命道路,便以为自己比人更圣善。正好相反,除非有上帝的恩宠和引导,忠心竭力回答这召唤,你毕竟是个最可怜不堪的罪人。你不但不敢妄自尊高,反该因蒙受全能上帝,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垂顾与召唤,更显谦下,忠心耿耿去事奉祂才对。原来,祂从众人中与众不同地钟爱了你,选你做祂特爱的朋友。祂引领你到鲜嫩的草场上,用圣爱滋养你,仿佛勉强你拥有天国的产业一样。
为此,我劝你务必再接再厉地奔跑。忘掉过去,展望前程。不管过去有何成就,注意把握在你面前的。这么做才是踏实。目前,要维持成长,就该在你心中热切愿望上帝。这爱的愿望虽确系上帝的恩赐,却也需要你自己去培养。请注意这点:上帝是有妒爱的情郎!祂在你的心灵中工作,不容其它干预者插手。祂需要的只有一个,就是你。祂要求你的是:专心贯注于祂,让祂单独和你相处。关上心灵的门窗,免受瘟疫和仇敌的侵袭,在祈祷中找力量。若能如此,上帝必保你安全。愿你在行动上择善固执。上帝常准备赐恩,只看你是否跟祂合作。你会问:“我该怎样走下一步?”
三、静观工作的作法:它超越其它工作
你要以谦虚和顺的爱,举心向主,只向往祂自身,而不企求祂的任何恩惠。要专心贯注地渴愿祂,只让此事成为心神唯一在乎的事。尽你所能地忘掉其它一切,使你的思念和愿望不受任何受造物的羁绊,也不受任何个别和一般事情的牵挂。这看似不负责,但听我的话,让一切自行其道:不必去介意。
我现在描写的是使上帝欣悦的心神的静观。因为当你忘怀一切,专心贯注于祂时,天庭天使和圣人是多么乐意用各种方法协助你,而魔鬼必怒气冲冲,不断设法把你从这情况中拖走。你的邻人必因你的静观而获益,纵然你不完全知道;炼灵也能受益,因着静观的效果,他们的苦得以减轻;当然,你的心神被静观精炼强化,胜过其它工作合在一起的作用。而且,这种种都有上帝恩宠的振奋,做来是如此的轻松,如此乐意;不过,没有祂的恩宠时,却是极端的艰辛,而且我要说,几乎是超乎你的能耐。
要勤谨有恒,直至感到乐在其中。原来通常在开始阶段,心神浑浑噩噩一无所感,宛如遭遇到一朵“不知之云”。你自觉一无所知,除了怀有一片至诚朝向上帝之情,一无所感。虽尝试各种方法,仍拨不走你与上帝间的那朵阴暗之云。你会感到落空,因为你的心神无法抓住祂,你的心也品尝不到爱祂的甘饴。但愿你安伫在这晦暗中,努力不断回到这个晦暗里,听凭你的心,向所爱者呐喊。原来,希望在现世感觉上帝,见到上帝本身,就非隔着这朵晦暗的云不可。当你勉力把爱专注于祂,忘怀其它的一切——这也就是我嘱咐你由此着手的静观工作,我相信慈爱的上帝必会把跟祂亲密交往的经验赐予你。
四、静观是单纯的,不能凭认知或想象获致
我已稍微描述了静观牵涉些什么,现在要进一步,就我所知的讨论它,好使你能安全正确地去做。
这工作并不要求很多时间,在这点上虽见仁见智看法不一,但实际上所花的时间,只是你能想象的短短一刹那,不过这瞬间关系重大;原来对这短短时分,写着:“你须对生命的全部时间负责。”这点正确无误,因为意志,你主要精神生活的官能,只需这短促的刹那走向它所愿望的对象。
假如你赖圣宠恢复了人原始的完整,你便可以没有偏差地,在各种激荡中完全自主地,飞向唯一美善、众望所归的上帝。原来上帝按自己的肖像创造了我们,造我们相似于祂。而且祂在降生时,空虚了祂的神性,成了和我们相似的人。只有上帝,单单祂就能满全我们心神的饥渴,救恩使我们的心神足以在爱中拥有上帝。凭弱小的悟性,人和天使都不能容纳的上帝,却能凭爱去把握。
我们要试着了解,有理性的人和天使,赋有两项主要官能:一种是认知,另一种是爱。人和天使都不能凭认知而完全了解自身即根本而非受造的上帝;但两者都能够以不同方式,凭着爱完整地把握上帝。一个有爱心的人,凭着爱,而能拥有上帝——祂的本性本体充塞天地,也超越整个创化,这实在是爱的永恒奇迹。任何蒙受恩宠能赏识这话的人,愿他把我的话深记在心:经验这爱,便是永生的喜乐;失落这爱,便是永远的折磨。
谁仰赖恩宠之助便能意识到意志的趋向,试着把意愿导向上帝的,必将品尝一种来自天上的喜悦,在现世已能如此。在来世必然能完全品尝。现在你了解我为什么鼓励你做这心神的工作了吧?假如人未曾堕落,这么做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原来人生来是为着爱,其它一切事物则是为实现爱而被造的。不过,静观也将治愈受了创伤的人。不作静观的人必离上帝越来越远而深陷于罪中;恒心作静观的人,必逐步离弃罪,和上帝更接近。
为此,注意你怎样善用时间和方式。任何东西都不如时间宝贵。只要想,瞬间即能赚得或失落天堂,便可知时间的重要。上帝——时间的主宰,从不给予未来,祂只一分一秒地给予现时。这是受造世界的定律,上帝不会作自相矛盾的事。时间是为人而存有的,并非人为时间而存有。上帝,大自然之主,不会忽视须在时间中作出一个又一个抉择的人。为此,人也不能在最后审判时向上帝申辩说:“我本来只能生活在现时,祢却用未来压盖了我。”
我想象你现在正失意地自言自语:“我该怎么办?如果他说的是真话,我要怎么弥补过去呢?我已活了二十五年,直至目前,我几乎全不理会时间是什么。更糟的是,即使我愿意,我也无法补救了,因为按他所说,这项工作按照自然,甚至靠普通恩宠也办不到。再说,我明明知道在未来,不是由于我的软弱,就是由于我的懒惰,我大概不会比过去更能专心善用现时。我对自己完全失望了。请因着耶稣的圣爱,帮助我吧!”
你说的好,“因着耶稣的圣爱”。因为在祂的圣爱中,你将获得帮助。一切在爱中得以分享,如果你爱耶稣,祂的一切都成了你的。因祂是上帝,所以祂是时间的创始者和分施者;因祂也是人,所以祂知道宰制时间。是人又是上帝的祂,是审判人怎样善用时间最适宜的裁判。为此,在信与爱中紧紧和耶稣联系吧;你既属于祂,便能分享祂所有的一切,进入祂的朋友群中吧,这是诸圣的共融团体,他们都将是你的朋友。那就是始终充满圣宠的童贞圣母,是不能浪费时间的天使们,是因着耶稣的恩宠,善用每一分钟不断地爱天上或地上的一切圣人。如今你看到了力量的源头。了解我说的话,好自振作。记得,我特别嘱咐你一件事:除非仰赖圣宠帮助,尽其所能善用时间,否则不能自诩是耶稣、圣母、天使、圣人们的真实友伴。原来友伴应尽其所能——即使微不足道,提供力量给所属团体,以增强伙伴的阵容,正如伙伴也支持他一样。
为此,行静观不该疏忽。珍视它对你心灵发生的美妙效果。真静观是一种向上帝自然涌起的渴慕,宛如从柴火中突然爆出的火星一样。从惯于静观生活者的心灵,所爆出的大量渴慕心愿是惊人的。即使在许多愿望中,只有一个完全没有受造物的牵挂,或是这愿望在朝向上帝之前,由于人性的软弱,还自觉因着怀念某某受造物或牵挂日常生活上的事而分心。不过,这不要紧,并无害处,这样的人可以很快地回复到深沉收敛。
现在让我们谈谈静观生活和它的赝品(假静观)——做白日梦、幻想、高深的冥想——之间的差异。假静观肇始于狂妄、好奇、浪漫的头脑;然而,油然而生的爱的振奋却从谦诚的心田涌出。要专心致志地作静观工作,应密切监察骄傲、好奇和白日梦。有人听人说起静观,以为这项工作大概可以凭自身的才能和努力做到,于是强用头脑和想象,装出一种既不合人情,也不属灵的作为。这样的人确确实实是危险地被愚弄了;除非上帝用奇迹来干预纠正他,叫他谦虚接受指导,否则我深怕他会陷于精神歧途或堕入邪魔设的圈套,陷于心灵大错,而冒永远失落身灵的危险。为此,作静观工作时,必须注意切勿在头脑及想象上勉强拖劲,那是绝对不会成功的;相反的,要让这些官能安宁。
我用了“晦暗”及“去”两个词,不要认定我指的是你在天空中所见的云,或屋内烛光熄灭时的那种黑暗;不然的话,你会在想象里绘出夏天太阳透过乌云密布的天空,或一道照亮阴沉沉严冬的皓光。这绝不是我想说的,不要这样想入非非。我所说的黑暗是指不可理解。当你无法理解一件事,或你忘掉一件事时,你的视线看这件事岂非感到黑暗?这就是心神的眼看不见什么。就像这样,我不说有朵“云”,而说有朵“不知之云”。原来,在你与上帝之间,隔着一片无法理解的黑暗。
五、在静观祈祷时;应忘怀受造的一切及其作为
若你愿意进入这朵云内安居,按我所说的去专务爱的静观,你该做到另一件事;犹如在你和上帝之间隔着一朵“不知之云”,你也该在你下面,在你与一切受造物之间,放上一朵“坐忘之云”(译注)。那“不知之云”或许将使你有上帝离你遥远之感,其实不然,如果你的感受正确,你会发觉只因缺少了一朵“坐忘之云”,你才远离上帝。每次我用“一切受造物”一词,不仅是指任何受造物本身,也指一切受造物的行动和境遇,没有任何例外。我说搁在“坐忘之云”之下,是要对任何受造物都不在意,不论它是物质或是精神,也不管它的情况与作为是好或坏。简言之:在进行静观时,把这一切统统搁置在“坐忘之云”以下。
所以如此的理由是:虽然有时在某些情况下,跟别人一样参与特殊处境,采取特殊行动,是必须、也是有益的;不过,这事对于静观本身几乎毫无益处。思考和回忆是理性认知的一种方式,在这项行动中,理性之眼对准它的目标开开关关,宛如射击手的眼瞄准靶子一样。不过,我告诉你:作静观时,你所注意的任何东西,会构成一种与上帝合一的障碍。原来如果你的心神留意这些喧杂,便无法关注上帝了。
我甚至敢说——当然是怀着敬意说:想用思考上帝的属性(譬如祂的慈祥和尊威),或思念圣母马利亚、天使或圣人,或思念天堂的喜乐——这些本身都是好题材——去滋养静观生活都是徒劳无益的。这些思念,我认为已不再中用。反省上帝的慈祥,因而爱祂、赞美祂,当然是值得称道的事;但只是让心神单单安息于上帝亲临的意识里,因祂自身而爱慕、赞美祂,却远胜一筹。
译注:“坐忘”一词见《庄子·大宗师》:“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六、用对话方式浅释静观
你现在要说:“我怎能按上帝本身思念上帝呢?”对这问题,我只能答说:“我不知道。”
你这一问,却把我带到我愿你进入的“不知之云”和黑暗里了。人能完全了解、深究每一件受造物和它的作为,包括上帝的工程在内;但人无法了解上帝本身。人的思想不能洞察上帝。为此,我宁愿丢下我能理解的,选用爱去爱所无法认知的祂。我们虽无法理解祂,却能爱祂。祂可以用爱去接触和拥抱,却无法用思想。当然,我们有时思念上帝的尊威和慈祥,从而获得灼见,也是不错。不过,在真正的静观中,该把这一切搁置一边,用一朵“坐忘之云”把它掩盖起来,然后,让你温和虔敬的渴慕,坚定愉快地越过那朵云,冲破那上面的黑暗。是的,要不断地用渴慕之箭,向“不知之云”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