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清教徒改革宗灵修神学(完)
四、经历性讲道的预备
真正的经历性讲道,离不开敬虔的经历性的生活。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传福音的呼召来说,牧师内心的成圣都是绝对必要的,绝不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
圣经告诉我们,蒙召传讲上帝话语的人,要在内心、性格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追求长进,不应有所偏废。“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і4:16)。
耶稣谴责法利赛人和文士,因为他们所宣称的,自己却不遵行。耶稣指出,他们的错误在于言行不一,他们的日常生活不符合他们自己的教导。神职人员应当比其他任何人都更留心基督严厉的话语:“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太23:2-3)。作为牧师,我们蒙召要在个人与上帝的关系上,在家庭生活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角色上,在牧羊群羊的讲坛侍奉上,都成为圣洁。我们的生活应该与所蒙的恩召相称,我们的实践应该与我们公开承认的信仰相符。
圣经告诉我们,牧师的生命品格影响着他侍奉的果效(太7:17-20)。在通常情况下,牧师内心在多大程度上被上帝成圣,他的侍奉也就在多大程度上得蒙赐福。因此,牧师必须尽力寻求恩典,用经历性讲道、纯正的教义和圣洁的生活来在上帝的家中建造。我们的讲道必须塑造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生活则必须装饰我们的讲道。如博斯(John Boys)所言:“生活最好的人传讲得最多”。
我们必须成为我们所传的,我们不仅要进入所传的经文,还应当将所传的经文应用到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的内心必须成为我们讲道的记录。否则,就如欧文所警告的那样:“如果一个人传讲正直的道,却行走弯曲的路,那么与其说他将在光明中被自己传讲的教义所建立,不如说他更容易在自己黑暗的生活中跌倒。”
五、经历性讲道者的经验
老一辈的讲道大师擅长将真理应用到自己和他人的心中。在我们今天看来,他们留下的经验仍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1、在生活中亲近上帝
你无法伪造改革宗的经历性讲道,就如同你无法伪造改革宗的经历性生活一样。言行不一的牧师会被人们识破,因此,为了向他人展示基督教是又真又活的信仰,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亲近上帝。真正的敬虔源自因亲近上帝而来的生命,而只有敬虔的思想才能传递出敬虔的言行。因为人心里怎样思想,他为人就是怎样。
2、倚靠圣灵的能力追求敬虔
令人惊讶的是,通往敬虔生活的道路其实很简单:我们应该在上帝所指示的道路上与祂同行(弥6:8),勤勉地使用蒙恩之道来进行属灵的操练,并等候圣灵亲自赐福。我们应当注意到,敬虔的生活包括了训练和恩典。对责任和恩典的强调,是改革宗敬虔观的要领。如弗拉维尔(John Flavel)所言:“能力属乎上帝,但责任却是我们自己的,天然之人没有能力,蒙恩的人有一些能力,尽管不够充分;他所拥有的能力依赖于基督赐下的力量。”
欧文也写道:“圣灵是直接使所有信徒成圣的那一位,所有的圣洁都出自圣灵的手笔。”圣灵供应我们所缺乏的,使我们尽力追求圣洁。这圣洁能够使我们信徒“因着耶稣基督的死与生命—–生发出对上帝的顺服。”
因此,如弗拉维尔所说,信徒能够勤勉地使用各种蒙恩之道,在成圣的征程中,不懈地追求长进,以保守自己的生命脱离罪恶,并保持与上帝甜美而自由的相交。我们也可从欧文的建议中得到鼓励:“如果你定意要操练敬虔,你就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多下功夫,而不要走极端。”
改革宗传道人经常建议听众进行属灵的操练,这些操练可以帮助信徒在实际生活中经历信仰。他们的具体建议包括下列内容:
(1)勤奋地读经与默想(提前4:13)。格林汉姆(RichardGreenham)说,我们阅读圣经,应该比那些搜寻隐藏的珍宝的人付出更多的勤奋。勤奋可以化崎岖为平坦,化艰难为容易,可以将难吃的变为美味。
在读完圣经之后,我们必须祈求上帝的光照,以省察我们的内心和生命,进而默想上帝的话语。有规律的默想圣经可以帮助我们,以上帝作为生活的中心,并将敬拜视为一项操练。默想不仅涉及我们头脑和理性,还关乎我们的内心和感情:它将经文内化到我们的生命中。默想有助于防范无益的和有罪的思想(太12:35),它为内在的生命提供资源(诗77:10-12),为日常的生活带来指引(箴6:21-22)。默想抵挡试探(诗119:11,15),为苦难中的人带来安慰(赛49:15-17),使他人得益处(诗145:7),并将荣耀归于上帝(诗49:3)。
(2)不住地祷告。如果我们要在生活中经历上帝,我们就必须养成私祷的习惯。以合乎圣经的方式与上帝辩论是一门艺术,而祷告则是学习这门艺术的唯一途径。祷告帮助我们紧贴上帝应许的祭坛,并借此抓住上帝自己。
今天,有许多基督徒的祷告生活都是失败的。布鲁克斯(Thomas Brooks)写道:“一个没有祷告的家庭,就像一个没有屋顶的房子,饱受暴风雨的摧残。”如果说,教会历史上的伟人使我们相形见绌,那么,这也许不是因为他们受过更好的教育,更虔诚或者更忠心,而是因为他们是祷告的人。他们被恳求的圣灵所掌管。他们都是上帝圣殿中的但以理。
让我们持定内室的祷告吧,因为经历性的基督教要么被建立,要么受亏损。让我们拒绝满足于那种只有外壳,而没有祷告内核的宗教。当我们在祷告中变得倦怠的时候,让我们开声祷告,或者写下祷告的内容,或者到外边找一个安静的地方,一边散步,一边祷告。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继续祷告。
我们不该放弃在固定的时间祷告,然而,我们也要预备好自己的心,来回应最轻微的祷告呼唤。通过基督与上帝交谈,是我们防治灵命萎缩和对抗灰心的特效药。在灰心的时候不祷告,无异于让伤口化脓感染。而灰心时候的祷告,则是向伤痛之处涂抹的乳香。
让祷告成为你个人和家庭生活的优先。如班扬所说:“在祷告之后,你所能做的会比祷告更多,但是,在开始祷告之前,你所能做的只有祷告—–要常常祷告,因为祷告是保护生命的盾牌,是献给上帝的祭物,是责备撒但的武器。”
(3)研读改革宗经典文献。在信仰生活的经历中,提升敬虔的书籍会带给我们莫大的帮助。阅读属灵的经典吧,邀请那些伟大的作者成为你灵性生活的良师益友。清教徒对这一领域有杰出的贡献。罗伯茨(Maurice Roberts)说过:“大凡出自清教徒手笔的作品,包括讲章、论文、小册子、日记、历史作品和人物传记在内,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致力于属灵生命的培育。”
让我们通过阅读不同主题的佳作,来满足信仰经历中的各种需要吧。若要在生活经历中保持对罪的警醒,请阅读伟宁(Ralph Venning)的《罪之邪》(The Plague of Plagues)。若要更加与基督接近,请阅读安布罗瑟(Issac Ambrose)的《凝视基督》(Looking Unto Jesus)。若要在苦难中寻得安宁,请阅读卢瑟福的《书信》(Leners)。若要从试探中得到释放,请阅读欧文的《试探与罪》(Temptation and Sin)。若要在圣洁上长进,请阅读弗拉维尔的《保守你心》(Keeping the Heart)。
阅读是敬拜的一种方式。阅读是为了被提升,进入上帝的伟大真理,这样,你就可以在真理和圣灵中敬拜三一上帝。然而,阅读的内容应有所选择。要以圣经作为衡量一切阅读材料的试金石。今天,有那么多的基督教文献都充斥着阿民念主义的神学或世俗的思想,不要让这些无益之物来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在阅读的操练中,对永恒的关注应该超过对今生的关注,为了属灵生命的成长所花的时间,应该比为提高专业技能所花的时间更多。当记住泰普(John Trapp)的提醒:“水带有它所流经的土壤的味道,同样,读者的生命也会受到作者的影响。”
在拿起一本书之前,应先问自己,基督会赞同这本书吗?它会让我更加爱慕上帝的圣言,帮助我制伏罪恶,带给我属天的智慧,并且预备我去迎接来生吗?或者,我最好花时间去读另一本书?
与他人分享你所读过的好书吧,因为阅读心得的交流,可以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
(4)记录属灵日志。精心地将灵程中的经历记录下来,能够促进敬虔的增长。它帮助我们默想和祷告,提醒我们记念上帝的信实和祂的作为。它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价自己,监控生活的目标和优先次序,并坚持其他各项属灵操练。
(5)尊主日为圣。我们应该视安息日为可喜乐的,是一项特权,而非乏味的重担。在这一天,我们可以不受打扰地来敬拜上帝,进行属灵的操练。如巴刻所言,“我们当放下属世的事务,目的是要专注于属天的呼召。”
(6)服侍他人,传扬基督。耶稣盼望我们传扬福音,服侍他人(太28:19-20:来9:14)。我们当以顺服(申13:4)、感激(撒上12:24)、乐意(诗100:2)、谦卑(约13:15–16)和爱心(加5:13)来回应祂,遵行祂的诫命。上帝呼召我们,用祂所赐的每一样属灵的恩赐去服侍他人(参见罗12:4–8:林前12:6–11:弗4:7–13),尽管这样做有时会遇到困难。作为基督徒,我们最大的赏赐之一就是去服侍人。如果我们能够亲眼目睹,因着圣灵对上帝圣言的赐福和我们的努力,人们更加与基督接近,那么舍此以外,我们更复何求?这样的经历能够在内心深处使我们降卑,吸引我们更加亲近上帝。
3、追求平衡的思想
伟大的改革宗传道人追求信仰生活的平衡,他们关注的重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信仰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之间
客观是主观的食物;因此,主观总是以客观为根基的。例如,清教徒认为,救恩的确据根植于上帝的应许。然而,只有通过主观的蒙恩证据和圣灵的内在见证,这些应许才会对信徒越来越真实。没有圣灵的运行,这些应许会产生自欺和属肉体的假定。另一方面,离开了上帝的应许和圣灵的光照,自我检验就会沦为过度的内省,产生捆绑和律法主义。基督教信仰的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必须结合在一起,决不能相互分离。
基督住在我们的心中,是以祂客观的工作为基础的,包括积极和消极的顺服。我们必须尽力追求,在生活中彰显基督。基督的福音必须被作为客观的真理来传扬,但是,传福音的工作又必须由圣灵来施行,且要由内在的信心与所听的道相调和。因此,我们拒绝两种宗教,一种是将主观的经历与客观的圣言为分离而导致的神秘主义;另一种是以错误的历史基础或暂时的信心作为得救的条件。
(2)在上帝的主权和个人的责任之间
几乎所有的改革宗信仰的前辈都一致强调,上帝有完全的主权,而个人则有完全的责任。如何解决二者的逻辑问题已经超越了我们有限的理性。曾经有人问司布真,这两项伟大的教义如何能够被协调起来,司布真回答说:“我不认为那对朋友之间需要协调。”
司布真进而将这两项教义比喻为列车的两根轨道,基督教信仰运行于其上。列车的两根轨道互相平行,在远方的视域中则融合在一起,同样,上帝的主权与个人的责任这两项教义,在今生看似互相分离,在永恒中则会合而为一。我们的任务不是在今生就强迫它们合并,而是要在它们之间保持平衡,并且使我们的生活与之相称。我们必须尽力在基督教信仰经历中,合宜地对待上帝的主权和我们的责任。
(3)在教义、经历与实践之间
根据改革宗传道人的教导,经历性讲道必须保持教义和应用的平衡。同样,基督教信仰包括但不限于经历。合乎圣经的信仰生活立基于纯正的教义、可靠的经历与合理的实践。
4、向他人传讲真理
改革宗和清教徒传道人把讲道应用到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把整本圣经应用到生命的全部领域。他们不以教义为耻。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许多如何传福音的功课,兹列举如下:
(1)传讲有关上帝的真理。这看似浅显。然而,我们是否经常向他人提起上帝的威荣,祂的三个位格和祂荣耀的属性?我们是否经常对他人讲述祂的圣洁、主权、怜悯和爱?我们的福音侍奉是否以纯正的、合乎圣经的一神论为根基?抑或我们接受了现代福音主义的暗示,视上帝为我们隔壁的邻居,会根据我们的需要和愿望来调整祂的属性?我们是否经常告诉他人,上帝和祂威严的属性是如何成为我们真实的经历的?
(2)传讲有关人的真理。你是否向他们谈论我们败坏的本性,以及我们极需在耶稣基督里被拯救?你是否告诉他们,就律法而论,离了上帝的恩典,我们都是罪人,有着可怕的罪行记录:就道德而论,我们的内心都是败坏的,因此,就本性而论,你并不比他们更好?你是否向他们指出,罪根植于我们在亚当里的悲惨的堕落,罪影响着我们生命的每个部分,我们的理性、内心、意志和良知都为罪所辖制,我们本是罪的奴仆,借此向他们展示罪性的可怕?你是否将罪描述为道德上对上帝的背叛?你是否宣称罪的工价乃是死,从今时直到永远?
(3)传讲有关基督的真理。我们是否向他人传讲整全的基督,而不是把基督和祂所带来的益处相分离?或是我们在传讲基督是救主的同时,没有宣称祂是生命的主宰?你是否见证基督是医治罪恶绝症的良药?你是否不断地宣称祂的能力,祂乐于拯救,作为失丧之罪人的独一救主,祂是何等宝贵?
你是否证明,得救的正路是你在基督里的信靠和悔改?保罗说:“或在众人面前,或在各人家里,我都教导你们。又对犹太人和希腊人证明当向上帝悔改,信靠我主耶稣基督”(徒20:20–21)。当上帝给你机会的时候,你是否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向你的朋友或邻舍传福音?你是否向他们解释,对于一个重生的罪人来说,信靠和悔改意味着什么?
(4)传讲有关成圣的真理。你是否告诉他人,在朝见天国君王的路途中,基督徒应该如何在感恩、服侍、顺服、爱和舍己当中追求圣洁?你是否告诉信徒,他应该如何操练默想、敬畏上帝、并像小孩子一样祷告?应该如何靠着上帝的恩典,努力使自己在所蒙的呼召和拣选上坚定不移?你是否在习惯与经历性的信心、悔改和敬虔等方面,训练你的朋友作耶稣基督的门徒?
(5)传讲有关永世结局的真理。不要害怕告诉他人,轻慢耶稣基督的血会有何等的结果,不要畏惧描述咒诅和地狱。如一位清教徒所言:“我们必须拿起上帝真理的杖,击打罪人借以藏身的每一片树丛。直到隐藏者象亚当一样,赤身裸体地站立在上帝面前。”
我们必须迫切地向周围的人传福音,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在通往地狱的途中。我们必须向罪人传讲律法和福音,传讲亚当里的死亡和基督里的生命。让我们拿起每一样武器,使罪人从毁灭的路途中回转,这样,他们就可以靠着恩典,在基督里,与上帝建立生命的关系。我们从圣经和经历中得知,全能的基督能够赐福我们的努力,叫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活过来,救他脱离犯罪的贪欲,使他愿意离弃罪人的道路,并且归向上帝,决意以上帝作为他的目标和赞美。《使徒行传》5章31节告诉我们:“上帝且用右手将高举,叫作君王、作救主,将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赐给以色列人。”让我们因上帝在基督里赐下的奇异恩典来赞美祂。
译者说明
1、第七章的全文和第十九章的个别段落,参照了王志勇牧师编校、陈路翻译的《清教徒的福音侍奉》一书,对某些语句进行了调整。
2、《海德堡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信条》、《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中文译本引用王志勇牧师的译本。
插图
第一章
P8:日内瓦大教堂内部(Interior of the Cathedral of Geneva)
P9:加尔文被逐出前的告别讲道(Calvin preaching his farewell sermonin expectation of banishment)
P12: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圣彼得大教堂,拒绝给自由派分圣餐(Calvinrefusing the Lord’s Supper to the Libertines,in St.Peter’s Cathedral,Geneva)
P15:约翰·加尔文
P19:加尔文的手稿(Facsimile of Calvin’s handwriting)
P:25加尔文最后一次同日内瓦市议会成员交谈(Calvin addressing theGeneva city council for the last time)
P26:法雷尔最后一次在加尔文病榻前的拜访(Guillaume Farel’s lastvisit with Calvin on his deathbed)
第二章
P35乌尔里其·慈运里(UIrich Zwingli)
P36年青的加尔文在村镇里向一家人讲解圣经(Yong Calvinexpounding the Bible to afamily at Bourges)
第四章
P76理查德·西比斯(Richard Sibbes),理查德-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
P80威廉·贝茨(William Bates),托马斯·古革(Thomas Gouge)
P82詹姆士-伍舍(James Ussher)
P84钦定第一版圣经的扉页(The title page of 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King James Version of theBible)
P86爱德姆·克莱美(Edmund Calamy)约翰·拉特夫德(JohnLightfood)
P89约瑟夫·豪尔(Joseph Hall)
P93威廉·布里奇(William Bridge)
第五章
P105(Philip Melanchthon)
P106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第六章
P126威廉·爱梅思思(William Ames)
P130十八世纪在海牙的英国教会,先前的圣礼教堂,(Theeighteenth-century English church at the Hague,the former SacramentChapel,where Ames preached.)
P138科顿·马瑟(Cotton Mather)
第七章
P1441642-1649内战期间的不列颠群岛(The British Isles during thecivil war1642-1649)
P146《天路历程》中传道人为基督徒指出的窄门(Evangelist directingChristian to the wicket gate in Piligrim’s Progress)
P160十七世纪儿童教理问答典型的封面(A typical title page of aseventeenth century catechism book for children)
P163罗伯特-默里·麦克谦(Robert Murray M’Cheyne)
第八章
无插图
第十七章
P376马丁·路德发现了因信称义(Martin Luther discoveringjustification by faith)
P387托马斯-曼顿(Thomas Manton)
第十八章
P401约拿单·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
P405史蒂芬·查诺克(Stephen Chamock)
P411山坡上的秘密集会(A conventicle meeting on hillside)
第十九章
P431约翰·诺克斯的讲道(John Knox preaching
P435盟约者在一片开阔之地敬拜(Covenanters worshipping in the open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