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圣灵的大能

四、爱的永久性(十三8-13)

这段经文跟紧接在它前面的经文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在前一节经文中(十三7),保罗总结说爱是「凡事忍耐」;换句话说,「爱是永不止息」(十三8)。然而,它们的衔接是更深的。在这一章的头三节经文中,保罗将爱和χαρισματα(charismata)相比较。如今,在第八至十三节,他又再次回到这个对比,然而用了新的方法。在此,对比转到这个事实:爱是永久的,而χαρισματα(charismata)是短暂的。这同样也显示了爱本身固有的优越性。因此,爱是永不止息这句话也是为第十三节作预备【注释48】。不幸的是,有时候,因为争论χαρισματα(charismata)什么时候停止的细节问题,而失去了保罗论述中这个强而有力的重点;但是,这些争论也可以成为探究使徒保罗思想的推动力。如果我们清楚无误地理解了终止的问题,就可以领悟这个段落的中心要点。

这些争论取决于以下几个解经上的问题。

1.动词παυσονταιpausontai)的深意

在第八节,跟预言(《和合本》翻译为「先知讲道之能」,下同)和知识连用的动词是被动语态:预言和知识「终必归于无有」,显然跟「那完全的」到来有关(10节)。但是,跟「方言」(《和合本》翻译为「说方言之能」,下同)连用的动词παυσονται(pausontai)却是关身语态(middle,或译「中间态」);有人认为这意味着方言将自动停止。方言本身固有的性质使得它们必须停止——显然,跟预言和知识的终止没有关连【注释49】。这种观点认为:改用这个动词不仅是行文风格上的变化。然而,这是没有根据的。更糟糕的是,它对于这个关身语态的解释是不负责任的。在希腊化时期的希腊语言中,关身语态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影响动词的意思;在一些时态中,可以用关身语态的形式来表明主动语态的意义;这不仅出现在一些动词的未来式(它们比较常用关身语态),也出现在其他时态中。在这种情形下,动词就称为关身形主动意(deponent)动词,只有仔细查考你正研究的动词的所有出处,才能了解关身语态的意义是什么。在新约圣经中,παυσονται(pausontai)这个动词偏好使用关身语态;但是这不表示主词靠自己的能力「停止」。举例来说,当耶稣斥责狂风暴雨时,风暴就止住了(在路八24,使用同一个动词,也是关身语态)——它肯定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停止的。

艾德加(Edgar)的思路稍微有些不同【注释50】。他认为预言和知识都被停止了(亦即,它们都被毁灭了〔被动语态〕),而方言仅是停止了。他说:跟预言和知识的终止连用的被动时态表明,某个外界的事件导致了这终止——就是「那完全的」来了。所以,在第九至十节只提到预言和知识,没有提到方言。他宣称方言是自成一体的,当「那完全的」来到时,方言不会受到影响。毕竟,只有预言和知识是「有限的」:这个有限与完全的论据不适用于方言。因此,方言必然早在「那完全的」来到之前就终止了。

不只艾德加一个人相信,在第九至十节没有提到方言这一事实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他的解释可能是最清楚和最武断的。然而,权衡了以下的因素,我们反对他的提议。第一,在这几节经文中,保罗必须一再把这三者——预言、知识、方言——一起提及吗?你可以轻易地指出,保罗在第十二节写道:「我如今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那里只提到知识,没有提及预言,所以预言也必然被排除在该处所说的以外啰!保罗是必须拘泥于行文风格的老学究吗?第二,适用于预言的内容的,包括不完全与完全的对比,肯定也适用于方言的内容,一旦假定方言被翻译出来的话(见:尤其是十四5)。

简单地说,我不认为第八节所用的παυσονται(pausontai)有太多可供利用的价值,就像你不能利用其他的行文风格特征一样,因为它们通常都无需精细的评论(例如,保罗从第八节转到第九节时,改变了预言和知识的顺序)。

2.「那完全的」(το τελειονto teleion〕)和「这有限的」([το] εκ μερουζ[to] ek merous〕)之间的关系

当「那完全的」来到时,「这有限的」就消失了:这两种类别之间有什么关连呢?

有一些细节是清楚的。当然,消失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作为属灵恩赐的知识(因为知识本身永远不会消失;如果消失的话,没有人会知道它);消失的也不是预言的内容,而是个人说预言的能力;并且透过推断,保罗心里所想的,无疑是指所有的属灵恩赐都要过去。显然,它们消失的时间跟「那完全的」和「这有限的」(10节)之间的对比有关。后者是一个综合的表达形式,以一个作副词用的介词词组【注释51】为基础,这个介词词组在这段经文中出现了三次:「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都在第9节),还有一次是「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12节):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神圣事情的知识是不完全的,同样,我们的预言充其量也只有传递部分的信息。在第十节,这个作副词用的介词词组加上了一个冠词,而成为实名词用法【注释52】,翻译成「这有限的」(《和合本》)——也就是说,不完全的状态。这种「有限」或者不完全状态的消失,取决于「那完全的」来到(10节)【注释53】,因此,后者是与保罗时代属灵恩赐的「不完全」性相对立的。这一点在第十二节下半节有清楚的说明:「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

然而,这完全的什么时候来到呢?它有什么特征呢?对此,有三组理论。【注释54】

有人强烈主张说:「完全」是指教会的成熟,或信徒个人的成熟【注释55】。在新约圣经中,这个词的用法最常用于跟基督徒的成熟有关的情况;所以(他们主张说)保罗故意在此选用这个词,使得我们无法确定成熟的确切时刻。如果主在保罗去世以前回来,那么主再来就带来了所应许的「成熟」或「完全」;如果主在保罗去世以前没有回来,那么圣经正典和信徒灵性成熟所需的一切信息的完成,将导致这个「完全」。

也有人强烈主张说:「完全」是指圣经正典本身的完成【注释56】。这种主张的大部分动力,来自对于圣经真理已成定局的深切关注。比如说,如果运用预言恩赐的权柄,跟在以赛亚、杰里迈亚、或阿摩司手中的权柄是一样的,那么就很难看出,如果仍然在运用预言的恩赐,一个人怎样能够避免慢慢进入异教崇拜的立场【注释57】。为什么这些现代的先知不写下他们的预言,然后这些预言又被教会接纳为「正典」呢?虽然我很快就会指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然而必须指明的是:灵恩派并不总能掌握这个问题的复杂性。例如,在最近的一篇书评中,因为一些人想要区分,在神所默示的著作完成以前和以后,神分配恩赐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一个灵恩派学者略带讽刺地嘲笑这种作法,谴责他们强行把「正典以前的神」和「正典以后的神」一分为二。这个谴责具有某种洞察力;但是,它没有论及一些难题,即神在耶稣里、和在第一代见证人身上满有恩慈的自我启示是独一无二的,而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独一性。

第三种,也是大多数人主张的解释认为,「完全」跟主再来(或者,大概是死亡〔如果它先发生,而且纯粹从个人的观点、而不是从绝对的角度来看待「完全」这个问题的话〕)有关。我说的是「跟主再来这件事有关」,而不是跟「主再来」这个词本身有关,因为有人反对说,παρουσια(parousia)这个词是阴性,而「完全」这个词却是阳性。这个反对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完全」不是主再来这件事本身,而是主再来这件事的发生所导致的事物状态。

有关这三个主张的辩论,结果非常重要,因为保罗写着说: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换句话说,预言、知识、和方言等恩赐(根据推测可假定,还有大多数【注释58】其他的属灵恩赐)在保罗写信的未来的某个时候,都将归于无有,他称那个时候为「完全」。如果能够确定这个时候是在第一或第二世纪,那么,今天所谓的预言、知识、或方言的恩赐都是无效的。反过来说,如果这个时候是指主的再来,那么,这段经文并没有排除方言或预言恩赐在现今的有效性。当然,这不是必然意味着,如今所宣称的每一个特定恩赐都是有效的。它也不是必然表示,在主再来以前,某项属灵的恩赐或诸多恩赐不会被收回。然而,它确实表明,如果有人希望排除现今所宣称的一切属灵的恩赐,是不能从圣经得到支持的。

我的判断是,这第三个主张在它的辩护里提出了强有力的证据。最重要的因素包括:(1)难以相信保罗会期望哥林多人以为,他所说的「完全」是在暗示圣经写作的结束。(2)最重要的是第十二节下半节。「完全」产生了一种事物的状态,就是我的知识,在某些方面,可以跟神现在对我的知识相提并论:「到那时我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样。」这不是说保罗预期会得着无所不知的能力,而是说「在完满实现的国度里,他预期会得着释放,脱离理解(尤其是理解神和祂的话)上的错误和无能,后者是今生的一部分。他的知识将如同神现在对他的知识一样,因为,这知识不包含任何错误的印象,也不限于在现今的时代所能领受的。」【注释59】保罗的观点不是说,属灵恩赐将会由于本身固有的软弱或缺陷而消失。倒不如说,他的论据是建立在「那将要来的基础上」【注释60】。用巴特(Barth)那值得背诵的话来说,「因为太阳升起来,所有的光都消失了。」【注释61】当神那奇妙的知识变成我们的知识时,这类恩赐——诸如预言、知识、和方言——的目的就已经归于无有了:它们还能提供什么服事呢?(3)十二节上半节也几乎是同样重要的。「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这句话暗示神圣的启示不清楚或者仍然是模糊的【注释62】;然而,当那完全的来到,我们「就要面对面了」——在《七十士译本》中,这几乎是神显现的惯用语【注释63】,因此,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指主再来所引起的新状态。正如特纳(Turner)所说的,指着主再来说的是「这样的确定,使得加尔文(Calvin)能够这样说:『有人把这个讨论全部应用到主两次来临之间的时期,这是愚蠢的。』无论我们如何尊敬新约圣经的正典,如果那正是保罗正在谈论的话题,唯一可以怪他的是,他在第十二节使用极度夸张的表达方式。」【注释64】(4)有人认为「完全」是指(如同在以弗所书中一样)犹太人和外邦人联合成为一个新的「完全的」人,但第十二节的意思也同样排除了这种建议。这个题目跟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的上下文不相关【注释65】。事实上,认为这是指「主再来以前的成熟」的任何看法,都只是使第十二节的话变为多余的。(5)第一节同样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虽然,在古代世界,婴儿和成人的对比是一种标准的修辞手段【注释66】,在此处的具体用法却是要求一个从婴孩到成人的巨大变化。如果主张说在圣经正典完成以前,初代教会的属灵经历和成熟度,相对于正典完成以后教会的经历和成熟度,就好像一个婴孩的谈话和领悟力相对于一个成人的谈话和领悟力一样,这种说法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6)假设「完全」一词在别处果真不曾用来指主再来引起的整个事物的状态,那么,事实上,它出现时也总是作形容词用。只有在此处,它是一个带冠词的中性字,作实名词用,可能只是为了跟「有限的」或「不完全的」相对比而造出这个词的。(7)有一种观点认为保罗是在谈论圣经正典的完成,这种观点取决于一种假定,即新约圣经的预言及相关的恩赐,跟写在旧约圣经里的预言,在启示上和权威上具有同样重大的意义。如果可以挑战这个假定——我将会在下一章试着挑战它——那么,必须采纳这种立场的神学压力将大大减少。

当然,所有这些主张没有一个提议说,保罗所关注的,是要为说预言的恩赐在教会内的发挥,设立相对的频繁度;我们也没有提到历史方面的异议,即认为预言和方言的恩赐确实停止了。此时,这些事情都是不相关的。在这几节经文中,保罗确立了:今世的结束,就是这些恩赐最终必须废弃的时候。

3.确定什么是存到永远的(十三13

基本上,有三种主张。

第一、许多人把如今(νυνι δε,nyni de)这两个字理解为时间用法:现在,今世,只有三种美德存留,信、望、和爱;然而,如果这三者当中最大的是爱,它大概超越了其他两者,因为独有它是存到永远的。他们认为这一点得到了一个事实的支持,就是信心和眼见是可以相对比的(林后五7):如今我们凭信而行,那时我们将凭眼见而行。而且,盼望实现以后,盼望就消失了(罗八24-25)。所以,只有爱是永恒的。然后,这又暗示着:如果当主再来时,信和望终止了(尽管这两个美德可以用来作为预言、方言、和知识的对照),那么,预言、方言、和知识必然在主再来以前就停止了;后者又回到「完全」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上了。【注释67】

第二、也有人主张说,这三样这个词,集体地概括了信、望、和爱的三组合,所以,它们集体地成为一个标准,用来衡量新的事物:比这个集合实体更大的是爱(就是说,神的爱)【注释68】。在永恒里,我们的信心、盼望、和爱心是否会继续,这个问题比较不重要;我们必须认识的终极价值是神对我们的爱。

第三、开头的如今(νυνι δε,nyni de)这两个字,不应该从时间的角度解释为指今世说的,而是应该从逻辑的角度,解释为:「而事实上」或者类似的意思,「与所有提到的短暂的性质和活动形成对比。」【注释69】这种观点认为,这三种美德都延续到永恒;但是,在这三者当中,最大的是爱,理由则没有详细说明,但是大概是因为神自己彰显了爱,却没有彰显信心或盼望【注释70】。根据这样的解释,由于这三种美德都是长期的、永久的,就没有理由说,我们不能把恩赐(比如预言和方言)看成是在原则上持续到主再来的。

我认为,第三种解释大部分是正确的,而且从下列几个考虑,也许可以得到支持,并作一点微小的改动。

(1)没有明显的方法可以决定,应该从时间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来理解如今(νυνι δε,nyni de、)这两个字。这两种用法在新约圣经中都可以找到,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如果保罗是要强调时间性的「现在」,那么他应该用αρτι(arti),而不是νυν或νυνι(nyn或nyni),意思才比较不会含糊不清。换句话说,如果保罗想要清楚无误地讲明第一种观点,那他所选择的可是一种奇怪的表达方式。

(2)至于第二种观点,μειζων(meizōn,比较大)就着字形而言确实是一个形容词的比较级,而不是最高级;从表面上看来,这可以用来支持这个立场,主张保罗只是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一方面是信、望、爱三者的组合,另一方面是神的爱。但是,在希腊化时期的希腊语言中,常常把形容词的比较级字形当作最高级来使用,这是一个常识,而且在新约圣经中也是很常见的(例如,「在天国里谁是最大〔μειζων,meizōn〕的?」)。事实上,在希腊文中,最高级的字形μεγιστοζ(megistos)很少见,在新约圣经中也只出现一次(彼后一4)。这并不表示第二种解释必然是错了,但确实表明它跟μειζων(meizōn)这个字形毫无关系。

(3)在新约圣经其他地方,再也找不到冠词后面跟着一个数字和一个指示代词/形容词,说明这里应该译作这三个或这〔闻名的〕三组合或类似的意思。【注释71】

(4)代名词τουτων(touton,这些)是复数字,对第二种立场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在我主张的解释中,这个复数就毫无问题:所有格是区分用法,爱是刚刚列举的这三者中最大的。第二种解释必须把所有格当成比较用法:〔神的〕爱比这些更大。但是,如果把这三者的组合视为集体用法,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那么,我们必然可以预料到,跟比较级「更大」连用的代名词,不应该是τουτων(touton),而应该是τουτου(toutou;亦即,〔神的〕爱比这个〔三组合〕更大)。我们没有找到单数形式,这个事实已经排除了这种解释。

(5)无论如何,在这段经文中引进神的爱,来对比(假定)我们对祂和对其他人的爱,这是完全没有上下文根据的。【注释72】

(6)第一个解释——唯有爱是存到永远——最有力之处,在于有一些经文证实:在永恒里,信心成为眼见,而盼望则被现实所取代了(林后五7;罗八24-25;林后四18)。如果必须从这个角度来看信心和盼望,那么,这种信心和盼望就不能持续到永远。但是,莱肯(Lacan)、倪莱克(Neirynck)、巴瑞特(Barrett)和其他人已经相当有力地指出,把这些经文应用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十三节是错误的【注释73】。我们先看盼望:从某个角度来说,一旦永恒来到,确实就不再需要朌望了。但是,盼望并不是只有这个意义:举例来说,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十九节写道:「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从某个角度来说,保罗大概期待盼望会超越今生继续存在,继续享受我们所盼望的事;因为从某个角度看,盼望不仅仅是期待福分的来到——一旦这些福分来到,就不再需要这种期待了——而是坚定地抛锚在基督自己身上。我们的盼望是在神里面,在基督里面;按照这个意义来说,盼望持续到永远,无疑是打开了一个无限量的、既新且深的福分,一个没有穷尽的世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会问:一旦我们开始享受新天新地,难道我们将停止对前面的期盼吗?再来看信心:从某种角度看,信心确实将被眼见所取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信心不过是存着感恩的心来信靠神,深深地感激祂,忠诚地顺服祂。在下一个五百亿年(如果我可以用时间的范畴来谈论永恒的话)的任何时期,我在天国的法庭出现,除了相信神的恩典以外,难道还能有其他的任何基础吗?

所以,信、望、爱这三者似乎都将存留。它们是长期的、永久的美德。保罗在此引进信和望,把它们跟爱放在一起,可能是因为这三者的组合或这个组合的一部分,在早期的基督教是如此普遍(见罗五1-5;加五5-6;弗四2-5;西一4-5;帖前一3,五8;来六10-12,十22-24;彼前一3-8、21-22)。但是,如果三者都存到永远,为什么说爱是这三者中最大的呢?

在这一章的经文本身有一个间接的提示。毕竟,这不是首次引入信心和盼望:信心出现在第二节,而盼望出现在第七节【注释74】。在第二节,保罗可以想象到运用没有爱的信心,而不是没有信心的爱;在第七节,盼望是构成爱的众多美德之一,如同各种不同的色光组合成了白光一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爱是包罗万有的美德。你可以构想其他的方式来说明把信、望、和爱联系在一起的关系,但是,在保罗的讲解中,爱是根本,甚至是神的子民在永恒里的典型美德的根本。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些美德中最大的是爱。另外,圣经强烈地坚持说神就是爱(约壹四16):然而,圣经如果说神是信心,或神是盼望,可就真是难以想象了。神是爱,也许是约翰的表达方式,而不是保罗的表达方式;但是结论是相同的。再说一次,这当中最大的就是爱。

从这个解释得到两个结论。第一个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似乎没有符合圣经的正当理由(至少在这一章没有),说圣经预期了方言和预言很早就会停止,从而禁止这些恩赐在现今的运用。当然,这不是说,每一个自称是预言或是方言恩赐的,全部都是真实的。我将在下一章更多谈到这些恩赐的性质。

第二,还有一个更令人震惊的应用。用一个解经学者的话来说:「如今……爱和恩赐是彼此对立的,并从末世论的角度主张说后者将要止息。所以,恩赐跟爱不一样,它们不是永恒显现在时间的范畴里,而是圣灵以暂时的方式彰显出来。因此,这些恩赐使我们坚定地站在『尚未完全实现』的这一方。」【注释75】

两个世纪以前,乔纳单·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仔细探究了一个问题,即什么使教会像天堂一样【注释76】。他的答案是:是爱。教会在时间里彰显那还没有来到的荣耀,不是靠方言的恩赐,甚至也不是靠预言、施舍、教导来完成的。是靠爱来完成的。有一天,所有认识主的灵恩派,和所有认识主的非灵恩派,将不再有什么可争执的;因为所谓的属灵恩赐将永远归于无有。那时,这两个群体的信徒们将回顾并深刻地思考这个事实:把他们跟这已过去的世界连在一起的,不是方言的恩赐,也不是对方言恩赐的敌意,而是他们有时候设法向对方表达的爱,不管对方在方言的恩赐上抱持哪种立场。基督徒的爱是最大的证据,证明天堂已经入侵我们的领域,圣灵已经浇灌在我们身上,并且证明我们是一个还没有完满实现之天国的国民。【注释77】

【注释1】关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对这一章的解释的一个很好的概述,见Jack T. Sanders,“First Corinthians 13”,Interpretation 20(1966):159-87。关于文学类型的讨论和有用的参考书目,见Hans 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A Critical and Historical Commentary on the Bible,ed. George W. MacRae,trans. James W. Leitch,Hermeneia series(Philadelphia:Fortress,1974)。在坚称这一章是道德训勉而不是诗歌的主张中,最有影响力的是Ceslaus Spicq,Agapé dans le Nouveau Testament. 3 vols.(Paris:Gabalda,1959),2:53-120与Ernst Hoffmann,“Pauli Hymnus auf die Liebe”,Deutsche Viertel-jahrsschrift für Literaturwissenschaft und Geistesgeschichte 4(1926):58-73。

【注释2】《以斯拉三书》四章三十四至四十节。见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可方便地得到最重要的模拟。

【注释3】关于这一点,见:尤其是Nils W. Lund,“The Literary Structure of Paul’s Hymn to Love”,Journal of Biblical Literature 50(1931):266-76。

【注释4】见:F. F. Bruce,1 and 2 Corinthians,New Century Bible(London:Marshall,Morgan and Scott,1971)。

【注释5】Gerhard Iber,“Zum Verstëndnis von 1 Cor. 12:31”,Zeitschrift für die neu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54(1963):43-52;A. Bittlinger,Gifts and Graces:A Commentary on 1 Cor. 12-14,trans. H. Klassen(Grand Rapids:Eerdmans,1968)。

【注释6】Bittlinger,Gifts and Graces,73。

【注释7】’Επει ζηλωται εστε(epei zēlōtai este)。

【注释8】David L. Baker,“The Interpretation of 1 Cor. 12-14”,Evangelical Quarterly 46(1974):224-34。

【注释9】Max-Alain Chevallier,Esprit de Dieu,Paroles d’Hommes(Neuchâtel:Delachaux et Niestlé,1966)。

【注释10】Ralph P. Martin,The Spirit and the Congregation:Studies in 1 Corinthians 12-15(Grand Rapids:Eerdmans,1984),35。

【注释11】同上,57页。

【注释12】同上,75页。

【注释13】Martin,The Spirit and the Congregation,35提到Wischmeyer,Der höchste Weg. Das 13. Kapitel des 1. Korintherbriefes(Gütersloh:Gerd Mohn,1981),32,并说她已经指出και(kai)可以有反义的意思;但这个作法是不恰当的。我们也必须问那种意思本身的可能性是:很有可能、频繁、还是罕见。正如我们已经看见的,这种意思既不太可能也不常见。

【注释14】W. Harold Mare,“1 Corinthians”,in The Expositor’s Bible Commentary,ed. Frank E. Gaebelein,12 vlos.(Grand Rapids:Zondervan,1976),vol. 10尤其是如此主张的。

【注释15】这些困难如下:(1)在Ƣ46和D*抄本,ει τι取代了ετι,是许多人偏好的读法,包括BDF §272:「如果有任何超越的事物,我就指示你们一条道路吧!」如果这种读法是正确的,我们可以预料óδον前面应该出现冠词。另外,G. Zuntz,The Text of the Epistles:A Disquisition upon the Corpus Paulinum(London:British Academy,1953),90指出:事实上,Ƣ46在此有毁损,使我们不能确定这里的读法;而且仅仅「倚靠西方文本是不明智的」。(2)我同意巴瑞特(Barrett)的看法,把ετι καθ υπερβολην视为形容词的用法,「一条比较好的道路」或「一条更妙的道路」。但是,也可以把这个词语看成是副词用法:「除了〔到目前为止我所说的一切〕以外,我指示你们一条道路」。这似乎是把爱当成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我所喜欢的那种翻译把爱本身当作这条「道路」。见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Robert L. Thomas,Understanding Spiritual Gifts:The Christian’s Special Gifts in the Light of 1 Corinthians 12-14(Chicago:Moody,1978)。

【注释16】Οδοζ(道路)的用语是源自智慧文学的,在这里的上下文中,在作为整个生命道路的爱和χαρισματα(charismata,恩赐)之间,恰当地设立了一个鲜明的对比。尤其是Stanislas Lyonnet,“Agape et charismes selon 1 Co 12,31”,in Paul de Tarse:Apotre de notre temps,ed. L. De Lorenzi(Rome:Abbaye de S. Paul h.l.m.,1979)509-27。

【注释17】不同于Hans Lietzmann and Werner Georg Kümmel,An die Korinther Ⅰ. Ⅱ.,Handbuch zum Neuen Testament,vol. 9(Tübingen:J. C. B. Mohr,1969)的见解。

【注释18】Bruce,1 and 2 Corinthians。

【注释19】除了标准的解经书和专题的研究以外,也不可忽略Karl Barth,Church Dogmatics(Edinburgh:T. and T. Clark,1961),4/2:824-40;Leon Morris,Testaments of Love(Grand Rapids:Eerdmans,1981),238-59;Heinrich Schlier,Nun aber bleiben diese Drei:Grundriss des christlichen Lebensvollzuges,2d ed.(Einseideln:Johannes Verlag,1972),186-93对这一章的处理。

【注释20】Spicq,Agapé,2:66-67(为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所依循)指出λαλω的位置是在των ανθρωπων和και των αγγελων之间,而不是在这两个词语之前或之后。经过GRAMCORD计算机系统的检索表明,在希腊文新约圣经中,这种结构(用来修饰一个名词的另外两个名词以και连结在一起,却被一个限定动词隔开)只有在这里出现过一次。

【注释21】有些人引用启示录十四章二至三节;H. L. Strack and P. Billerbeck,Kommentar zum Neuen Testament aus Talmud und Midrasch,5 vols.(München:Beck,1922-28),3:449-50;《以赛亚升天记》(Ascension of Isaiah)七章十五至三十七节。但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乔布遗训》(Testament of Job)四十八至五十章,其中乔布的女儿们说各种不同等级天使的话语。

【注释22】但是,大多数的学者,如果有所评论的话,也都赞同巴特瑞的评语:「『我已经成了』是在卖弄学问。」

【注释23】除了注释书(尤其是Archibald Robertson and Alfred Plummer,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First Epistle of St Paul to the Corinthians,2d ed. [Edinburgh:T. and T. Clark,1914];C. K. Barrett,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2d ed. [London:Black,1971];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Barclay. William. The Letters to the Corinthians [Philadelphia:Westminster,1956]=巴克莱着,周郁晞译,《哥林多前后书注释》[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3];与M. E. Thrall,Ⅰ and Ⅱ Corinthia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5])以外,见K. L. Schmidt,“κυμβαλον”,in TDNT,3:1037-39;Hans Dieter Betz,Lukian von Samosata und das Neue Testament:Religionsgeschichtliche und Paranetische Parallelen,Texte und Untersuchungen zur Geschicte der altchristlichen Literatur,vol. 76(Berlin:Akademie-Verlag,1961);W. Harris,“‘Sounding Brass’and Hellenistic Technology”,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 8(1982):38-41.。

【注释24】参C. K. Barrett,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注释25】Robertson and Plummer,Corinthians。

【注释26】难以明白ψωμισω的确切意思(《和合本》作「赒济」)。习惯上,他表示「喂养」(参:罗十二20,《和合本》作「吃」);但是,它可能有分成小块的意思,即,「如果我把所有的物品分成小块来喂养穷人」,或者类似的话。

【注释27】有关不同的异读,不仅见注释书,也可参:Zuntz,The Text of the Epistles,35ff.;J. K. Elliott,“In Favour of at καυθησομαι 1 Corinthians 13:3”,Zeitschrift für die neu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62(1971):297-98;René Kieffer,“‘Afin que je sois brulé’ ou bien‘afin que j’en tire orgueil’?(1 Cor. ⅩⅢ. 3),”New Testament Studies 22(1975-76):95-97。

【注释28】参H. Strathmann,“μαρτυζ κτλ.”,in TDNT,4:486-89以及其中所引用的主要文献。

【注释29】这不是说保罗认为不存在其他的根据来验证基督教信仰的真实性。例如,加拉太书一章八至九节清楚地表明,保罗坚称某些教义是基督徒信仰不可或缺的。但是,在这个迥然不同的关于爱和「属灵」恩赐的宣称中,只有前者是不可少的。

【注释30】这一部分的「赞美诗」肯定是仿效犹太人的道德训勉(paraenesis);Gerhard von Rad,“Die Vorgeschichte der Gattung von 1 Cor. 13,4-7”,in Geschichte und Altes Testament:Festschrift für A. Alt(Tübingen:J. C. B. Mohr,1953),153-68建议说它是以一种「消极的信仰告白」模式为基础。一些类似的诗(例如,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引证的《以萨迦遗训》〔Testament of Issachar〕四章)跟这一章在形式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是在主题上很不一样,因为它们乃是论及头脑简单的人。

【注释31】也就是说,在《七十士译本》中,这个动词用来翻译希伯来文的和相关的词语;例如,在箴言十九章十一节:「人有见识,就不轻易发怒;宽恕人的过失,便是自己的荣耀。」

【注释32】这里的动词是,在新约圣经中只有出现在这里;但是同源词和在《七十士译本》和新约圣经中都很常见,通常是刻画神对人的特征:例如,罗马书二章四节,十一章二十二节——此处,甚至指在受到很大的激怒时所表现出来的恩慈。

【注释33】περπερευεπαι见H. Braun,“περπερευομαι”,in TDNT,6:93-95,恰当地把它的意思跟保罗在哥林多面对的局面联系起来。

【注释34】Barrett,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注释35】这个词组并非总是与否定词一起使用(参:同源词在希伯来书十章二十四节的用法),但是,大多数是这样。

【注释36】συγχαιρει见Barrett,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注释37】同上。

【注释38】把πανπα这个词当作副词用。

【注释39】Wischmeyer,Der hochste Weg,105。如果她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就排除了πανπα στεγει的其他可能译法。

【注释40】Bruce,1 and 2 Corinthians。

【注释41】Robertson and Plummer,Corinthians。相反地,有些人认为παντα的意思是「总是」:爱总是保护、相信、盼望、和忍耐,也许含有末世应许的弦外之音。从句法结构的角度看来,不能排除这种解释的可能性。但是,把第七节跟它前面的经文连在一起,要比跟它后面的经文连在一起,条理更清楚;而且,如果把第四至第七节当成一个整体来读,这段经文的焦点在于基督徒的爱如今是怎样行动的。而不是它要维持多久才到末世。

【注释42】Robert Joly,Le vocabulaire chrétien de l’amour estil original?Φιλειν et ’Αγαπαν dans le grec antique(Bruxelles:Presses Universitaires,1968)。

【注释43】D. A. Carson,Exegetical Fallacies(Grand Rapids:Baker,1984),especially 26-32(卡森著,余德林、郭秀娟合译,《再思解经错谬》,台北:校园,1998,尤其是28-34页)。

【注释44】参:Spicq,Agapé,2:108-11。从强调的角度而言,根据第四至七节来判断,着重点似乎在于对其他信徒的爱;例如,爱是「凡事包容」,或说「总是包容」,这句话本身并不适合用来表达对神的爱。但是,从神学的角度而言,任何一个基督教的架构都难以把这两个意思分开。对于各种解释所做的一个有用的概论,见A. G. Vella,“Agapé in 1 Corinthians ⅩⅢ”,Melita Theologica 18(1966):57-66。

【注释45】Anders Nygren,Agape and Eros:A Study of the Christian Idea of Love,3 vols.(London:SPCK,1932-38),1:98-107(虞格仁着,《历代基督教爱观的研究》,两册,1950,1952)。

【注释46】James Brennan,“The Exegesis of I Corinthians 13”,Irish Theological Quarterly 21(1954):270-78。

【注释47】见:尤其是Morris,Testaments of Love。

【注释48】Lietzmann and Kümmel,An die Korinther Ⅰ. Ⅱ.。

【注释49】保持这种看法的人当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Thomas,Understanding Spiritual Gifts,105;Robert L. Thomas,“Tongues Will-Cease”,Journal of the Evangelical Theological Society 17(1974):81-89;S. D. Toussaint,“First Corinthians Thirteen and the Tongues Question”,Bibliotheca Sacra 120(1963):311-16;Robert G. Gromacki,The Modern Tongues Movement(Philadelphia: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1967),128-29;J. Heading,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Kilmarnock:Ritchie,1967)。

【注释50】Thomas R. Edgar,Miraculous Gifts:Are They for Today?(Neptune,N.J.:Loizeaux,1983),336-37。

【注释51】εκ μερουζ

【注释52】το εκ μερουζ

【注释53】το τελειον

【注释54】在我看来,关于这些问题最优秀的三个讨论是K. S. Hemphill,“The Pauline Concept of Charisma:A Situa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Ph.D. diss.,Cambridge University,1976),113ff.;Wayne A. Grudem,The Gift of Prophecy in 1 Corinthians(Washington,D.C.: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2);以及M. M. B. Turner,“Spiritual Gift Then and Now”,Vox Evangelica 15(1985):39。

【注释55】尤其见Thomas,Understanding Spiritual Gifts,106ff.。

【注释56】尤其见Douglas Judisch,An Evaluation of Claims to the Charismatic Gifts(Grand Rapids:Baker,1978),但是,在讨论这个主题的非灵恩派作家当中,这种观点非常普遍。

【注释57】举例来说,即使是像Richard B. Gaffin,Jr.,Perspectives on Pentecost:New Testament Teaching on Gifts of the Holy Spirit(Phillipsburg,N.J.: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1979)这样认为το τελειον是与主再来有关的学者,仍然主张说,预言、方言等等是启示的方式,而圣经的书写已经停止了。

如果假定是这样的话,那么就没有必要坚称,这段经文是教导说:所提及的启示方式——预言和方言——将会继续发挥其功用,直到基督再来。保罗无意明确指出任何特定的方式将要停止的时间。他所确定的是,当「那完全的」来到时,信徒现在这种不完全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以同属暂时性的启示方式为基础的)都要终止。就所讨论的这段经文而言,预言和方言终止的时间,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111页)。

换句话说,贾分(Gaffin)认识到:不能利用这段经文来教导说,预言和方言在第一或第二世纪就停止了,所以,他试图要在这段经文跟主再来的关连这个问题上保持中立,就说保罗根本没有明确指出终止的确切时间,因此,这个问题可以在教义的基础上,而不是解经的基础上来处理。然而,保罗明确地指出,当那完全的来到时,预言和其他的恩赐将要停止;如果照着贾分所认为的,完全是跟主再来连在一起,那么他的解释对经文的领悟太少了。

【注释58】我说「大多数」,是因为,正如我们在第一章看见的,χαριαμα这个词可以指救恩本身,后者大概是不会消失的(然而,即使是这样,它在目前尚未完全实现的状态终将消失)。另外,使徒的恩赐(十二28)有某些特性跟它有关,我将在下一章简短地提及这一点。

【注释59】Grudem,Gift of Prophecy,213。

【注释60】Günther Bornkamm,Early Christian Experience,trans. Paul L. Hammer(London:SCM,1969),184-85。

【注释61】Kari Barth,The Resurrection of the Dead,trans. H. J. Stenning. Reprint.(New York:Arno,1977),81。

【注释62】δι’ εσοπτρου εν αινιγματι这个综合表达引发了相当多的讨论。它有可能采纳了民数记十二章六至八节的一个暗示(见Grudem,Gift of Prophecy,145-46注53)。从古代世界的镜子质量低劣,和从异象的角度来讨论,镜子只能提供实物的一个间接而不完全的影像。第二个介词词组可能不是表示已经赐下的启示是难以理解的、神秘的、完全搞不懂的,而是说这些启示是难以清楚辨认的。Wilfrid L. Knox,St Paul and the Church of the Gentile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1),121;Norbert Hugedé,La Métaphore du Miroir dans les Epitres de saint Paul aux Corinthiens(Neuchatel:Delachaux et Niestlé,1957);David H. Gill,“Through a Glass Darkly:A Note on 1 Corinthians 13,12”,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25(1963):427-29;Frederick W. Danker,“Postscript on 1 Corinthians 13,12”,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26(1964):248;Grudem,Gift of Prophecy,144-47。但R. Seaford,“1 Corinthians ⅩⅢ. 12”,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 35(1984):117-20持不同的见解,认为我们根本不清楚保罗是否直接地暗示着神秘宗教。

【注释63】προσωπον προζ(或κατα)προσωπον一语没有出现在新约圣经中;但是,在《七十士译本》中,出现在以下经文中(仅有这些):创世纪三十二章三十节;申命记五章四节,三十四章十节;士师记六章二十二节;以西结书二十章三十五节;参:出埃及记三十三章十一节;和Grudem,Gift of Prophecy,213。

【注释64】Turner,“Spiritual Gifts Then and Now,”39。

【注释65】与J. R. McRay,“To Teleion in 1 Cor. 13,10”,Restoration Quarterly 14(1971):168-83的看法相反。

【注释66】见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

【注释67】尤其见Judisch,An Evaluation of Claims to the Charismatic Gift;Thomas,Understanding Spiritual Gifts,113-15;Vernon F. Moss,“1 Corinthians xiii.13”,Expository Times 73(1962):93;但是见John Moss,“1 Corinthians xiii.13”,Expository times 73(1962):253的回应;Francois Dreyfus,“Maintenant la foi,l’espérance it la charité demeurent toutes les trois(1 Corinthians 13,13)”,in Studiorum Paulinorum,2 vols.,Analecta Biblica,vols. 17-18(Rome:Pontifical,Biblical Institute,1963),1:403-12(他也为νυνι δε在新约圣经中的用法作了精细的归类);Georg Eichholz,Tradition und interpretation:Studien zum Neuen Testament und zur Hermeneutik(München:Chr. Kaiser,1965),121-37的回答。

【注释68】Wischmeyer,Der Hochste Weg,62ff.;Ralph P. Martin,The Spirit and the Congregation,54ff.;同一位作者,“A Suggested Exegesis of 1 Corinthians 13:13”,Expository Times 82(1970-71):119-20。

【注释69】Barrett,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注释70】见约翰一书四章十九节。

【注释71】根据GRAMCORD计算机检索系统对希腊文句法结构所做的检索结果。

【注释72】马挺把他的解释扩展到第十四章。那里,当保罗告诉哥林多人要追随爱的道路时,马挺认为冠词(πην αγαπην)是表示前面已经提及过的:我刚刚提到的这爱,那种爱,即,神的爱。抽象名词通常是带冠词的,所以冠词的出现不总是表示它是指称前面已经提及的,所以,更重要的是,马挺的解释意味着:经过对十三章的全面注释以后,除了最后两个字以外,就没有一个可作为超越其他事物的相关范例。

【注释73】Barrett,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以及尤其是F. Neirynck,“De grote dric bij een niewe vertaling van 1 Cor.,ⅩⅢ,12”,Ephemerides Theologicae Lovaniensis 39(1963):595-615。亦见:Marc-Francois Lacan,“Les trios qui demeurent:1 Cor. 13,13”,Recherches de Science Religieuse 46(1958):321-43。

【注释74】见Emanuel Miguens,“1 Cor. 13,8-13 Reconsidered”,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37(1975):76-97。

【注释75】Conzelmann,First Corinthians。

【注释76】Jonathan Edwards,Charity and Its Fruits,ed. Tryon Edwards(1852;reprint. Edinburgh:Banner of Truth Trust,1969),323ff.。

【注释77】也许应该说,从一个更广的、符合圣经的角度来看,这个验证一直是一个必须的试金石。举例来说,约翰在他的第一封信中,列举了三个验证标准:一个是以基督论的信仰告白为中心的真理验证标准,一个是以基督徒首要顺服基督为中心的道德验证标准,和一个爱的验证标准——约翰没有说这三个中间只要有两个就可以通过了。在别处还有其他的验证标准,用来检验任何自称为信徒的在恩典上的宣称;因为新约圣经的作者们一致认为,救赎的恩典能够转变一个人。然而,尽管没有一个圣经的验证标准是普遍有效的,在某个特定的背景中,某个特定的验证揉准也许是充足的。在哥林多人争论χαρισματα(charismata)的背景下,保罗提出爱的标准,是既必须又充分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