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支持加尔文主义

拣选是敬虔的泉源

下结论说拣选的教义会叫人不在乎追求圣洁,是一个夸大的讽刺;其实正好相反,拣选是叫人追求圣洁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已经看到,很多清楚阐释拣选的经文都引发出经文作者的敬拜,好像一个登山者到达峰顶,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慑。“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罗十一33、36)。在以弗所书一章,保罗在赞美神之后讨论拣选,指出拣选乃是神赐给我们天上属灵福气的一种方式。耶稣教导门徒,神的拣选帮助他们把着眼点从以人为中心转为以基督为中心(约十五16)。拣选把我们的眼目从自己转向神。由于我们没有任何礼物可以献给神来赚取祂的喜悦,我们剩下的只是惊讶、赞美、急不可待地与别人分享神给我们的众多恩惠。

当我们确定我们得救是完全出于神的怜悯,心中便会充满感谢。约翰·卫斯理说他不能接受这个教义,因为这会削弱追求圣洁的主要动力。他大概认为害怕惩罚和希望得奖赏是追求圣洁的动力。@12他问道:“直接对抗循道宗心中圣洁的教义,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加尔文主义。撒旦过去五十年的所有计谋,就妨碍神这方面的工作而言,都比不上这一个教义。这教义打击在得荣耀以先从罪中得拯救的根基,混淆视听—–要努力阻止他们,并且要保护这些弱小的心灵,免得他们受到预定论的毒害。”@13卫斯理的夸大讽刺,完全不吻合清教徒对圣洁的明显关心。与卫斯理同期的清教徒后继人(例如托普雷狄、约翰·牛顿〔John Newton〕、亨廷顿的女伯爵〔the Countess of Huntington〕),还有很多其他人,都不符合他的描绘。

@12John Wesley,The Works of Jobn W’esley(Grand Rapids:Baker,repr.1996),7:376-84。

@13同上,8:336。

比历史评价更重要的一个事实就是,圣经认为拣选是圣洁的重要支柱。保罗提醒我们:“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八15)。既然知道神“预定我们—–得儿子的名分”(弗一5),除了欣然接受神家中的所有宝藏外,还有什么别的可能吗?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神所“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彼前二9),自然会改变我们在世上的思想、感受、和行为。

我们为什么要爱我们的邻舍呢?因为“我们行善,就是神所预备叫我们行的”(弗二10)。我们不是靠好行为被拣选;我们被拣选,是为了叫我们有好行为。“〔神〕预先定下〔我们〕效法祂儿子的模样”(罗八29)。神“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们因信真道,又被圣灵感动成为圣洁,能以得救”(帖后二13)。“所以,你们既是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西三12)。

因此,拣选的教义本身不会在基督徒生命中引起自满、高傲、或懒惰。然而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这些为这教义辩护的人,很多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仁爱、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虽然拣选教导我们,“神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林前一28),但我们表现出来的却可能是一种不敬虔的高傲,似乎神拣选的是高人一等和有特权的人。我们未必会夸耀自己的好行为,但却往往给人一种“懂得比别人多”的感觉,似乎其他人都是次等基督徒。在指出我们弟兄姊妹眼中小刺的同时,我们可能变成忽略了自己眼中梁木的法利赛人。

惟独在基督里称义和成圣

像拣选一样,我们的称义和成圣也都是惟独在基督里。我们已经看到,加尔文跟路德一样,都认为福音的核心信息是叫不义的人得以称义。他的同工和后继人不但传讲这个真理,亦在挑战不断的情况下为此辩护。不仅如此,改革宗神学认为,称义不但与我们怎样得救相关,亦跟我们基督徒从成圣到得荣耀的整个旅程相关。我们不是靠基督得称为义,然后转向靠别人或其他东西以成圣。救恩和生命的所有宝藏,自始至终都惟独藏在基督里。我们不是凭信心在基督里得到一些属灵恩惠,然后又从别处得到别的恩惠。我们若依附基督,便得到基督拥有的一切。我们与基督同作后裔,同享这些宝藏。

因此,尽管改革宗神学区分称义(一个法律上的裁决)和成圣(一个效法基督的渐进过程),却意识到两者是不可分割地连系在一起。那叫我们依附基督以致称义的信心,也叫我们依附基督以致成圣。称义一直是成圣的基础。只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每时每刻都已被称为义,不是出于行为,我们如今才有可能结出信心的果子,有荣耀神和凭爱心服事邻舍的行为。

加尔文相信“称义—–是真敬虔的主要根基”,亦是“一切敬虔的根本”。@14“每当我们拿走了这个认知,便扑灭了基督的荣耀、废除了宗教、破坏了教会、完全推翻了得救的希望。”@15加尔文与圣经一致认为,论及我们怎样在神面前称义的问题,行为与信心是完全对立的。我们不必在此找寻“平衡”。如加尔文所说:“靠信心称义还是靠行为称义,没有中间立场。”@16我们甚至不能把自由意志当作一种称义的途径:“有些人在人的意志中苦苦寻找意志本来拥有的善,但这是徒劳。人试图将自己意志的努力混入神的恩典中,不过是叫恩典败坏而已,就像用污水稀释好酒一样。”@17

@14Calvin,Institutes3.11.1;3.15.7=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叁十一1;参十五7。

@15John Calvin,“Reply to Sadoleto”in Tracts,1:41=加尔文著,《答沙杜里多书》,于《基督教要义》,下册,谢秉德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78三版),286页。

@16John Calvin,Commentary on the Psalms,5:251。

@17Calvin,Institutes2.5.15=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二十五15。

罗马天主教曾教导说(现在仍然这样教导),称义实际上是一个成圣的过程。我们受洗时首次被称为义,洗净了灵魂的罪咎和败坏。然后,我们若与恩典合作,便更进一步配得称为义。如果我们与恩典好好合作,便可以在审判的日子最后得称为义。称义被视为一种注入的公义,使我们能够与神的恩典合作。换句话说,称义与成圣被混为一谈。我在下面会指出,亚米念派对称义的理解亦明显地有这种倾向。

改教家并没有否定成圣,只是把它与称义区分开。称义是一个裁定、一个宣告:一个实际上本身不义的人,惟独因信,基于基督的义,在神面前被看为义。因此,这义并非注入我们,而是归算给我们的;不是让我们有能力,而是要拯救我们;不是部分,而是完全的;不是基督徒生命的目标,而是源头。加尔文说:“因此,我们只将称义解释为接纳:神接纳我们进入祂的恩宠之中,仿佛我们是义人一样;并且我们说,称义包括赦罪和基督之义归算给人。”@18

加尔文相信可以这样总结整本罗马书:“人唯一的义是凭借神在基督里对我们的怜悯;这义是由福音提供给我们,并且靠信心获取的。”@19

@18同上,3.11.2=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叁十一2。

@19Calvin,Commentary on Romans,xxix-xxx=加尔文著,赵中辉、宋华忠译,《罗马人书注释》(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1978年再版),4页。

围绕我们的所有事情都与神的应许对立:神应许我们永远不死,环绕我们的却是死亡和败坏;神宣告祂算我们为义,我们却被自己的罪覆盖;神说祂以慈悲仁爱待我们,但神对外的审判,却以神的忿怒威吓着我们。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闭上眼睛,超越自己和与我们相关的所有事情,不让任何东西妨碍和阻止我们相信神是真实的。@20

@20同上,180=加尔文著,《罗马人书注释》,84页。

保罗在罗马书四章25节谈到,基督被钉十字架,是为了我们的罪;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加尔文指出:“因此,假如称义的意思是革新,那么我们也必须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表示祂为我们取得让我们治死肉体的恩典,这是没有人会接受的—–因此,〔保罗〕所说的仍是归算的义。”@21

@21同上,186=加尔文著,《罗马人书注释》,87页。

接受基督的信心,只是接受一份礼物的行动。罗马天主教却坚持,为了取得称义的地位,信心必须成为爱的行动。换句话说,信心不但要结出爱的果子,而且要等到信心有这个顺服的行动,才能叫人称义。

然而,加尔文对信心有这样的定义:“肯定不移地知道神对我们怀有父亲的好意,正如祂在福音中的宣告,祂为了基督的缘故要作我们的天父和救主。”@22此外,信心亦是“信心是坚定地、确定地认识到神眷顾我们,这认识以神在基督里白白赏赐我们应许这一真理为基础,并借着圣灵向我们的心思启示、且印在我们的心上”。@23“就称义而言,信心完全是被动的,并不带来我们自己的任何功劳以求讨得神的恩宠,而是从基督那里领受我们所缺乏的一切。”@24“信心让我们披戴上别人的义,这是我们从神得到的礼物”,@25而不是依靠任何德行或行动,去改善我们固有的道德境况。

@22Geneva Catechism(1536),in Tracts,2:132。

@23Calvin,Institutes3.2.7=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叁二7。

@24同上,3.13.5=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叁十三5。

@25Calvin,Commentary on Romans,159=加尔文著·《罗马人书 注释》,72页。

信心叫我们称义,不在于信心的美德,而是在乎信心的对象——基督。即使是软弱的信心,它所依附的却是大有能力的救主。事实上,加尔文补充说:“所有人的信心总是混杂着不信。”@26特别为了反驳重洗派,加尔文教导说:“我们的信心永远不会完全,—–我们仍有不信的成分。”@27

@26Calvin,Institutes3.2.4=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叁二4。

@27Calvin,Commentary on the Synoptic Gospels,2:325。

然而,那仰望基督以致称义的信心行动,亦让我们得以成圣。基督的义被归算和赐给我们。尽管我们在义中的成长在此生不会完全,我们却是凭借已在基督里的完美公义来生活。加尔文说:

我们通过信心,认识并拥有父神出于恩慈而赏赐给我们的基督,并且通过信心,我们特别得到两个好处:首先,借着基督的义,我们与神和好,神不再是审判者,而是成为我们仁慈的天父;其次,借着圣灵的成圣,我们渴望生命的纯全和清洁。@28

唯一的区别在于,虽然我们承认信心与善行有必然的联系,然而我们把称义归给信心,而不是归给善行。如果我们单单转向基督——祂是我们的信心的对象,也是信心得到一切力量的源头。@29

信徒不会用一只眼睛仰望基督,好得称义,另一只眼睛却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是双眼注目于基督。“你在认识此信心的同时,必然认识成圣。”@30

@28Calvin,Institutes3.11.1=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叁十一1。

@29同上,3.16.1=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参十六1。

@30同上。

加尔文特别担心的是,重洗派倾向把信心转成行为,并且想像可以在此生达到完全的信心,更不用说爱的顺服。他警告说:“要慎防撒旦的诡计。—–我们看到有些人离开教会,因为他们要求教会达到最高的完美,—–企图为自己建立起一个新世界,并在其中建立一个完美的教会。—–他们离开了神,破坏了教会的合一。”@31由于我们已经借着基督完全的公义得称为义,

我们便可以毫无顾虑地追求圣洁——不论是多么的不完全。“我们既然与达到完全相距甚远,就必须一直竭力追求长进,每天与纠缠我们的邪恶争战。”@32称义是在一瞬间一次和永远的宣告,但改变却是一个过程。“基督不是借着圣灵马上、或在一瞬间使我们得到完全的更新,而是贯穿我们的整个生命,不断地改造我们。”@33

@31Calvin,Commentary on Habakkuk to Haggai,351。

@32Calvin,Institutes3.3.14=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叁三14。

@33Calvin,Commentary on the General Epistles,209。

成圣和恩典的媒介

当我由福音派改而加入改革宗,我注意到两者的一个最显著的差异,就是改革宗对教会和恩典媒介的强调。如果有人在我初作基督徒时要我列举出辅助信徒成圣的方式,我大概会把自己每天的灵修放在优先于讲道、洗礼、主餐、和参与教会之上。事实上,我往往以为自己的灵修时间比牧师讲道更重要。我不但认为洗礼跟重生是两回事,亦把洗礼与重生作出对比。我不认为主餐是一个定期性的恩典媒介,乃以为主餐充其量只是提供我另一个机会进入内心深处自我省察,并且激励我更加坚决地致力于追求敬虔。

至少有好一段时间,我和家人定期参加一个家庭教会。这教会没有讲道、没有圣礼、没有正式的牧长,事实上,也不需要加入为会友。这一切都被认为太“教派化”(churchianity),是不真实的形式主义,会威胁我们与基督之间那自发性、无拘束、内在、深邃的个人关系。甚至与其他基督徒的交通团契,亦只限于对个人灵命长进有帮助的情况下,才被视为有价值。至于与其他肢体在基督里一起成长,就是经由基督所命令、并由适当蒙召之圣职人员执行的恩典管道,并且我们要向这些圣职人员负责——所有这些都被认为只是人为宗教的外在标志而已。

当你从三一神和祂的福音开始,成圣便不能被视为一个攀登神秘经历或臻至道德成就的过程。相反,这是神以肉身降下,进入我们的痛苦中。耶稣基督成为肉身,代替我们完成了律法,承担起我们的罪债,胜利地复活,如今坐在满有权柄的宝座上,并借着圣灵从那里倾倒出祂的恩惠。时至今日,仍然是神在采取所有行动:祂差派出传道人,并在洗礼和主餐中把基督传送给我们。活动的箭头是从上而下,从神到我们,不是自下而上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善行除了向外,向有需要的邻舍,无别处可呈献。神不需要我们的善行,但祂希望我们以善行服务我们的邻舍。

成圣过程不只是个人性,而是圣约性;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成圣并非我们努力争取神的悦纳,而是我们蒙悦纳后的成果。正因这个缘故,恩典媒介不只是在基督徒生命开始时才需要,而是贯穿基督徒的整个生命。每一星期,福音信息吹动基督徒扬帆前进。尽管基督徒只受洗一次,其果效却是持续的;改革宗基督徒谈及回到我们的洗礼,每天治死肉体,使我们的属灵生命充满生气。通过主餐,神不断地向我们的良知保证,祂乃是我们在基督里恩慈的父神。

加尔文跟其他改教家一样,认为真教会的标记是“纯洁地宣扬神的道与合宜地施行圣礼”。@34“在哪里看见神的道被纯正地宣讲和聆听,在哪里看到圣礼按照基督的吩咐施行,—–那里有神的教会。”@35改教家们无疑强调个人借着相信基督而得救的重要性,但“个人与基督的关系”和“属于教会”两者之间竟出现二元区隔,这会令他们与使徒一样困惑。“神的荣耀和教会的拯救是几乎无可分割地连系一起的。”@36

@34Calvin,”Prefatory Address to King Francis I,”6(in Insti-tutes,p.25)=加尔文著,<题献>,于《麦种基督教要义》,23页。

@35Calvin,Institutes4.1.9=加尔文著,《麦种基督教要义》,肆一9。

@36Calvin,Commentary on Ezekiel,2:294。

改革宗的信仰和实践,意识到恩典教义对成圣的影响,因而强调讲道和圣礼并不是我们向神表示委身的途径,而是神向我们施恩的媒介。当然,神的工作一定带出由圣灵推动的回应。我们当然要以信心和悔改,以赞美和彻底遵从神的命令来回应,但恩典媒介永远在先。在神的拯救工作之外,不可能有感恩的回应。

规范原则

唯独从圣经,我们认识到我们按本性在亚当里的真相,以及按恩典在基督里的真相。我们无法靠推测、观察、或经验来发现或明白福音。福音宣告神在基督里的救赎工作,因此要经由一个报讯者向我们传讲。改革宗与路德宗教会都同意这一点。

然而,改革宗基督徒从起初开始就一直坚持,更广泛地应用圣经的充足性(唯独圣经〔sola scriptura〕)。圣经是信仰和实践的唯一规范——不但对明白福音,亦是关乎圣经所教导的一切。教会要在神有说话的地方说话,在神没有说话的地方保持沉默,不但是关乎我们如何从死亡和审判中得拯救,亦是关于敬拜、传福音、和门徒训练。在公开敬拜方面,我们不单不可以做圣经禁止的事,亦不可以增加或减少圣经的吩咐。耶稣在祂的大使命中命令门徒传讲神的道、执行圣礼,还有“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太二十八20)。我们不可以加添或删除神话语中的任何启示。

在整本旧约圣经中,一直以极严肃的态度看待神的圣洁。当以色列人感觉无法承担神的道,便说服亚伦为他们造了一只金牛犊,让他们绕着狂欢乱舞。幸亏摩西为他们恳求,神才撤销要毁灭他们的惩罚。神的律法对敬拜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指示:摆设和幕幔,每一种献祭所用的祭物和仪式,还有分别圣与俗的程序。拿答和亚比户像他们的父亲亚伦一样,因对敬拜仪式有所加添而引起神的怒气。这些大祭司都被当场处死。以色列的假敬拜往往从妥协敬拜形式开始(违反了第二条诫命),最后沦为偶像敬拜(违反了第一条诫命)。

改革宗基督徒从这些圣经例子汲取教训,警戒大家不要添加或减少神对敬拜礼仪的命令。这毕竟是神的工作,使用神的方法本该是为了我们的益处!加尔文劝诫说:“假如把任何新奇的方式混进神的敬拜中,便会破坏敬拜。让我们—–学习,不要把我们自己的新玩意硬加进神的敬拜中。”@37加尔文亦注意到早期教会有敬拜偶像的欲望。保罗不断提醒提摩太,叫他不要理会批评他的人,要完全专注于传讲神的道。“他们标新立异,几乎没有留下接受教诲的空间。”@38

耶稣责备祂那时代的宗教领袖,说他们以自己的规则和敬拜,败坏了神的道。“我们看到,在敬拜神的形式和方法方面,人们表现出极度的傲慢,因为他们不断地要谋划出新的敬拜模式。”@39加尔文在他的争辩中指责中世纪教会的,不是其传统主义,而是他们的渴求标新立异。与古代的先祖相反,中世纪教会在神所制订的敬拜方式中加上“凡火”,增加了礼仪、规条、和迷信的成分。

@37Calvin,Commentary on the Four Last Books of Moses,2:329-30。

@38Calvin,Commentary on the Pastoral Epistles(on Tit.2:15),323。

@39Calvin,Commentary on the Synoptic Gospels,2:245。

我们也许较易察觉出其他传统的标新立异做法,但更正教徒亦有自己“追求创新”的方式。神有制订献身呼召、认罪祷文、为跨教会机构宣传、爱国庆典、盛会游行,还有其他无数的敬拜程序吗?这些程序往往取代了公开诵读和传讲圣经、取代了公开祈祷、取代了圣礼,取代了会众同声歌诵神的道。

神的属性在新约下并没有改变。祂仍然是圣洁的神。因此,我们绝不敢犯那把旧约圣经的神和新约圣经的神分割开的致命错误。这是同一位神,祂从西奈山向我们说话,祂不会让别人夺取祂的荣耀,祂叫我们除了耶稣基督,不接受其他人为先知、祭司、和君王。我们不必再为赎罪而献祭,而是献上感恩和赞美的活祭。我们不必再通过各种洁净的礼仪,才能在神面前算为洁净;我们是受洗归入基督,凭信心接受祂,并且有圣礼的印证。基督已经凭借祂的权柄,决定我们要怎样敬拜、怎样植堂和组织教会、怎样与圣徒交通团契、怎样在世界过我们每一天的生活。

因此,在公开敬拜中,不可以有圣经没有命令的任何成份,无论是直接的命令或从经文必然推论出来的命令。这是耶和华的严肃聚会,信徒既是喜乐地聚在一起,亦充满尊敬和敬畏。这不是我们的聚会,不是朋友、亲戚、同事、或任何人为的集会。这是由圣父在圣子中借着圣灵所招聚的聚会,是神应许要赐福祂的百姓和加添教会人数的地方。

诚然,分辨聚会的程序和环境是合理的。程序是指新约圣经直接吩咐的聚会内容。基督不单为福音性的聚会,亦为定期性主日崇拜立定了一些程序:传讲祂的道、洗礼、主餐、祷告、唱诗、为圣徒收集捐献。我们不敢以自己想出来的新主意,把神为祂子民所设计的聚会变得杂乱无章。三一神自有祂的意思,我们最好不要阻挡祂的工作,祂要以自己的方式,通过祂的恩典媒介来分发祂的恩惠。

我们当然还要考虑到聚会的环境,这可由教会自己决定。圣经没有明文指定聚会的时间、礼拜仪式的次序、教堂的建设,还有其他可让教会自由决定的事情。规范原则的一个含意就是,信徒可以摆脱领袖在教义和规则上加给他们的负担。惟独基督是王。那位为祂百姓舍命的,同样是他们的主。祂不会赦免了他们的罪,从罪和死的捆绑中释放了他们,然后把他们交给专制的宗教领袖、机灵的营销人员、或想创立企业王国的人。好牧人不会放弃祂的祭司身份。祂是我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

这亦意味着,神话语的每一项教训,我们都必须遵行,但我们不受人之教义和规则的限制。当基督的仆人传讲神的道,执行祂的圣礼,并且以神的道指引我们,我们必定要遵行,但教会没有权柄创设自己的教导和律例。与基督联合就是脱离其他所有的主人,并且在祂里面,成为众人的仆人。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