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基督教爱观研究

五、卡利他与恩典——人的上升与上帝的下降

人藉着卡利他上升到他的创造主面前目的是要得着祂,也就是人「至高与不移的好处」(summum et incommutabile bonum)。但创造主与人,也就是祂的被造物,之间的距离越远,卡利他的上升也就越困难。人有力量提升自我到上帝面前,还是注定身为被造物的人应该尽力爱自己周遭的被造物?在卡利他与渴癖的她的对抗中,是否后者必定会得胜?人是否真能达到卡利他,而符合爱的诫命的要求?

奥古斯丁曾经思索过这个问题,部分是因为保罗的恩典神学,但更重要的是这关系到他对伯拉纠派(Pelagianism)的反驳。他发现后者主张的是基督教道德观,把人与上帝相交的重点全都放在人身上。伯拉纠并没有否认上帝恩典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但把「恩典」限缩为下面三点:(1)上帝在创造时赋予人类自由意志,让人能够始终选择良善。(2)祂进一步藉着律法并藉着基督的示范,向人显示他必须完成的善,而让他的选择更容易。(3)虽然在这种情形下,人依旧会选择行恶,但上帝藉着赦免罪恶而彰显出祂的恩典,让人的自由意志能够不被过去羁绊而重新开始。@139

@139伯拉纠特别反对所有原罪观念。这跟他坚持主张人具有自由意志息息相关,这可说是他整个思想的基本概念。他跟奥古斯丁不同之处是,他意志不是完整的,而是零散的。他比较不重视整体的意志,而注重个别单独的意志。因此,他不认为罪是整个意志的悖逆,而只是个别的犯罪行为,而人只要随时靠他的自由意志择善弃恶就可以克服这一切。择善弃恶不只是思想而已,也是个别的行动。

奥古斯丁对这种伯拉纠派的恩典概念给予最严厉的反驳。对我们来说,只包括上述三要素——自由意志、律法与罪得赦免——的恩典毫无用处。既然我们现实生活的环境里面充满各种感官诱惑,只要他们搧起我们的快感,就能不费吹灰之力的让我们的欲望自甘堕落,又能无情的把我们囚禁在必朽的事物当中,那么一个任凭我们随意决定方向的自由意志又有什么用处?同样,我们从律法以及基督的榜样学习要渴望天上的事物,但那些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一切却对我们置之不理,那又有什么用处?最后,上帝基于祂的恩典与怜悯已经赦免我们以往所犯的一切罪恶,但我们未来的所有行为只能仰仗那无法让我们的欲望摆脱低贱事物,转而渴望天上事物的自由意志,又有什么用处?对我们真正有价值的恩典,必须是一股能够介入我们日常生活,确实能在此时此地发挥功效的力量。奥古斯丁不承认伯拉纠的「幻影论」恩典观念是真正的恩典。它只是意味着上帝从起初就下定决心要我们自立自强。奥古斯丁认为真正有效的恩典就是:上帝亲自介入我们的生命。他并不反对自由意志和律法——他也认为这些是必要的,因为没有自由意志也就没有善恶之分,没有律法我们也就不知道该如何生活@140,然而,他想强调的是单靠这些还不够。而他用「恩典」一词专指远远超越这一切的上帝的介入。@141

@140″Quod cum ostenderoquemadmodum sit uiuendum…”De spiritu et lit.,cap.v7.

@141″Neque scientia divinaene peccatum dominetur.”De gratia et lib.arb.,cap.xiv.27.

既然这样的话,为何在自由意志和律法共同的运作下,还是无法带领人向善?答案就是:恐惧不能成全律法,唯独爱才可以。@142虽然人在表面上行善,但这是因为畏惧刑罚而不是因为爱上帝,那么他行善是带着奴仆的心态,而不是出于一颗自由自在的心,这跟他不行善并没有差别。「因为不是卡利他的根所结的果子就不是好果子。」@143首要之务就是应该真正的让意志顺服超自然的善。律法的诫命绝对无法完成这件事,惟有用新的欲望驱走旧的欲望,用卡利他胜过渴癖的她才可以。快感的甜蜜要用比它更甜蜜的东西才能克制。@144因此,这一切最终又回到如何才能得到卡利他这个问题上,它是「律法的成全」以及一切良善的根源。伯拉纠认为人可以在自我心中培养出卡利他;奥古斯丁不同意。「主张我们不需要上帝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卡利他,无异于主张不需要上帝就可以得到上帝。」@145如果起初人就是神明,@146人就不至于天生就俱有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这种向上的趋性。但奥古斯丁反对这种希腊观念,并主张人是被造物跟其他万物没有两样。此外,人已经因为堕落而远离上帝并沈沦在必朽的尘世;因此他自然会在周遭的物质世界中找寻他的「好处」。就理论上说,人确实处在高层世界与低层世界的中间地带,让他可以任意选择一个方向发展;但就他目前的情况来说,他的选项其实只有一个。因为自从堕落以后,人天生就具有向下的趋性,而且无法把自我渴望导向永恒。他本身没有任何卡利他,如果他要得到卡利他,就必须由上帝特殊的恩典赐给他,也就是必须从外而内的注入他心中。

@142″Venerat autem tempusimpleri pertimorem.”In ev.Jn.,tract.vii.10.奥古斯丁对于旧约的看法,同前,tract.iii.14:”Non erat ista jubebat,non sanabat.”律法命令:不要爱世界,等等。但受到旧约管辖的人无法承担,但不受旧约管辖的基督却为我们的缘故亲自承担”Haec est gratia,et magna gratia.”

@143″Quod mandatum siradice non surgit.”De spiritu et lit.,cap.xiv.26.

@144Conf.,lib.IX.,cap.1.

@145De patientia,cap.xviii.15.“Unde est in—–Deo,vicimus Pelagianos.”De gratia et lib.arb.,cap.xviii.37.

@146伯拉纠的弟子Caelestius就主张这种看法:"Si anima non—–peccato obnoxia est."De gestis Pelagii,cap.xviii.42.

这种注入恩典与爱(infusio caritatis)的观念往往被用来证明奥古斯丁主张恩典兼具玄奥与自然主义两种特性。因此,哈那克表示:「对上帝的爱是分批注入的。」@147奥古斯丁恩典论最根本的错误应该就是其中的「物理特性」(ihres dinglichen Charakters)@148;确实,他被指控相信「爱可以像药物一样注入。」@149同样,赫尔曼(W.Herrmann)发现奥古斯丁恩典观的缺点就在于他的头脑无法了解人藉着上帝恩典(化为历史的基督与我们相遇)归信的过程,因此就把恩典想象成一股神秘的力量。@150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奥古斯丁这种「注入」卡利他的观念跟保罗在《罗马书》五章5节所说:「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这句话直接相关。奥古斯丁绝对没有认为恩典是奇迹或者自然发生的念头。如果我们要从「玄奥与自然」和「个人与心里」当中选择一个形容奥古斯丁的观点的话,那么后者比较恰当。卡利他之所以被注入我们心中(并非跟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毫不相干)正是因为赐给我们的圣灵的缘故。认为奥古斯丁恩典论遗漏了「心理学」观点的看法并不正确。相反的,他特别重视这一点,而且他费尽心力要说明清楚引导人从渴癖的她走向卡利他的归信过程。最明显的证明就是,他成功的把上帝的恩典引进欲望的心理架构里面。

@147A.Harnack:Lehbuch der Dogmengeschichte,Bd.lll.,4Aufl.,1910,p.84:”Die Liebe Gottes—–der Seele eingeflosst.”

@148前引书,p.84:「正因为他非常强调恩典是藉着基督而来(gratia per Christum),但在构想恩典的部分或者阶段(按照其重要性分为开始、中间与完成)的时候,却制造出恩典俱有物理特性的错觉(der Irrrwahn ihres dinglichen Charakters)。」

@149前引书,p.88.

@150W.Herrman:Ethik,5Aufl.,1921,p.96:「奥古斯丁没有说明人如何在心中做出这个关键抉择—–即使如此,奥古斯丁也没有说明一个人在认识基督并经历祂的大能的时候,他心中的火是如何燃起来的。对他以及往后许多基督徒来说,恩典本身就俱有力量,而且一切都来自基督这种观念就已经足够了。他们认为这是一股对个人生命有帮助的神秘力量。」

那么,奥古斯丁认为爱是怎么注入人心中的呢?简单的说,他的出发点就是:身为被造物的人类必须从自身以外的地方找寻他的「好处」,不是较低层的世界就是较高层的世界。较高层的世界可以提供永恒与无限的好处。然而,较低层世界的好处垂手可得。就人的本性看来,这二者的竞争可说是非常不公平。低层世界一下子就搧起人的快感而收服人心,相较之下,属天的好处似乎既遥远又不切实际,因此无法吸引人心。上帝藉着祂的律法赋予人追求超自然好处的责任,又命令人要透过卡利他渴求它。但这只是外在的约束,无法与内在欲望(世间物诱惑人心的工具)的约束相抗衡。永恒事物无法与必朽事物相抗衡的原因,可说是在于人已经超出它吸引力的范围。必朽的事物紧紧贴近人的身边,不断的吸引与诱惑他。诗人说得好:「每个人都要追逐自己的快乐」;只要任何诱人的享乐一出现,所有人几乎都会自动的趋之若鹜。@151如果永恒的事物也要具备这种力量,就必须接近人,接近到它的吸引力远远超过必朽的事物,而让人无法抗拒。这就是道成肉身的意义所在。它搭起一座桥梁跨越隔离人与其创造主的鸿沟。如今上帝,我们永恒的好处,已经不再远离我们。祂藉着基督降临世上来到我们当中,距离我们非常接近,在跟这个好处相比之下,所有世间的好处都黯然失色。上帝藉着基督启示祂自我就是吸引我们的力量。@152「一根绿油油的树枝可以吸引羊只。几颗坚果可以吸引小男孩。」@153这就是上帝跟我们相处方式的写照。当祂想吸引我们接近祂的时候,祂就以基督为中介,让我们确切知道这就是「天父的吸引力」。祂在天上的宝座中距离我们非常遥远,但藉着基督就能非常接近我们,我们的属天好处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跟世间物一样接近我们,应该感谢祂以及祂的道成肉身。@154

@151Ev.Jn.,tract.xxvi.4.

@152"Ista revelation,ipsa est attractio."同前,tract.xxvi.5.

@153"Ramum viridem ostendis—–cordis vinculo trahitur.”同前。

@154″Cum ergo longe—–proximus ille longinquus.”Sermo CLXXI.,cap.iii.3.”Venit Christus mutare—–vitae coelestis amatorem.”Sermo CCCXLIV.1.

就人类对低层世界与高层世界的抉择来说,这使得人的立场完全改观。在此之前,自由意志只不过是在理论上可以任意选择,并且人注定要选择低层世界,因为它的吸引力较强。但是如今因为「天父的吸引力」,高层世界也能成为我们可以期待的现实。藉着基督的道成肉身,我们被吸引进入永恒世界的磁场范围,因此可以亲尝属天生命的甜蜜滋味。「我们心中有一股特定的快感(voluptas cordis),那滋味类似天粮般香甜。」@155在此之前,我们的超自然好处只是一种强制的律法,因此不能深深的打动我们。如今它是一股活泼的力量,让我们从心里最深处就情不自禁的被它吸引。「既然那些藉着世俗享乐而发挥吸引力的事物能够吸引喜爱它们的人,」奥古斯丁说道:「那么天父启示的基督岂不也能吸引〔爱祂的〕人吗?最能吸引灵魂的岂不就是真理吗?它为何会有口腹之欲,为何希望自己的味蕾健全可以判断真假,岂不就是要享受灵知、公义、真理、永恒?」@156当上帝藉着基督把祂自己赐给我们的时候,祂给我们应该爱的对象以及用来爱它的卡利他。@157我们应该爱的对象就是祂自己,但卡利他也是祂自己,祂藉着圣灵亲自居住在我们心中。@158即使我们对上帝的爱也完全是祂给予的恩赐。@159

@155Ev.Jn.,tract.xvi.4.

@156同前,tract.xxvi.5.“An vero habent—–a voluptatibus suis?”同前,tract.xxvi.5.

@157“Dedit se pisum—–datus est nobis.”Sermo XXXIL.,cap.i.2.

@158"Quia Spiritus sanctus—–Deum de Deo.”同前,cap.ii.3.

@159″Prosus donum Dei—–Deum,fecit Deus.”In ev.Jn.,tract.cii.5.

那么,恩典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的地位与意义是什么?答案可分两部分:

1.从一个观点来说,恩典(gratia)是奥古斯丁理解基督教的关键词。我们生命中的一切最终都仰赖上帝的恩典。这对一般人以及基督徒的生命来说都一样。我们本来一无所有,一切都属于上帝。「你在成为人之前是尘土;你在成为尘土之前只是虚无。」@160在上帝接受我们成为祂的子女之前,我们是罪人与忿怒之子。因为上帝的恩典我们得以存在,因为上帝的恩典我们得以称义。@161它被称为恩典是因为这是平白无故赐下来的,根本没有我们的功劳。@162奥古斯丁可以说,凭借着信心与善行,我们就能够得到永生为赏赐,但是他的意思绝不是要抵销上帝的恩典。虽然信心是出自上帝恩典的赏赐,但所谓我们藉着它「配得」永生的意思只是指我们领受的是「恩上加恩」。我们的善行并不出自我们自己,乃是出自上帝,祂本着祂的恩典在我们心里动工。@163我们的信心与行为完全仰赖恩典,它也是这一切的基础。奥古斯丁不厌其烦的表示上帝的恩典在我们所有的行为之前(praevenit)。最重要的是,道成肉身就是上帝恩典与慈爱最确切的铁证。@164「要是上帝不爱罪人,祂就不会从天上降临世间。」@165上帝的恩典超出理性解释的范围。恩典直接出自上帝的旨意;我们不能用其他原因搪塞它的动机。当我们指称一件事情是恩典的时候,这就足以说明一切。@166

@160Enarr.in Ps.cxliv.10.

@161"Attendamus ergo gratiam—–et justificati sumus.”同前。

@162"Ubi audis,gratia—–attulisti,nihil meruisti.”同前。

@163″Quid ergo?nos—–nos bona operatur.”Enarr.in Ps.cxliv.10.

@164″Per ineffabilem gratiam Verbum caro factum est.”In ev.Jn.,tract.lxxxii.4.

@165同前,tract.xlix.5.

@166″Nam quae major—–invenias nisi gratiam.”Sermo CIXXV.,cap.iii.3.

奥古斯丁在这一点上跟他卡利他论的出发点——希腊思想,相去最远。看起来他似乎已经放弃爱乐实论,转而完全从爱佳泊观念的角度思想。就传讲上帝的恩典来说,奥古斯丁似乎称得上是传讲上帝自发与「无原由」的爱最尽心竭力的一人。但实情并非如此:他对恩典的见解还有另一面,这会让我们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

2.如果上帝没有因着祂的恩典屈尊降临我们中间,我们就不能因着卡利他上升到祂面前。这就是奥古斯丁异常重视恩典的原因,但也有其限制。没有恩典就不可能接近上帝。没有恩典,卡利他的羽翼下就没有气流让它飞升到上帝面前。恩典「抢先」我们所有的作为,就像是手段先于目的一样。目的始终都是藉着卡利他上升到上帝面前。这就把我们带回爱乐实。前面所说一切关于奥古斯丁以上升体系架构的救恩之道依旧屹立不摇。恩典只不过是被引进来成为整个上升必备的手段。上帝的恩典(带给人永恒与超自然的好处,并唤起他对神国的渴望)完成律法和自由意志无法完成的使命(因为我们的快感与世俗事物交织在一起)。恩典不是要废掉律法,乃是要满足律法的要求。它跟律法不同的地方就是它不只是要求行善;它会让人乐于行善。@167恩典不会消灭自由意志,而只是带给它一个新的选项,随之也就有了新的方向与目标。@168“Gratia Dei ex nolentevolentem facit(上帝的恩典能让人从不甘心乐意变成甘心乐意。).”@169原本在律法之下,对我们来说沈重艰困的事情,如今变得轻省喜乐,因为卡利他已经藉着恩典住在我们心中。只要能够得到自我所爱,有什么人不愿意为爱忍受艰辛?是想那些因为贪财爱誉而愿意舍弃一切的人。他甚至不认为这是一种牺牲。卡利他也就是这样跟恩典融合为一体,使得他认为费尽千辛万苦上升到上帝面前不再艰辛困难。@170

@167″Non obligation,sed delictatio.”In ev.Jn1.,tract.xxvi.4.”Nos autem dicimus—–quod deus est."De spiritu et lit.,cap.iii.5.“Per fidem confugiat—–delectat quod inpedit."同前,cap.xxix.51.

@168"Liberum ergo arbitrium—–iustitia liberre diligatur.”同前,cap.xxx.52.

@169「上帝的恩典能让人从不甘心乐意变成甘心乐意。」Opus imperfectum contra Julianum,lib.Ill.,cap.cxxii.

@170Sermo XCVI.,cap.i.1:“Non est durum—–lene,caritas facit.”171“Ut enim non—–homines faceret deos.”Sermo CCCXLIV.,1.

虽然奥古斯丁在谈论恩典与道成肉身的时候,最强调的还是上帝的降临,但这不表示他已经舍弃爱乐实观念,正如前面所说。他基本上仍然根据上升体系理解与上帝相交。恩典与道成肉身只是它必备的手段。上帝降临的目标就是我们的上升:上帝成为人,好让我们成为神。@171奥古斯丁把恩典形容为一座阶梯(对他来说非常合理,因为恩典跟卡利他的注入[infusion caritatis]是一样的),能让我们攀升进入神圣的生命,并为我们开辟出通往天家的道路,这足以显示恩典观念跟爱乐实思想之间没有太大差异。@172因此他的态度其实没有真正的改变:我们对上帝的爱依旧是与上帝相交的关键;只是若没有上帝的爱的帮助,我们就不可能拥有这种爱,因此这在他的思想中也有其特定地位。@173最重要的就是上帝藉着基督降临在失落的世人当中,然而这对奥古斯丁来说没有内在价值(intrinsicvalue)。换句话说,奥古斯丁最重视的不是道成肉身的原因,而是其目的,也就是动机。他对道成肉身原因的探讨止于这是一个出于上帝的爱的神迹;道成肉身的重点是上帝,至圣者,基于怜悯降临罪人中间,并愿意与罪人相交。从目的论来看,道成肉身同样是上帝的爱的启示,但重点在于它发生的原因是要让我们能够上升到祂面前。就前者来说,焦点在降临世间并自我牺牲的上帝以及祂的爱;就后者来说,焦点在人身上以及他取得必要的手段,让他得以在灵里自主并往上升的过程。

@172″Facit[gratia Dei]illi gradus—–cantatur Canticum graduum.”Enarr.in Ps.lxxxii.10.Epist.CIV.,iii.11.

@173″Ut diligeremus,dilecti sumus.”Sermo CLXXIV.,cap.iv.4.”Quae merita bona-eam nondum haberemus.”De gratia Christi,xxvi.27.

因为奥古斯丁反道德主义(anti-moralism)而主张幸福主义(eudaemonism),所以他能够把以上帝为中心和以人为中心这两种思潮以交织在他的恩典论里面。他因为反道德主义,所以坚持以上帝为中心。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一切都出于上帝的恩典。成全律法又是一切良善根源的卡利他不是我们天性的一部份,也不是能够后天学习的。它一定是我们不配得到而由上帝白白赐给我们的恩典。它一定是藉着圣灵融入我们心中的。在这一切过程中,我们的眼光目不转睛的仰望上帝。但卡利他观念同时又被安置在幸福论的架构中,被视为心理学上的欲望,而成为名符其实的自我中心。虽然卡利他已经被注入人心,人依旧继续努力满足自我的欲望,但他不再追求感官事物,而是追求超自然的好处。此时人的眼光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自己,以及能满足我们需要的事物。

奥古斯丁不断反对新柏拉图学派的原因在于他们既不了解道成肉身,也没有为恩典留余地。他只是单纯的想为基督教的爱佳泊观念找个立足之地。但他并没有藉此机会彻底推翻新柏拉图学派的救恩论。虽然他身为基督徒却依旧秉持爱乐实的救恩之道。他将之打造成他的卡利他论,而且其中充满着他的恩典论。卡利他,也就是以「天上的爱乐实」为主要印记的向上的爱,是唯一通往上帝的正途。但只要卡利他仅仅是律法的要求,那么它就毫无功效,而且对我们来说,犹如死巷。必须要有一股更强劲的动力,才能克服我们的懒散以及天生抗拒向上的习性。当上帝基于祂的恩典把卡利他注入我们心中就能成就这事。卡利他就是那单枪匹马就能推动我们心中神属天爱乐实的发动机,也就是能让我们顺利上升的力量。

这些观念让奥古斯丁成为天主教恩典论的始祖。他把卡利他与渴癖的她(上帝的降临与我们的上升)结合在一起而创造出原始基督教与希腊救恩思想、爱佳泊救恩之道与爱乐实救恩之道的综合体,并成为中世纪教会的主流思想。尽管天主教对奥古斯丁的恩典观有许多不苟同的地方,@174却忠实的承接起奥古斯丁首创恩典是一种让我们能够上升到上帝面前的「注入的爱」这个基要观念。@175

@174参J.Mausbach:Die Ethik des heiligen Augustinus,Aufl.,1929,Bd.I.,p.43:「奥古斯丁关于教义的创建未必全都被教会接受而视之为瑰宝。虽然他被冠上『恩典学者(doctorgratiae)』的头衔,但不能就此认为天主教全盘接受他的恩典论与预定论。奥古斯丁对『上帝在人身上成就的恩典、人类意志与能力的渺小以及人在罪中的纠缠的重视超过他对维持人类本性的道德自我的重视』,其结果就是,在他的时代以及数百年后的今日,都引起世人对他产生极大的误会与误解。这不只是论辩时语言犀利与否的问题,也反映出思想的偏颇与粗。」

@175开于此观点见K.Adam:Das Wesen des katholizismus,4Aufl.,1927.他在论证恩典就是「爱的注入」时,不断的表示这会在人心中点燃一股新的爱乐实(new eros)。「相反的是,从天主教的观点看来,恩典是一种活力,能唤醒与汇聚人灵魂内里的各种力量、理性、意志与感性,并且用新的爱乐实点燃它们」(197页)。「它犹如我里面一股永恒无尽的爱。这就是新的爱乐实、新的坚强意志、新的圣[灵]满注,也就是圣洁的爱」(198页)。「的确,藉着特定的主观迹象以及积极的自我检讨,人可以在道德上确定他是否被新的爱乐实所感动,从而可以得知他就是爱之子、上帝之子」(200页)。

上升和下降两个趋势在卡利他里面合而为一。卡利他生命的基础就是上帝的恩典;但这跟道成肉身、下降、虚己一样,基督徒的生命也要以谦卑为印记。然而,按照卡利他而活的目标是要达到上帝崇高的境界,藉着爱的渴望达到祂的完美;因此,在基督徒的生命中还有一股向上的趋势。奥古斯丁以一个巧妙的比喻说明这种双重特性:卡利他就像一棵树,把根深深的扎入地下,为的是要它的顶端能够向上伸展到更高的天际。@176每个人都希望自我被高举,奥古斯丁说,但我们往往忘记被高举之前要先能谦卑虚己。@177基督降临世间并谦卑祂自己就是要教导我们这件事。我们从祂身上学习到要屈尊谦卑,以便找到通往高处的道路。@178“Descendite,utascendatis et ascendatis ad deum(要屈尊降卑然后就可以上升,并且上升到上帝面前。).”@179

@176″Arborem attendite:ima—–radice auras petis?”Sermo CXVII.17.

@177″Nam quis non—–autemostendit gradum.”Sermo XCVI.,cap.iii.3.

@178"Vis capere celsitudienm—–surgis cum illo."Sermo CXVII.17.关于上升与下降并见Enarr.in Ps.cxix.2.

@179Conf.,lib.IV.,cap.xii.19.「要屈尊降卑然后就可以上升,并且上升到上帝面前。」

因此,奥古斯丁所教导的是谦卑神学(theologia humilitatis),但这只是跃升到荣耀神学(theologia gloriae)的手段。他是名符其实的「恩典博士」,但他的恩典神学(theologia gratiae)的精髓在于他的卡利他神学(theologia caritatis)。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