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基督教爱观研究

第三节、四种层面上的差异

爱其实就是主体(爱)与客体(被爱)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焦点放在客体上面,然后把范围局限在人类客体,那么爱就可以分为四种形式,我们在这里称之为爱的「层面」。它们是:(1)上帝对人的爱,(2)人对上帝的爱,(3)人对同类的爱,(4)人的爱己。其中最后一种形式的主体与客体都一样,因此把它归类为关系,或许会让人感到不妥。但是,人类的爱己在基督教爱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这种考量自有其必要。

本章前面部分已经厘清爱乐实中心观念与爱佳泊中心观念主要原则的差异。只要我们注意分别从爱乐实和爱佳泊的角度诠释这四种形式的爱,对其意义和内容所造成的变动,就能更清楚的了解爱佳泊中心观念与爱乐实中心观念之间的差异。更值得玩味的是,几乎可以确定这两种情形所强调的重点完全背道而驰。

1.我们先从上帝对人的爱开始,并探讨它在爱佳泊和爱乐实范围内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在爱乐实中心观念范围内探讨上帝的爱没有什么意义。的确,如果单就「爱」在爱乐实中心观念里面的意义来说,上帝的爱没有立足之地。爱乐实是向上的动能;但对上帝来说,根本没有上升的需要。爱乐实是渴望得到满足的欲求;但上帝没有丝毫匮乏与需求,因此没有欲求与挣扎。上帝不需要继续上升。上帝理当不会爱人类,因为这表示上帝要离开神性完美与福乐的境界下降到次等的境界。

另一方面,以爱佳泊为主的宗教关系中,一切恰恰相反。一切都以上帝是爱这句话为中心。所有配称为爱佳泊的爱都由上帝的爱流露出来的。上帝的爱就是这种爱的源头。「上帝就是爱佳泊」。这也就是爱佳泊顺理成章的结果。因为爱佳泊是屈尊就卑的爱,毫不吝惜的赐下它一切的丰盛,爱佳泊所强调的一方必然就是上帝。

2.同样的反差也出现在人对上帝的爱

上帝对人的爱难以在爱乐实中心观念范围内找到立足之地,但人对上帝的爱却如鱼得水。人藉着爱攀升到上帝面前,并且努力得着上帝的丰盛与福乐。爱乐实向上努力的目标就是:让人类的匮乏与需求,在上帝的丰盛里面得到满足。爱乐实是一股占有的欲望、意念,要努力谋求各种利益。既然上帝是至善,也就是所有美善的总和,因此顺理成章的成为所有欲望与爱慕的焦点。人类当然能够爱慕上帝以外的事物,但是这种人既不了解自我的欲望,也不了解其本质与不知足的特性。懵懂的人类舍优择劣,并且欺哄自己已经得到最大的满足。

在爱佳泊中心观念里面,人对上帝的爱同样占据中心位置。「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太二十二37、38)。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说明两点。第一,我们务必要记得,保罗首先对人类对上帝的爱抱持观望的态度。爱佳泊是自发、无外因的爱。然而,就人类跟上帝之间的关系来说,人类的爱绝对不会是自发又无外因的。上帝总是会先爱人,然后唤起人以爱回应。这就是前面提到过,保罗对人类对上帝的爱只字不提的原因。当然,信徒毫无保留的顺服上帝必定是基督徒生活的中心,但保罗无意称之为「爱佳泊」。因为这样做的话,就彷彿表示人类能够独立自主于上帝之外,但事实并非如此。人类对上帝的爱只不过是人类回应上帝的爱,以及唯有上帝的本质才是爱这两件事都会因此被扭曲。

其次,这里所说的「爱」具有一层新的意义。正如上帝的爱不是一种渴望,而是代表上帝因着恩典,愿意接纳原本不配的人类与祂团契,因此人对上帝的爱也就表示人受到上帝的爱的感动,带着感恩的心乐意全然归属于上帝。就人类对上帝的态度来说,渴望只是一种隐喻。上帝超越人类追求、渴慕的所有目标。祂不是「至善」,这是说祂比所有人类渴望的对象都更值得渴望,然而绝对不能把祂和人类渴望的其他目标归类在一起。我们这里所说的是完全以上帝为中心的爱,人类毫无其他选择的余地。人类爱上帝不是因为人类认为与其他事物相较之下,上帝更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而是因为上帝「无外因」的爱征服了他,掌控了他,所以他不得不爱上帝。预定论的深远意义就是在此:不是人拣选了上帝,而是上帝拣选了人。

3.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对邻舍的爱。在对邻舍的爱里面,爱乐实与爱佳泊的差异甚至更明显。无可否认,就二者来说,对邻舍的爱都是以宗教为基础的伦理原则,而且也都可以说爱邻舍是「为上帝的缘故」。但就爱佳泊和爱乐实来说,这句话的意义截然不同。

爱乐实关心邻舍不是为邻舍本身的缘故,而是为要以邻舍为工具增进自己的益处,所以才会关心邻舍。我们不妨回想一下,柏拉图认为严格说来,爱乐实所关心的不是它眼前关爱的对象,反而始终都会跟它的对象保持距离,并视之为追求更高善的踏脚石,这就是爱乐实的本质。爱乐实必定会把它关爱的对象抛在脑后。爱的目标只能是参与美善观念的事物;到最后,唯有美善的观念才是爱乐实的对象。爱的起点可以是感官事物,但其最终目标是要逐步追求更抽象的事物。这个上升的过程就跟我们从殊相(particulars)进入共相(universals),然后到达观念界的步骤是一样的。不过,认为爱乐实必然会跟其眼前的对象保持距离,不只是柏拉图一人的想法,因为爱乐实观随后的整个发展过程都表现出这个特色。这个特色的最明显表现就是对邻舍的爱,对邻舍的爱绝对不是单纯的爱,而是以「为上帝的缘故」为借口隐藏真正的动机。邻舍只不过是爱的当前目标,而其最终目标则是上帝。它所爱的不是人,而是「上帝在他里面」(Godin man)。在爱乐实架构里面,实在没有对邻舍的爱的容身处。人类爱慕与渴望的唯一正当对象就是上帝,因此,我有权利(right)爱自己的邻舍吗?我对邻舍的爱是否会冲淡我对上帝的爱?就会成为一大难题。不过,认为人类基本上具有神性的想法,可以成为对邻舍的爱的根据。就人类具有神性,这是必备的唯一要件来说,任何人都应当爱邻舍。但这表示我所爱的其实不再是具体的人,而是观念中具有神性的人,也就是「人里面的上帝」。此外,我的爱一定要从「邻舍里面的上帝」逐渐转移到上帝本身。因为在爱乐实里面,容不下单单以邻舍为目标的爱。对邻舍表现关爱之情会被视为功德一件,更接近上帝的一节阶梯,而这就是爱邻舍的理由。

从爱佳泊的角度看来,对邻舍的爱完全不一样。爱佳泊以邻舍本身为对象,心中不会别有居心,也不会另有远程目标。因此,令人不解的是这种爱的根据。什么能促使人单纯的爱邻舍,而没有其他居心?更重要的是,什么能促使人爱自己的仇敌?既然爱邻舍也包括爱仇敌,因此带来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如果我的邻舍恰巧就是我的仇敌,那么我爱他的原因显然不会是他本身的个性或者行为举止。只要我对邻舍的爱以及对仇敌的爱会被视为功德,使得我自己配得上帝的爱,那么我就有充分的理由爱自己的邻舍。不过,一旦这个原因消失(上帝爱我们完全没有外因,因此我们对邻舍与仇敌的爱,不可能帮助我们赢得上帝的爱)的话,那么对邻舍的爱是否就失去推力,而变得不切实际?毕竟,爱意味着行动,也就是朝向目标前进的动作;如果这一切都属实,那么我们就应该能够解释启动这一切的根源。但就爱佳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没有任何动机。被爱的对象本身不会是爱的动机,而且在被爱对象以外也不能有任何动机(也就是其他目的),否则这就不会是真诚无伪的爱,也不会是爱佳泊。对邻舍的爱只能单单以邻舍为对象,专以邻舍为念而毫无其他居心,甚至连赢得上帝的爱都不行,否则就不配被称为邻舍之爱。若有人问基督徒的邻舍之爱的动机为何,它的诱因和原由为何,那么答案只有一个:上帝祂自己。基督徒的邻舍之爱的动机就是「为上帝的缘故」(我们必须赶紧补充,这句话带有一层有别于以往的新意)。上帝不是邻舍之爱的目标或者最高理想,而是邻舍之爱的起点与永恒的根基。上帝不是最终原因(causafinalis),而是有效原因(causa efficiens)。上帝以「第一个不动的发动者」(Prime,Unmoved Mover)的姿态推动爱,而是亲身投入爱里面。因为祂自己就是爱佳泊,所以祂能带动爱佳泊。上帝推动爱的方式,不是成为爱的对象被动的接受爱,而是主动的付出爱。因此,「为上帝的缘故」这句话在这里没有目的论的意义,而是带有有效原因的意义。既然上帝是爱佳泊,那么凡是蒙祂爱,又被祂的爱所吸引与掌管的人,就不能不把这爱传递给自己的邻舍。上帝的爱就这样直接传递进入基督徒的邻舍之爱里面。

4.最后,爱乐实与爱佳泊的差异也表现在爱己上。

爱乐实从本质上和原则上来说就是爱己。只要重温前面关于爱乐实的自我中心本质的讨论,就可以证实这一点而无须赘言。爱己就是所有爱乐实的基本形式,一点也没有言过其实。对上帝的爱以及对邻舍(或者说上帝以外的事物)的爱都可以被归约为爱己。在爱乐实领域内似乎没有容身之处的邻舍之爱仍然可以成为充分的动机,因为它是能够让人更上一层楼的阶梯。而对上帝的爱可以安稳的建立在祂能够满足人类所有需求与渴望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爱佳泊里面容不下爱己。基督教不认为爱己是正当的爱。基督教的爱有两个对象:上帝以及邻舍。爱己则是其必须对抗与克服的主要对手。爱己使得人疏远上帝,拦阻人真诚的把自我献给上帝,此外,爱己还会让人视邻舍形同陌路。在基督教发展的早期,爱己就已经被认为是基督教里面第三种爱,并且是对上帝的爱以及对邻舍的爱的真正基础,这其实表示爱佳泊与爱乐实的相互退让。爱佳泊被迫接受爱乐实的各种主要原则,并且吸收爱乐实的各种特征。这种妥协的唯一后果就是爱佳泊屈服在爱乐实之下,因为唯独在爱乐实范围内,爱己才能成为对上帝的爱以及对邻舍的爱的基础。当然,我们千万不能忘记,若要在爱佳泊范围内为爱己找到立足之地,这种爱己想必会是一种高超、微妙又充满灵意的爱己,也就是对「理想自我」的爱,而这就是正当的自爱与罪恶的自爱之间的分野。但即使这种区分还是无法让这种爱免于丧失爱佳泊的特质。爱佳泊里面没有所谓正当的爱己。

总之,分别从爱乐实和爱佳泊的角度综观爱的各个「层面」,足以印证二者强调的重点针锋相对。就爱乐实来说,主要的重点无疑就是爱己。爱乐实追求的是私欲得到满足。因此爱乐实也能够慷慨大方的爱上帝,因为身为最高善的上帝能够满足所有欲望。不过,对邻舍的爱就没有那么慷慨。确实,更贴切的说法是爱乐实里面根本没有邻舍之爱,当初是因为要跟爱佳泊折冲,才会接受所谓邻舍之爱。爱乐实之所以会以自己的同胞为目标,不是因为对方是自己的「邻舍」,而是因为对方参与美的观念。通俗的说法是,更高的境界,而成为提升自我境界的管道。在爱乐实的架构中有一种爱绝对没有立足之地,那就是上帝的爱。

爱佳泊与上述一切完全相反。因为爱佳泊就是上帝的爱,上帝的爱佳泊,这就是所有基督教的爱的判准与源头。这种神圣的爱,其特色就是白白的付出,直接衍生出对邻舍的爱(既然一切都是从上帝那里白白得来,也应该白白付出)。就此而言,我们不需要为邻舍的爱腾出空位,也不需要为它找寻外在的解释。上帝自己的爱佳泊会藉着基督徒弥漫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就人对上帝的爱来说,我们当然不会认为在爱佳泊的架构里面没有立足之地,不过,我们一定要说明其意义跟在爱乐实领域内的意义大不相同。其自我中心、贪得无厌的特性已经消除殆尽,因为这与信徒全然委身上帝并彻底归属上帝的心意相抵触。因此,我们在提到对上帝的爱时会有所保留。在表达自我降服的爱时,我们不会用爱佳泊而用其他字眼,清楚明确的说明这种爱是对上帝的爱的回应。不过,在爱佳泊中心观念的架构中也有一种爱绝对没有立足之地,那就是爱己。

这样看来,如果我们把爱的各种层面按照它们对爱佳泊和爱乐实的重要性排序:最重要的层面给3分,毫无关系的给0分,就会得到如下结果: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