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主日简史

第一部分、君士坦丁之前

毫无疑问,君士坦丁让周日成为敬拜日,他和他的继任者的确给周日的宗教活动带来了许多改变。因此鉴于这段历史,我们不妨在开篇就特别关注一下君士坦丁时代以前的基督教。那时教会还未得到官方认可,因此安排敬拜时,就要尽量不与信徒的活动和义务相冲突。也是在这个时期,原本都是犹太人的教会,开始渐渐外邦化。因此教会必须要商议哪些犹太传统需要保留,哪些要撇弃,正如我们在新约中所看到的。

鉴于这种情况,在本书第一部分,我们希望弄清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关于在我们今天称为周六和周日(他们一般称为安息日和安息日后的第一日,或者叫一周的第一日)的两天里,早期基督徒的生活习惯。不过既然要讨论周日历史,或一周第一日的历史,我们必须还要论述早期基督徒在这一天有哪些活动和与此相关的象征意义。

因此,本书的第一部分提出的主要问题就是:基督徒在一周的第一日聚集敬拜是从何时开始的?他们在那天会做什么?他们如何理解这种行为的重要性?

第二章、日子的命名

七日的第一日

早期的耶稣门徒和随后几代基督徒中的多数人,都是犹太人,因此他们给一周的日子命名时,都是从安息日开始的,比如“安息日后的第一日”,以此类推。因此,新约的作者在提到今天“周日”这个词的时候,他们实际上说的是“安息日后的头一日”。《新修订标准本》(NRSV)和其它大部分的英文译本,都准确译为“七日的头一日”。这种用辞可见于《马太福音》二十八1。这节经文描述,在“七日的头一日”(mian sabbatōn)天快亮的时候,几个妇人来看坟墓。其它经文也用了十分类似的希腊文指向“七日的头一日”,比如《马可福音》十六2,《路加福音》二十四1,《约翰福音》二十1(mia tōn sabbatōn),《约翰福音》二十19(mia sabbatōn)和《马可福音》十六9(prōtēsabbatou)。这些经文都论到了耶稣的复活和第一次向门徒显现。

以上经文引用都是有关耶稣的复活,新约中还有另外两处经文也出现了同样的用辞,但是与基督徒生活和敬拜有关。一处是在《使徒行传》二十7,《新标准修订本》(NRSV)译为:“七日的第一日(mia tōn sabbatōn),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另一处是在《哥林多前书》十六2,保罗教导信徒:“每逢七日的第一日(mian sabbatou),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

当教会多半外邦化后,这种用辞往往被滥用。不过在这之前,这种用辞确实持续使用了一段时间。到第2世纪,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在和犹太人德理夫(JewTrypho)的对话中提到:“(耶稣)在七日的第一日(miatōn sabbatōn hēmera)复活后,洗净了我们的过犯与罪恶。”(Diaogue with Tryphol.41.4)'我们看到,虽然希腊教会和拉丁教会很快就开始使用不同的用辞,但叙利亚语的教会还是沿用了这种古老的用辞。

主日

基督教文献中首次出现“主日”的名称是在约翰的《启示录》一10:“当主日(en tēkyriakēhēmera),我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在希伯来圣经中,“主的日子这个主题反复出现,意为将来某个时候主会惩治恶人、奖赏义人。因此,这个词暗含末世论的意味。有趣的是,《启示录》的作者虽然深受犹太文化和所有新约作者文献的影响,但是提到“主的日子”这个词时,似乎只是指他个人生活中某个特殊的日子而已。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这里所指的“主日”,就是教会聚集敬拜、庆祝耶稣复活的一天。

@1除非特殊说明,教父时期和中世纪时期的资料都由作者自译。

@编注:游斯丁的《与德里夫对话》写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56—157年间。

那时,在罗马帝国的希腊语地区,“主的”(kyriakos)这一形容词,通常用来指向和帝国相关的事物。(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一20中也用这个形容词来指代主的晚餐。)因此,把这个特殊的日子称为主的日子,”有两层重要的含义。第一,这表示耶稣实实在在就是主,这一天就是耶稣的日子。这点显然有点政治味道,因为当约翰写这些话时,当时执政的图密善皇帝(Domitian)活力四射,称自己为“主”(kyrios)。第二,这具有神学含义,因为它似乎表达了在这特殊的一天里所举行的活动具有末世论的含义——稍后我们谈论周日作为“第八日”时,还会再论及此课题。

虽然没有质疑的理由,但其实约翰的《启示录》并没有明说他看见异象的那个“主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2是一份来源不详的文件,可能早在公元7世纪就已写成,甚至早于约翰的《启示录》。这份文献里记载了一个教导,虽然语法怪异,但好像表明在那时,至少在某些圈子里,“主日”已成固定用法,特指一周中的某一天。这条教导可以翻译为:“每个主日聚集擘饼、感谢”(Didache14.1)。希腊人所说的其实是“主的主日”(kyriakēn de kyriou)”,这种重复最好解释为,第一个“主”是主耶和华自己——(kyrios),而第二个“主日”是指七日中的某一日,那时候称为主日”(kyriaka)。早在第2世纪,在一篇整体含义不明的段落中,安提阿的伊格那修(Igna-tius of Antioch)写信给马内夏人(Magnesians),反对“信奉犹太教之人”(Judaizers),称以前的先知没有遵守安息日——字面的意思是没有“安息日化”(Sabbathize)——而是按主日(the kyriaka)而生活(Epistle to the Magnesians9.1)。

@2编注:《十二使徒遗训》的写作时间最早可追溯至公元70至80年。 该书写作目的是要强调“两条道路”:通往死亡之路和通往永生之路(1.1—6.2)。此外,该书也对教会法规作出了相应教导(6.3—16.8)。

明确说明主日(the kyriaka)是七日第一日的资料出现于现存的《彼得福音》残片之中。《彼得福音》是一部大约出现在第2世纪中叶的伪福音书。这个文本记载:“在主日前夜(hēkyriakē),兵丁轮流看守坟墓,空中有巨响”。在同一时期,还有其它类似资料也提到了“主的日子”。在《彼得福音》成书20-30年后,米利都(Melito of Sardis)写了一部长篇著作《论主日》(Peri kyriakēs logos),可惜已经失传了。

从那时候起,希腊教会就把七日的第一日称为“主日”(kyriaka)。

与此同时,拉丁教会很快也采用了这一习惯,就是把我们如今叫作周日的日子称为“主的日子"。于是,domini-ca和dominicus从此就成了这一天的名字。现存最早记录使用这些词汇的是特土良(Tertullian)的《论偶像崇拜》(On Idolatry)。3此书一方面批判犹太人,另一方面也指责异教徒。他既反对犹太人的安息日,也反对外邦人的宗教节日,另外提到了被他们所弃的两个基督教的庆祝之日,就是主日和五旬节(non Dominicum diem,non Pente-costen)(De idolatria14)。同样,他在另一部《论禁食》(On Fasting)中提到,甚至在禁食期间,主日(dominicis)也要成为例外(De jejunis15)。但是必须要指出,特土良用dominicus这个词时,有时候是指主的晚餐或圣餐仪式。深受特土良影响的居普良(Cyprian)也会用这个词指代相同的意思。

不过无论如何,拉丁教会很快就采用了希腊的用法,也把七日的第一日称为主日,即the dominica dies,或者简称为the dominicus或dominica。

@3编注:特土良(大约公元160至225年)在《论偶像崇拜》里的核心观点就是:“一个灵魂不能事奉两个主。”他将基督徒描述为第三类人群,有别于犹太人和外邦人,因此要活出与他们不同的生活。犹太人和外邦人已经囊括了所有人类。由此可见,特土良的观点是:基督徒要与世俗分离,分别为圣。

太阳日

我们知道,在基督教出现之先,希腊人已经采用了一周7天制,每一天都以一个天体命名,罗马人也已经开始如此效仿。那时,首要的日子是柯罗诺斯日(Chronos),或叫土星日,随后是太阳日、月亮日、火星日、水星日、木星日和金星日。但那时的趋势是,太阳日变得越来越重要,部分原因是因为太阳拥有的巨大光辉,部分也是因为强大的政治人物崇拜这无敌的太阳(Sol invictus)。从第2世纪到第3世纪执政的皇帝塞普蒂默斯·西弗勒斯(Emperor Septimus Severus)特别崇拜太阳。此后不久,罗马皇帝奥勒良(Aurelian)4设立了庄严的太阳崇拜,作为罗马宗教活动的中心。

到第3世纪末,君士坦丁的父亲克洛鲁斯君士坦提乌斯(Constantius Chlorus)是太阳神(Sol invictus)的虔诚信徒,甚至把对太阳的崇拜上升到太阳一神论。但君士坦丁本人对自己的信仰相当模棱两可。在早年,他的信仰和他父亲一样,崇拜太阳神,后来又将其与基督教相结合——后者逐渐占了上风,不过直到临终受洗时,他才宣布弃绝太阳神。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类似的趋势,就是不再认为一周是始于土星日,而是始于太阳日。这个趋势在第2世纪就已经比较明显了。

@4编注:奥勒良在位时间为公元270至275年。

即使基督徒拒绝崇拜太阳,有时也会把独特的敬拜之日称为太阳日,因为希腊罗马世界主要还是以土星日为一周之始(我们今天称为周六)。鉴于此种情况,大多数非犹太人或至少与犹太教密切相关的人都能明白“七日的第一日”是指土星日,也知道基督徒和犹太人把这一天视为七日的第七日。因此,游斯丁(Justin)在《第一护教辞》5中对异教读者说道,自己愿意使用“太阳日”这个名词,但同时也会远离太阳日。他告诉读者,基督徒在“通常被称为太阳日的那天”聚集,接着又说耶稣在“土星日的前一天”被钉十字架,在“土星日的后一天,也就是太阳日,”向门徒显现(1Apol.67)。(此处要特别注意游斯丁对土星日的重视,因为他提到周五时,并不是说金星日,而是土星日的前一日。)

游斯丁显然是为了让异教读者能明白他所说的,才勉强使用“太阳日”这个词。在另一部著作《与特来弗对话录》(Dialogue with Trypho)中,由于特来弗是犹太人,游斯丁就偏向于按照传统犹太人的理解,提到周日时并不是说“通常被称为太阳日的那天”,而是以更加传统的犹太方式,称其为“七日的第一日”(Dial.41.4)。

@5编注:游斯丁的《第一护教辞》的写作时间在公元150至155年。它描述了早期教会主日敬拜和洗礼仪式,包括了读经、祷告和圣餐。文中认为,定期举行主日敬拜的原因是:(1)记念神创造的第一天;(2)记念耶稣的复活。(第六十七章)

游斯丁用希腊文写作,而40年后用拉丁文写作的特土良也采用了同样的写作方法。他的《护教论》中列出了许多流行的对基督教的误解,然后对其进行反驳或干脆否认。其中最后一点,很明显也是他最担心的,就是有人认为基督徒崇拜太阳。他解释了这种想法的来源:“这种理解肯定源自我们一个众所周知的习惯——面向东方祷告——同样,我们也在太阳日(die solis)做礼拜,但敬拜的原因却和太阳崇拜截然不同。”(Apol.16;同见To theNations13)值得注意的是,和游斯丁一样,特土良也只是在面对预想的异教读者时才使用太阳日这个名字,而在其它作品中通常都是用主日来指代周日。

不过最终,尤其是受君士坦丁及其家族的影响,基督徒称七日的第一日为“太阳日”还是越来越普遍了。不过这也算一种进步,会在另一章中予以说明。

其它日子的命名

我们知道,以天体及其对应的神给日子命名的这一传统源自巴比伦,继而又从希腊传入罗马。当帝国成为基督教国家时,教会领袖们就经常试图更改这些名字,使其与异教脱离关系。他们在希腊东部成功了,因而在现代希腊,主日之后的日子只是按次序简单命名:第二(deutera),第三(tritē),第四(tetratē),以此类推。然而第七日,仍然保留原先的犹太名字,安息日(sabbato)。

他们这种努力对拉丁语和西日耳曼语地区成效一般,但是葡萄牙语地区却例外。在第6世纪,多米诺(Dumio)(或布拉加(Braga))——在现今的葡萄牙——的马丁(Martin)(大约在528至530年间)就反对使用这些异教名字,提议要和犹太历法一样给日子编号。他以坡里缪斯(Polimius)之名写给一位主教的《论纠正无知》中说:

因此,一位受洗归入基督信仰之人,若不重视主的日子(dominicum),反而称这些日子为朱庇特木星日(Jupiter)、墨丘利水星日(Mercury)、维纳斯金星日(Venus)和萨图尔努斯土星日(Saturn)便是极大的愚昧。没有一个日子是属于这些假神的,因为他们行奸淫与巫术,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恶贯满盈。然而,如我所说,愚昧之人却用此类名字来尊崇、荣耀魔鬼(De cor-rectione rusticorum9)。

结果,在葡萄牙语中,第一日就是以主(domingo)来命名,第七日以安息日命名(sábado),剩下的五天就简单按照数字来命名:第二日(segunda-feira)、第三日(terca-feira)、第四日(quarta-feira)、第五日(quin-ta-feira)和第六日(sexta-feira)。(马丁还提议更改行星的名字,但没有取得多大成功。)

在其它罗曼语族中,教会只是成功更改了每周第一日和最后一日的名称——虽然在第6世纪,意大利至少出现一处铭文称周五为第六日(sexta feria)。因此现代罗曼语族采用从拉丁文dominica变形而来的domingo,diman-che,dominica。七日的最后一日被称为sábado、samedi6、sabato,源自犹太人的安息日(Sabbath)一词(正如在现代希腊文中,第一日被称为主日(kyriakē),最后一日被称为安息日(sabbato)。

@6法语samedi的词源不如其它词汇明显。显然sabbatum变成了sambati,在12世纪前变为samedi。

日耳曼民族生活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在罗马帝国边界之外,他们学邻邦的罗马人,采用一周7天制。此事发生的准确时间和过程无从考证,但是通过日耳曼语族中这些日子的名字可以推算,应该发生于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获得权力之先。因此,在罗曼语中七日第一日的名字和主相关,而在日耳曼语族中,这日的名字还是和太阳相关:Sunday、Sonntag、zondag、sondag。最后一日和土星有关:Saturday,Zaterdag,Samstag。(德国北部是一个特例,周六被称为太阳日前夕(Sonnabend);另一个特例是丹麦语和其它北欧语系,lorstag的意思是“清洗日”。)

总之,在大部分的现代北欧语系中,不仅太阳日(Sunday),一周中其它的日子都保留着各自的异教根源:周一(Monday/月亮日),周二(Tuesday/战神(Tiw)之日),周三(Wednesday/主神(Wodin)之日),周四(Thursday/雷神(Thor)之日),周五(Friday/爱神(Frigge)之日),周六(Saturday/农神(Saturn)之日)。在大部分罗曼语族中,第七日的名称(sábado,sab-atto,samedi)和犹太人的安息日相关,其余五日则保留了古老的异教用辞——月亮日(lunes),火星日(martes),水星日(miércoles),木星日(jueves)和金星日(viernes)。而在葡萄牙文和希腊文中盛行教会用辞,称七日第一日为主日,第二日到第六日分别按其顺序命名——第二、第三以此类推,最后一日称为安息日不变。

基督徒对异教名字的抗拒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伊西多(Isidore of Seville)写于7世纪初期的一段文字表明,那时人们仍知道这些名字的异教起源,至少某些教会领袖依然为这些名字痛心而使用别名——可能使用了马丁(Martin of Braga)提议的数字编号。但这段话同时也向我们暗示,伊西多他自己却觉得这场争战已败,或者至少不值得为之奋斗。在他的巨作《词源》(此书试图归纳那个时期的一切知识)中,伊西多写道:

“日子”(dies)这个词源自“诸神”(diis)。罗马人以天体为日子命名。第一日以太阳命名,太阳是一切天体之首——第二日得名于月亮——第三日得名于火星——第四日得名于水星——第五日得名于木星——第六日得名于金星——第七日得名于土星——在希伯来人中,第一日被称为安息日后第一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主日(dominicus),外邦人在那天敬拜太阳。第二日就叫安息日后第二日——基督徒之口若能按教会所行的来说话,那是再恰当不过了。但如果一个人被风俗习惯所羁绊,使得心口不一,那就请他们记住,用来命名日子的这些偶像,他们只是人而已。人被赋予神的荣耀,其名字也被用来指代星体和日子。(Etymol.5.30)7

@7伊西多没有阐明“教会所行的”之意。但在这段文字之后,他 马上解释了“日子”(feria)这个词的意思,我们可以推断,他可能更倾向于一种最终在葡萄牙人中盛行的系统。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