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米怜—南洋宣教的先驱

文字事工的拓展

受到马礼逊的影响,米怜也很重视印刷与出版,深信印刷品是代替宣教士发声、突破封闭的中国社会的利器。在马礼逊的协助(从广州购买大批纸张及雇用多名工匠偷渡到马六甲)及伦敦会的支持下(差派印刷工麦都思自英国带来印刷机),他逐步建立起印刷所的规模,从1815年设立时只有梁发一名印刷工,到三年后拥有十八名印刷工,到1822年米怜病逝为止,七年间总共印行了四十种书刊,以中文印刷为主,兼及英文及马来文,印刷规模和质量直追英国浸信会在印度雪兰坡布道站的印刷所。

马六甲印刷所印刷的第一种出版品就是米怜自己创办的月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近代第一种中文杂志,在1815年八月五日创刊,触及的主题很广,包括宗教与伦理、科技、史地、文学、时事等,文章多半出自米怜之手,其中宗教与伦理的篇幅超过百分之八十五。

印刷事工中,工程最浩大的要算是马礼逊和米怜合译、多达二十一册的《神天圣书》(新旧约全书),这部书从布道站一建立就开始刻印,直到1823年,米怜逝世一年后才全部完成。其中米怜主译的部分是旧约的《申命记》、《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历代志》、《以斯拉记》、《尼希米记》、《以斯帖记》、《约伯记》。

其实,米怜自己对中文印刷也有十分深入的研究,他在《中国布道团十年回顾》(ARetrospect of the First Ten Years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 to China)一书中,以超过全书六分之一的篇幅,详细讨论中文印刷的问题,探讨中国传统木刻和活字的优缺点,并将它和西方的活字印刷作比较。

由于看重文字事工在宣教上扮演的角色,米怜自己也提笔写作,他为自己取的笔名为「博爱者」。很难想象面对繁忙布道站工作的他,能在短短的七年间完成十八本中文著作、二本英文著作,编辑中文月刊与英文季刊各一种,而且自己还是该刊最主要的撰稿人,此外还甘之若饴地分担马礼逊的中文《圣经》翻译工作。米怜在1820年获得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授予神学博士学位,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米怜的作品中,流传最久、也最广的是1819年出版的《张远两友相论》。米怜透过张、远两名邻居十二次的对谈,介绍基督教的信仰,这本书受到各宣教团体的欢迎,一再被翻印或改写,是十九世纪最畅销的中文宣教小册,发行量在百万册以上。

在马礼逊的启发及鼓励下,米怜也在1817年五月创办了英文的The Indo—Chinese Gleaner(《印中拾闻》),作为联络伦敦会亚洲各地宣教士的刊物,内容包括各布道站的事工报导、各地基督教概况的介绍、有关亚洲文史哲的杂著或翻译。没想到伦敦会以此刊物的发行对象为基督徒而非异教徒为由,拒绝负担印制费用,马礼逊和米怜只好自掏腰包,以私人名义发行;后来又因为各地宣教士支持本刊的意愿不如预期,未能热心提供各布道站的报导,只好自1821年起增加一般知识性的内容,将亚洲文史哲杂著或翻译列为优先,其次才是各地基督教概况及亚洲一般消息。

米怜很清楚这份刊物在定位上的暧昧不清,他曾经对马礼逊说:「我猜测《拾闻》会被蔑视或忽视,对学术界而言,它的学术性不够;对宗教界而言,它的宗教性不强;对一般人而言,它又不够通俗;对品味高雅或喜欢大发议论的人,它也不够高雅或有议题性。」虽然如此,他仍然寄望这份刊物有助于知识的推广和信仰的提升,并且尽心尽力地负责撰稿、编辑和督印的工作。《印中拾闻》到1822年米怜病逝停刊为止,一共发行了二十期。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