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米怜—南洋宣教的先驱

米怜——南洋宣教的先驱

作者:游紫玲

从牧羊到牧人

1785年四月二十七日,米怜出生于苏格兰北部亚伯丁郡(Aberdeen)的乡下,务农的父母成天为着生活奔波,无暇关注子女的教养问题。米怜六岁时父亲过世,使得原本清贫的家境雪上加霜,连带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机会,他不能上学,必须帮忙干杂活,打工贴补家用,只从母亲那里学会一些简单的字汇。由于接触到的都是粗鄙的低下阶层,他有样学样,也跟着满口粗话、到处恶作剧。不过,从十三岁起,他的人生有了奇妙的转变。

那时他住在雇主家,他发现室友总是在清早上工前或晚上收工后,退到一旁默默地祷告,那幅安静而神圣的画面让他感到好奇,也刺激他开始去反省自己的生活。后来他参加了每周一次的主日学夜校,在那里不仅接触到基督教的信仰,也尝到人情的温暖。他的气质改变了,虽然认得的字不多,但他变得喜爱看书,尤其爱看宗教方面的书。回到自己家时,他也会和家人一起作家庭礼拜。十六岁起,他更加认真追求信仰,热心参与邻近汉特利(Huntly)小镇非国教派牧师柯维(George Cowie)的教会的活动。他继续替人牧羊,这份别人看来无趣枯燥的牧羊工作,对他而言,却是可以用来读经、默想和祷告的好差事。在野外牧羊的经验让他对《圣经》上许多关于羊、牧羊人的描述,有着比一般人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动。他对信仰的虔诚、以及对牧羊工作的敬业,自然让他成为同伴们消遣的对象,但是他一点也不在意,因为耶稣的牧羊人角色时时激励着他。

二十岁那年(1805年),米怜受洗成为基督徒,正式加入了柯维牧师的教会。虽然得为生活忙碌,但米怜在信仰上更加虔诚,也越来越渴望奉献一生做传道工作。他经常向人借《宣教杂志》来看,这份激励过无数人,包括第一位前往中国宣教的宣教士马礼逊在内的宗教期刊,深深感动着他,让他萌生成为心灵牧人、前往海外宣教的念头。

1809年三月,二十四岁的米怜,透过亚伯丁传教会(Aberdeen Missionary Society)向伦敦传教会提出申请,希望能成为该会的宣教士。由于伦敦与亚伯丁相距遥远,伦敦会委托当地多位牧师组成委员会进行评核。委员们虽然很肯定他的信仰与品格,但却担心他学历不够,无法胜任宣教士的工作,建议他先从助手做起,米怜当下爽快同意。其实米怜也很清楚自己的状况,他是带着诚惶诚恐的心情申请的,对他而言,被伦敦会接受是挑战多于荣幸。委员们被他的宣教热诚感动,主动借给他一些相关书籍,一个月后米怜顺利通过复试,前往伦敦,在伦敦会的安排下进入高士坡传教学院就读。

米怜在高士坡的学习,可用「勤奋」两个字来形容,因为他从来没有进过正式的学校,除了学习神学、宣教、讲道、拉丁文、希腊文与希伯来文等专业课程外,他还必须加强英文文法、写作、修辞、逻辑等课程。他为自己订定严格规律的生活作息,每天早晨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就寝,花在读书与灵修的时间长达十四个小时。他也规定自己每个礼拜去探访一或两个家庭,为他们主持家庭礼拜。他很珍惜在这里的学习,与院长波固博士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高士坡三年的训练,是他一生唯一受过的学校教育。

伦敦会接受米怜入会之初,是规划他前往非洲宣教,不过1809年十二月初伦敦会差派到中国的第一位宣教士马礼逊从广州寄出的一封长信,改变了伦敦会的规划,也决定了米怜的一生。马礼逊在信中除了报告在中国的近况外,还提到东印度公司可能会同意在他之下设置一名翻译助手,他呼吁伦敦会尽快物色并培养适合的人选。这封信在伦敦会引起注意,也是理事之一的波固院长对马礼逊这位昔日得意门生的处境和中国的宣教需要尤其关心,他强力支持加派人手到中国的计划,并推荐米怜前往。中国是文化大国,是遥远的异邦,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不同的语言和风俗,到那里宣教责任何其重大、工作何等艰巨,要具备的条件和资格,岂可等闲视之。所以当波固院长告诉米怜这件事时,米怜不只受宠若惊,也深深感到惶恐,不过他仍顺服地接受伦敦会的决定。

1812年七月十二日,二十七岁的米怜完成传教学院的教育,接受伦敦会的按立,成为宣教士。八月四日,米怜与同样来自亚伯丁的拉结(Rachel Cowie)结婚。拉结是一位温柔体贴且信仰虔诚的女孩,对米怜后来的服事和生活有着美好的影响和帮助。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