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平民阶级中的英雄—马礼逊

第十三章:试炼重

自从米怜从南洋探路回来以后,马礼逊便积极地筹划在南洋设立布道站的事。两人经过仔细的讨论和评估后,选定位置适中的马六甲作为布道站的地点,并确立了布道站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兴建房舍、开办义学、发行中文刊物传播基督教信仰及一般知识、组织「恒河外宣教计划」(The Ultra—Ganges Missions)结合印度以东的伦敦会各布道站、建立中英文与马来文印刷设备、设立中文教会与教堂等等。1815年四月中旬,米怜带着马礼逊的祝福和期许,率同妻女、中文教师,和印刷工人梁发前往马六甲。

由于马六甲当地已有三所华人私塾了,米怜决定开办招收贫苦华人子弟就读的「义塾」,标榜免费教子弟读书、写字、打算盘,没想到这立意甚佳的兴学计划,却引起家长多方的揣测,1815年八月五日开学时,只有五名学生入学,不过一年后学生人数增加到五十七名。两年后,米怜开办第二所义塾,招收广东子弟,也以广东话教学。义塾的教学内容以中国传统的幼儿学习课本为主,逐步加入一点福音的内容。

对于这样的成果,米怜和马礼逊当然很开心,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印刷所的设立,因为一旦印刷所的运作上了轨道,就可以自由地印刷那些原本只能在中国偷偷摸摸印行的各种宗教书刊了。有鉴于此,马礼逊先后从中国雇了几位印刷工人,让他们偷渡到马六甲协助印刷工作,也从中国寄去纸张,其中一位印工屈昂后来不仅受洗,还成为传道人。

从1815到1822年米怜病逝的七年间,印刷所共印行了四十种书刊;到1843年布道站关闭为止,总共印行了一百零八种。其中最重要的书刊当然是马礼逊、米怜合译的《神天圣书》(即《新旧约全书》),以及1815年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时,印工只有梁发,但三年后工人已增加到十人。印刷所虽然以中文印刷为主,但也印一些英文及马来文的书刊,规模足以媲美浸信传教会雪兰坡布道站的印刷所。

1817年十一月,马礼逊利用米怜夫妇返回中国休养期间,与他商讨布道站的工作方向及管理原则,以及英华书院(Anglo-Chinese College)的筹划计划。马礼逊早在1813年就「希望在马六甲有个训练宣教士的学校,是为欧洲人或本地人,也是为那些恒河以外国家的人所设立的」,如今看到米怜在马六甲的事工渐入佳境,觉得该是实行这个计划的时候了。他拿出四千银元(一千英镑)的积蓄,要米怜在马六甲布道站的土地上建立「英华书院」,并且承诺往后五年每年捐助四百银元。

1818年十一月十一日,英华书院举行奠基仪式,1820年九月校舍建筑完工,马礼逊以创办人的身份任命米怜为院长。书院成立的宗旨是提供欧洲人学习以中国为主的恒河以东各国(包括交趾支那、马来、琉球、高丽和日本等地区)语言,提供中国人学习英语及西方科学的途径,并且肩负传布基督教的使命。不过成立初期,招生不易,即使以奖助学金来吸引学生,也只有零星几位当地人前来就读,而欧洲学生也不多。

马礼逊和米怜虽然一个在澳门,一个在马六甲,但由于服事的心志相同、目标又一致,两人得以建立绝佳的默契,让无法在中国推展的福音事工一点一滴地在马六甲成长;当然米怜忠诚顺从的天性也是两人能合作愉快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马礼逊和米怜的同工默契,并不见于米怜和后来的宣教士。

在米怜抵达马六甲设布道站后四个月,马来宣教士汤森(Claudius H-Thomsen)抵达马六甲支援,翌年六月印刷工出身的麦都思(Walter H.Medhurst)也带着印刷机抵达。到1818年英华书院奠基时,马六甲布道站已有七名宣教士。马礼逊定的资浅者服从资深者的原则,逐渐引起其他宣教士的反弹,并写信向母会抱怨布道站的运作情形,这样的举动不仅让米怜陷入的处境,也深化彼此之间的裂痕。

与米怜亲近的马礼逊当然牵扯在这场风暴中。从1819年三月起,他就陆续接到马六甲布道站同工失和的消息,既震惊又难过的他写信给母会维护自己和米怜的立场,并请教理事会指定谁负责管理布道站的财产。但每次与马六甲通信,大约要半年才能得到回音;与英国方面联络,更要等到一年多以后才有结果,马礼逊只能在祷告中记念这些事。出人意料的是,几位资浅的宣教士还没等到伦敦方面的指示,就相继离开马六甲,各自建立新的布道据点了。

1821年十月,伦敦会终于达成处理马六甲布道站纷争的决议。理事会除了表示继续信赖马礼逊与米怜外,也劝勉两人应该本着弟兄平等的原则,对待资浅的宣教士;虽然理事会指责资浅的教士擅自决定去路,但却又承认他们新建立的布道站,并且表明将有条件地支持英华书院,认为书院应该培养本地区各国的宣教士,而不限于中国。

这场宣教士之间的歧见与争议固然令人遗憾,不过多年以后来看,它也加速了福音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最先离开的几位资浅的宣教士分散到槟榔屿、巴达维亚(雅加达)、新加坡等地,麦都思则先是转往槟榔屿,后来又到爪哇、婆罗洲、巴达维亚宣教,足迹甚至及于中国沿海地区。而最晚离开的汤森选择在新加坡落脚。随着这些新据点的建立,福音的种子越撒越远!

当然在这场历时二年多的分裂危机中,最难过也最难堪的莫过于米怜了。为了事工劳心劳力、牺牲家庭,却遭到猜忌,教他情何以堪;不幸的是,其间又遭逢妻子的病逝,心情之郁闷哀痛,可想而知。工作的压力,加上父兼母职的辛劳,终于导致米怜的肺病恶化,1822六月,他免去世上的劳苦,返回天家,得年三十七岁,留下四名年幼的子女。当然那封理事会关于布道站的决议信他不曾看到!

回顾米怜的一生,作为基督教第二位到中国宣教的宣教士,在中国的日子其实不多,宣教生涯也只有短短的九年,但却留下极美的成果。他除了推展马六甲的事工、协助马礼逊翻译《圣经》外,自己也译著了许多小书及福音小册,还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一手包办撰稿及编辑工作。他所带领信主的印工梁发后来成为中国的第一位传道人。他的儿子美魏茶(William Charles Milne)后来也加入伦敦会来到中国宣教,父子两代皆献身于中国宣教事工。皆投入《圣经》的中译工作,成为宣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