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

第1章向上的灵修

走向与神合一的生命与生活

(一)向上灵修引论

向上的灵修,是基督教三面导向灵修的开始与基础。有了向上的灵修,基督教的灵修才能开始,向内与向外的灵修也可以启动与推动。因此,向上的灵修在整个基督教灵修里占有首要与最基要的位置。

向上灵修的目的,是与上帝合一。笔者提出六种向上灵修的进程与内容,即静默(silence)、独对(solitude)、合一的读经、合一的祷告、整日灵修、随时随处灵修。基督徒在静默里进入暂停言行的静默世界,在叫醒耶稣中,平静挑战自己的一切风浪,并深入地聆听神与专注神;最后,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神的言语与行为。静默是与上帝合一的第一步,让基督徒走向上帝。独对是一种单独与三一神相逢的景况。当基督徒与三一上帝单独面对面相逢时,就能在神的光照中,经历上帝、自我更新,并且能对自己、他人、事物、事件等产生新的解读,深入地与上帝合一。

合一的读经,是读出圣经经文中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清楚晓悟上帝,并在反思及落实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中,与神合一。合一的祷告是以合一的读经为基础与依据,在祷告中与神对话,经历与上帝契合。整日灵修是把清晨的合一的读经与祷告,放在整日生活的流程里,作出反思、检验与具体实践,让整日都在灵修的检验与实践中,与上帝合一。

随时随处灵修,让基督徒在任何日常都能灵修;面对无预警的风浪时,立即藉着「五分钟」静默来对付平静风浪。随时随处灵修也是透过外观内察与默想耶稣生平,让自我的生命与生活有随时性省察,而能与神合一;随时随处活在神的尊前(coram Deo)让基督徒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在神的尊前,而能与神合一。随时随处灵修的目的,是让自己随时随处都接通与实践灵修,与神合一。

(二)静默

A 对静默的忽视、防范、误解

在天主教与东正教的灵修传统中,静默一直被重视,是不可或缺的灵修。但在基督新教的传统中,静默常被忽视、禁戒、误解。基督新教过度重视个人向上帝直接性祷告与倾诉,以及集体性聚会与礼拜。因此,在个人与集体的灵修中,静默常被轻视。另外,在华人基督新教界,因着佛教的静默禅定、道教的清静得道、瑜伽的静默静心等,对静默往往敬而远之,视之为不敢亲近的禁戒事项。(注1)

不少基督徒对静默更有各种的误解,使得对静默持不闻不问,甚至有敌视的态度,其中最突出的有三。首先,太多人认为静默只不过是安静或不说话。安静带来静心,不说话让人慎言,但与灵修无关。其次,不少基督徒觉得静默让人进入空想与自由想象的世界,仅会有思绪空幻、自我迷失。作静默倒不如出声向神祷告。因为基督徒总认为祷告使自己更集中与上帝交通,并在祷告中,不会失去自己。最后,持戒心的基督徒认定静默与坐禅、炼丹的修练类似,不必多此一举,免得走火入魔。

B 静默的重要

不少基督徒对静默虽然忽视、禁戒、误解,但静默对基督徒的日常、生活、灵修,或与上帝合一,息息相关且重要,其重要性至少有四点。第一,没有静默,基督徒只能处在不停息的言行状态,难免有言行的失误与失控,更无法听到上帝引导的声音。因此,没有静默,人往往有失错,会从神的引导迷失。正如彼得听到耶稣要受难,便急促地阻止、劝戒耶稣说:「万不可如此。」但彼得慌张失控的言行,受到耶稣的斥责:「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太16:21-23)

第二,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来自内在自我、他人与世界的种种负面和偏激的风浪声音。当基督徒无法正面回应或自我纾解这些风浪时,内在生命被震荡,外在行为也免不了慌张与偏差。在此风浪里,若能即刻进入静默,可以防止即兴或情绪性的回应与行动。在静默中的叫醒耶稣中(即求救耶稣、唤醒自己与等候耶稣),基督徒可以面对与平息入侵的风浪,抵御风浪对自己的挑战与吞噬。当扫罗王因先知撒母耳的迟到,面对百姓散去而慌乱时,心中的急躁风浪激起,无法安静自己等候撒母耳。最后,扫罗王妄自献祭,做了「糊涂事」,没有遵守上帝的命令,以致被慌乱与急躁的风浪击败(撒上13:8-15)。

第三,基督徒在世界不仅听到各种负面与偏激的声音,也会被这些声音控制,活在这些声音的世界,持续地被迷惑、被折腾。但基督徒在静默的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里,可以被上帝的话语主宰,抵御与突破这些迷惑的声音。进一步,在专注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中,发现上帝对自己的心意与要求,来消除这些折腾自己的声音。换言之,基督徒在静默中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把自己的耳朵与眼睛从迷惑与折腾的声音转移到上帝,迎接上帝的主宰与掌管。先知哈巴谷在当时社会整日面对强暴的哀绝声,以及外邦残暴的威吓声(哈1:1-14)。但他因进入静默的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哈2:20~3:16),能安静自己,持定勇敢而满心喜乐,摆脱哀绝声和威吓声的挑战与影响,唱出生命乐歌(哈3:17-19)。

第四,静默对基督徒生命素质的更新与提升,有实效性意义。静默的进程,就是走向与神合一生命素质的过程。基督徒在静默中抵御各种风浪的挑战,摆脱各种声音的控制,单单迎接上帝的主宰与掌管,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上帝的言行。所以,在静默的出口,基督徒已经历了生命素质的种种更新过程,可迎接与神合一的新生命素质。先知约拿是怒气冲冲的抗命者,是典型的怒中人(拿1:1-3)。但他在聆听上帝对尼尼微人的慈爱言语,即「我岂能不爱惜呢」?便专注这番话所显示的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之后(拿4:11),原先忿怒翻腾的态度与言语便不见踪影。这是因约拿在静默的聆听神与专注神里,经历息怒与安静,从怒中人,转变为安静人。(注2)这就是他生命素质提升的证据。

C 静默的意义与阶段

静默的意义与阶段有四点。第一,静默先闭上嘴,不说话,并暂停一切行动(哈2:20)。当人暂停现有的言行,静默就开始,可以进入内在自我的世界,面对不平静的心理状态,深层地聆听上帝与专注上帝。静默让基督徒从自我与世界,走向上帝;而言行的暂停状况,是走向上帝的第一步。

静默的第二意义与阶段,是叫醒耶稣。在言行的暂停状况里,不少基督徒会经历心里的不平静或风浪。心里的不平静或风浪来自自己、他人、世界。例如,嫉妒心生发、计划受挫、父母催促婚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破裂、公司的裁员、金钱的诱惑与困惑等。人在风浪中,会受不了,撑不下,不敢面对,想逃避,造成心情的极度低落,陷入低潮,行为异常等。当基督徒面临此种无法抵御的风浪,不是停止静默,更要紧紧地坚守在静默中,进行静默第二意义与阶段的叫醒耶稣。

叫醒耶稣的静默,来自耶稣平静风浪的事迹(太8:23-27)。当耶稣与门徒坐船,门徒们因突然的暴风与波浪而极其惧怕不安。此时,门徒们叫醒正睡着的耶稣。耶稣醒后,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平静了。在此事迹,可以发现叫醒耶稣的三个步骤:求救耶稣、唤醒自己、等候耶稣。

基督徒面对束手无策的风浪,率先要向耶稣求救、呼吁,正如门徒呼吁:「主啊,救我们,我们丧命啦!」(太8:25)因此基督徒在静默的风浪处境,立即向耶稣发出求救呼喊:「主啊,好友升了级,我心有嫉妒,心情无法平静」;「我的计划又受到挫败,我真是苦啊」;「耶稣啊,父母催我结婚,我的压力好大,我真受不了」;「公司最近开始裁员,耶稣,我心里不安,好担心」。求救耶稣需要口与手;向耶稣张口,向耶稣伸手,并在张口与伸手中,全然倚靠耶稣,让自己走向耶稣。求救耶稣是叫醒耶稣的经常事,更是必要事。

叫醒耶稣的第二步骤,是唤醒自己。当门徒向耶稣发出求救的吶喊之后,等候耶稣的作为。其实,门徒从求救耶稣到等候耶稣的作为之间,有一个唤醒自己的中间步骤。这是唤醒自己无法抗拒风浪,把认识与面对风浪的主权交给耶稣,自己退在耶稣膝下。事实上,唤醒自己就是在面对风浪中,对自己无力、主权交主、退在耶稣膝下的自我提醒与告白。例如,面对父母催逼结婚的重大压力之下,当唤醒自己说:「耶稣啊,父母催逼我结婚,我对结婚确实是无能为力,我把婚姻的主权交给祢。在婚姻上,我退在祢的膝下,等候祢的安排与引导。我相信祢是婚姻的主。」

正如求救耶稣需要口与手,唤醒自己需要口、手与膝盖。这是指张开口告白自己的无力,伸出手把主权交给耶稣,屈膝自己退居耶稣之下。唤醒自己是基督徒在风浪中全然靠主、全然交托、全然委身的信心提醒,更让自己进入耶稣里,坚持在耶稣里的信心表现。因此,唤醒自己是静默中叫醒耶稣的必要事、关键事。

叫醒耶稣的第三步骤,是等候耶稣。门徒在等候耶稣中,听到耶稣对风和海的斥责,看到耶稣平静风和海的作为。因此,等候耶稣意味着聆听耶稣向风浪所发出的「斥责」,专注耶稣平静风浪的作为(太8:26;伯28:8-11;诗62:1、5、11;哈2:20~3:16)。

求救耶稣需要口与手,唤醒自己需要口、手与膝盖,等候耶稣需要膝盖、耳朵与眼睛。这意味着基督徒当把风浪全然放在耶稣的主权之下(膝盖),听耶稣斥责风浪的声音(耳朵),看耶稣平息风浪的全能作为(眼睛)。就父母催促婚姻的风浪来说,在等候耶稣时当说:「耶稣,我要听祢对婚姻风浪的斥责声」;「耶稣啊,对于婚姻,我愿降服祢的旨意」;「我愿聆听祢对婚姻的主宰与引导的信实的声音」;「我愿专注祢在我婚姻的作为」。基督徒在等候耶稣时,走向耶稣的主权与全能作为。因此,等候耶稣是叫醒耶稣的总结与高峰。

在等候耶稣时,聆听耶稣斥责风和海的声音,专注耶稣平静风浪的作为之后,风浪若平息,但静默尚未结束。耶稣平静风浪后,门徒又听到耶稣对他们说:「为甚么胆怯?你们还没有信心吗?」(可4:40)「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路8:25)听完耶稣的话,他们「又惧怕又希奇,彼此说:『这到底是谁?他吩咐风和水,连风和水也听从他了。』」(路8:25)这表示耶稣平静风浪后,门徒们进一步听到耶稣对他们信心的欠缺与贫瘠所发出的声音,看到行希奇作为的耶稣。因此,平静风浪后,静默还要进入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这就是静默的第三意义与阶段。

静默的第三意义与阶段,是深层的聆听上帝与专注上帝。在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情况,是风浪平息经历之后的聆听神与专注神。这是接续叫醒耶稣第三步骤等候耶稣的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第二情况,是没有风浪平息经历,或在非紧急情况中的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这是从静默第一阶段暂停言行,越过第二阶段叫醒耶稣,直接进入第三阶段的情况。

在第一情况里,首先,与叫醒耶稣、等候耶稣的聆听神与专注神相比,叫醒耶稣的聆听神与专注神的重点在风浪与耶稣,即聆听耶稣对风浪的斥责言语,专注耶稣平静风浪的作为。但静默第三阶段的聆听神与专注神的重点在自己与上帝。深入地聆听神对处在先前风浪状态的自己所发出的声音,专注平息风浪行奇妙事的神对自己的心意、旨意与作为。

在此情况里,上帝所发的声音是省察与爱的声音,即为什么胆怯?害怕的原因是什么?信心的状态如何?无论景况如何,上帝依然爱你等。基督徒更要深入地专注上帝对风浪中的自己,仍有慈爱的心意、信实的旨意、保守的作为等。因此,在风浪平息之下,进入深层意义的聆听神与专注神,就是对自己现状,以及对上帝的心意、旨意与作为的聆听与专注。基督徒在第一情况的聆听神与专注神里,确定了自己所聆听与专注的内容之后,还要进入第二情况的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

在第二种情况里,基督徒当持定上帝是一位呼唤人,直接向人说话,让人听到,并期待人来专注祂的上帝。(注3)亚当犯罪后,听到上帝的声音与呼唤(创3:8-10)。亚伯拉罕听到上帝呼召他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去上帝指示的地方(创12:1)。保罗在大马士革听到耶稣对他的质疑(徒9:3-6)。见了异象的彼得,听到圣灵向他指示的话(徒10:19-20)。在第二种情况里,基督徒要深层地聆听上帝,向上帝侧耳,也要深层地专注上帝,留心上帝的心意、旨意与作为。

在基督教的灵修传统中,聆听上帝(hearing God)的方法与内容不胜枚举。有些人主张,要听上帝直接性「天上的声音」、「神祕的声音」,或藉由梦向人发出的指示声音。(注4)大德兰(Teresa of Avila)在《七宝楼台》(Interior Castle)里,认定三一神是与人的心灵沟通、说话、启示的神。(注5)这是人能聆听上帝的基础。她更认为祷告是一种聆听;聆听上帝对自己的呼唤,即爱的呼唤,最终达到与耶稣的契合(神婚,divine marriage),与上帝一起去爱人。(注6)因此,对大德兰来说,聆听神就是聆听上帝对自己爱的呼唤,去爱人。魏乐德(Dallas Willard)的聆听神,重视神的旨意。他说:「在神旨意中的整个人生这角度」,与「从活在神旨意中的大范畴」来聆听神。(注7)因此,在神的旨意之下,他认为聆听神取决于「神是谁,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与神的关系如何」。(注8)

虽然笔者不否定直接聆听三一神的「天上的声音」、「神祕的声音」,或藉由梦向人发出指示,也肯定大德兰与魏乐德对于聆听神爱的呼唤与神旨意的侧重点,但更强调基督徒要聆听圣经里上帝的话语。因圣经是神对世人的话语启示,是上帝文字化的声音(提后3:16-17),是「永远立定」的声音(赛40:8)。申命记非常强调以色列人「要听(、shama)」律法的教训,要谨守律法与爱上帝(申4:1-2,6:1-5,11:13)。因此,笔者强调在现今非特别状况下静默的聆听神,就当聆听圣经的话。任何人所听到的「天上的声音」、「神祕的声音」、梦的声音、爱的呼唤、神的旨意,都不能与圣经相违、相牴触。圣经是神的声音,更是识别是否为神声音的至高标准与准则。

在非特别状况的静默中,具深层意义的聆听神,就是聆听圣经所启示的上帝的属性、旨意、作为对自己发出的声音。这声音是在深入默想圣经中,所听到的反思的声音与爱的声音。反思的声音是自己与神的关系、自我生命与生活、与他人关系生活等的反思要求。爱的声音是无论自己的景况如何,上帝依然以不变、信实、同在的爱,来永远爱自己的声音(太3:17,17:5)。基督徒要留心注意听(、qashab),侧耳顺服地听(、’azan)上帝话语中反思的声音与爱的声音(赛28:23)。(注9)

另外,在聆听圣经启示的上帝的属性、旨意、作为的声音时,基督徒会经历上帝声音在自己心里的无限放大。若能如此,基督徒一方面能抗衡、抵消一切对自己的负面与偏激的声音,另一方面完全被上帝的话语主宰与掌管。正如先知哈巴谷在上帝面前「肃静静默」之后,能「听见耶和华的声音」,「安静等候灾难之日的临到,犯境之民上来」(哈2:20~3:16)。在深层的聆听里,基督徒能听到反思的声音与上帝爱的声音,并能在上帝话语的主宰掌管里,最终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神的言行。

在非特别状况的静默里,深层的专注神是专注神自身,即专注一直向自己行奇妙事的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专注上帝不是用人的肉眼看上帝的亲临与显现。上帝是灵(约4:24),无法用人的肉眼看到。专注神也不是去专注想象教条教义中的上帝,乃是专注圣经中三一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以及能由圣经证实的过去信仰经历之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诗77:12-20,145:5)。在专注神时,基督徒会经历目光的转移,即自己的目光与注意力从自我、他人、事物与世界,挪移到上帝,看到无限显大的上帝。因此,原先的自我、他人、事情、事物与世界等,感到渺小与「不足介意了」(罗8:18)。

另外,专注神意味着「归向耶和华」(何2:19-20,3:5)。基督徒在归向显为至大的上帝的心意、旨意与作为时,就能放下自己的存心、计划与行为。随着专注神的深入,基督徒会完全被上帝主宰与掌管,全然归向上帝,最终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神的言行。

静默不能满足在言行的暂停状态与心理平静的获取。静默更要进入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听到反思的声音与上帝爱的声音,目睹显为至大的上帝的心意、旨意与作为,让自己完全被神主宰与掌管。藉着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神的言行,来贴近上帝,与神合一。所以,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是走向与神合一的静默。

静默的第四意义与阶段,是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上帝的言行。风浪平静事件结束后,门徒们跟着耶稣来到一个被鬼附的格拉森人的地方(太8:28-34;可5:1-20;路8:26-39)。他们听到耶稣对鬼宣布说:「去吧!」(太8:32)并目睹鬼的离开(可5:13-14;路8:32-35)。这次,耶稣赶鬼的言行神迹,成为日后耶稣差遣门徒们「赶污鬼,并医治各样病症」的一种预备(太10:1)。因为,耶稣希望门徒们也能做耶稣所做的事(约14:12)。

格拉森赶鬼事迹对静默有重要的提示。原来,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不是静默的结束或终极点;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之后,还要预备自己去遵行耶稣的言行,这才是静默的出口与高峰。静默的目的不是让自己留守在安静与平静里,或处在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的美境中,而是要走出平静,离开美境,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神的言行(传3:7)。

随着静默第三阶段的聆听神与专注神的进深,这种进深的静默促使基督徒预备发声行动。静默最终所发出的声音,是合乎上帝属性、旨意、作为的言语。静默最终带出的行动,是与上帝的属性、旨意、作为一致的行动。因此,静默的最终声音,是上帝的声音;静默的终极行动,是上帝的作为。当基督徒在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里,预备自己极其渴望说出上帝的声音,并迫不及待地行出上帝的作为时,这段静默总算抵达终点与出口。在静默的出口,能看到基督徒与神合一的言行。

D 静默的诸问题

1、谁需要静默的操练?

不少基督徒认为,静默或静默的操练是属于修士或传道人的事。但是,从上述静默的四点意义与阶段来看,所有的基督徒都需要静默的操练。在面对日常的各种风浪时,静默让基督徒暂停所欲之言行,进入叫醒耶稣,在基督里面对与平息风浪,不被风浪席卷与摆布。若没有风浪,基督徒在静默中,仍可以聆听神(圣经的话语)促使自己所发出的自我反思与神的爱的声音,更能在专注神中,让自己全然被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来主宰与掌管。静默让基督徒在上帝的主宰中,与神合一。最后,静默能预备基督徒说出与行出合乎神的属性、旨意与作为的言行,走向与神合一。每个基督徒都需要在静默中与神合一。因此,静默并非修士或传道人的专属,而是每个基督徒必要的灵修操练。

2、到底在什么情况要静默?是否有需要才静默呢?

静默是在任何景况都需要的灵修操练。在面对无预警的风浪时,静默是紧急而必要之事。基督徒在静默的暂停言行里,避免风浪带来的情绪性或即兴的言行,在叫醒耶稣里抵御与平息风浪。在非风浪的情况下,静默也是必须的。基督徒藉着深层的聆听与专注神的属性、旨意与作为,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上帝的言行,让自己随时随处走向与神合一。

3、在什么地方静默?是否要去退修营地或修院呢?

一想到要静默,不少人认为要离开家、公司、市井闹区,去到安静的野地、公园或森林,甚至退修营地或修院。这些地方都是基督徒进行静默的良好外在环境。若无法去到这些地方,基督徒在任何不受干扰的空间,依旧静默。例如,在巴士、地铁、大楼门口的石阶、街旁的长椅等,甚至在咖啡厅里,仍可以闹中取静来静默。静默的外在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否能让自己进行静默更是关键。因此,任何能让自己进行静默的处所,都是静默的合适场地。

4、想静默,但不能安静或平静自己时,该如何?

基督徒开始操练静默时,会面对无法安静自己或「静不下来」的困扰,甚至愈想静默,来自自己、他人或世界的负面声音与风浪愈大。从外在环境来说,先离开吵杂、受干扰的环境,去到附近的静处。另外,在不受干扰的静处,若仍无法安静,在不影响周围人的前提下,大声祷告、读圣经,甚至听诗歌、唱赞美诗,直到心里稍感平静。接着,在暂停言行中,立刻进入求救耶稣、唤醒自己、等候耶稣等的叫醒耶稣里,让自己经历耶稣所赐的平静。

5、对静默第三阶段的深层聆听神的声音,会感到困惑与迷惘。该如何分辨是神的声音,还是其他声音?

魏乐德提出「三道亮光」,即「外在环境、圣灵感动、圣经」的辨认神声音法,并强调此三道要「彼此依赖」,不可选择一道而缺另外两道。(注10)因此,神的声音必须要满足这「三道亮光」,缺一不可。魏乐德的辨认,是对一般性聆听神声音的辨认。若对静默之深层聆听神的声音的分辨来说,首先在第一情况下,要聆听上帝让自己处在风浪中,所发出的反思与上帝爱的声音。例如,胆怯的原因、信心的缺失、谁在主宰自己的心、上帝的爱等。这些上帝的声音,让自己悔改、重整上帝与自己的关系、重整自我等。若有声音让自己不断地陷入自责、罪疚感、逃避现实、远离神、负面想法时,这不是神的声音。在第二情况下,基督徒要聆听圣经启示的上帝的属性、旨意、作为对自己发出的声音。在这些声音里,仍要聆听反思的声音与上帝爱的声音。基督徒藉着这些声音来自我反思、贴近神、经历上帝的爱。

其次,神的声音肯定与圣经没有冲突与矛盾,是符合圣经的声音。因此,神的声音都是与圣经中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一致的声音。若有声音是对他人嫉妒或怀恨,这不仅违反圣经的教导,更不符合上帝良善的属性与旨意。若有声音让基督徒无辜地去害他人,此非圣经的教导,更不是上帝的旨意。因为,上帝没有故意害人的坏旨意。若有声音是去偷窃,这不是神的声音,是盗贼的声音,是圣经禁止的事(出20:15;约10:10)。

再次,神的声音使基督徒接受上帝话语的引导,让自我、他人、世界的负面声音显弱,失去主宰能力。神的声音更让基督徒体悟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被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来主宰与掌管。

最后,有人提出在静默里听到奇异的声音或看到异象。例如,先知以西结见到四活物异象时,听见「翅膀的响声」与穹苍之上的声音(结1:22-28)。这「翅膀的响声」是「全能者的声音」,而穹苍之上的声音显出「耶和华荣耀的形像」。笔者不建议在静默中聆听奇异声音或专注异象。但是,若有人在静默里里听到违反圣经内容的奇异声音,或看到的异象无法显明上帝的荣耀,这种声音或异象值得怀疑,不需要聆听或瞩目。

6、在静默的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时遇到突然的风浪,该如何呢?

在静默的任何阶段,当基督徒遇到风浪时,必须进入叫醒耶稣。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虽是静默的第三阶段,但还要回流到第二阶段的叫醒耶稣。若无法平静风浪,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会受到干扰而无法进行。基督徒回到叫醒耶稣阶段,先平息风浪比进行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更为首要与迫切。

7、静默是否都要安静不说话呢?为了平息风浪,可否出声祷告或读圣经呢?

无庸置疑,静默必须从暂停言行开始,并在四个静默阶段里,都需要保持安静不说话。但基督徒若面对极大风浪,立即要暂停言行,进入叫醒耶稣的求救耶稣。在求救耶稣时,若环境允许,基督徒可大声祷告、听诗歌、唱诗歌、读圣经等,来让自己安静。另外,在深层的聆听神与专注神时,若心里再度有风浪,再回流到叫醒耶稣,仍可出声祷告、大声疾呼宣告、唱诗歌、大声朗读圣经等。因此,在风浪情况下,为了平息风浪而大声祷告、听诗歌、唱诗歌、读圣经等,是需要的。但风浪平息后,基督徒还要继续在静默里安静不说话。

8、静默被干扰而中断,该如何呢?

除了去不受干扰的地方专心静默之外,在日常,基督徒在进行静默时,会因饮食起居、工作、通勤、与人交流等被中断或暂停。这是难以避免之事。在中断时,基督徒要提醒自己当随时预备在合适的时候再进入静默。因此,日常中的静默,会有随时出静默、入静默的现象。

9、若有人在静默后,说出怪异与妄自尊大的话,恨恶人的言语与行为,这算是静默后的言行,合乎神的言行吗?到底什么是合乎神的话与神的行为呢?标准是什么呢?

归根究底,合乎神的言行必须要与圣经三一神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一致。上帝有完全的良善、圣洁、信实、慈爱、公义等属性(诗7:9,22:3,136:1-26;罗5:8;约壹1:9)。上帝有救赎世人,把神儿女塑造为祂的杰作等的旨意(赛59:20-21;弗2:10)。上帝更有拯救人、祝福人的作为(赛44:1-5;何14:5-8;番2:7)。在静默结束后,一方面,基督徒已摆脱了静默前负面与困扰自己的风浪与声音;另一方面,预备好向具体的对象(家人或周围人等),说出上帝良善、慈爱属性的言语,行出上帝的良善、慈爱、救赎的旨意,以及上帝拯救人与祝福人的行为。静默后,若有人说怪异与妄自尊大、恨恶人的言语与行为,这都不是静默后的言行,更不合乎神的言行。

10、静默的衔接、跳越、回流、持续与循环现象

在进行静默时,会出现衔接、跳越、回流、持续与循环等的现象。首先,静默的四个阶段,意味着静默有衔接性。静默的一个阶段连接下一个阶段,一个衔接另一个,即「暂停言行à叫醒耶稣à深层聆听神专注神à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神的言行」。

静默的跳越现象,是指基督徒在没有风浪之下,不需要平静风浪,可以从第一阶段跳越第二阶段,直接进入第三阶段的深层聆听神专注神。静默的跳越现象,发生在没有风浪的情况。

静默还有回流现象。无论进行第三阶段或第四阶段,若遇到突来的风浪,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受挫,而且难以预备自己说出与行出合乎神的言行。此时,基督徒必须回到叫醒耶稣的阶段来面对与平息风浪,这是静默的回流现象。静默的回流不是静默的倒退或失败,乃是再次面对潜隐而发作的新风浪。若回流后,在叫醒耶稣里,平静了风浪,再归位到原来第三或第四阶段的静默里。若在第三或第四阶段的静默里,再有新风浪,再回流到叫醒耶稣,平息风浪。

静默的回流现象,也会在叫醒耶稣的第二、第三步骤里发生。在第二步骤的唤醒自己,会出现无法把自己的主权交给耶稣的风浪。此时,要回流到先前第一步骤的求救耶稣里。在等候耶稣的第三步骤里,若出现无法把自己全然交托神、全然委身的风浪时,再次回流到先前的唤醒自己,甚至还要回流到求救耶稣。

静默的持续与循环现象,是指在静默第三阶段的深层聆听神与专注神里,聆听神与专注神不断地持续与产生循环。在深层聆听神时,基督徒可以持续而反覆地聆听上帝对自己的反思与神爱的声音,形成一种聆听神的循环。在深层专注神时,基督徒也能持续地定睛上帝的属性、旨意与作为,不断地看到上帝对自己要求,持续让自我的关注从自我与世界转移到神的属性、旨意与作为,形成一种专注神的循环。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