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将残的灯火

第三章、将残的灯火

The Smoking Flax

初始的恩典微小——恩典掺杂著败坏

基督履行祂的呼召时,不会吹灭将残的灯火(或者说灯芯),反倒要吹旺它的火苗。将残的灯火,剩下的不过是微弱的星火,软弱而无法燃起火焰,还稍微冒着烟。我们从中观察到,在神的儿女身上——尤其是刚归信的——初始的恩典都是微小的,还掺杂着很多的败坏。这些败坏就像烟一般,令人厌恶;但基督不会吹灭这将残的灯火。

初始的恩典微小

基督徒中有不同的信心年龄,有婴孩,有年轻人。信心就像“一粒芥菜种”(太十七20)。同样,初始的恩典比甚么都细小,后来却荣耀无比。最完美的东西,成长的过程也最漫长。人类是最完美的生物,他也是一步一步迈向完全;没有价值的东西,就像蕈类,又像遮盖约拿的蓖麻(拿四6),一下子长大,一下子又枯萎了。新造的人是世界最优越的受造物;因此也是逐渐成长的。我们在自然界中知道,一棵雄伟的橡树是由它的种子而生,今天的基督徒与昔日的基督也是如此。基督从大卫之家——最低微的耶西濒死的枝干——发芽(赛五十三2),开始时是最卑微的,及至长成,却超越诸天之上。这棵公义的树,不同于乐园中的树,因为那些树被造之时就已经完全了。现今这美好世界中一切受造之物的种子,原是隐藏于混沌之中。神从起初混乱的物质中,命令一切受造之物出现。在植物的微小种子里头,隐藏着树干与树枝,花苞与果实。一切安慰人心的神圣真理,也是隐藏在几项原则中。火热圣洁的圣徒迸发出这一切荣耀灿烂的烟火,都是从少许的星火开始的。

因此,我们不要因起初的恩典微小而灰心失望,倒要看自己是蒙拣选,要成为“圣洁,无有瑕疵”的(弗—4)。让我们看看自己不完全的开端。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要激励我们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并保守我们持续看自己为卑微的。此外,当我们灰心沮丧时,我们便必须用基督的眼光看待自己,祂看我们是合乎主用的。基督看重我们,是按照我们将来要成为的样式,按照我们蒙拣选要成为的样子。我们把一株小植物称为树,因为它将会长成为一棵树。“谁藐视这日的事为小呢?”(亚四10)。基督不要我们藐视小事。

荣耀的天使,未曾不屑服事那些卑微的——在他们自己眼中、在世人眼中看为卑微的。恩典即便微少,却极活泼珍贵。基督提拔卑微的,没有价值的人和地。伯利恒是最微小的(弥五2;太二6),却成了不是最微小的;它本身确是最微小的,却因基督生在那里,就不是最微小的。第二圣殿的荣美不及第一圣殿(哈二9);但因基督的临在,它就比先前的殿更有荣耀。圣殿的主,进入了祂自己的殿。眼中的瞳仁虽小,将诸天一大片美景尽收眼底。珍珠虽小,却有极重的价值。最微小的恩典的用处,是这世上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恩典掺杂着败坏

可是恩典不仅微小,还与败坏混杂;因此,基督徒被称为将残的灯火。我们看见,恩典并没有一劳永逸地完全除去败坏,而是留下部分,有待信徒继续与之争战。即便是最纯正的人,他最纯全的行为,仍需要基督添加香气;这正是基督的职分。我们每逢祷告,需要再次祈求基督赦免我们祷告上的过失。来看看将残的灯火的几个实例:

-摩西在红海时,不知所措,既不晓得该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该走哪条路,于是他向神发出哀声。毫无疑问,他心里有极大的矛盾。我们遭遇大患难时,不晓得要祷告什么,但有圣灵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祈求(罗八26)。破碎的心,只能生出破碎的祷告。

-当大卫在迦特王面前装疯卖傻(撒上二十一13),在这冒出的烟里面仍有火苗隐藏。我们看看,大卫在这情况下,写了极美好的诗篇三十四篇,他依据自己的经验说道:“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诗三十四18)。“我曾急促地说:'我从你眼前被隔绝。””这句有烟。“然而——你仍听我恳求的声音”(诗三十一22)。这里有火。

-门徒呼叫:“主啊,救我们,我们丧命啦!”(太八25)。这里有不信的烟,但也有足够的信心之光,激发他们向基督祈求。

-“主啊,我信!”这里有光。“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这里有烟(可九24)。

-约拿呼喊说:“我从你眼前—–被驱逐。”这里有烟。“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这里有光(拿二4)。

-保罗知道自己的败坏,说:“我真是苦啊!”然而,他却借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向神迸发出感谢(罗七24)。

-在雅歌里,教会说:“我身睡卧,我心却醒”(歌五2)。那称为“七个金灯台”的七个教会(启二~三章),其中大多数的火光都掺着不少的烟。

这种混杂存在的原因是,我们身上有两个律:恩典的律与本性的律。其目的是特要保守我们,脱离自己的本性容易撞上的那两块危险的礁石:安全与骄傲。结果,就迫使我们安息在称义上,而不是安息在成圣上,因为成圣之工不仅不完全,还有许多玷污。我们的灵火,就像地上一般的火,其中都有掺杂。火只具有自己的本质时才是最纯正的;照样,当我们抵达我们的目的地——天上——时,就可回复我们应有的本质,那时我们的所有恩典才是最纯净的。

从这种混杂反映出一个事实:神的百姓对自己的判断有如此大的差异,有时看见神恩典之工,有时则定睛在自己残余的败坏;后者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恩典。他们虽然爱基督,常守祂的命令,又爱凡属祂的儿女,却不敢宣称自己与基督的关系密切,能够称得上是亲近祂的人。蜡烛在烛台上,有时显出光亮,有时却不见一丝光芒;人们也一样,有时对自己很有把握,有时却感到困惑。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