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1理所当然的侍奉
第二十八章:牧师、长老及执事的职分
我们已经在前面探讨过,内在呼召和外在呼召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现在我们要继续探讨上帝在其教会里所设立的各样职分的特性,以及与每一职分相关的工作。
1.牧师职分
由于他们的职分和事工(而不是因其优越性以及在当地的影响),我们必须首先探讨牧师和教师,即牧者。使徒保罗在《以弗所书》第4章11节里用这两个称谓来称呼他们。这并非表明这两个称呼代表教会里两个不同的职分,因而需要不同的人来分别担当每个职分。这也并不是说牧师的职分高过教师的职分,更不是说教师的职分是指神学博士,是高过牧师的职分,因而具有更高的要求。相反,这两个称呼指的是完全相同的一种职分,因为牧师既要教导,也要喂养羊群。然而,在我们这个时代,神学博士是名誉性的头衔。一个人可以拥有这样的头衔并得到这样的认可。
牧师职分(教牧职分)是上帝设立的职分,在旧约中被称为“祭司”,在新约中被称为“牧师”。尽管设立和呼召是借着人来施行的,这些人却是奉上帝的名施行的。因此,每一位牧师行事为人必须像上帝的使者。“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林后5:20)。
就牧师职分而言,我们应该探讨这样的人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资格,他们的工作有什么独特的要素。
2.牧师的资格
对牧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具有良好的个人素质,以便他能够胜任这一使命,忠心地履行这一职分。
首先,对牧师有一个特别的要求,那就是,他必须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并不认为这是指他会几种语言,因为会几种语言并不一定就是学者,语言只是增长学问的工具而已。会拉丁语是一位牧师的装饰,但担任这一职分的人并不一定都要会拉丁语。但拉丁语的确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哲学、神学以及大多数卓越的圣经注释都是用这种语言记载的。掌握希伯来语和希腊语更重要,因为圣经最初是用这两种语言写成的。因此,每一位牧师都应该会这两种语言。然而,真正的学问包括对许多事情的全面了解,包括运用这种知识的智慧,还包括以某种方式把知识传递给人使人得益的能力。所以,牧师在哲学方面或自然智慧方面接受一定的训练,是非常有益的。这会使他更有能力处理神学问题。当然,对于一个牧师而言,全面了解神学,则是绝对必不可少的。他不当满足于记住一些概括真理的句子——在脑子里存放一些观点,以便顺利地通过考试——也不要只是借助一些参考书编写讲章就满足了。那样的牧师是可怜的,这样的教会也是不幸的!
要成为一位优秀的神学家,必须对各种神学问题有深入敏锐的认识,常常思考,融会贯通。这要求人当多多研读圣经。因此,一个牧师不仅要多读圣经,而且还要查明圣灵在上文下理之间的意图,比较有关的经文,确知哪些是预言和预表的应验。然而,如果他自己没有得到圣灵的光照,没有因着圣灵而归正,不能从自己的心灵中发现他在圣经中所阅读到的真理,那么这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他应当借着个人的亲身经历,知道什么是归正、祷告、相信基督、信心的摔跤、狡猾的欺骗,以及撒旦的狡诈和攻击、黑暗、圣灵的印记、舍己、治死罪,等等。如此一来,他就会像提摩太那样,从小明白圣经,有得救的智慧(提后3:15),就像文士那样“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太13:52)。他就能够说:“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我们—–传给你们。”(约一1:1,3)
第二,牧师必须善于教导(提前3:2)。并不是所有优秀的神学家都能够做牧师或教师。并不是每个人都领受了传讲的恩赐,能够传递真理的珠宝,很容易就使他人明白自己所讲的道理,用清晰的人人喜悦的方式把真理表达出来。他也许能建造自己,但他这些真理的宝贝对别人却没有多大益处,然而,建造别人正是牧师和教师职分的特别目的。
第三,牧师必须凡事端庄。“—–凡事端庄”(提前3:4),“在教训上要—–端庄”(多2:7),以便“不可叫人轻看你”(多2:15)。约伯是这样做的:“少年人见我而回避,老年人也起身站立;王子都停止说话,用手捂口。”(伯29:8-9)
牧师一定要避免三种恶习:
(1)不可炫耀自己。若是想炫耀自己,就会故意作出一副端庄的样子,尽管事实并非如此,所渴望的不过是能够与众不同,让人们说:“那就是他。”这样的人在一切事情上都矫揉造作,道貌岸然,昂首阔步,让人觉得好笑。这样荒唐的造作是多么可憎啊,造作之母就是自吹自擂!
(2)不要粗暴无礼,也不可严厉刻薄。这是骄傲结出来的果子,认为自己远远超过别人,把自己视为大人物,希望别人都像下级那样恭敬他。这也许是拙劣的家教导致的结果,使他不知道如何在人群中行事为人。
(3)避免让人瞧不起的、不成熟的言行,这类不成熟的言行也许是出于虚妄的心,也许是因为缺乏教育。牧师当竭力避免此类事情,竭力追求使自己既友善可亲,又严肃端庄,这样他所牧养的羊既不会害怕见到他,也不会轻看他。
第四,牧师必须在爱基督、爱基督的事业、爱基督的羊群方面胜过他人。这一点必须清楚地体现在教会里,对于建造他人极有益处。保罗如此表达这种爱:“我们—–心是宽宏的”(林后6:11);“难道我越发爱你们,就越发少得你们的爱吗?”(林后12:15);“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上帝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帖前2:8)。这种对教会的爱,一定不是因为渴望得到回报的相互之爱,也不是因为受到属世的吸引。毋宁说,这仅仅是出于对教会属灵福益的渴慕。这种爱必须源自对基督的爱。“我们若果癫狂,是为上帝;若果谨守,是为你们。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5:13-14)这样的心境会使人像友善的父亲那样与教会成员交往。“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帖前2:7)
这样的爱,会使牧师多多地为教会祷告,求上帝向自己施恩,能够把这爱传递给教会。他在为准备讲章而学习的时候祷告,在穿过街道去讲坛的路上祷告。他并不是祈求自己免受耻辱和羞愧,也不是求自己的讲道能够讨好会众,给自己带来荣誉和尊敬,使他能够吸引众人。如果这是他隐秘的动机(即使他没有明明白白地说出来),他为荣耀上帝和建造教会而祷告不过是假装出于别的动机,那么,他之所以常常这样行不过是安慰自己的良心,但实际上他最根本的动机却是为了自己得尊荣。然而,爱却会使他时刻为教会祷告,寻求使教会得益处。“我们昼夜切切地祈求,要见你们的面,补满你们信心的不足。”(帖前3:10)
第五,牧师必须有舍己的精神,甘愿牺牲自己的荣誉、财物——是的,甚至自己的生命。“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徒20:24);“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徒21:13)。基督的仆人就应当是这样的。他一定不要因着自己言行不当,给别人留下蔑视、毁谤、压制他的机会。然而,如果他行事真诚,只以教会的福益为念,那么他一定甘愿忍受临到他的一切苦难;他不会让自己受到任何事情的拦阻,也绝不会气馁。他必会以保罗为榜样。“我们凡事都不叫人有妨碍,免得这职分被人毁谤,反倒在各样的事上表明自己是上帝的用人,就如在许多的忍耐—–荣耀、羞辱,恶名、美名;似乎是诱惑人的,却是诚实的”等等(林后6:3-10)。
日光之下,再也没有什么受造之物比追求自己私益的牧师更可憎的了,因为他利用上帝和一切神圣的东西来满足自己邪恶的欲望。在祷告、讲道、说话时表现出圣洁的热心,其实只不过是献上凡火,假装爱上帝,目的却是要使自己得到爱戴和尊荣,这是多么可憎啊!这种可憎的心态还伴随着另外一个可怕的恶习:嫉妒。他总是害怕别人会损害他的名声,嫉妒别人杰出的恩赐和美德。当他看到别人的服侍有出路,带领灵魂知罪,引导人们归向基督,因着他们的服侍,灵魂受到感动,默默地流着眼泪融化,他就感到闷闷不乐。他想,他也可以做到这样,这些成果本来应该是通过他来实现。是的,他憎恨那些被别人的服侍所吸引的人。那些喜爱其他牧师的人,就成了他的眼中钉。他哪里有对基督和对灵魂的爱呢?他不仅没有努力追求达成侍奉的目的,反倒背道而驰。凡是对达成他的目的不合适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不合用。
第六,牧师必须勤勉做工。懒惰闲散的人不适合做牧人。监督的职分要求人要羡慕善工(提前3:1),这样的人必须自守(提前3:2)。圣经这样描述邪恶的牧人:“他—–但知作梦、躺卧、贪睡。”(赛56:10)牧长耶稣基督,从清早一直忙到深夜,夜里还专心祷告。好牧人必须以基督为榜样,因为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必须祷告,寻求上帝的道,为巩固和提高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不断学习,这样就能够拥有一个囊括各种知识的宝库。他必须预备讲章(在讲道之前竭力把它们记在自己心里),探访健康的和生病的会众,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行动。因为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而时间又这么有限,所以他必须时刻警醒,不虚度一寸光阴。如果有人是为了金钱而侍奉,或者为了生活安逸,那么他应该回到他原来的地方,因为这一职分要求人辛勤劳作。想要不劳而获的人,占据牧师的职位完全是不义的。
第七,牧师必须在所有事情上做众人的榜样,这样他就也可以像保罗在《腓立比书》第3章17节中那样对会众所说的:“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榜样行的人。”保罗又说:“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11:1)使徒保罗还谈及牧师当在哪些方面做信徒的榜样。“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除此之外,还有《提摩太前书》第3章2至7节,请留心每一个字:“作监督的,必须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温和,不争竞、不贪财,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
如果牧师自己犯了罪,就会立刻听见别人说:“医生,医治你自己吧。”他就失去了责备别人的自由,就会没有人听他讲话,上帝的名就会因此被亵渎,很多人都会受到伤害。然而,如果他具有杰出的美德,他的生命散发出熠熠的光彩,那么他的话语就会在听者的心里产生极大的影响,他会得到很多人的敬重,很多人会因为自己的罪而受到良心的谴责,看见他的时候就会被挑旺起来,做敬虔的人。因此,牧师必须勤勉地留心自己内心的状况和外在的行为。他就像一颗无瑕的钻石;它上面最细小的毛发和丝线也很容易被看出来。他必须知道,很多喜欢思考的人都在看着他,人们比他自己所预想的更清楚地知道他的内心状况。关于一个牧师必须具备的资格,我们就探讨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