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如果没有耶稣

新教的工作伦理

当我还未重生得救时,我在学院头二年的成绩都很差,直到信主之后,成绩才突飞猛进。对商业而言这也是一样,很多人在成为基督徒之后往往才开始富裕起来,为什么?

第一,我们不再忧虑、焦急,这些因素都会挫败及限制人们的能力。圣经告诉我们:「应当一无挂虑。」(腓4章6节),基督会供应我们一切所需。

第二,我们得到神的帮助及支持,祂给我们额外的能力来完成我们的任务。

第三,我们得到从神而来的新智能及新点子,「你们中间若有缺少智能的,应当求那厚赐与众人—–的神。」(雅1章5节)

第四,我们这群蒙救赎的人得到了保护及继续前进的力量。即使在遭遇失败的时候。

第五,我们对所做之事情上有一个目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都是为荣耀神而做。「在任何事上都要做的好,做任何事都要为神的荣耀而做。」这是很多信徒的座右铭。

现在,对于我刚才提到的五点有一个词句可以形容。我称之为「新教的工作伦理」,或简单称之为「基督徒的工作伦理」。

就是由于这群蒙救赎的百姓已经被赐予了前进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生产更多,因此,他们能够给的也就更多,其能省下的也多,以致能够投资在生产的工具上。这是为什么在美国建国一百年之后,美国人能够比其它各国的人都省下更多的原因。美国能够投资在更多的生产工具上面,使得工厂里的工人及农民在平均分配上拥有更多更好的工具,并且比任何其它国家的人更能有效率地使用这些工具,因此,他们能享受到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

如今这种经验在拉丁美洲的国家中亦被重复使用。在与他们的美国邻居相比之下,他们也沿用同样的方法以使自己变得富有,这些人在成为基督徒或是以基督为中心的天主教徒之后,就不再酗酒或赌掉他们的金钱。往往在得救之后,他们才开始第一次为他们的未来存款,这种相同的潮流在整个的教会历史中可说不断地在重演。

然而,圣经申命记中的一段记载,难免使我们想到它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当人们变得富有之后,就很容易忘记神是他们财富的源头(参申6章10~12节),约翰卫斯理对此警告说:

我害怕,当财富在那里加增时,宗教的基础就会在相同的地方减弱。因此我看不出在事情的本质上,任何真实宗教的复兴能持续多久。因为宗教复兴必会带来勤劳与节俭,而这二样可以产生财富,但当财富加增时,人的骄傲、愤怒及爱世界的心也会随之而来。

伟大的清教徒领袖马塞特顿(Cotton Mather)说得更为简洁:「宗教为财富之母,而女儿正在毁灭她的母亲!」

国家的财富

亚当斯密于1776年写了他著名的作品《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那同时也是美国诞生的一年。就某方面而言,它们是同时出生的,虽然圣经为应该建立的自由体系模式设立了一些原则,人们却从未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改革宗,特别是加尔文,是帮助将他们带入光明的第一位。在此基础上,格拉斯哥(Glasgow)大学的基督徒道德哲学教授亚当斯密,才终于把这些拼图收进了《国富论》一书中。这点强迫学者认明现代资本主义的开始大约是在1780年左右。史密斯主要的争议之一,可以在他出名的《看不见的手》之评论中找到:

每个个人的必要劳动都会对每年的社会收入有着极大之贡献—–他的原动机是为寻找个人的益处,而在这过程中,就像其它许多的情况一样,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带领着,使得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为了他个人的益处而已。对社会而言,最糟的是他根本没有任何贡献,但藉着追求他自己的益处,使得他在无形中更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利益,虽然他可能自己并不真正想这么做。反倒那些假装要为公众谋取福利的人,我反而看不到他们真正做到了什么谋公众之益的好事。

简而言之,市场经济要比计划经济好得多,这是从二十世纪而来的优势观点所做出的结论。由于我们有经济上的利益,以致对史密斯所观察到的真理有所感激。计划经济是没有作用的,因为它们没有将人类的罪性计算进去。私人财产及自由企业的权利本身并不是终点,虽然今日许多人的看法是认为它们本身就是终点,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在他自由地使用财产时,可以忽略掉创造主的角色,无论是他所省下的每一分钱,及他所给出的,神都是其中最大的原因。

自由企业的果实

几世纪以前,五分之四的法国人将他们收入的百分之九十花费在食物上,而只能给侍者极微薄的小费,不仅如此,他们还得想办法供应自己所有其它的需要。在欧洲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几千年,这与大部分仅靠微薄工资的现代非洲没有什么差别。他们每日仅能糊口维生,甚至在1780年的德国,仅仅不到一千人能每年收入一千美元以上,一直到圣经的原则经由改革宗人士的再宣告及史密斯的明言,才正式进入并发挥效用。

最大的成长是在1776年以后,从1800年到1850年,不再有通货膨胀,工资也真正地涨了四倍,从1850年到1900年,在通货膨胀之后,工资又涨了四倍。所以到了十九世纪,真正的财富及工资增加了十六倍之多,世界从未经历过像这样的事!不但在英国发生了!在美国更是亲眼目睹了,自由企业拥有最自由的天空。

在埃及,如同我们在其它第三世界国家中所发现的,经济大部分是以动物为基础——驴、骡以及水牛,由它们拉载着装有各式的货物以彼此交易。有趣的是,这些动物当中有一种每只价值约85美元左右,而在埃及一般人的年平均收入大约是一百美元。因此,当动物死亡时对他们而言会是一件极度痛苦之事。谁叫这是一处非资本主义化的土地,假如某人能省下足够的钱购买一辆卡车,他将能赚得比一百美元多得多,可以赚到十倍、五十倍,甚至一百倍,因为他办得到。

将积聚的资金或利益改变成为工具或农具,是使得工业化的二十世纪与贫穷的中世纪,或现在存在于印度这种非资本主义化国家情形的不同之处。任何非资本主义化的国家都会退步到像印度的情形,她的百姓仍像中世纪时的人一样,拉着犁耕田,以此糊口维生。

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太20章26节),在才干的比喻中,耶稣说神已赐给我们某些数量的财富,是在祂主权的旨意下看为合适的,而如何使用这些金钱,责任更是在我们身上。对我而言,美国已成就了这世界所知道的最伟大的物质主义及经济文明,甚至在不景气的当中,她也远比世界许多国家的,情况好得多,为什么还有人愿意拿这种成就去交换或建立社会主义的体系呢?这是十分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毕竟社会主义是很明显地,一次又一次地在降低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福利:基督徒的异端邪说

从本世纪开始,美国政府借着强迫实践基督徒帮助穷人的理念,而吃掉了人们一部份的财产。我们相信这是一种被误导的作法,这么叫故不仅妨碍了经济繁荣,也因着伤害生产力而使得穷人亦遭波及。因为美国州政府赞助的福利并没有考虑到圣经所说关于人类天性的罪恶及关于经济的问题,使得这些救济项目已然倏忽成为一个深不可见的失败。如今美国穷人的数字比资本主义刚开始时还多!因为这种「救世主」的情结,今天美国政府抢先代替了教会的工作,而试着藉政府补助项目来解决贫穷的问题,结果「伟大的社会」产生了「伟大的债务」,而这个项目是极端地昂贵及没有效率的。但是他们在当中却以耶稣基督的精神来试图帮助穷人及有需要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称福利是「基督徒的异端邪说」之原因了。

许多人宁愿由政府制定法律,从别人那里拿出钱来使用在一些需要上,而不愿奉献他们自己的金钱或为众人作更多的牺牲。罗宾汉就是一个在基督教界中出现的神话人物,他的行为——偷取富有之人的钱财来救济穷人——也可说是一个基督教的异端邪说。福利制度下的州政府就是一个膨胀而无效率的罗宾汉。大部分为穷人预备的福利基金根本从来没有离开过联邦政府,或是州政府及本地官僚等那些执行福利项目者之手!

我们难道不应该关心穷人吗?当然要,本地教会、私人慈善、家庭关怀、社会慈善机构等,这些都是美国近三百年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今日美国仍在尝试用别的方法,甚至已经决定透过政府干涉的社会方法来帮助穷人,而这种方法在其它地方是从未曾试过的。

当圣经鼓励人应该对有需要之人慷慨解囊时,它是指自愿地在教会内拿出奉献,而不是透过税收来强迫别人「奉献」。有一次主日讲道时,我提到圣经并没有教导社会主义,会后一名女士跑来跟我说:「我完全不同意你的说法。」

我问她:「你不同意的部份是什么?」

她说:「我相信我们是能互相管理的。」

我说:「我完全同意这点,也相信我们是,我们之间的差别是,我相信我们可以互相管理,而你却只相信政府才是我们的管理者。」

她张大嘴巴,不说一句话地离开了,那就是基督教与社会主义的不同观念。

更进一步地,保罗对我们的现代福利观念说了一些听起来很前卫又严厉的话:「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章10节)在听到这段话之前,你可能已耳闻一段很长的时间了。使徒知道人类有罪恶的天性,因此人们容易倾向于无所事事及懒惰,假如可以的话,有些人会尽其可能地避免掉所有工作的机会,但使徒说得很清楚,假如有人不工作,他就不可吃饭。待会儿我们将会看到,若以严肃的心看待这句经文,一个社区将会如何地由贫穷导致成富裕的状况。

这节经文不是指一个人不「能」工作的情形。圣经中曾谈及许多关于照顾跛子、盲人、生病者、残疾者、年老者以及年幼者的问题,但假如有人不工作,那就不可让他吃饭。

因为「罪恶政治」的流行,大部分的人在听到这句话时会感到一种罪恶的痛苦,好象这句话是不带怜悯心的。但其实它是曾经做过关于经济的主题上最有怜悯心的描述,若不是这样的话,极大的饥荒及饥饿会充斥着整个的世界。因此,让我们勇敢地宣告并一再强调之:「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

社会主义经验

许多人都没有注意到一项事实,在美国我们已经看到完美而几乎是实验室经验的社会主义。讽刺的是,美国——这块自由企业的乐土,竟是从社会主义开始的。

根据布雷德福州长的报告,在1620年清教徒首次到达殖民地时,当时的领袖都肩负着跟随探险商人的义务,而这些人所设计的即是一种社会主义的策略。虽然他们的想法很仁慈,但这些想法却对社区造成毁灭性的伤害。他们当时保持凡物公用的作法,认为人们工作是为了大众的利益,而那应该会创造极大的快乐、满足与繁荣才是。

结果第一年的成绩是极大的农作物欠收,许多人挨饿。而在人们极度的需要及多人饿死及病死的状况下,接续的一年情况仍然继续发生,在那时,半数的殖民地人口都已死亡。因此,在1623年布雷德福宣告自此以后,这种凡物公用的实验,即社会主义的实验,将正式放弃,每个人都会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可在其上耕耘并照顾自己的家人。如此,他们实践了帖撒罗尼迦后书三章10节所说的:「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结果是人们快活地工作,那些装病的男人现在亦积极地回到田野中工作,甚至女人也迫不及待地去工作。在此之前,女人在田野中工作被认为是一项暴行,而现在她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快乐地为家庭付出劳力。结果是接下来的一年迎接了一次极大的丰收,一场盛大的感恩节在美国全地展开了庆祝。假如当时这些人没有走上私人企业之路,清教徒最后的命运似乎就是死亡。请注意:当社书主义被放弃之时,感恩节就被建立!当社会主义在美国死灰复燃,感恩节也就自然遭到淘汰!这是美国的历史——也是我们最容易忘记的一课。

结论

今天,数百万计的人正在享受这不可思议的财富,却不知道最初是在基督徒的体系下所铺的路,如果没有耶稣,我们恐怕也只有一天过一天地糊口度日了。

关于基督教对经济上的正面贡献,诺布克(Wilhelm Roepke)还有最后的一些话要说:

自养及舍己的教义,是政治经济的基础,在新约及《国家的财富》一书中都很清楚地写到这点。这是著名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Lord Acton)大胆地告诉我们的事情,他还补充说,人类是一直到今日的世代才认识到这点。

您可能还喜欢...

8 条回复

  1. 乃曼说道:

    加尔文的资本主义原则是:尽力赚钱、尽力存钱、尽力捐钱,其中的精神是:勤劳和舍已,目的是为荣耀神。

    • 盼望说道:

      工作赚钱是想给人们的任务,但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在工作中张扬神的荣耀。钱是用来享用的,而不是用来添加荣誉的。我们应该正确面对工作,既不消极摆烂,也不为了钱而去过分的奋斗。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神,去亲近神。

  2. 颜小迪说道:

    保罗说,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社会的福利本是出于对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帮助,却因着人的罪性被滥用。今天多少人因着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移民,某个方面来说,是把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神以外的地方。

  3. 董雨说道:

    基督徒的工作伦理让我们明白工作的目的不单是为肚腹,更是为那高贵的使命–荣耀神。这个工作观使我们无论在做什么工作,站什么岗位,都尽职尽责,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我们的老板就是基督。
    再来基督徒的工作观让我们能胜过世界错误的工作观‘工作分高低贵贱’带来的歧视。因为知道工作是神的呼召,每一份工作都有其价值,忠心尽好本分就好。
    最后,连我们工作的能力和智慧都是神所赐的,使我们因着工作得福。感谢主!
    在这些福分中,愿我们警醒,免得人的骄傲、愤怒及爱世界的心来毁灭我们的生命。

  4. 张耶德说道:

    基督教带来的是对劳动观,金钱观的改变,我们的工作是为荣耀神而做的观念,只有这种价值观才能正确激励人,才能带来真实的经济繁荣。

  5. meimentang说道:

    这里使我想到了老子的“无为之治”,它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去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实现理想中的大治。就是加尔文所提倡个体拥护私有财产的权利,只有个体热心发展自己的私有财产,资本的累积才会带来社会整体资源上的祝福,非社会主义可以做到的,因为人人内在败坏的罪性使然。同时加尔文也教导圣经中关于金钱管家的观点,他说我们只是神所托付的金钱管家,有一天我们都要向神交帐,所以在财产丰富积累的时候,必定要时时的回馈社会,造福人类。
    信仰中一直无法逃避的难题是,在恩典和蒙福之时,人们会狂傲自大,以致喧宾夺主来攻击和破坏信仰,如清教徒领袖马塞特顿所说:“宗教为财富之母,而女儿正在毁灭她的母亲!”这点是基督徒特别要小心的。

    • 克己说道:

      钱财是中性的,同样也是社会的必需品,我们必须在基督中正确的看待它。
      我们应当使用钱财来享受基督,而不是使用基督去享受钱财
      我们日用的饮食,神都会供应,我们的工作本是去荣耀神的,而不是维护自己的衣食住行。但因着人性的软弱,在无法把控的情况下,人总是会想凭着自己的力量,来为自己获取生存的需求,或者有些人为了自己的贪欲而过度的工作,损害己身。这都是错误的选择,我们应当按着自己的能力,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在职责范围内尽职尽责去荣耀神的名。
      人生在世,本就只是一个经历的过程,不应为了钱财这些身外之物而沉沦其中,而应为了未来的荣美,经历神的同在。

  6. 洪心怡说道:

    钱财是身外之物,是生活中的必需品,那得看人怎么使用钱财,钱不是万能,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这是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物品,我们在工作的观念是为了荣耀神,而不是单单想着自己。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