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信仰与信经(完)

第5章:我信”:走进“全景”

“我信”。有些人会觉得信经的开场白平淡无力,其实它暗含力量,向世人宣告我们已经寻见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找到了避难所、安放灵魂的锚地和稳立其上的磐石。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6-1543)指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把生命建立在某物或某人之上。“你的上帝就是你得以安顿灵魂、愿意信靠的那位。”

路德认为信心就像一艘小船,即便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你仍然相信它可以把你从小岛载向岸边。但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登船启航?信心既关乎信任,也关乎交托。

我们必须了解信靠的对象。记得那年我还是学生时,有位同学要去希思罗机场(Heathrow airport)搭乘早间航班前往苏黎世参加面试。我问他如何确保准点到达,他笑着说,他的密友答应第二天凌晨四点驾车送他去机场,车程约一个小时。我深感惊讶,因为他的这位密友是出了名的不靠谱。但我心想自己也许有误判的时候。

几天后我见到这位朋友,询问他面试的结果。他垂头丧气地说自己没去成苏黎世。事实上,他连机场都没去成。那位答应开车送他的朋友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根本没有露面。(后来虽然面试改期了,他还是没能拿到这份工作。)

我们往往付出惨痛的代价,才懂得有些人值得信赖,有些人却不值得。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将自己毕生的积蓄托付给那些许诺可以让他们迅速发财致富的“专家”。一个月后,他们的积蓄随“专家”一起蒸发了。你可能觉得信任他人是好事,符合基督教信仰-但并非人人都值得我们信任。

信仰、信任和安全感

信经指出谁是可以信赖的,何处可以寻得安全感。不仅如此,众前辈视信经为久经考验的总结信仰实质的方式,这令我们颇感欣慰。他们已经开启了人生之谜的大门,并把钥匙交给我们使用。

信经的开场白——“我信”——表明信仰的焦点是个体。这种看待事物的方式可圈可点。一种对基督教信仰的经典理解是它能够改变个体生命。举例而言,福音书记载耶稣基督的事工,常常提到个体(比如撒该,路19:1-10)生命与耶稣相遇时发生的翻转。

基督教的“全景”坚持认为每一位信徒都很重要。上帝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名字,也会保留我们在新耶路撒冷的个体身份。那种像水滴被大海吞噬一般湮没个体独特性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当我们意识到上帝了解、深爱着我们每一个人时,“我信上帝”的宣告便得到回应。

然而,基督教也是群体的信仰。古往今来的基督徒作家认识到,信仰生活只有当我们与其他信徒建立关系时才最为真实。我们互相帮助,更深经历信仰的丰盛;我们在试炼中相互支持,肯定对方的长处,担当彼此的软弱。迪特里希-朋霍费尔(Dietrich Bonhoeffer,1906-1945)的名作《团契生活》(Life Together,1938)强调了基督教团契生活是从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主题中自然产生的。

在我们进入基督徒团契生活以先,上帝早已为我们的团契立下唯一的根基,早已将我们与其他基督徒在耶稣基督里联结为一个肢体。因此,我们是以感恩的受惠者而非施与者的身份进入团契生活的。

有鉴于此,背诵信经是一种群体的见证,而非简单的个人认信。不是我独自一人相信上帝,而是从古迄今众信徒和我拥有共同的信仰。通过用信经限定信仰的界线,我与众信徒同列、同属于一个群体。透过信心的世界,可以看到经验的世界。

因此,信经有效地防止我们陷入特立独行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比如“这是我的理解,所以一定是正确的”),或是片面地解释信仰,从而错过其他基督徒先于我们或在我们周围发现的信仰的丰盛。基督教需要被生命的活水不断更新。信经好比水渠,把我们与信仰的源泉和忠信的先辈连在一起。

信经的开场白既是一份邀请,也是一种肯定。它邀请我们分享亚伯拉罕的信仰,相信上帝的应许,走进未知世界(创12:1-4)。在亚伯拉罕以后,多如海沙的人选择信靠同一位赐下喜乐、翻转生命的上帝。是的,基督教关乎我们所信的思想,但根本上是关乎上帝——我们信靠他,并以他作我们人生的基石和北极星。

基督教使我们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并引领我们到可信靠之物(和人)面前。信心关乎我们获得人生的安全感,与上帝紧紧相连,让他作我们“坚固的磐石”和“保障”(诗31:2)。从这片安稳之地向外望去,我们可以看到被上帝照亮的真实世界。或许这就是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

我还怕谁呢?

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

我还惧谁呢?

(诗27:1)

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来11:1)。我们在信心与希望中前行,虽然尚未完全得着那应许承受的产业,但一只脚已迈进崭新的、即将降临的国度。尽管生活在这个世界,我们真正的家乡却在天上。信心就是伸出双手迎接未来的事物,拥抱和期待将来的喜乐。信心也是相信并走进基督教信仰的全景,成为整幅画面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从外面观望。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下面将进一步讨论。

走进“全景”

对于基督教信仰,我们需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首先,为什么相信它是正确的?有什么理由相信?第二,如何理解信仰?怎样解释是最佳的?第三,信仰带来了什么改变?如果信仰是正确的,它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在本章,我们将重点回答第三个问题,为接下来四册书的探讨做铺垫。如果既有的基督教教义——如道成肉身或三位一体——是正确的,它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及生活方式?要回答这一重要问题,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基督教的“全景”——基督教信仰所固有的丰富广阔的看待所有事物的方式。

前文我们提到过伊夫林-沃,他通过基督教信仰第一次看清了事物。让我们用心体会他的感悟,仔细品读他的话语,感受其比喻的魅力。

归信就好似跨过壁炉台,从镜中荒诞的幻境中走出来,进入上帝创造的真实世界中,从而开启了美好且奇妙无穷的探索之旅。

沃描写的是离开一个扭曲虚幻的世界,进入上帝创造的真实世界——基督教信仰的全景——并感受到思想和生活随之发生的改变。

我看过1964年上映的一部精彩的电影《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影片讲述了新保姆如何唤醒伦敦银行家一家人沉闷的体面生活。其中一个场景吸引了我。朱莉-安德鲁斯和迪克-范-戴克停下来欣赏伦敦街头的粉笔画——随即走进画中,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一方面我对这种多愁善感的荒诞不屑一顾,另一方面却为如此富有想象力的冒险而感到惊喜。走进另一个世界多么美好!

由此可见,基督教信仰不只是邀请我们审视基督教的教义,还鼓励我们走进基督教的世界-透过它以崭新的视角看待事物。我们不再简单地“观望”全景而是走进画面,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因着信,我们成为一个美好新国度的公民,拥有居住权并渴望探索。信经为我们提供了一张全新世界的地图,一个聚焦美景的镜头,一盏照亮幽谷的明灯。信经旨在帮助我们探索这个世界,找到方向,并去适应其中的生活。

思考这个世界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我们通往真正家园的必经之路,而非家园本身。因此我们可以用新视角来看待它,无需以此为现实的界限。不过,基督教看待事物的方式并非逃离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真实世界,而躲进某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相反,基督教让我们认识到眼前这个世界才是虚幻朦胧的,终将被一个更丰盛的新世界取而代之。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影像,完整的实相尚未到来。

这有点像《黑客帝国》(The Matrix,1999)传递的信息。这部高度原创的电影表达了这样一个理念: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似完全真实的世界,并且接受了它为我们划定的边界。但是,任何走出这个世界,从外面的新视角审视这个世界的人都会发现真相——与外面真实的世界相比,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那样苍白平淡、阴暗虚无,它是宏伟现实的模拟和复制。一旦我们看到这个宏伟的现实,就能够以新的眼光看待自己世界的时间和空间,认清事实真相。从基督教的视角出发,人们就难以忽略所对应的外部世界。

回想柏拉图关于洞穴的比喻,想象身陷地下洞穴的一群囚犯只能感知世界的影像。这个洞穴很现实。只是囚犯们不知道洞穴之外存在一个更宏伟的现实世界。他们以为摇曳的影像就是自然和现实的全部,他们心中的家园实际上是囚笼。只有走出洞穴看过外面世界的人才知道真相。

想象有一个人来自外面的世界,他走进这个幽暗的洞穴,画了一幅图,为的是让穴居人看到他们所居住的阴暗洞穴其实是宏伟现实的一部分。他想引领囚犯们走出洞穴,进入光明美好的外部世界。其实,这就是基督教启示和救赎的涵义。拿撒勒人耶稣既为我们展现了事物的真面目,也使新生活成为可能。

这也是《约翰福音》的主题——拿撒勒人耶稣“来到世上”,是“真光,照亮每一个人”(约1:9)。耶稣基督“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1:14)。他是“世上的光”(约8:12,9;5),借着这光我们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他指给我们另一个世界,并且在那里为我们预备了地方,那是我们真正的归宿。我将在本套丛书的第三册深入探讨这些概念。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有助于我们理解基督教信仰的三个关键点——接受、信靠和更新。我们身陷幽暗、烟雾弥漫的洞穴,原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全部。后来一个陌生人走进洞穴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他启发我们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周围的环境。渐渐地,我们相信或许存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那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如果这位陌生人值得信赖,我们这些囚犯从此就得自由了。因为他应许脱去我们的捆绑,带我们走出黑暗,进入光明自由的国度。这位陌生人是否值得信赖?我们真的想要自由吗?(留在原地会不会更安全?)

换另一种表达则可以说,基督教信仰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破碎、受伤和需要医治的。单看这一点令人觉得很不幸,但也有好消息。初代基督徒使用希腊文evangelion(”好消息”/“福音”)来表达信仰,因为他们相信其点燃希望的力量。“使人有盼望的上帝”揭示出我们身边令人不安的事实,但上帝可以带来改变。福音还提到光照与更新变化。我们虽身患疾病,却被应许病得医治;我们虽身陷囹圄,有一位救赎主却愿意将门打开,让我们得享自由,重返天家。我们只需欣然接受这样的邀请。

当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打量这个世界。那些笃信“所见即所得”之人,正在一条单行道上驶向无情的死亡与糜烂腐朽。“吃喝玩乐,只争朝夕。”基督徒虽与他们身处同一个世界,却在信仰的光照下看到全然不同的景致。这不是说我们创造了意义,而是我们能够领悟到真谛,看清事物的本真。

C.S.路易斯在1931年归信基督教后,写了一部名为《天路回程》(The Pilgrim’s Regress,1933)的寓言,讲述基督教视角与思维如何重塑了他的生活。这本书被公认为是他最晦涩难懂的一部作品,不过耐心的读者却会得到回报。路易斯在书中讲述了一名“朝圣者”(其实是稍加修饰的作者本人)被一座神秘岛所吸引,心向往之。在一位导师的陪同下,他经过长途跋涉,终于到达该岛。这是历史性的一刻,无奈时间已满,他必须按照原路返回。这是本书最有意思的部分。

“朝圣者”接受了信仰,原路返回,途经相同的景致——即书名中的“回程”(regress)——却发现景色不再一样。导师解释说,因为拥有了新的眼光,他现在看到的才是“这片土地本来的样子”。“你的眼光改变了,现在看到的才是现实。”

路易斯在本书中表达了圣经的观点,即我们与永生上帝的相遇改变了我们的视野。新约使用了三个鲜明的意象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除去眼前的面纱、视力得以恢复、眼睛上的鳞片脱落。这三种情形都挪去了阻挡我们看清事物的障碍。一旦认清真相,生活即刻发生翻转。

阳台与道路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发人深省的比喻,这在约翰-亚历山大-麦凯(John Alexander Mackay,1889-1983)的著作中可以找到。麦凯是一位苏格兰神学家,凭借出色的学术成就当上普林斯顿神学院(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的院长。二十多岁时,他在马德里学了一年西班牙语,为去拉美宣教做准备。他著名的比喻——“阳台”与“道路”的视角对比——其灵感便来自对生活在马德里和萨拉曼卡(位于首都西北部一百多英里的古老大学城)的西班牙人茶余饭后闲暇时光的观察。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思考。

想象西班牙一座小镇的街道-夜晚燥热,有些人边散步边谈论生活,有些人坐在楼房阳台上俯瞰楼下热闹的场面。居高临下的有利位置,让他们可以边做自己的事,边侧耳倾听过往行人的对话。阳台上的人们观看楼下来来往往的行人过客,却没有参与其中。

麦凯将“阳台”与“道路”视为理解基督教信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和方式。阳台代表着“超然的观众,生命和宇宙是他们研究与沉思的永恒对象”。信仰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高度,使我们以崭新的视角看待事物。这无疑是我们已经讨论过的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主题之一。

不过麦凯认为,真正的信仰是在“旅途中作出选择并付诸行动”。这种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决定做什么、去哪里、怎样生活。阳台上的是旁观者,旅途中的是行动者。阳台上的人也许会望着下面匆匆的过客,漫不经心地猜测他们会往哪里去、在想什么、前面的路通向何方。可一旦踏上征途,这些问题就不再是闲谈和推测,而是变得实际且重要。麦凯认为,基督教是行在路上的信仰。它不仅赋予事物意义,更教导我们顺服——在天路历程中持守真道,活出信仰。

探讨“苦难的奥秘”时,站在阳台角度看,苦难像是一个逻辑问题:为什么慈爱的上帝允许苦难存在?当人在旅途,应对苦难便成为非常现实的问题:我们如何在苦难中持守信心?怎样才能激励身处困境的人,让他们得到安慰?

阳台的视角也很重要。它提供的“全景”帮助我们更好地俯视细节。就好比拥有一张景区地图,但不能把时间都花在研究地图上。人生有许多比空想更重要的事情。我们迟早都要启程去探索、旅行、生活。地图使我们确信前方有一条路通向目的地。地图可以指引我们走向终点,但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是行在路上。

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基督徒传记比神学著作更有用、也更吸引人的原因。传记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生命故事,是一个人在参透了信仰生活的真谛后,留给世人的忠告、智慧和勉励。“这是我曾遇到的问题。这一点我认为很有用,或许能帮到你。”至于神学著作,或许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事物(尽管大多数不能),但那仅仅停留在阳台上。旅途中,那些早已走过信仰之路的良伴可以将沿途总结出的智慧传授给我们。

回顾前人的智慧榜样有助于我们前行。那些已经走完这段旅途的先辈留给我们许多鼓励和引导。伟大的苏格兰传教士贺雷修斯-波纳(Horatius Bonar,1808-1889)就是其中一位。他创作的赞美诗《主啊!充满我生命》(Fill thou my life,0Lord my God)和《我听耶稣慈声》(I heard the voice of Jesus say)家喻户晓。波纳对苦难的理解,不是停留于抽象的神学层面,而是亲身的经历和体会。他有五个孩子都夭折了,他挣扎着去理解,当他定睛于上帝的怜悯时——上帝以基督的身份来到充满苦难的人间——便得到了安慰。

我们与基督一同受苦,这是何等的荣耀!我们与他同受一洗,喝下他的苦杯;与他一同悲伤,就像有一天我们将与他同享喜悦!这是何等的安慰与鼓励!如果我们经受了凌辱、羞耻和贫穷,请记得’他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如果我们必须走进客西马尼园或走上十字架,请记得他在我们之前就已到过那里。

但我们不只可以从历史中寻求智慧和安慰。阳台与道路的比喻提醒我们.此时此刻身边同行的信徒有多么重要,他们一路给予我们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彼此分享如何走出丧亲之痛,如何面对失望与挫败;一同分享成功与喜悦。同奔天路本应如此。我们将在本套丛书的第四册和第五册详细阐述这一点。

信心和行为

那么,基督教看待事物的方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伦理学中一个最基本也最重要的观点是,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记得多年前,我在拜访一位校友时被他的宠物狗袭击了。那只狗脾气很坏,又脏又老。朋友因此向我道歉,告诉我这只狗曾属于他挚爱的祖母。一年前,祖母在弥留之际嘱咐他照看爱犬余下的日子。在我眼里,这是一只惹人厌烦的老狗;于他而言,却是联结过去的纽带,是至亲留下的心爱的宠物,因此意义非凡。

相信读者都看到了问题所在。我对朋友的狗避之唯恐不及,他却将其视为祖母的托付,要对它负责。我们对待同一动物的态度截然不同。

再回到坎福德学校和那块石头。多数人都觉得石头是块负担,除了支撑镖靶外别无它用,后来有人认出它的来历和真实价值。一夜之间,麻烦变为宝贝,石头自此得到了最精心的呵护!

我们看待生活的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罗马帝国统治者曾注意到一件事,就是早期的基督徒甘愿为信仰殉道。虽然罗马统治者会定期处死一些参加基督教敬拜或拒绝崇拜皇帝的基督徒,但第一代基督徒宁死也不放弃信仰。为什么?是因为他们看待生命的方式。生命诚然可贵,但对天上的盼望超越了生命本身。公元258年,迦太基的主教西普里安殉道,他有力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我们在这世上好像异乡客与朝圣者。让我们为归回天家而欢喜快乐吧——我们终将离开世界,脱去捆绑,荣归乐园与天堂。那些漂泊异乡的人哪,有谁不愿早日回到自己的故乡呢?

西普里安描绘出一幅全景,这使人们以崭新的视角看待生命与死亡,从而影响了基督徒的行为方式。从基督教视角看,我们是被放逐到地上的“天国公民”,坚信并盼望回归故里。

放逐这一主题在基督教灵性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为奔走天路的我们提供了看清现状、坚定信心与希望的背景。公元6世纪,耶路撒冷绝大多数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这便是基督徒人生的缩影。占领犹大的巴比伦决意惩治这个叛逆的民族,但那些被放逐的人们在漫长严酷的流亡岁月中,靠着坚定的信心,守住了对故乡的记忆和对归回的企盼。《诗篇》137:1中熟悉的话语寄托了这份哀思:

我们曾在巴比伦的河边坐下,

一追想锡安就哭了。

基督教的全景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地上的流亡者——在洞穴里(回想柏拉图的比喻)——与我们的故乡切断了联系,却一心渴望回归故里,那里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因此,基督徒的人生处在历史与未来之间,一端是回忆,一端是盼望。我们会记念,也会期待。回顾过去,我们看到上帝借着十字架和耶稣基督的复活使我们脱离罪恶、死亡和绝望的伟大救赎;展望未来,我们满心盼望进入新耶路撒冷。

这为我们提供了生活在世的框架(framework)。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做,如关爱他人、事奉上帝。也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享受,如自然之美、亲友的陪伴与安慰。但这些都是那将要到来的更伟大、更美好事物的铺垫。C.S.路易斯中肯地表达了这一观点:我们必须小心,“永远不要鄙视尘世的幸福,不存感恩之心;另一方面,永远不要将他们误当作那个真实的东西,它们不过是摹本、回声或影子”。摹本原是好的,但实物更美好。当我们必须转身离开这些回声和影子时,应当为此高兴,因为我们将从好的迈向最好的。

小时候,我被迫去学习诗歌。学校老师可能以为诗歌具有“教育意义”,甚至满怀希望地认为诗歌可以将我变成更好的人。爱尔兰诗人弗雷德里克-兰布里奇(Frederick Langbridge,1849-1922)的短诗便是一例:

两个人从同一个铁窗口观望,

一个人看到满地泥泞,

另一个人看到满天星辰。

人们在相同的境遇却可以有不同的心境。我们的信仰决定了我们的视野。有人向下看到“满地泥泞”——枯燥无味、毫无意义的人生,终点是同样没有意义的死亡。但也有人抬头望见“满天星辰”——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要放飞心灵,向天国翱翔,在那里拿撒勒人耶稣已经为我们预备了地方(西3:1-4)。

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基督教的全景给诸如财富和个人地位等事物的真实价值打了个问号,它们是这个世界推崇备至的事物。某种程度上,这些事物已经贬值。相反,基督徒更看重服侍他人,以照顾那些世人眼中无足轻重的人为满足。“基督教所宣扬的是看似一文不值的事物之无限价值,以及看似价值连城的事物之毫无价值。”(朋霍费尔)

有些人视地球为任我所用的资源,可以随己所好,任意待之。然而基督教的创造论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属于我们,而属于上帝。他将世界托付给我们-我们是世界的管家。创造论为我们的道德反省提供了全然不同的框架。

对基督的信心:早期基督教的意象

本书已花了相当篇幅介绍了早期基督徒的经历。当我们继续思考自己的人生旅途时,我们可以从象征拿撒勒人耶稣这位“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西1:15)的意象中得到许多启发。早期基督徒正是借助这些意象来审视他们的信仰。

罗马帝国的敌对态度迫使早期基督徒转移到地下。基督徒向下挖到罗马城地下松软的玄武岩,修了长长的隧道。这成为基督徒聚会、祷告、敬拜和安葬的场所。他们在地下墓穴的墙壁上画满震撼人心的图像,其中最著名的是鱼。为什么用鱼作信仰的标志呢?除了简便易画之外,希腊文的“鱼”是ichthus,而i-ch-th-u-s这些字母正是由希腊文“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主”这几个词的首字母组成,它们恰恰是对信仰的概括总结。

其他象征基督的图画也可以在地下墓穴中找到。例如,耶稣时常极为形式化地被戴上光环,类似罗马异教的“太阳神”。这类图像提醒并安慰信徒们,耶稣是“世上的光”(约8:12),他的到来取代了一切异教神明,使其黯然失色。

在此着重介绍另外两个意象。早期基督徒在危机重重的环境中思考信仰征途,因此这两个意象于他们而言显然极为重要。它们往往同时出现在基督徒的石棺上。第一个意象将基督描绘成一位哲人,一手持着哲学家行走使用的标志性手杖,一手拿着福音书。在古典文化中,哲学家是智慧的导师,其教诲可以使人们泰然面对生死。基督用手杖战胜了死亡,带来福音这个哲学家梦寐以求、如今借着耶稣的到来得以成就的真理,使我们看到事物的本真。

第二个意象将基督描绘为肩上扛羊(路15:4-5)的好牧人(约10:14)。牧羊人看顾羊群,因为它们是属他的;他愿意去寻找那些迷途的羔羊,把精疲力竭和受伤的小羊带回家。这就不难理解上帝的怜悯、恩慈和坚贞的爱这一意象对罗马文化(经常对基督徒充满敌意)造成的冲击。这个意象可以极大地安慰今天的基督徒,尤其当他们身处排斥、压迫异己的文化中时。

我们从这两个意象了解到早期基督徒对信仰的理解:坚定、顺服地把自己交托给耶稣基督,俯伏在他的权柄之下。耶稣给生命带来意义与秩序,他时刻与信徒同在,即使在他们为信仰付上生命代价的时候也是如此。我们每当读到公元2、3世纪生活在罗马的基督徒的生命与信仰,总是备受激励。比起那些信仰族谱上的远亲,我们的热忱不过是他们的影子罢了。他们虽早已作古,却仍向我们讲述着福音改变生命的力量。

早期基督徒正如加利利海边的首批门徒,信服耶稣基督的行事为人,于是全身心地去回应他。在周日的秘密集会上,早期基督徒会听到有人大声朗读福音书记载的耶稣的话语和事迹,然后努力效法基督-锤炼自己的生命。耶稣的道路就是他们的道路,耶稣的父上帝就是他们的父上帝。新约提到“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林后1:3;彼前1:3),这并非偶然。

还有一个常见的地下墓穴符号是锚。它代表着基督教信仰的盼望。新约提到“灵魂的锚,又坚固又牢靠”(来6:19),将信徒与复活的基督相连,这激发了早期基督徒的共鸣。虽然在地上的生活充满未知,他们却始终锚定在一个安全之地,就像驶过狂风骤雨回到避风港湾的小舟。他们深知,信徒的日常世界与另一个世界之间存在一条坚固的纽带。基督已进入那个世界中,成为跟随他之人初熟的果子。

早期基督徒如何构画出这一意象?危难中它何以如此鼓舞人心?最简明的答案也许是因为它象征着连结。信徒相信自己与复活的基督相连;在这个世界和那个更深层的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条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纽带。这种“盼望”并非虚无缥缈、摇摇欲坠的愿景(例如“我希望世界可以变得更美好”),而是坚信无论何事临到,总有一块磐石可以将我们托住。5世纪初,奥古斯丁曾说过:“我住在上帝里面。这里是盼望的寄存处、心灵的锚地,世界的暴风雨无论怎样,都无法把你撕碎。

信、望、爱

我们已经看到,基督教信仰远不止是“信念”(比如相信有一位上帝)。让我们在本书的结尾部分,总结回顾一下本书的要点,稍作进一步阐释。

要点一,基督教信仰就是找出圣经和信经的全景,体会它的美好以及阐释事物的能力,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逐渐改变,直至全然更新。

还记得我在第一章里提到的自制望远镜吗?它由一个捡来的旧相机镜头改装而成。天气晴朗时(北爱尔兰长年多雨),借着它我可以看到木星的卫星和行星的运行轨迹。我曾追踪火星的运动两周之久,却无法理解观察到的现象:火星先是向东移动了几晚,然后似乎静止不动,随后又向西移动,后来它又再次东移。“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去请教科学老师-他画图讲解地球和火星的相对运动。大约五分钟后,我恍然大悟。我需要有人来点拨。老师的讲解极为合理,为什么我自己没有想到呢?

这就是启示的意义所在,即提供一幅无法凭借己力构绘的“全景”。有了这幅“全景”,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神学家认为信仰既“超越理性”,也“合乎理性”。我们无法全然参透个中奥秘,必须有人启发我们并展现事物的本来面目。一旦拥有这样的视野,便会发现个中妙趣。

感受信仰的活力、领悟事物的深层内涵是灵命成氏的必经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仰的这一层面主要是关乎智性上的接受。尽管我们无法证明基督教看待事物的新角度是正确的,但它如此可信,以至于无数先辈都感受到它的说服力与生命力,因此我们定意立它作生命的根基。背诵信经就像在信仰之路上与前辈手牵着手,一同探讨基督教的要义。

这自然过渡到信仰的要点二,即相信这位上帝和基督教的思维方式,理解其内涵,不停留在对事物“肤浅的解读”上。有一幅“全景”等着我们去发现,它远高过浮光掠影、流于表面的狭隘眼光。尽管身边很多人信奉“所见即所得”,我们却需要更进一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擦亮眼睛,了解更深邃、丰富的现实。

要点三,信仰关乎我们的生活方式——走进全景,顺应其规律,融入现实。基督教道德无需借助其他思想来明辨是非,其道德准绳早已存在于“全景”中了。我们只需探索信仰的道德风貌,凡事跟随它的光照与引导。

基督教信仰赋予人类看待问题的新眼光,不再被动接受世俗的观点。“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2)基督教信仰改变我们的希望、价值观和期待,我们的所是决定我们的所见。基督教改变我们的行事为人,赋予我们崭新的视角。

要点四,基督教信仰并不受限于事物最初的样子。它欣然确信事物是可以改变的。诚然我们皆为罪人,但可以被赦免与更新;诚然我们终有一死,却有机会进入新耶路撒冷,成为那里荣耀的国民。信心和盼望在基督教宣告的信息中密不可分,因为二者皆源于上帝的信实和仁慈。“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罗15:13)

要点五,基督教信仰可以改变我们的行为,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保罗在致信罗马教会时表达出喜悦之情,因为那时候,他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罗1:8)。同一封信中,保罗为他们的顺服已传于众人而欢喜(罗16:19)。他将这些内容浓缩在一个希腊短语“信服真道”(罗1:5;16:26)中,意思是“因信而生的顺服”或“基于信心的顺服”。

令人惊奇的是,对天国的盼望并不像那些耳目闭塞的批评家所言,使基督徒脱离了这个世界。“新耶路撒冷”的异象使我们渴望按照上帝即将降临的国度重塑今天的世界,至少是将天国的价值观和特质带进当今世代。如果天堂不再有任何痛苦(启21:4),为何不现在就伸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难怪有那么多基督徒从事医疗和人道主义工作,视之为基督教信仰全景的一部分。

向前迈进

这本导读手册多次使用了“美丽又充满奥秘的风景”这一意象。在接下来的四册书中,我们将观赏风景中的森林河流、溪谷山峰。正如前面提到的,基督教信仰好比一个镜头,借助它景致变得更加清晰;又如一张地图,描绘出沿途地形;更似一盏明灯,照亮前方的道路、身边的幽谷。

我们已对信经的开场白“我信”进行了深入探究。现在让我们准备好向前迈进,走近基督教的上帝。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