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培养健康的祷告生活

培养健康的祷告生活

——与上帝相交的三十一个默想

詹姆斯·毕克

周毕克

序言

我多么希望五十年前的自己——那个还十分稚嫩的基督徒能有机会读到这样一本书。不过,虽然当年的我没能读到,如今的我却读到了,且从中获益匪浅。我深深地认识到,这本书所传递的教导——这些使人得力的基础性真理教导——与跟随主耶稣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无论他们正处在生命的哪一个阶段。我此刻便想到了一位家庭主妇——一位这周早些时候与我有过一些交谈的家庭主妇。她刚刚加入我的教会,有着最基础的信心,她也已经开始阅读一些基督教书籍了。虽然她有很强的是非观,但她对基督教信仰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成形。为了帮助刚刚踏上天路、还在蹒跚学步的她,我答应送她五本基督教书籍,而这本书肯定会是其中一本。

亚历山大·怀特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一个基督徒谦卑,你就去问问他的祷告情况。确实如此!虽然我们一谈起祷告,就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地讨论我们在祷告中面临的挑战、我们的挣扎,但即使到今天、即使到我们生命旅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对祷告的认识仍旧是沧海一粟。在“与圣父、圣子、圣灵的交通”上,我们的知识是多么缺乏浅薄啊!我们可以为祷告下定义、可以用高深莫测的词句来宣告我们的认信,说,“祷告就是无能的人向全能的上帝求助。”但上帝并没有丢下我们、让我们自己去盲目探索、找寻道路。相反,圣经给了我们许多引导。比如圣经清楚地教导我们,祷告的本质是什么,也提醒我们谨防假冒为善的祷告,还让我们看到了诸多祷告的榜样——例如诗篇作者、使徒、还有我们的主自己。圣经中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真祷告的本质”,仅次于“得救的途径”。如果我们真的仅凭自己就可以坚持祷告不倦怠,也无需教导、无需上帝加添力量、无需上帝激励,那么祂为什么还要透过圣经来向我们启示这么多关于祷告的知识呢?

许多教会都呼吁,主日的讲道应该要更简洁平实一些。这些呼吁是合理的,但“简洁平实”并不代表我们只需单调地重复、让上帝的子民厌倦,也不代表我们要翻来覆去地重复会众早已知道的东西、不给他们任何新的启发。这样的教导实在是不理想。一篇讲道里至少应该有一个新的启发点,难道这是要求苛刻、强人所难吗?而这正是这本书的精妙之处。作者在书中表明,这本书的目标是指导、鼓励新信徒祷告。它也确实非常成功地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两位作者的文字在精髓上体现的是:“小子们哪,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父。”(约翰一书2章13节)但巧妙地是,在两位作者对新信徒说话时,新信徒的属灵父母——这些年长成熟的基督徒,偶然听到他们的对话,也拿起这本书来读,结果受益良多,我自己就是这样。

我为这本书的出现感谢上帝,也为将有一系列这样的书而感到高兴。这个系列的每本书都是围绕着某个固定主题的三十一个默想——刚好可以用来做一个月的每日灵修。我盼望,本系列将来出版的每一本书都能有此书的温暖、新颖和清晰,都能像此书一样,是为新信徒量身制作、带领他们走过二十一世纪的属灵陪伴。我祈求上帝,愿祂大大使用这本书和这个系列将来要出版的所有书,让这个系列的书籍成为新信徒的经典阅读书籍。

我盼望上帝能够大大使用这本《培养一个健康的祷告生活》,甚至远超我此刻的所求所想。本书的两位作者在教导信徒和与信徒交流上都有极其丰富的经验。人们需要这样一本亲切平实的书,我相信是上帝让两位作者看到了这一需要,也是上帝赐给两位作者恩典,让他们写出了这样的书。因此,我相信圣灵上帝一定会使用这些书籍,让祂全世界的子民都得着益处。

——杰夫·托马斯

引言:祷告是什么?

你即将通过“培养健康的祷告生活”——这在基督徒生命与经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开启一段旅程。那么,祷告是什么?

祷告,就是在两个特定点之间建立联系。其中一个特定点是我们作为人的需要,另一个特定点是上帝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资源。我们可以借着祷告,从这两点中的任意一点到达另一点。

透过耶稣基督的福音——即“好消息”(彼后1:2—4),真基督徒发现,上帝在基督里赐给了他们恩典、怜悯、赦免、平安、生命和爱。与此同时,真基督徒也经历到了他们对这一切的迫切需要——他们的心在祷告中为着这一切向上帝呼吁(诗84:2)。

祷告可以显明人内心的渴望,并将这些渴望传达给上帝。它既可以是默祷,也可以是出声祷告。它可以非常简短,“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18:13),也可以像我们大祭司基督的祷告一样详尽(约17)——他在祷告中毫无保留地向圣父上帝祈求,希望天父能将万有赐给那些相信他的人。我们甚至可以用歌曲的形式来祷告。大卫将他写的诗篇称为“大卫的祈祷”(诗72:20)。

基督徒把上帝在圣经中所启示的祂的旨意作为他们祷告的准则或指引。祷告,是为了向上帝祈求那些与祂在我们身上的旨意一致的东西。上帝圣约中的那些因基督的宝血而确定无疑的应许(林前11:25),是我们祷告的最坚实可靠的基础(林后1:20)。如果在上帝的带领下,我们的心意与上帝的心意一致,那么祂一定会回应我们的祷告(约一5:14——15)。

随着对基督信靠的加深,信徒的祷告也会有所成长。他们会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上帝的呼召是什么,甚至更明白自己应该如何祷告、如何向上帝寻求恩典,以帮助自己不住地祷告。

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要求上帝,我们能做的必须是全然依靠基督已经完成的救赎之工、依靠他的祷告、以及依靠圣灵给我们的必不可少的帮助(罗8:26)。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命令我们说,你们要“奉我的名”(约15:16;16:24)祷告。

基督徒的祷告也是我们悔改认罪的一部分。借着祷告,我们承认自己所犯的罪,祈求上帝赦免我们的罪、并赐给我们力量,让我们能够弃绝并治死这些罪。对上帝而言,我们若真心承认我们的过犯,祂就会赦免我们的罪恶(诗32:5)。不仅如此,赦免我们罪恶的上帝还要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一1:9)。

最后,基督徒的祷告是一种敬拜(诗65:1—2)。当我们在基督里认识上帝之后,我们会不禁赞美这位全能的神、我们天上的父;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上帝的作工时,我们会学着为上帝丰盛、美善、又全备的赏赐而感谢祂——这些都是慈父上帝赐给我们的恩典(雅1:17)。与此同时,我们也学着在试炼、困难、失丧、和痛苦中喜乐,因为这些事情的发生,并非巧合,而是为了成就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旨意(罗8:28—29)。

对于如何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健康的祷告生活,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要祈求上帝的恩典,让我们对祂的话语和圣灵敞开心灵,以受教的心和可塑的灵来领受这些默想的教导。让我们现在就祷告,祈求上帝赐给我们一颗有属灵洞见的心,也赐给我们恩典,让我们更多地认识基督。

第一章、谁应该祷告?

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他,相近的时候求告他。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必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神,因为神必广行赦免。

——以赛亚书55:6—7

在以赛亚书55章中,上帝彰显他的慈爱,邀请“一切干渴的”人(第1节)来得享他所应许的福分。这一种属灵深处的干渴,驱使我们来到上帝面前,向他寻求恩典。第6节和第7节则强调了回应上帝邀请的迫切性。第6节中的动词“寻找”提醒我们,要积极地使用祷告这一蒙恩之道。我们寻求的对象是耶和华:那永不改变、满有恩典、守约信实的耶和华。我们理应欣然接受上帝的邀请,任何耽延都是愚昧无知的表现;我们一定要在上帝“可寻找的时候”去寻找他——就是现在!在我们仍有生命气息的时候寻求上帝。先知以赛亚用“求告”一词来特别强调,我们向上帝的祷告是个人性的祷告,他提醒我们,此时此刻,我们仍有机会可以回应上帝的救恩的邀请,上帝仍然带着他的话语和恩典与我们“相近”。我们一定不要拒绝上帝的邀请。如果我们现在忽视上帝的呼召,那么总有一天,我们将再也找不到上帝,将要永远和他分开。上帝要我们全心全意地为我们自己邪恶的想法、言语、和行为悔改,并要我们在信心中领受他丰盛的赦罪的怜悯和恩典,这恩典远远超过我们罄竹难书的罪恶和罪疚。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说,因为自己不能在祷告上做得完全,所以不祷告反而更好。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一说法有圣经经文的支持,称那些经文将罪人的祷告和敬拜描述为上帝“鼻中的烟”,说它们是“神看为可憎恶的”他们说,上帝不会听罪人的祷告,并且,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

这个观点的前半部分是对的,即我们“不能在祷告上做得完全”,但是它由此得出的“不祷告反而更好”的结论却是错误的。如果我们遵循这一逻辑,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各样的属灵活动上得出类似的结论。我在读经上是否能做得完全?如果不能,我不读经更好。我在唱赞美诗上是否能做得完全?如果不能,我不唱更好。我在参加教会上是否能做得完全?如果不能,我不参加更好。如果这一逻辑是正确的,那么它造成的实际后果是让信徒远离祷告,甚至比非信徒祷告得还少,因为信徒能更加强烈地感知他们自己的罪恶和软弱。谁更能体会到他们自己的不配,是悔改归正的人,还是没有悔改归正的人?谁能真正认识到自己在上帝眼中,是多么地可憎恶,是怎样的罪人?谁全然明白,自己是一个缺乏信心的罪人?谁心中清楚,上帝完全有理由拒绝听我们的祷告?是悔改归正的人,还是没有悔改归正的人?这种观点虽然听上去很敬虔,但是它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不敬虔的借口,也是对福音的扭曲。任何“只有当我们完全时才能祷告”、或者“只有当我们在属灵方面完全公义时才能来到上帝面前”的信念、教导、或者委婉的暗示,都是很危险的。诗篇130篇3节至4节就鼓励那些不能在上帝面前站住的罪人来到上帝面前:“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福音呼召那些贫穷的、瘸腿的、瞎眼的罪人,那些充满罪恶、属灵生活极其败坏的人来到基督面前得医治,这位基督乐意向悲惨的受造物赐下他的怜悯与爱。马丁·路德曾经这样说过:“得救就是沉浸在耶稣脚前,流连忘返。”撒旦的终极目标就是不让罪人靠近耶稣基督。如果他在做吼叫的狮子时无法达成他的这一目的,他就会化成光明的天使。如果你深感忧虑,渴望知道在你心里工作的究竟是圣灵还是撒旦,你可以用圣经中的这把钥匙来验证:圣灵会使你靠近基督,撒旦则会使你远离基督。

每当我们唱赞美诗、参加教会、读经、祷告时,我们都在犯罪,我们的心在上帝面前也绝非完全。但是如果我们在内心犯罪的基础上,进一步忽视上帝赐给我们的祷告的恩典,我们就是罪上加罪了。我们确实不能否认人的罪性,这是上帝在他的律法中向我们显明的;我们的确是罪恶的、败坏的,是在上帝面前“看为可憎恶的”。但是,我们也同样不能否认上帝的福音;上帝乐于拯救罪人,并鼓励他们到他那里去(约6:37)。这两个真理都不应该使我们远离耶稣基督,而是应该把我们带到他那里去,只有他才能解决我们的罪的唯一救赎,跟前。’福音应该引导我们发出这样的祷告:“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求你拿走我里面一切的不义,用我自己没有的、耶稣基督的义充满我!”

上帝对以色列全家说:“他们必为这事向我求问。”(结36:37)“(你当)寻找他。”我们正因为罪恶滔天,所以才更应该祷告;罪人就是那最需要祷告的人。所以,祷告吧!

第二章、奉基督的名祷告

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

——约翰福音16:24

虽然我们常常会以“奉耶稣的名”来结束我们的祷告,但是我们的祷告却常常是在奉我们自己的名。尽管我们否认“人可以因善行而得救”,也相信救恩是出于恩典、基于耶稣基督所做的一切,但是,我们却常常没有在我们的日常祷告生活中将这一真理应用出来。

我们往往认为,当我们拥有热烈的感情、拥有活泼的深深的敬虔,当我们感受到自己心灵的谦卑、感受到上帝的同在、或是感受到自己对主的火热的时候,上帝就会垂听我们的祷告。若遵循这样的逻辑,那么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是否真的相信,上帝之所以会垂听我们的祷告,是为着基督的缘故?还是我们认为,上帝垂听我们的祷告,是为着我们的缘故?我们是否认为,上帝会因为我们的感受,而乐于把我们所求的东西赐给我们?我们是否认为,我们的祷告本身配得这位完美的上帝——这位单单满足于完全的公义的上帝——的垂听、回应、和赏赐吗?若真是这样,我们就是在贬低上帝的完全、贬低上帝的属性,要祂照着我们的标准降贵纡尊,以此亵渎上帝圣洁、无限的存在。

奉基督的名祷告,不是将我的希望和期待放在我自己的“优秀”祷告上,而是祷告祈求上帝,让我完全信靠耶稣基督所做的一切和他的代求。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的祷告是如此差劲、如此贫乏,以至于我们不相信这样的祷告能到上帝那里去。有时候,我们在祷告时没有什么坚持、没有什么感恩、也没有什么真切的渴望,于是我们断定,上帝必不会听这样的祷告。这样的想法表明,我们没有在“奉基督的名”祷告。它也显明,我们不相信上帝会恩待、会爱不配的罪人。

耶稣告诉我们,“向来你们没有奉我的名求什么。”(约16:24)奉基督的名祷告就意味着以上帝的独生爱子为我们的避难所,因为天父喜悦听他、尊荣他。当我们奉基督的名祷告时,我们就是在宣告,谁才是那位真上帝,谁才是我生命的主。虽然我们谴责向偶像祷告的行为,认为这是愚蠢的,但是我们又有多少次不是在向自己这个偶像祷告呢?我们常常向自我这个假神屈膝。撒旦试探耶稣,对他说,你要“俯伏拜我”。这是对上帝的何等的侮辱!我们从自己的祷告中可以看出,我们是带着“我才是主”的态度在仰望着自我这个假神。我们甚至胆大包天,要上帝执行我们的命令。我们行事,就好像我们是主,而上帝是我们的仆人。你可曾在祷告中犯下这样的罪行,可曾在你以自我为中心的偶像敬拜式的祷告中被“当场抓获”?

我们之所以会在祷告中求而不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在奉自己的名祷告。这就好比一个小孩向父母要东西:他的请求不是出于真切的需要,也没有基于他父母的判断或他父母想要给与的意愿,而是出于他在家里做了几件家务这样的自私的原因。他认为,因为自己做了家务,所以现在他有权柄向他的父母发号施令,就连执行命令的方式和时间也是由他决定。如果这个孩子的父母真的爱他,他们会按照这个孩子所定的方式和时间来满足他的这些自私的要求吗?

我们祷告生活中的这一问题,在一件事情上体现得很清:与真正来到基督面前祷告相比,我们会花更多时间预备祷告。父母们,试想你们的孩子对你们有一个请求,但是他花了几个小时来准备他自己——他绞尽脑汁,要用最完美的方式来表达诉求,要酝酿出最合适的情绪、展现出最多的教养和礼数。然后他想,“或许这样,我的父母就会愿意听我的要求了。”试问,你们会如何看待他的这一做法?他究竟是在尊荣你们、尊荣你们对他的爱,还是在羞辱这两者?

我们奉基督的名祷告,就一定不能奉自己的名祷告。我们要奉基督的名祷告,因为我们的身份是罪人,而基督的身份是救赎主——我们有罪,基督有恩典。难怪上帝在圣经中慈爱地命令我们:你们要奉基督的名祷告。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