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培养健康的祷告生活

第七章、放胆祷告

所以我们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做随时的帮助。

——希伯来书4:16

如果进入宫殿、觐见国王、或是向君主说话需要勇气,那么对万王之王说话当然更需要勇气。圣经教导我们,我们应该谨慎地放胆祷告。

我们在放胆祷告的时候需要眼目清晰。我们必须看清自己罪人的身份、看清上帝的身份——祂是那完美、圣洁、公义的大君王,连天使在祂面前也要掩面高呼“圣哉,圣哉,圣哉!”(赛6:3)如果是这样,我们怎么还敢去接近上帝?我们岂不是应该因此而更退缩、更“谦卑”吗?我们一定要明白,真谦卑和真勇气不是对立的。税吏的祷告实实在在是谦卑的祷告。他捶胸顿足,低头站立,深知自己是个罪人。但是即便如此,他仍然义无反顾地上前,进入王的居所向祂祷告。他是真的有勇气。他是一个勇敢的祈求者,明白自己必须要进入大君王的圣殿。他有胆量,敢于向大君王说话!

但究竟是什么,能让一个罪恶满身的可怜乞丐有勇气去接近上帝的宝座?他之所以有勇气,是因为他意识到:这位大君王的宝座是“施恩宝座”。这个乞丐之所以敢上前去,是因为大君王乐意怜悯人,乐意向可怜之人施慈爱。乞丐有勇气,是因为大君王乐意施恩典,乐意向不配的人施慈爱。

上帝的恩典和怜悯向我们见证了耶稣基督。他道成肉身,显明了上帝的心意:祂愿意与罪人和好,将平安赐给他们。基督向人发出了慈爱的邀请,显明了上帝温柔的心肠:“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

“你们的罪虽像朱红”(赛1:18);“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结33:11)。基督究竟是谁?对失丧的罪人来说,上帝在基督里又是谁?只有当我们对这两点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勇气。借着基督,罪人得以看见上帝的慈父心肠,看见祂心中充满了对回头浪子的赦罪的慈爱。

虚假的勇气或妄想却不是这样。法利赛人既不认识自己,也不认识上帝。他们自以为可以靠着自己的为人和所做的善工来取悦上帝,却看不见他们是多么地需要基督和基督所做的一切。虚假的勇气中没有真正的谦卑。

放胆祷告就是谦卑地祷告。认识自己和认识上帝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真理。当一个罪人看清自己的时候,他就会变得谦卑。因为他无权无份、一无所有——他只能乞求。但是,当他看到基督——看到基督邀请穷乏人、乐意让他们丰衣足食时,他就备受鼓励、上前去叩门。这时他就会看到:因着基督的缘故,上帝的宝座是施恩的宝座,自己还有机会蒙上帝施恩拯救。

如果要一个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独自去上帝的会幕中面见上帝——没有祭司、没有中保,他一定会望而生畏、畏缩不前。我们若把自己地里的出产献给上帝,祂不会看中,就像祂看不中该隐地里的出产一样。但是以色列人知道:有祭司为他们献祭、为他们去到上帝面前。

这才是勇敢的核心。基督是我们的大祭司,他给了我们靠近上帝的自由和勇气。你或许会在靠近大君王的时候颤颤巍巍,就像以斯帖在靠近亚哈随鲁王时颤抖一样。

但是,耶稣基督可曾不愿伸出他的金杖、拒绝过任何一个颤抖的罪人?从来没有过!在基督的施恩宝座前,他的怜悯让罪人获得了真正的勇气。

你需要谦卑的勇气——需要在看到罪恶的自己时谦卑下来、在看到中保基督时勇敢起来。没有谦卑的勇气和没有勇气的谦卑都是罪恶的,都否定了圣经中的上帝。这两者都否定了上帝对祂自己的启示。前者否定了上帝的公义,后者则忽视了祂的怜悯。这两者都显明了人的不信。愿上帝让你在祷告时,既有罪人的谦卑,又有信靠基督之人的勇气。

第八章、在等候上帝中祷告

以利亚对亚哈说:“你现在可以上去吃喝,因为有多雨的响声了。”亚哈就上去吃喝。以利亚上了迦密山顶,屈身在地,将脸伏在两膝之中。对仆人说:“你上去,向海观看。”仆人就上去观看,说:“没有什么。”他说:“你再去观看。”如此七次。第七次仆人说:“我看见有一小片云从海里上来,不过如人手那样大。”以利亚说:“你上去告诉亚哈,当套车下去,免得被雨阻挡。”霎时间,天因风云黑暗,降下大雨。亚哈就坐车往耶斯列去了。耶和华的灵降在以利亚身上,他就束上腰,奔在亚哈前头,直到耶斯列的城门。

——列王纪上18:41—46

迦密山上的这一幕展现了上帝非凡的大能:祂以大火回应以利亚的祷告,击杀了所有拜巴力的先知。虽然有了这样的胜利,但是以利亚并没有期待赞赏或名望。他对属灵之事更加敏感,他在等候另一种声音——那“多雨的响声”。他独自一人,脸伏于两膝之间,带着满是期望的祷告俯伏敬拜在上帝面前。他在祷告时侧耳倾听,全神贯注地等候他所期盼的雨声;他擦亮眼睛,目不转睛地等候雨滴的出现。

“等候”主是圣经中经常出现的短语,在旧约中一共出现了二十一次。“等候”这个词的希伯来语词根意为“带着期盼地等候”。在希伯来语中,人们会用这个词来描述一个仆人对主人的态度——仆人总是专心留意着主人的一举一动,等候主人用动作或眼神来下达命令(诗123:2)。

那么,让我们来省察自己的祷告生活:你是否在祷告时充满盼望?你是否将你的信心定睛在上面,找寻着那片带有上帝回应的“云彩”?还是你已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人的所做所说之上?在向上帝倾心吐意、为降雨呼求后,以利亚指示他的仆人:“你上去,向海观看。”以利亚的祷告是充满盼望的,因为他相信上帝的应许(王上17)。我们的祈求中若没有盼望,这将是一大败笔:我们祷告,却没有“向海观看”,没有期盼上帝成就祂的应许。

如果我们真的在等候上帝,我们同时也会期盼祂。例如你今天早上读经的时候,你的心是否在仰望主?你有没有问“这里是否有我需要的灵粮”?你是否带着期盼读经,并询问:“上帝在圣经中给了我怎样的指示”?去教会的时候,你有没有问:“今天上帝要把什么真理运用到我的心中?”你还记得那个持续仰望主、满心期待等候基督一言一行的迦南妇人吗(太15:21——28)?她所行的便是圣经呼召我们去做的。

带着盼望的祷告能够战胜灰心和沮丧。有时候我们虽祷告了,却看不到回应:

天空中不见任何云彩,祷告中没有一丝回应。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下结论说:我们的祷告毫无意义,上帝根本不会有任何回应。然而,带着盼望的祷告能够穿过天空的万里无云,它找寻着上帝的云彩,认真聆听着上帝到来的脚步:它能看到上帝。一个在盼望中祷告的人,他反复地祷告、观看,再祷告、再观看——必要的话,他甚至会反复祷告多达七次,甚至更多。

等候上帝与听天由命或自我开脱是截然不同的。宿命论是一种极具毁灭性的态度,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会抱怨说:“我无能为力;该来的总会来。”而等候上帝的人则是积极、热切、谨慎、真诚地带着盼望等待上帝。诗篇27:14告诉我们:“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这里大写的“主”(译者注:英文是LORD)指的是耶和华(雅威)——那信实、永不改变、守约的上帝,自有永有的那一位。因着这个盼望,我们能够带着期待祷告,能够持续地等候上帝的回应。一个在祷告中没有盼望的人不会指望上帝回应他。一个在祷告中摇摆不定的人可能会朝天空看上两三眼,但他很快便会因为天空中没有云彩而灰心丧气。这两种人身上都没有那些去观看“七次”的信徒所展现出来的期盼之心。那些在祷告中满心盼望的人,他们会不断地祷告、不断地观看。

等候上帝是对信、望、爱的一种操练,特别是在苦难、试炼和挫折之中。相信上帝意味着不看自己、不在自己里面找信心,而是满怀期待地仰望上帝。我们必须看上帝,而不是看我们自己。我们可能无法看见解决我们问题的出路,我们所处的境况可能一片黑暗、令人困惑,但是我们仍要持续等候上帝,因为祂是我们的王(诗20:9)。我们要满心期待地等候上帝。我们要期待祂的帮助和护理。

上帝常常借着积极的等待来大大操练和增强我们的信、望、和爱。以利亚的仆人在第七次观看后回来说:“我看见有一小片云从海里上来,不过如人手那样大。”对一个在盼望中相信上帝的人而言,这一丝迹象就已经足够。在信心中,以利亚已经看到了大雨,他让亚哈赶紧下去,“免得被雨阻挡。”不带期盼的祷告则更像多马的态度,“以利亚,除非雨真的滴下来,否则我不会相信。一片云并不代表天真的会下雨。我一定要亲眼看到大雨倾盆,我才会相信。”但以利亚仅凭地平线上一点点云的迹象就看到了上帝旨意的成就。于是以利亚开始奔跑。他跑在亚哈套车的前头一直到耶斯列,心中充满了对上帝的期待。上帝命令我们要在等候祂中带着盼望祷告。

我们如果能在艰难困苦中等候大能者,靠着恩典、充满盼望地前行,这是怎样的荣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动荡中经历内心的平静,在黑暗中感受光明,在身陷囹圄时唱诗赞美上帝。而人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耶稣正是通过自己的受苦为他的子民换来了这份恩典——圣洁等候的恩典。耶稣自己以身作则,活出了他自己的话语:“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诗27:14)。

第九章、为彼此代祷

摩西娶了古实女子为妻。米利暗和亚伦因他所娶的古实女子就毁谤他,说:“难道耶和华单与摩西说话,不也与我们说话吗?”这话耶和华听见了。……云彩从会幕上挪开了,不料,米利暗长了大麻风,有雪那样白。亚伦一看米利暗长了大麻风,……于是摩西哀求耶和华说:“神啊,求你医治她!”

——民数记12:1—2,10,13

上帝的律法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十诫的第一块法板命令人要爱上帝,第二块法板命令人要爱他人。我们在祷告中必须要体现出这种先人后己的爱。我们的本性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是我们罪恶悖逆的确凿证据,是我们的偶像。自私与我们如胶似漆,就连我们的祷告中也随处可见它的身影。今天你便可以自我检验一番:你在个人祷告中都为谁祷告了?你的祷告中有多少时间是为别人、而不是自己的需求祷告?你今早可曾为他人的属灵需求祷告?你一共花了多少时间为你的家人、教会的兄弟姊妹、长老执事、你的老师、学生、政府官员、和你的邻舍祷告?

今天你花了多少时间为那些和你有嫌隙的人祷告?你是更多地为自己祷告、祈求上帝帮助你处理当下的苦难,还是衷心地为他人祷告?你花了多少时间为那些有特殊需求、需要特殊护理、需要特别关注的人祷告?如果我们真的爱他人,我们就会乐于为他们祷告。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为自己祷告——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但它不是我们当做的唯一一件事情。我们理应在属灵、情感、精神和身体上照顾自己,但是如果我们想要拥有平衡的祷告生活,关键还是要顺服圣经中“爱人如己”的命令。

代祷是大有功效的。我们常常认为,在服侍教会的人中,只有像摩西这样带领上帝子民抗击外敌的人才是最重要的。但我们却忽略了“亚伦”与“户珥”的重要性——正是他们用祷告支撑着“摩西”为以色列人祝福的手(出17:12)。如果亚伦与户珥都累了,摩西的手垂下来了,那么教会就会停滞不前、一事无成。究竟谁才是今天对教会贡献最多的人?很有可能是那些为教会代祷的默默无闻的人。

我们需要明白,在上帝的教会中侍奉和个人侍奉有所不同。这两种服侍都重要,上帝都为此赐给了我们聪明才干。我们既需要像摩西这样的领导者,也需要像亚伦和户珥这样的支持者。教会要最终得胜,两者缺一不可。上帝不仅呼召、按立弟兄在祂的教会中公开服侍,也呼召“以色列的母”(译者注:士师记5:7)用个人代祷的方式来侍奉教会——上帝往往赐给姐妹温柔、且乐意为他人祷告的心。

为他人祷告和爱他人是两种密不可分的恩典。你有仇敌吗?如果有,你要每天真心热切地为他们祷告。当你这样祷告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再也不能把原来的仇敌视为仇敌了,你的怨恨消失了。这便是代祷结出的许多甜美果实中的一种。你无法仇恨一个你真心为之祈祷的人。

我们在民数记12章中读到,亚伦和米利暗因为摩西身居高位而心生嫉妒。摩西本是清白无辜的,但是他们却在背后诽谤他,并引人对摩西娶埃塞俄比亚的外族女子为妻这件事议论纷纷。不仅如此,他们还宣称上帝也借着他们对人说话;他们嘲讽摩西,说他也不过是平庸之辈。亚伦和米利安在对摩西的控诉中暗示:摩西是个自吹自擂、自命不凡的人。亚伦和米利暗公然挑战上帝对摩西的神圣呼召、损害摩西的威望。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当你发现一个人不公正地批评你的抉定或选择、质疑你的动机、暗地里攻击你的时候,你会作何反应?

当上帝以大麻风击打米利暗时,摩西是如何回应的?他有没有说,“太好了!她这是自作自受”?他有没有说,“就让她多受一会儿大麻风的折磨,这样她才会吸取教训,以儆效尤”?不,摩西没有这样做。反之,他靠着上帝的恩典,为米利暗代祷:“于是摩西哀求耶和华说:“神啊,求你医治她!”(13节)你的反应会与摩西一样吗?你会像他一样做吗?

圣经中有一位代祷的典范,他甚至超越摩西,是典范中的典范——他就是耶稣基督。当他的施虐者把钉子钉入他的手掌后,他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路23:34)即使现在身处天堂,基督仍持续地为他的子民代求着——为他们祈求平安、祈求得救的确据、祈求慰藉。基督是他子民的大祭司:他心系着他的每一个子民,用肩膀托住了每一个人。惟愿我们能够追寻基督的脚踪,也把他人的需要紧紧放在心上,为他人祷告。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